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誰為浙江最早開啟世界文學之窗?

2019-01-25 22:05
浙江社會科學 2019年9期
關鍵詞:林紓譯者浙江

□ 吳 笛

內(nèi)容提要 誰為浙江最早開啟世界文學之窗? 通過對這一命題的審視、梳理和考據(jù),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中西文學交流過程中,早在清末民初,出生于浙江杭州的蔣其章、沈祖芬、魏易等譯者,就開始在中西文學之間搭建橋梁,他們不僅最早為浙江開啟了世界文學之窗,而且也為中國翻譯文學的真正起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國第一部翻譯文學作品《昕夕閑談》出自浙江譯者,我國翻譯的第一部美國文學經(jīng)典《黑奴吁天錄》和第一部英國文學經(jīng)典《絕島漂流記》均出自浙江。 浙江譯家不僅為中國讀者打開了世界文學的窗口,拓展了視野,同時也為英美等西方文學在我國的流傳發(fā)揮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究竟誰為浙江最早開啟世界文學之窗? 誰在中西文學之間最先搭建橋梁? 這是一個需求浙江外國文學學者介入并且加以考據(jù)和論證的命題,也是浙江地域文化中值得驕傲的一個命題。 對于這一命題,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最早為浙江開啟世界文學之窗者, 也最早為中國文化開啟世界文學之窗,使得中國文學通過積極介紹和借鑒,參與世界文學事業(yè)。 換言之,是浙江的譯家,最早為我國開啟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文學之窗。 被譽為我國第一部翻譯文學作品的《昕夕閑談》出自浙江譯者的手筆,而且,與林紓合作以“林譯小說”而聞名的魏易、 翻譯英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現(xiàn)實主義小說——笛福的代表作《絕島漂流記》的杭州譯者沈祖芬,對于我國的翻譯文學,具有開拓性的意義。還有首次翻譯俄羅斯文學中的萊蒙托夫、契訶夫、高爾基等重要作家作品的浙江譯者吳梼、 我國第一部譯自德文的詩集 《德詩漢譯》 的浙江譯者應時——他們這一翻譯群體, 為浙江乃至中國最早開啟了世界文學之窗, 為我國現(xiàn)代文學的形成和發(fā)展,為我國的文化建設事業(yè)以及中外文化交流,都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本文擬從我國的英語文學翻譯入手,探究浙江譯者開創(chuàng)性的藝術貢獻。

一、傳教士的文學翻譯及其屬性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 西方的一些文學經(jīng)典在相當長的時間內(nèi)不被我國學界和讀者所知曉,唯有在少數(shù)傳教士的著作中,偶有提及或者引用。如明清之際的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Mattero Ricci,1552~1610)、西班牙傳教士龐迪我(Didaeus de Pantoja, 1571~1618)等,都在自己的著作里引用了伊索寓言中的故事, 但這些少量的引用不僅算不上文學翻譯, 而且所發(fā)揮的中西文學交流的效用也是相當有限的。 而1840年前后在廣州出版的《意拾喻言》(即《伊索寓言》),1852年在廣州出版的《金屋型儀》, 以及1853年在廈門出版的彭衍(即班揚)的《天路歷程》,則是相對完整的外國文學譯著了。

盡管有些學者對這些翻譯作品大加贊賞,甚至有人認為《金屋型儀》是中國的“第一部翻譯小說”①,但因為是外國傳教士所譯,所以根據(jù)學界對翻譯文學約定俗成的定義,這些作品難以歸于我國翻譯文學之列?!兑馐坝餮浴肥枪畔ED的一部寓言集,該書的中文譯者是英國人芒·穆伊(Mun Mooy)和其學生羅伯特·湯姆(Robert Thom)?!督鹞菪蛢x》是德國的一部書信體長篇小說, 作者是德國作家赫曼·鮑爾(Hermann Ball),出版于1840年,原文題為《十字架的魅力》(Thirza, order die Anziehungskraft des Kreuzes), 譯者則是傳教士葉納清(Ferdinand Genahr),而且中文譯本是從英譯本轉譯的,英文譯本的譯者是伊麗莎白·勞埃德 (Elizabeth Maria Lloyd),英譯本于1842年出版于倫敦,該譯本書名仍遵循原著,名為《十字架的魅力》(Thirza,or,the Attractive Power of the Cross)。 《天路歷程》是英國文學史上的杰作之一,可是該中譯本譯者也是傳教士,名為威廉·彭斯(William Burns,1815~1868)。

可見, 這些譯著出自傳教士之手, 而且除了《意拾喻言》之外,《金屋型儀》和《天路歷程》都在譯本中突出其中濃郁的宗教色彩, 是傳教士用來傳教所用的,如《金屋型儀》講述的是一個猶太女孩信奉基督教的故事,書寫她改變信仰,帶領家人信主歸真的故事。 而長篇小說《天路歷程》盡管是一部嚴肅的文學經(jīng)典,但傳教士們崇尚這部作品,主要是為了宣揚如何經(jīng)歷各種艱難險阻, 最終獲得靈魂拯救。

所以,這些被傳教士所翻譯的作品,即使有些原著屬于文學經(jīng)典, 但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翻譯文學,難以歸入我國的翻譯文學的范疇。因為中國翻譯文學是指 “中國人在國內(nèi)或國外用中文譯的外國文學作品”②。 翻譯文學是民族文學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如王哲甫的《中國新文學運動史》、郭子展的《中國小說史》,以及建國后王瑤的《中國新文學史稿》、唐弢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等,書中都專門列有翻譯文學專章,《中國近代文學大系》更是設有《翻譯文學卷》。于是,翻譯文學是民族文學的拓展。 “翻譯文學直接參與時代文學主題的建構,與創(chuàng)作文學形成互動、互文關系。 ”③沒有翻譯文學,我國現(xiàn)代文學的發(fā)展甚至無從談起,正如陳平原所指出的那樣:“域外小說的輸入, 以及由此引起的中國文學結構內(nèi)部的變遷,是20 世紀中國小說發(fā)展的原動力。可以這樣說,沒有從晚清開始的對域外小說的積極介紹和借鑒, 中國小說不可能產(chǎn)生如此脫胎換骨的變化。 對于一個文學上的‘泱泱大國’來說,走出自我封閉的怪圈,面對域外小說日新月異的發(fā)展, 并進而參加到世界文學事業(yè)中去,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特別是在關鍵性的頭幾步。 ”④

由于文化圈的緣由,按照學界的共識,我們論及的翻譯文學,不僅有別于宗教層面的翻譯(包括佛教),而且是就中西文化交流而言的。于是,普遍認為,中國的翻譯文學,始于19 世紀70年代。 翻譯文學還在一定意義上有別于文學翻譯, 它是一種價值尺度,所強調(diào)的是與民族文學的關聯(lián),正如我國學者的論述:“中國翻譯文學是研究中外文學關系的媒介, 它實際上已經(jīng)屬于中國文學的一個特殊而又重要的組成部分, 成為具有異域色彩的中國民族文學。 ”⑤而被譽為我國第一部翻譯小說的,則是出自浙江學者,這就是1873年初開始刊載的英國長篇小說《昕夕閑談》。

二、《昕夕閑談》——中國最早的翻譯小說

世界文學之窗開啟的模式主要有兩種: 他人開啟與自我開啟,具體地說,開啟者有外國的傳教士開啟以及我國的翻譯家。

外國傳教士由于受到語言以及自身傳教使命的限定,就文學傳播而言,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極其有限的,更何況,開窗者在窗外也擋住了我們的視線。而我國譯家從內(nèi)部打開窗戶朝外看,才更加具有主動性,才能真正看清外部的景色。

而《昕夕閑談》就是由我國譯者主動開啟的第一扇世界文學之窗。就中西文化交流而言,這部長篇小說被譽為我國第一部翻譯小說, 是極為富有學理性的。原著作者愛德華·利頓(Edward Bulwer-Lytton,1803~1873)當時在英國文壇是與狄更斯齊名的作家,著有《龐貝的最后時日》等多部長篇小說, 而且在政界擔任過國會議員及殖民地事務大臣。利頓在世時,其作品就被翻譯成德語、法語、西班牙語、俄語等多種語言,1879年,他的作品被首次譯成日語。 這是利頓的政治小說《歐內(nèi)斯特·馬爾特拉夫斯》(Ernest Maltravers),由日本譯者丹羽純一郎譯成《花柳春話》在日本出版。 西方有學者撰文認為,利頓的“《歐內(nèi)斯特·馬爾特拉夫斯》是第一部從西方翻譯成日文的完整的長篇小說”。⑥英國長篇小說 《昕夕閑談》(Night and Morning)英文原文于1841年出版, 英文原著共為五卷(Book),第一卷共分11 章(Chapter),第二卷共分12 章,第三卷共分14 章,第四卷共分8 章,第五卷共分23 章。全書共68 章。該小說通過一個貴族私生子的生活經(jīng)歷, 描寫了法國波旁王朝后期倫敦和巴黎上流社會的光怪陸離的生活場景和種種丑惡現(xiàn)象,具有成長小說和現(xiàn)實批判等多種內(nèi)涵。

《昕夕閑談》 的中文譯本于1873年初開始刊載。當時,《昕夕閑談》原著名稱以及原作者名都沒有體現(xiàn),譯者也是署的筆名“蠡勺居士”。

譯者翻譯這部小說的主要動機還是由于此書“務使富者不得沽名,善者不必釣譽,真君子神采如生,偽君子神情畢露”⑦,用傳統(tǒng)的觀念來肯定其思想和藝術的價值。

《昕夕閑談》 分26 期于1873 到1875年發(fā)表在上海的月刊《瀛寰瑣記》上,該刊物由申報館刊行。 發(fā)表在該月刊1873年1月的第3 期至1875年3月的第28 期上面。 每一期上刊登兩節(jié),一共是52 節(jié)。 在28 期之后,由于月刊更名,同時形式也做了調(diào)整, 這部翻譯小說的刊載也就終止了。1875年的晚些時候,增補了三節(jié),并以書的形式得以出版,編入“申報館叢書”第七十三種。

由于這本小說譯者名署的是筆名 “蠡勺居士”。那么,“蠡勺居士”究竟是誰?學界對此有過考證,也有過爭議。 有關《昕夕閑談》譯者考據(jù)的論文,數(shù)量多達十多篇,但經(jīng)過研究和考證,學界傾向于認為《昕夕閑談》的譯者便是浙江錢塘人士蔣其章。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帕特里克·韓南(Patrick Hanan),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詳盡考證。根據(jù)他的研究和考證,《昕夕閑談》 的譯者便是浙江人士蔣其章。 帕特里克·韓南是新西蘭學者,在美國哈佛大學任教,他不僅認為《昕夕閑談》的譯者是浙江人士蔣其章,而且強調(diào)他是“《申報》的最初的主要編輯之一。 ”⑧一般認為,“蔣其章生于1842年,籍貫為浙江錢塘,1870年鄉(xiāng)試中舉,1877年在會試中金榜題名,之后曾被任命為敦煌縣縣令?!雹徇@部翻譯作品的意義是多方面的,更有歷史學家認為,該書的出版,“在中國近代小說史、中西文化交流、翻譯史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與意義”⑩。 中國最早的翻譯小說出自浙江, 這無疑是浙江學人的出色貢獻和浙江學界的驕傲。

三、英美文學經(jīng)典的浙江首譯

除了作為中國首部翻譯小說的 《昕夕閑談》,浙江譯界在英美文學翻譯方面為我國翻譯文學作出貢獻的還有與林紓合作的魏易以及翻譯英國經(jīng)典小說《絕島漂流記》的杭州譯者沈祖芬。 如果說利頓的長篇小說《昕夕閑談》還算不上文學經(jīng)典的話,那么浙江譯家魏易與林紓合譯的長篇小說《黑奴吁天錄》 無疑是最早翻譯成中文的美國文學經(jīng)典了, 浙江譯家沈祖芬所翻譯的笛福的長篇小說《絕島漂流記》無疑也是我國最早翻譯的英國文學經(jīng)典了。

(一)魏易與林譯小說

在“蠡勺居士”蔣其章之后,為我國翻譯文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杰出貢獻的便是林紓了。 在我國近代翻譯史中,林紓(1852~1924)的翻譯獨樹一幟。他雖然譯出的小說多達180 多部,但他本人并不懂外文,全仗與他合作者的選材和口譯。在多位合作者中, 以浙人魏易的成就最為突出。 魏易(1880~1932),字仲叔(一作聰叔),又字春叔,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 他三歲喪母,九歲喪父,家境十分貧寒,由家鄉(xiāng)的一位親戚養(yǎng)大。 在杭州期間,他刻苦學習,十七歲時,離開杭州,就讀于上海圣約翰大學。畢業(yè)后回到杭州發(fā)展。在林譯世界文學名著中, 由魏易選定并擔任口譯的作品即達數(shù)十種,其中包括多部英美文學名著,如英國狄更斯的《塊肉余生述》(即《大衛(wèi)·科波菲爾》)、《孝女耐兒傳》(即《老古玩店》)、《滑稽外史》(即《尼古拉斯·尼克爾貝》)、《賊史》(即《奧利弗·特威斯特》)、《冰雪因緣》(即《董貝父子》);英國司各特的《撒克遜劫后英雄略》(即《艾凡赫》);英國斯威夫特的《海外軒渠錄》(即 《格列佛游記》); 英國蘭姆改編的《吟邊燕語》(即《莎士比亞戲劇故事集》);美國斯托夫人的《黑奴吁天錄》(即《湯姆叔叔的小屋》)等。 林紓和魏易的合作,被譽為“中國翻譯出版史上的黃金組合”?。 關于魏易在“林譯小說”中的作用,曾經(jīng)有人評述說:“假如林紓少了他(魏易),那么決不會達到這樣的成功,那是可以斷言的?!?在“林譯小說”的口譯者之中,魏易不僅具有扎實的外語功底, 而且對西方文學有著敏銳的感受力和極高的文學鑒賞力。此外,魏易個人還獨自翻譯了不少文學作品, 其中包括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的《雙城故事》(即《雙城記》)。 20 世紀80年代,魏易在臺灣的女兒魏惟儀經(jīng)多年的努力, 搜集到魏易與林紓合譯的作品36 種, 魏易獨譯4 種, 共40種,校訂出版。

別說林紓的合作者——浙江學人魏易了,就連林紓本人的主要的翻譯活動也與浙江翻譯文學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 林紓雖然出生于福建, 但是在19 世紀90年代,他在母親和妻子相繼病逝之后,便告別故鄉(xiāng),轉輾他鄉(xiāng)。 1898年4月,林紓到達杭州居住,并且續(xù)娶楊姓女子為妻。?他在福州翻譯的《巴黎茶花女遺事》于1899年初面世,這時,他已經(jīng)“從閩縣移家至杭州,在杭州東城講臺教書”?。林抒在杭州居住了近3年之久。在杭州期間,他喜愛杭州的自然景色,自號“西湖補柳翁”、“六橋補柳翁”,寫有多篇記錄杭州名山勝水的游記。其實,在定居杭州之前, 林紓也常與杭州的一些知識分子進行交往, 也偶訪杭州。 據(jù)有關學者考察,“1895-1901年間,林紓在杭州與杭州巡撫、清末教育家林啟、 政治活躍人物林長民以及后來任職商務印書館高層經(jīng)理的高鳳池和高鳳謙(夢旦)等福建籍文人密切往來。 林啟和高氏兄弟合開了求是書院,將西學作為教學內(nèi)容之一。林紓和魏易正是在求是書院相識, 然后合作翻譯 《黑奴吁天錄》?!?在杭州期間,林紓與魏易合譯的這部《黑奴吁天錄》(英文原文為Uncle Tom's Cabin,現(xiàn)譯《湯姆叔叔的小屋》),于1901年出版,這是林紓翻譯了第二本西洋小說,譯自美國女作家斯土活(Harriet Beecher Stowe,現(xiàn)譯斯托夫人)的作品。 這部譯作進一步奠定了林紓的翻譯事業(yè)的基礎。 由此可見, 林紓在浙江期間是他翻譯生涯中的一個重要的起始階段, 林紓的翻譯本身就是浙江翻譯文學的一個有機的組成部分。 而且,林紓在杭州期間,不僅翻譯作品, 還在創(chuàng)辦和主編刊載外國文學譯文的雜志方面頗具貢獻。

清末民初, 一些刊載外國文學譯文的雜志得以在杭州創(chuàng)刊,推動了浙江翻譯文學的發(fā)展。包括《譯林》(1901)、《環(huán)球叢報》(1906)、《杭州白話報》(1895、1901)、《英語學雜志》(1908) 等報刊雜志。其中《杭州白話報》和《譯林》雜志的創(chuàng)辦和主編,都是與林紓有關的。尤其是于1901年3月5日在杭州創(chuàng)刊的《譯林》,更是與林紓和魏易兩人密切相關。 他們兩人先后擔任過這本雜志的主編。 《譯林》作為當時杭州的一個文化品牌,每月一期,當時共出版了13 期, 以翻譯日本作家的作品為主,包括清浦奎吾(1850~1942)的《明治法制史》、織田一的《國債論》、鐮田榮吉的《歐美漫游記》等重要著作,都是在這本雜志上譯介的。林紓還為《譯林》寫過一篇《譯林敘》,說該刊“廣譯東西之書,以餉士林?!?盡管《譯林》還不是純文學刊物,但是名人傳、游記等欄目還是具有相當?shù)奈膶W性的。從當時的《譯林》等雜志來看,更可以看出林紓對浙江翻譯文學的貢獻。

與此同時, 魏易也是因為結識林紓從而走上文學翻譯之路的。 他與林紓在浙江大學前身求是書院相識之后,從求是書院借到英文版《黑奴吁天錄》,兩人如獲至寶,立即著手翻譯。 由魏易口述,林紓執(zhí)筆記錄,兩人合作,把《黑奴吁天錄》翻譯成書。 《黑奴吁天錄》于1901年重陽節(jié)前翻譯完畢,當年即以“武林魏氏刻本”在杭州付梓刊行。

這部在杭州翻譯和出版的美國文學經(jīng)典,出版后即受到學界極大的關注。 就美國文學漢譯而言,這部譯著無疑具有開創(chuàng)性的意義。 而且,該譯本的出版對于當時社會政治, 亦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 “《黑奴吁天錄》之所以在中國引起震動,主要因為深受帝國主義侵略和壓迫的中國人民的命運、處境與小說中所描寫的‘黑奴’有著類似的情況。 ”?在《黑奴吁天錄》這部長篇小說翻譯成中文的以及出版的1900年和1901年, 正是中國外患極為嚴重的一個時期,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爆發(fā),《辛丑條約》簽訂,清政府賣國求榮,帝國主義列強加緊瓜分中國,民族危機日趨嚴重,甚至連旅美華人也受著與黑奴一樣的虐待,中華民族四萬萬黃皮膚同胞同樣面臨淪為白皮膚入侵者之奴隸的厄運。

這一點,林紓和魏易是深深感知的。林紓為此書寫了一序一跋, 把書中所描述的美國黑人遭受奴役之事,與當時美國歧視、虐待華工的浪潮聯(lián)系起來,從而警示國人。林紓在《跋》中強調(diào):“余與魏君同譯是書,非巧于敘悲以博閱者無端之眼淚,特為奴之勢逼及吾種,不能不為大眾一號?!癞斪冋?,而吾書適成,人人既蠲棄故紙,勤求新學,則吾書雖俚淺,亦足為振作志氣,愛國保種之一助?!?可見,林紓和魏易將文學翻譯事業(yè)當成了維新改良的一種政治追求, 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作為我國翻譯出版的第一部美國小說以及美國文學經(jīng)典,《黑奴吁天錄》 對于中外文化交流是有著獨特意義的,同樣,對于當時所處的社會語境而言,也是具有深刻的現(xiàn)實意義的。

(二)《絕島漂流記》

在杭州, 浙江譯者不僅與林紓合作翻譯了第一部美國小說《黑奴吁天錄》,而且英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現(xiàn)實主義小說——丹尼爾·笛福的代表作《絕島漂流記》(現(xiàn)通譯《魯濱孫漂流記》),也是第一次由浙江譯者翻譯的。 這部文學經(jīng)典是由浙江杭州的沈祖芬首次翻譯成中文的。

該書是英國18 世紀著名小說家丹尼爾·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的代表作,是笛福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丹尼爾·笛福的這部小說以及這部作品中所塑造的具有冒險精神的魯濱遜的典型形象,同樣也在中國引起了強烈的共鳴,1898年,浙江譯者沈祖芬翻譯了這部小說,書名被譯為《絕島漂流記》。 1902年,該書得以出版,這是第一部中文譯本, 對于該部作品在我國的流傳以及中英文學交流等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絕島漂流記》的譯者沈祖芬(1879~1910),又名跛少年,杭州人。他出生于杭州一個著名的書香門第, 他的父親沈竹扔, 是玄空風水的經(jīng)典著作《沈氏玄空學》的作者,在該領域享有很高的地位。沈祖芬的哥哥沈瓞民是一位頗有建樹的學者,著述甚豐,留學日本時,曾是魯迅在弘文學院學習時的同學。

沈祖芬3 歲的時候染上了足疾, 從而行走不便,但是他具有頑強的意志,刻苦自學英語,并且克服種種困難,嘗試翻譯英文作品,到了22 歲的時候,他已經(jīng)發(fā)表了數(shù)種譯著。其中最為主要的譯著是 《絕島漂流記》(The Life and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他特別喜愛這部作品,有志于將此書譯成中文,“并希望借小說冒險進取的精神‘以藥吾國人’”?。 該書于1898 翻譯,經(jīng)師長潤飾與資助,1902年由杭州惠蘭學堂印刷, 上海開明書店發(fā)行,著者署名為“狄?!薄I虅沼^編譯所高夢旦為該書作序,并在序中認為“此書以覺醒吾四萬萬之眾”。在該書的《譯者志》中,譯者稱這部小說 “在西書中久已膾炙人口, 莫不家置一編?!司陀⑽淖g出,用以激勵少年”。

沈祖芬的譯本不僅在進取精神等思想方面影響了后來的譯本,而且也在包括作者“狄?!痹趦?nèi)的具體譯名方面對后來譯本起了奠基的作用。 僅以書名為例, 英文原著書名為:The Life and Adventures of Robinson Crusoe,如果嚴格按照字面翻譯,應該譯為《魯濱孫·克魯索的生活與歷險》,可是,沈祖芬卻將其意譯為《絕島漂流記》,這樣翻譯,遠勝于稍后的《辜蘇歷程》等譯名,其中的“漂流記”這一詞語,一直被林紓以及后來幾乎所有的譯本所承襲。

四、結語

浙江的翻譯文學有著譯家和作家同步互動、共同探索的傳統(tǒng)。在浙江翻譯文學發(fā)展史上,不僅出現(xiàn)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文學翻譯家,如魏易、吳梼、朱生豪、李俍民、梁實秋、茅盾、傅東華、曹未風、王佐良、葉水夫、草嬰、宋兆霖、飛白,而且也出現(xiàn)了許多集文學翻譯和文學創(chuàng)作于一身的優(yōu)秀作家,如魯迅、周作人、茅盾、徐志摩、戴望舒、郁達夫、豐子愷、施蟄存、夏衍、徐遲、黃源、孫席珍等。

窗戶還得自己開,被動開啟只是第一階段,自我開啟才是真正的開啟。 聯(lián)想到中國文化對外傳播, 中國學者為了文化影響而進行的文化對外傳播,是為他人開啟窗戶。 但是,更為重要的,是引導國外學界自我開啟。 尤其需要我國自身加強民族文化建設, 只有國外處于學習和借鑒的目的而進行的自我開啟,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傳播。

清末民初的浙江學人為浙江首先開啟了世界文學之窗, 也為中國翻譯文學奠定了良好的開端,不僅為中國讀者打開了世界文學的窗口,拓展了視野,同時也為英美文學以及俄羅斯文學在我國的流傳起了相當重要的奠基作用。清末民初的浙江翻譯文學成就是我省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整理、研究這一歷史時期的浙江翻譯藝術成就,發(fā)揚、承襲這一時期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無疑是浙江學人的歷史使命。

注釋:

①Patrick Hanan.“The Missionary Novels of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60,No. 2 (Dec., 2000), p. 434.

②郭延禮:《中國近代翻譯文學概論》,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3 頁。

③謝天振、查明建主編:《中國現(xiàn)代翻譯文學史》,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 頁。

④陳平原:《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第一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第1 版,第28 頁。

⑤孟昭毅、李載道主編:《中國翻譯文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80 頁。

⑥Donald Keene. Dawn to the West: Japanese Literature of the Modern Era.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1984, p. 62.

⑦見阿英編《晚清文學叢鈔·小說戲曲研究卷》,中華書局1960年版,第195~196 頁。

⑧Patrick Hanan. “A Study in Acculturation—The First Novels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Articles, Reviews(CLEAR), Vol. 23 (Dec., 2001), p. 57.

⑨吳笛等著:《浙江翻譯文學史》,杭州出版社2008年版,第12 頁。

⑩鄔國義:《昕夕閑談——校注與資料匯輯·前言》,參見鄔國義編注《昕夕閑談——校注與資料匯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第5 頁。

?散木:《“西子湖畔”的“譯友”——林紓和魏易》,《書屋》2018年第1 期。

?寒光:《林琴南》。 此處轉引自郭延利著《中國近代翻譯文學概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00~301 頁。

??張麗華:《林紓年譜簡編》,見張麗華著《綴學集》,海峽文藝出版社2012年版,第103 頁。

?王衛(wèi)平:《林紓早期翻譯活動(1898—1912)與晚清國族話語》,《復旦外國語言文學論叢》2016年春季號,第105 頁。

?轉引自謝天振、 查明建主編 《中國現(xiàn)代翻譯文學史》,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3 頁。

?郭延禮:《中國近代文學發(fā)展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78 頁。

?林琴南:《黑奴吁天錄·跋》,參見斯土活《黑奴吁天錄》,林紓、魏易譯,清光緒27年(1901年版),第1 頁。

?孟昭毅、李載道主編《中國翻譯文學史》,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80 頁。

猜你喜歡
林紓譯者浙江
Mother
掃一掃閱覽浙江“助企八條”
論新聞翻譯中的譯者主體性
林紓當眾燒借據(jù)
回望林紓:孝道、愛道與友道
外婆的荔枝,如何影響了林紓的人生觀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诸暨市| 克什克腾旗| 兰坪| 宾川县| 建阳市| 洛浦县| 安吉县| 遵义市| 二连浩特市| 仁寿县| 高邑县| 鄂尔多斯市| 建宁县| 沅江市| 墨竹工卡县| 鹰潭市| 平和县| 句容市| 武清区| 平山县| 永仁县| 东至县| 龙胜| 连州市| 临江市| 邯郸县| 仁布县| 科技| 封丘县| 宜章县| 灵丘县| 都匀市| 天津市| 金湖县| 四会市| 甘谷县| 太湖县| 胶州市| 郯城县| 澄迈县| 临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