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洵
復旦大學附屬中學一校友談及中學歷史課堂給他帶來的最大收獲時,他概括為兩點:課堂內與課堂外。課堂內,老師呈現史料,與學生一起分析問題。課堂外,老師提供閱讀資料,與學生在交流中形成求真之識、同感之情。實際上,中學歷史教學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分析判斷歷史問題的思維能力。
新課程改革以來,歷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指導高中歷史教學的風向標。社會史觀教學在歷史核心素養(yǎng)能力的培養(yǎng)中有重要作用,具體到課程教學的落實上,以岳麓版高中歷史必修(Ⅱ)中的《交通與通訊的變化》為例加以論述。西學東漸不僅影響并沖擊了近代中國的政治改良與革命、經濟結構的變動,更細致入微地深入到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習俗上。從社會上層到普通百姓、從沿海到內陸、從城市到農村,社會生活習俗表現為新舊交替的特點。社會生活變動表象的背后是近代政治與經濟革新的推動,而社會史觀是探究問題的立足點。
一、教學思路設計
根據課程標準,本課的基本要求是知道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近代交通與通訊的變化,并對其成因進行探討。歷史事件背后的社會原因應是本課學習的難點,需要學生聯系本單元前面幾課有關近代中西方經濟發(fā)展的知識與必修(Ⅰ)中有關政治制度的改革與革命來綜合分析。
與本冊其他課程相比,本課的區(qū)別性在于社會生活這一學習主題的特殊性上。首先,在內容上,近代社會生活涉及衣食住行與社會習俗的方方面面,較為分散廣博,趣味性強的同時易導致學生無法把握整體知識脈絡。因此,在旁征博引的同時需要重新整合課本資源、強化知識框架。其次,在問題設計上,本課對情境創(chuàng)設的依賴性更強,需要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設計恰當的問題,以歷史核心素養(yǎng)為指導著力開展課堂教學。
二、社會史觀教學在歷史核心素養(yǎng)能力培養(yǎng)中的體現
關于歷史核心素養(yǎng)的研究蔚然成風,但其中大多數流于一般經驗的探討,少見以具體課程為例探討如何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文章。
上面所列舉的這兩則史料,就是從社會史觀的角度切入,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解釋能力。
三、社會史觀教學在歷史課堂中的實際運用
在中學歷史課堂上,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較強的思辨能力,教師就要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指導學生一步步進行思考。舉例如下。
材料1 陳獨秀除了服飾發(fā)生變化外,還變了什么?
材料2 清辮子由三股頭發(fā)編結而成,被附會為“三綱”。革命派認為,“欲除滿清之藩籬,必去滿洲之形狀”。
以上幾則文字史料與圖片史料創(chuàng)設的情境差別在于,材料的信息含量多,涉及清末民初社會政治與經濟發(fā)展問題,思辨含量明顯提高,可以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四、以《交通與通訊的變化》為例加強社會史觀的應用
重視社會史觀教學勢在必行,不僅在于符合新課標的指向,更在于立足于小人物有血有肉的社會史教育。本課的教學設計與展開均立足于社會史觀。社會史觀相較文明史觀、全球史觀而言,因其歷史關照側重于蕓蕓眾生的小事件歷史,而更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更契合新課標所倡導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