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自由民主制”:論福山思想的邏輯關聯(lián)
——福山“歷史終結”思想述評

2019-01-15 15:11肖迎春
關鍵詞:福山民主歷史

肖迎春

(南京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 南京 210023)

福山在提出“歷史終結論”后,陸續(xù)出版了多部著作。由于福山后期著作涉及面廣、內容繁雜且相互之間似無關聯(lián),學界多有福山觀點多變、思想前后不一之說[1]。通過深入研究福山諸多著作及其具體思想可以發(fā)現(xiàn),福山的基本思想始終一貫。他對自由民主制的認識是沿著從抽象到具體的路徑,在闡明自由民主制是“歷史的終結”后,展望自由民主制可能面臨的危機,剖析自由民主制的歷史起源及其具體實踐。這里需要澄清或追問的幾個大問題是:如何在其“歷史終結”思想中理解“自由民主制”及其“終結”思想?在福山那里,自由民主制是否可能終結?自由民主制僅僅是一種政治理念,還是同時是一種人類建構著的具體政治生活過程?此種政治生活建構在不同文化、不同發(fā)展境遇的國家是同一過程,還是有著不同樣式的特殊多樣性過程?如果我們能澄清上述追問,那么就能肯定福山一貫堅持“自由民主制”思想,以及其已對自由民主制形成的系統(tǒng)認識。

一、自由民主制是歷史的方向

自20世紀80年代末福山提出自由民主制是“歷史的終結”以來,該觀點一直備受爭議??偨Y學界觀點,大致有五種看法:其一,福山主張歷史終結于美國霸權統(tǒng)治世界[2];其二,歷史的終結等于社會主義及共產主義的終結[3];其三,歷史不會終結,海灣戰(zhàn)爭等就是證明[4];其四,歷史將趨向文明的沖突,自由民主制是西方文明的價值觀念和制度,不具有普適性[5];其五,質疑福山以一種完美的理念指代一種不完美的現(xiàn)實[6]?;\統(tǒng)看,以上看法似乎各有道理,但其闡釋究竟是否合理,尚需聯(lián)系福山觀點予以分析。基于文本研究,本文認為“歷史的終結”指的是歷史的方向,在福山看來,現(xiàn)代科學技術與人性中“尋求承認的斗爭”驅動歷史趨向于自由民主制,因此,自由民主制是“歷史的終結”其實是福山對歷史方向的基本判斷。對這一判斷的認識是理解福山“自由民主制”思想的關鍵。

(一)“歷史的終結”實為歷史的方向

理解福山的“歷史”是理解“歷史的終結”的前提。如何理解福山“歷史的終結”中的“歷史”與“終結”?對“歷史”的考察可有不同的維度與方法,有編年史的,有哲學的。編年史是按時間先后次序所做的考察,這是“純歷史”的研究。哲學的考察是基于“概念的發(fā)展”或精神生長的研究。終結的“歷史”是“大寫的‘歷史’,即把全人類在一切時代的經驗都納入解釋范圍,并將之理解為一個唯一的、連續(xù)的、不斷進化的過程的歷史”[2]?;诟I綄Α皻v史”的解讀,杜森認為,福山試圖復興思辨的歷史概念[7]。福山理解的“歷史”,不是編年史意義上的具體的歷史事件,而是黑格爾所說的“哲學的歷史”?!罢軐W的歷史”是對歷史的思想的考察,哲學用以考察歷史的思想是“理性”。在黑格爾看來,“‘理性’是世界的主宰”,世界歷史是理性的展開,屬于“精神”的領域,而“精神”的本質是自由,因此,世界歷史是自由精神的進展,是從一個人到部分人到所有人自由的過程[8]。這樣,福山所說的歷史的“終結”,也就不是時間上的終止、完成、了結,而是歷史的新過程、新階段,它是人類自由精神達到的山巔,人類在此山巔上開始新生活、新追求,因此“終結”包含并呈現(xiàn)出歷史的方向性。

福山反復強調“歷史的終結”指的是歷史的方向性問題。“歷史的終結是一種現(xiàn)代化理論,它關注的問題是現(xiàn)代化過程最終將通向何處。”[2]“歷史的終結不是要停止什么東西。問題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方向是什么?”[9]他認為“存在著一個為所有人類社會規(guī)定了共同的演進模式的基本過程——簡言之,也就是某種類似于沿著自由民主方向進發(fā)的人類普世史的東西”[2]。為論證其觀點,福山從思想和現(xiàn)實兩個層面加以說明。福山肯定普世史的存在,認為普世史是“力圖在一般的人類社會的整個發(fā)展過程中,找出一個有意義的模式”[2]。為增強說服力,福山引馬克思為思想同道。在他看來,馬克思從黑格爾那里借鑒了歷史具有起點、中點、終點,是一個辯證過程的觀點[10]。“黑格爾和馬克思都認為,人類社會的演化并不是無限開放的,在人類達成一個能滿足其最深層、最基本的愿望的社會形式之后,它就會終結?!盵2]只是黑格爾認為歷史終結于自由國家,馬克思認為歷史終結于共產主義[2]。福山所謂的“人類社會的演化”既可指社會價值觀念的演化,也可指社會具體制度的演化,不加區(qū)分,極易混淆,引起誤解。既然歷史是一個連續(xù)的不斷進化的過程,社會具體制度的發(fā)展就不會停頓。黑格爾認為歷史無非是自由精神生長史,福山對歷史的理解源自黑格爾,相應的,福山將歷史視為自由意識的發(fā)展歷程。顯然,此處人類社會演化的終結指的是自由民主理念作為歷史的發(fā)展方向、社會的終極價值已經確立,自由精神成為時代精神。盡管福山也認識到民主實踐仍然存在問題,但“自由民主的理想則已盡善盡美”[2]。

(二)歷史的方向源自“尋求承認的斗爭”

歷史何以有方向?歷史的方向源于歷史的動力機制。福山認為歷史有兩套動力機制,一是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一是“尋求承認的斗爭”。在福山看來,自由民主是歷史的方向。雖然他認為自然科學通過促進經濟增長和保障國家安全推動歷史發(fā)展,但他也認識到經濟增長并不必然導向民主[2]。其實,國家安全與民主之間也沒有必然關系,軍備競賽的存在是國際關系的常態(tài),但無論是從邏輯還是從事實看,都未能催生各國的民主化進程,有些國家甚至借國家安全之名肆意擠壓人民權利。福山沒有認識到科技進步可能產生技術的支配關系?,F(xiàn)代社會需要與科技進步結合,表面上看人類控制科學技術,通過科技進步滿足人類需要,但是科技進步又使人類產生新的需要。人類受科學技術支配,科學技術使人的生活方式合理化,也使其對人的統(tǒng)治和壓抑合理化。而掌握科學技術的社會因滿足人的需要而獲得人民的支持,科學技術因此成為統(tǒng)治合法性的基礎[11]??梢?科學技術可以為不同社會制度服務,并不必然會推進自由民主。

福山認為“尋求承認的斗爭”推動歷史趨向于自由民主制。根據福山的理解,黑格爾主張歷史源于“尋求承認的斗爭”。福山試圖在古希臘哲學中尋找“承認”的心理淵源。柏拉圖認為靈魂由理性、欲望、激情組成,其中,激情被福山理解為尋求他人對自我價值或自己認為有價值的事物的承認。激情因欲求自我價值而尋求被他人承認,并“為承認而斗爭”。尋求“承認”的激情促使人類創(chuàng)造了各種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社會組織形式,提供了不同程度的承認。在某種意義上,歷史可以被視為人類追求承認的過程。自由民主制確立了民主和法治原則,國家以民主的方式制定法律,每一個公民都尊重其他公民的尊嚴與人格,這種尊嚴又通過授予公民權利的方式被國家承認,所有人的承認欲望得到滿足。自由民主制是滿足“承認”欲望的最佳政體?!皻v史終結了,因為驅動歷史過程的熱望——為尋求承認而斗爭——如今已經在以普遍的相互承認為特征的社會中得到滿足。”[2]

主張科學技術和“尋求承認的斗爭”推動歷史發(fā)展,福山的歷史觀似乎有雙重動力,但是,他認為以“尋求承認的斗爭”為歷史的動力機制比馬克思關于歷史發(fā)展的經濟解釋更深刻[2]。他明確指出,“意識是原因而不是結果”,“意識最終會以自己的意向重塑物質世界”[10]。顯然,與馬克思從物質實踐出發(fā)解釋觀念的形成不同,福山從觀念出發(fā)解釋物質世界,是一位典型的唯心主義者。

綜上所述,簡單地以“歷史不會終結”或“歷史沒有終結”批評福山,正如何懷宏教授所言,這其實未能領會福山思想的關鍵[12]?!白杂擅裰髦剖菤v史的終結”是指:自由民主是自由精神演化的終點;民主作為維護社會秩序的基本制度形式,已經成為人類的自覺價值追求;再也沒有比自由民主制更好的社會制度形式,自由民主制成為“人類政體的最后形式”[13];自由民主制未能完全滿足人類的渴望,歷史問題的解決沒有結束[4],“終結”后歷史進入新階段?;趯ΩI健皻v史終結”的認識,何懷宏、赫爾德等反復強調,福山的自由民主制首先是一種理想、理念,一種再也找不到比它更好的政治理念[12]。據此分析本文開始處涉及的諸觀點:認為歷史終結于美國的觀點是對福山的誤解[14];認為歷史的終結是指共產主義的終結的觀點,是以某種特殊形式共產主義的失敗指代共產主義的失敗,事實上,自由、民主、平等正是共產主義的價值訴求;以重大事件的發(fā)生否定歷史終結的觀點,是從編年史維度理解歷史,不同于福山對歷史的理解;主張歷史將趨向于文明的沖突的觀點,也認可民主的價值,但未能厘清民主的價值與其具體制度形式的區(qū)別;質疑福山以自由民主理念指代自由民主實踐的觀點,亦肯定自由、民主是人類普遍的價值追求??梢?盡管學界對福山的觀點提出質疑,但并未否定自由民主理念。在福山看來,世界的歷史無非就是自由意識的進步,在美國革命和法國革命之后,自由、平等原則作為現(xiàn)代社會的奠基性原則已被發(fā)現(xiàn),并在自由民主國家得到貫徹。

二、自由民主制的終結危機

如果尋求“承認”的需求源于人性,這種需求在自由民主社會如何表現(xiàn)?又會產生何種影響?現(xiàn)代科學技術是否始終是自由民主制的積極推動力量?福山在論證自由民主理念后,基于民主現(xiàn)實展望自由民主制的未來。他意識到由于社會資本的流失和基因修飾技術的應用,自由民主制面臨危機甚至可能終結。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21世紀初,福山在相關著作中對此予以分析。

(一)社會資本的流失

在福山看來,自由民主國家確立了普遍且平等的政治秩序,在政治層面滿足了人們的承認欲望,尋求“承認”的斗爭轉移到經濟領域。福山在《信任》等著作中對社會資本的研究,國內較少關注,而國外研究多從經濟視角來解讀。事實上,福山是借助對社會資本的研究,從社會自我組織視角分析尋求“承認”的斗爭在經濟層面的展開,剖析“經濟生活如何反映、塑造和支撐現(xiàn)代生活”[15]。因此,盡管福山在對所謂不同信任度國家的案例分析中強調“社會資本對現(xiàn)代經濟的有效運轉非常重要”,但他論證的是社會資本是“自由民主制穩(wěn)定運行的必要條件”[16]。福山將社會資本界定為“一套為某一群體成員共享并能使其形成合作的非正式的價值和規(guī)范”[17]。在馬得勇看來,福山的社會資本定義涉及的范圍廣泛,社會網絡、信任和公民社會等都與其相關,但它們都是社會資本產生的附帶現(xiàn)象而不是其本身,其不足之處在于,福山并沒有說清楚社會資本到底是什么[18]。在對社會資本的分析中,福山尤其重視作為其重要組成的自發(fā)社會性,認為它是“創(chuàng)造新的聯(lián)盟以及在新創(chuàng)立的共識條款之下展開合作的能力”[15]。在這個意義上,本文認為社會資本可視為表現(xiàn)在現(xiàn)代社會自我組織中的“承認”意識。充裕的社會資本對經濟繁榮和民主運行至關重要。從經濟發(fā)展看,社會資本的存在可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經濟組織的活力和規(guī)模。從民主運行看,民主國家保護個人自由而政府行為受到限制,這樣的社會若要避免無政府或無法治理的狀態(tài)必須有能力組織自己;相反,如果社會缺乏自發(fā)社會性,大眾軟弱、孤立,即便在大選時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們的利益也可能被強大的政府罔顧,而充裕的社會資本有利于形成公民社會,公民社會可以保護個人平衡國家權力[15]。

然而,西方國家的社會資本存量持續(xù)下降。借鑒普特南的方法,福山提出可根據信任度和價值觀調查數據及傳統(tǒng)社會功能紊亂狀況測量社會資本匱乏程度。據他分析,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由于技術和經濟發(fā)展,西方國家的經濟及社會運行模式和組織方式發(fā)生了重大轉變,普遍呈現(xiàn)結婚率下降,離婚率、非婚生育率和犯罪率上升的現(xiàn)象?!拔鞣缴鐣诵募彝サ乃ヂ鋵ι鐣Y本有強烈的負面效應,并會與處于社會底層的人的數量增加形成聯(lián)系,從而造成犯罪率的增長,并最終導致社會信任度的下降。”[17]福山將此稱之為社會價值的“大斷裂”。在福山看來,“沒有社會資本,就不會有公民社會,而沒有公民社會,就不會有成功的民主”[17]。那么,社會資本的流失是否可能終結自由民主制?“大斷裂”發(fā)生后,社會資本能否重建?

福山認為,社會資本不存在固定供給,但它一直能得到補充,不過,其形成并非一個簡單的過程。類似的大斷裂曾在19世紀初最早完成工業(yè)化的英國和美國發(fā)生,19世紀30年代兩國重塑規(guī)范,社會秩序得以恢復。福山指出,期間兩國建立的現(xiàn)代警察機構和全民教育體系發(fā)揮了重要影響。對福山而言,社會秩序及相應社會規(guī)范的產生有諸多來源,可以分為兩條譜系:一條是由自發(fā)產生到等級制形成的序列,一條是由理性選擇到非理性選擇、社會傳承的序列。以兩條譜系為橫、縱軸,構成一個四分象限,每一象限都會產生社會資本。福山相信“社會秩序一旦紊亂,就會傾向于重新塑造”,因為人既是社會性的也是理性的,社會資本可以在社會合作中自發(fā)形成。對此,科爾曼持不同觀點,他認為社會資本對社會有益,但無法使體現(xiàn)它的人群因其獲益,因而他們缺少創(chuàng)造社會資本的動力。福山則引用達斯古普特的話針對性地指出,社會資本不是公共產品,但它充滿外部性,個人和企業(yè)會為了自己的長遠利益創(chuàng)造社會資本,此外,公共機構也能創(chuàng)造社會資本。在福山看來,現(xiàn)代科技和經濟發(fā)展既導致社會資本存量下降,同時,也會產生對社會資本的持續(xù)需求,從長遠來看,人類也有能力滿足這一需求[17]。

福山從社會心理角度分析政治秩序的運行。曾有學者提出,福山對社會資本的分析似乎是從社會心理出發(fā)探討社會問題或政治問題。福山則回答道,社會心理與理念及道德價值相關,對社會秩序的分析“任何僅限于物質主義的歷史敘述都會錯過大量的真實情況”[14]。因此,從根本上看,福山是從人性而不是從生產方式或經濟結構中尋找影響政治體制運行的決定性因素。然而,如馬得勇所言,政治體制運轉涉及諸多條件,社會資本只是其中之一,如果視社會資本為解決社會問題的萬能藥方而忽略其他條件,顯然失之偏頗[18]。

(二)基因修飾技術的應用

福山認為,人性是“人類作為一個物種典型的行為與特征的總和”,它“起源于基因”[19]。然而,現(xiàn)代科學技術能夠直接作用于人的生命基因,這種現(xiàn)象是否會影響人性?人性是否會因此改變?自由民主制是否會因此終結?福山以某種共同的人性為自由民主制的基礎,因此,如果人性改變,自由民主制就有可能終結?;诖朔N認識,在諸多對“歷史終結論”的評論中,福山認為真正指出其缺陷的是這種觀點:除非科學終結,否則歷史不會終結[20]。福山以自己的方式敏銳地感覺到現(xiàn)代基因技術應用可能具有的政治意義,并表達了強烈的政治關切?;趯ΜF(xiàn)代基因修飾技術應用可能改變人性的擔憂,福山對自由民主制的終結亦是憂心忡忡。

如何理解福山對人性的界定?福山是否主張基因決定論?仔細梳理福山著作可以發(fā)現(xiàn),福山并不主張基因決定論,不主張人性完全由基因決定。首先,福山強調人性是在“歷史時間的進程中”造就的[2],人性具有社會性與歷史性。其次,福山并沒有把人的許多特性,如理性、情感、道德選擇能力等,簡單地歸結為基因的作用。再次,其“典型性”是從統(tǒng)計學角度強調行為和特征分布的中位數[19]。可見,福山是在人類特質形成的基因基礎上考慮人性。福山指出,現(xiàn)代基因修飾技術能改變人的行為和特征,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其一,現(xiàn)代生物技術能提升某些人類特征;其二,神經藥理學能操控人類行為及情感,其中,承認意識與血清素水平密切相關,服用藥物可提升血清素水平進而提升人的自我價值感;其三,現(xiàn)代生物技術可延長人的壽命卻無法保證生命的質量;其四,未來生物技術或許可以精確地辨識基因,并能操控基因以便選擇某些人類特征[19]。因此,福山擔憂基因修飾技術應用會改變人性。

威爾士認為福山的擔憂是不必要的。在他看來,普通人只要具有羅爾斯所說的正義感和構想“善”的能力,就足以被視為道德的人;即使有人超過這些特性的閾值,也不會具有更高的道德地位;被提升者的能力無論多大,也不可能比沒有提升能力者擁有更高的道德地位[21]。威爾士的分析表明,雖然二者都主張人是平等的,但問題指向不同,威爾士關注人的道德地位;而福山則強調人的政治權利:“如果有人把自己塑造成更為優(yōu)越的人,這些提升的生物與那些落后的人相比,會擁有什么權利?會索要什么權利?”[22]就此而言,“我們面臨的不僅是道德的困境,同時也是一場全方位的階級斗爭”[19]。

福山認為,“人類對正義的政治制度的安排或普遍的道德秩序的理解最終都基于人性”[20]。但基因修飾技術應用有可能改變人性進而影響政治秩序:精英通過改善基因提升相對優(yōu)勢,最終會擴大社會等級差距;服用藥物提升自我價值感,由此這些藥物可能成為社會控制的工具,令人陷入自我滿足而屈從于社會并放棄爭取承認;平均壽命的延長會破壞現(xiàn)存的以年齡為特質的等級結構,延緩代際更替,導致社會趨向僵化保守[19];基因選擇使部分人“成為生理和心理能力都更為高等的‘超人’,人類將因此分裂為不同的生物階層”。如赫拉利所說,“我們這個現(xiàn)代晚期的世界,是有史以來第一次認為所有人類應享有基本上的平等,然而我們可能正準備要打造出一個最不平等的社會”[23]。在福山看來,鐫刻于《獨立宣言》中的政治平等依賴于人人平等的經驗事實。但基因修飾技術應用帶來事實上的不平等,并對人性及基于其上的權利構成威脅,“一旦圈定整體人性的紅線不再存在,人們其實鋪平了一條重新回歸等級更為森嚴社會的道路”[19],自由民主制最終可能被顛覆。因此,福山建議加強對生物技術的政治管制,在國家層面建立相關機構區(qū)分技術的治療與增進功能,嚴格限制后者,引導研究往前者方向發(fā)展,并在國際層面加強對生物技術發(fā)展進度和范圍的管控[19]。

福山在肯定科學技術與“承認”意識是自由民主制確立的動力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分析反映“承認”意識的社會資本的流失對民主運行的影響,提出以基因修飾技術為代表的現(xiàn)代科學技術有可能導致社會異質化,有終結自由民主制的可能??梢?盡管主張歷史趨向于自由民主,但福山也認為科技發(fā)展、社會結構、主體選擇等都可能對歷史進程產生重要影響。正是基于此種認識,貝茨指出,福山并不像其批評者設想的那樣天真,并未宣稱歷史已經完全終結,相反,他認為在歷史終結的進程中,主要障礙的克服與歷史的未知結局密切相關[24]。

三、自由民主制的歷史起源與現(xiàn)代實踐

民主化進程在21世紀初呈現(xiàn)衰退癥狀,部分新興民主政體發(fā)生民主逆轉或治理失誤,部分民主國家出現(xiàn)制度衰敗??茖W技術與“承認”意識對民主衰敗有何影響?自由民主制如何才能鞏固?自由民主制能否無限期地保持下去?福山認為,理解制度運作需要研究政治秩序的起源,以及與之相關的偶然。為此,他陸續(xù)出版多部著作,分析自由民主制的起源及其在不同國家的運行。

(一)自由民主制的歷史起源

福山認為,國家、法治和政治負責制是構成現(xiàn)代政治秩序的基本制度,三者既可獨立存在也可相互組合,自由民主制是三者在穩(wěn)定平衡中的結合[25]。對此,學界評價不同,有贊之為“良治社會三要素”[26]或“政治現(xiàn)代化的標準菜單”[27],也有稱之為“翻版的普世主義”[28]。

福山基于對國家、法治和政治負責制概念的界定追溯其起源。國家是“中央集權且等級分明的組織,在界定領土上享有合法的武力壟斷”[25]。早期的國家起源于戰(zhàn)爭,政治改革也是通向國家構建的路徑,而民族認同是國家構建的關鍵。法治意味著“社會產生共識,其法律是公正和既存的,能夠約束其時統(tǒng)治者的行為;享有主權的不是統(tǒng)治者,而是法律;統(tǒng)治者的正當權力只能來自法律,方才享有合法性”。法治源于宗教,宗教為法治提供具體法律內容和解釋法律的宗教專家等級制度。政治負責制意味著“統(tǒng)治者相信自己應對治下的民眾負責,應將民眾利益置于自己利益之上”,其現(xiàn)代形式主要表現(xiàn)為普遍的、平等的周期性多黨選舉。政治負責制源于國家和社會之間的均勢,最早誕生于英國,英國議會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且相互團結,能以憲法約束國家權力,而國家也足夠強大能在必要時采取堅決的行動[29]。

對政治秩序要素的這種認識存在爭議。邁爾士曾針對性地指出,福山試圖用“國家”概念表述不同政治組織形式,實際上,國家不能被視作自然現(xiàn)象,政治實體是由人創(chuàng)造的,因此,分析世界政治秩序的發(fā)展應該用歸納法,綜合特殊政治社會的形成以總結其共性[30]。高全喜教授則認為,福山的國家概念僅僅強調政治功能,囿于認知的匱乏,其國家理論未能區(qū)分不同“國家的古今之變”,以及各國國家建設的性質[31]。

福山認為,現(xiàn)代政治秩序的三大組件分別在不同地域確立,其后在各地以不同順序組合,而政治制度的形成次序會影響制度模式及其實際運行?!跋群蟠涡虼笥兄v究。試比較兩類國家,前者的民主先于現(xiàn)代國家建構,后者的現(xiàn)代國家繼承自專制年代,那么要想實現(xiàn)高質量的行政,前者就會比后者面臨更大的難題?!盵25]可見,對福山而言,自由民主制不僅是一種政治理念,同時也是一個具體的政治實踐過程。

關于恰當的制度排序問題一直存在激烈的爭論,焦點是從國家建設開始繼之實行法治,推遲民主的引入,還是引入民主的同時加強國家和法治建設[32]。福山傾向于前一種觀點,學界對此存在兩種判斷:其一,福山把強調政府排在第一位,主張國家建設先于民主化;其二,福山強調在三者的平衡中提升國家能力。卡羅瑟斯認為,這兩種判斷都肯定福山重視國家建設,但對國家建設優(yōu)先性的理解不同。后者主張福山強調國家在邏輯上優(yōu)先但并非在價值上優(yōu)先,前者認為福山強調國家不僅在邏輯上優(yōu)先而且在價值上優(yōu)先。按照前者的理解,民主化必須等到國家有足夠的能力才進行,這其實暗示了許多國家的民主化可能被無限推遲[33]。顯然,這種理解過于簡單,福山的本意是強調鞏固自由民主制需要加強國家建設。

(二)自由民主制的現(xiàn)代實踐

反思21世紀的“民主衰退”現(xiàn)象,福山認識到僅僅具備制度形式并不能保證其有效運行,在后期著作中,他實際上結合形式和內容將“后歷史”國家分為先發(fā)民主國家和后發(fā)民族民主國家,并聯(lián)系歷史傳統(tǒng)、政治制度的形成次序等考察制度運行,揭示了民主實踐的多樣性、特殊性。

福山以撒哈拉以南非洲、拉美和東亞為例分析了后發(fā)民族民主國家的民主實踐。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拉美各國在獨立后確立了民主選舉政體,但由于民主先于國家建設,缺少強大國家的保障,法治無法正常運行,民主為精英操縱產生依附主義或庇護政治,其中,前者制度全面匱乏而后者面臨根深蒂固的社會不平等問題,加強國家建設是這些地區(qū)民主實踐的首要任務。相反,東亞普遍擁有強大的國家,但由于國家早熟且過于強大,民主負責制和法治難以對其形成有效制衡,易于造成專制集權。得益于強大國家的保障,東亞成為三個地區(qū)中經濟增長最快的區(qū)域。然而,經濟增長會產生新社會群體,信息化引發(fā)的全球思想互動會催生社會動員,因此,東亞國家民主實踐面臨新社會群體要求分享政治權力的挑戰(zhàn)。

福山似乎是在客觀地分析各國民主實踐。在對福山的西方概念作多維分析后,哈根指出,福山是基于西方歷史及其政治模式分析非西方國家的民主實踐,他視西方為文明進程的先驅和標志[34]。由于部分非西方國家的高速增長和現(xiàn)代化,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觀念已經受到挑戰(zhàn),但從福山的分析可知,他仍然堅持這種觀念。

過去的政治制度因為不能滿足“承認”需要被取代,自由民主制是否存在類似問題?自由民主制是否存在內在矛盾?在福山看來,政治制度沒有自動進步的機制,不能適應環(huán)境就會產生衰敗[25]。政治衰敗概念最先由亨廷頓提出,指發(fā)展中國家的政治制度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變化。在亨廷頓基礎上,福山拓展了政治衰敗的發(fā)生根源和適用范圍,指出不僅發(fā)展中國家,發(fā)達國家也會產生政治衰敗[35]。

福山以美國為例分析了先發(fā)民主國家面臨的政治衰敗,認為美國的政治衰敗源于其社會特性及其制度。美國誕生于反抗集權政府的革命,生來就有不信任政府的傳統(tǒng),為此,建國先驅特意設立了行政、司法和立法制約均衡的制度架構。然而,這種制度已失去均衡:一方面,法院和政黨篡奪政府職能,降低政府質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復雜的制衡體系賦予政治參與者過多的否決權引發(fā)過度制衡[25]。

在福山看來,尋求承認的欲望有兩種表現(xiàn):一是平等意識,即尋求與他人平等的欲望;一是優(yōu)越意識,即尋求優(yōu)越于他人的欲望,要求對不平等的承認[2]。“由于人的天賦和性格的自然差異,不平等始終存在?!盵25]盡管福山認為經濟不平等并非壞事,但他也警覺到如果它轉化為政治不平等就會導致政治衰敗。事實上,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擴大了經濟不平等,他也認識到美國的政治體制賦予組織有序的利益集團阻礙立法的權力,可讓它們輕易地從提案中獲利,并將經濟不平等轉化為政治不平等[36]。因此,福山預言,“長期來看,自由民主制之所以被從內部顛覆,要么由于過度的優(yōu)越意識,要么由于過度的平等意識。我的直覺是,最終來說,對民主構成更大威脅的是前者”[2]。

這樣,承認意識與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融匯就構成了自由民主制的內在否定性力量。但是,如果據此認為自由民主制的衰敗不可避免,福山的結論令人沮喪,則是對福山的誤讀。這種內在否定性力量并不意味著自由民主制必然衰敗或失敗。在福山看來,政治發(fā)展包括政治制度出現(xiàn)、發(fā)展和最終衰敗的全過程,“政治衰敗在許多方面是政治發(fā)展的條件:破舊才能立新。但過度可能是非常混亂和暴力的,不能保證政治制度會持續(xù)、和平且充分地適應新條件”[25]。自由民主制是開放的,即便已經確立了自由民主制,維護民主制度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始終不可或缺。正是這種持續(xù)性活動,才使自由民主制最終不至于衰敗。

四、結語

“歷史的終結”揭示:追求“承認”的人性根據與現(xiàn)代科學技術是現(xiàn)代自由民主制實現(xiàn)的動力機制,尋求承認的激情是人最基本、最深切的渴望,自由民主制因使人之為人得到滿足而成為歷史的方向。然而,自由民主制在運行中因社會資本流失與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面臨可能終結的危機。盡管基于“承認”意識的社會資本式微,但由于人性的存在,社會資本仍會得到補充;以基因修飾為核心內容的現(xiàn)代生物技術在人類中的應用有改變人性的潛力,則可能終結自由民主制。在福山的視域中,國家、法治和民主負責制是構成自由民主制的基本要素,它們分別在各民族的歷史演進中形成并以不同順序組合,自由民主制的制度模式和具體實踐呈現(xiàn)多樣性、特殊性。已經確立的自由民主制,由于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及其與不平等承認欲求的融匯又可能產生政治衰敗。自由民主制是一個人類自覺建構的政治生活過程,此過程具有開放性。

總體而言,福山始終以現(xiàn)代科學技術和“承認”意識為主線考察自由民主制的確立和演進。他對自由民主制的闡述涵括規(guī)范性論證和經驗性論證兩個部分,前者界定其價值理想,后者描述其現(xiàn)實運作。從對自由民主理念的抽象論證到對自由民主實踐的具體考察,從對可能的民主危機的剖析到對自由民主制衰敗的闡釋,盡管隨著民主實踐的發(fā)展和理論認識的深化,不同時期福山關注的側重點有所不同,但他始終關注自由民主制,并始終堅持自由民主是當今人類文明的基本價值精神。

猜你喜歡
福山民主歷史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中國式民主
完善論與民主工具論
生命的約定
——電影《郭福山》主題歌(男中音獨唱)
新歷史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歷史上的4月
大娘面館引領傳統(tǒng)魯菜出國門
選舉年的民主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