摘 要:小學教育的前進和發(fā)展和人們對教育的持續(xù)支撐與改革是分不開的。然而,由于應試教育在我國很長一段時間內存在著絕對話語權,因此導致絕大部分教師的教育思想受到其深刻影響,這使得他們在新的教育任務面前很難做出有效調整。在小學數學教學模式進行改革之際,筆者希望能夠對其應用進行有效探討,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導學教學法;應用簡析
一、 導學式教學的定義及其應用的注意點
導學式教學模式以“導”為主要目的,以“學”為主體內容,同時要求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漸增強自身自主學習能力的模式。盡管其源于“啟發(fā)式”教學模式,但與“啟發(fā)式”教學模式進行比較之后不難發(fā)現,“啟發(fā)式”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更加重視,同時為學生能夠形成終身學習觀念打好基礎。導學式教學法可以以學生實際情況、進行教學預設,并且靈活運用好教師的“導”和學生的“學”,同時還能充分運用好教學資源,課堂上能以“學”定“教”,以“學”定“導”,就一定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因此,導學式教學法是新課程改革的必然導向。
在進行導學式教學法的教育過程中,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小學生年齡較小,思想上還未成熟,他們仍然處于熱衷玩樂的年齡段之內。那么,在進行實際教學活動時,就應該進行對癥下藥,不斷加強和他們之間的友好交流,同時盡可能將現實生活中的內容導引至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親切感。
第二,上文已經提到過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較差,因而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所起到的引導作用就十分重要。這種引導要體現在對于學生的有問必答等方面,當學生對知識有所迷惑時,教師應進行有效講解,才能夠推動學生進行思考。
第三,小學數學提倡增強學生認知和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注意下學生在認知方面的提升情況以及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同時要注意培育學生的合作精神。
第四,要注意教學時的氛圍。小學生的精神集中時間通常是很有限的,這導致他們難以對較為沉悶的課堂氛圍進行太長時間的沉浸。因此,如果教師能夠對課堂教學氛圍有良好的調控,那么學生就能夠對課堂更加具有親切感和沉浸感,他們的學習效果也會更好。
二、 小學數學中導學式教學的應用
(一) 課堂前的導入
小學生的生活范圍十分簡單,大多數都是兩點一線的“學?!摇钡纳?,因此,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有必要進行課前導入,以保證學生能夠對所學新知識有所理解。例如,在教授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中的第三課《長方體與正方體》的時候,教師可以把整間教室當作一個小店鋪,通過對教室里的黑板、桌椅、講臺等長方體狀和正方體狀的物品進行利用(讓學生進行指認,指認其是長方體,還是正方體,還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相組合的物件)來進行教學導入。并且可以進行猜測游戲,通過將教室中不同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物件進行組合,讓學生猜測這些物體是不是用長方體或(和)正方體組成的。
(二) 多方面興趣激發(fā)
興趣的激發(fā)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學方式。而如何讓這種引導教學方式來更高效地發(fā)揮出它吸引學生學習的特性則要從多種方式入手。比如可以通過視頻、動畫或者PPT的方式來將所教授的內容進行多方面展示。而如果教師能夠在講解部分應用題的時候(尤其是空間類型的應用題)的時候來運用動畫方式將題目變得生動起來,那么效果會更加出色。此外,通過分組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討論欲望也是一種很有效的方法,在多個小組的共同探討中,擁有共同求知欲望的學生會被有效地聚集到一起,而他們的討論,將會大大激發(fā)自身的學習欲望和興趣,從而有效地增強課堂教學效率。
(三) 以生活實際為本
教師們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從來不是為了“讓學生僅僅只會計算和解題”,相反,他們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擁有一個良好的受教育方式和機會,并且能夠對于客觀世界中的數量、空間等關系有所了解和明晰。既然涉及客觀世界,那么就不可避免地會與學生的生活掛鉤,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要以學生生活實際情況為根本來進行教育。如果要想聯系生活實際,教師可以考慮在教授人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學中的《觀察物體》的時候進行嘗試。在該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這樣一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認識物體的同時,命令他們來嘗試將自己的個人物品進行組合,以加強對學生對空間形狀和想象能力的認識與強化。而在課外,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來收集一些正方體或長方體外形的物體,然后將它們進行搭配,并在課堂上進行同學之間的相互展示與提問。再如,在講解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小數乘法》時,可以將教室內的物件標上價格,由教師來擔任“教室超市”的售貨員,學生則是“顧客”?!邦櫩汀蓖ㄟ^寫有小數的紙幣來進行對商品的“購買”,在結賬時,教師首先進行一遍對“賬單”的計算,然后再讓學生來計算一次賬單。接下來,教師就可以從學生中間挑選“收銀員”來進行“收款和賬單計算”了,還可以讓部分學生根據一些“賬單”的金額內容來推斷其究竟買了哪些商品。如此反復多遍之后,學生的計算能力自然就會得到提高。
(四) 充分加強教師與學生在課內與課外的互動
如果教師想有效地加強小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時的專注性,那么,除了讓他們對書中所給的計算公式和計算定理進行性記憶之外,還要為他們提供能夠使用這些計算公式和計算定理的機會。為此,必須在課堂上大量進行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問題拋出,學生進行回答的行為。然而,如果要是想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再上一層樓的話,教師還應該將這種互動延伸到課堂之外。除了在課下對學生進行問題解答之外,教師還要通過布置家庭作業(yè)等方式來體現出自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布置作業(yè)時,教師可以讓部分學習能力較強、成績較好的學生來制作應用題目。也可以讓他們到講臺上面來,用自己的語言將自己對某堂數學課的充分理解進行類似于教師的表述和教授,這樣不僅給了學生一個展示的機會,也能夠有效地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更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從根本上提升部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五) 巧妙運用提問方法
提問在所有課程的課堂教學中總是最重要的。而教師如何做好提問工作則更為重要。很明顯,單純的提問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甚至會起到反作用,尤其是當問題較難,沒有顧及班級同學學習狀況而產生提問時最為可怕。因此,教師的提問應當是腳踏實地的有效提問,而不是脫離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和他們的生活實際所進行的提問。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的《分數的意義與性質》的時候,教師可以這樣問學生,“是不是所有的除法式子都可以用分數表示?”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寫出幾個除法式子來進行分數的轉化,并給他們自己動手示范的機會,這個問題結束之后再進一步的深入提問,“為什么分數中的分母不能是0呢?”然后還可以結合實際生活繼續(xù)發(fā)問,“有三塊蛋糕要分,但是現在沒有人,你還能分嗎?”用這種方式來將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現的無人可分享的情況來對學生做適當引導。
(六) 每節(jié)課程結束時注意做好總結
在每一節(jié)的數學課程結束之時,抓緊時間做好總結是極為必要的,通過不斷對每一節(jié)課程所學到的知識以及產生的問題進行分類歸納和思索,對于下次的學習來說大有裨益。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去培養(yǎng)隨時進行總結的好習慣,并且積極檢查他們每節(jié)課之后的總結情況。此外,對于課堂的教學風格,教師不能從一而終,而是要盡可能地做到風格多變,思路靈活,要能夠讓學生通過教師的教學來看到數學的有趣之處。比如說,教師可以講述一些相關的數學發(fā)展歷程的故事,來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之間和諧而統(tǒng)一的美,在美的享受中結束一節(jié)新課的學習。教師可以把一節(jié)課知識的重點、關鍵編成歌訣。如學習《分數的意義與性質》后,教師可以這樣幫助學生進行歸納總結:“分子就是被除數,分母就是做除數,除號就是中間的線,分母絕對不為0”等。此外,教師可以嘗試將課堂總結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這也是一種大膽而有益的嘗試,通過設計一些與生活中常見現象有關的問題,學生對于新知識的運用可以更加得心應手。
三、 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解決培養(yǎng)學生數學邏輯思維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在這一過程中,如何對培養(yǎng)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也是小學數學教師教學任務的難點。但是通常來說,由于過去的應試教育思想一時難以轉變過來,因此會有很多教師在進行實際教學的過程中一開始無法進行上述屬于導學式教育法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此外,很多孩子受到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在一段較長時期之內還是覺得過去的教學方式有效,這是因為過去的教學方式更加能夠體現且僅僅體現考試成績,但是對于新的導學式教學方法的好處,他們則需要一段時間之后才能夠逐漸感受到??偠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對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和操作能力都有著推動作用。小學生的思維和品質尚處于發(fā)育時期和迷惘階段,他們最需要的是正確的引導和知識,如果教師們在這一關鍵時期不能夠將導學式教學法進行有效應用,那么學生的思維、知識和品質將錯過最佳的發(fā)展機會,從而對他們的一生造成破壞性的影響。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同時,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效率,極為重要,不可或缺。
參考文獻:
[1]黃勇.導學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中),2017,56(7):123-124.
[2]溫志剛.導學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讀寫算:教師版,2017,67(40):242.
[3]佚名.“問題導學”模式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研究[J].數碼設計,2017,6(10):176-177.
[4]葛曉英,徐耀光.打造以學生為主的學程導學高效課堂:學程導學模式在中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8,45(2):145-146.
作者簡介:孫海良,山東省菏澤市,山東省巨野縣營里鎮(zhèn)仝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