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的編制及信效度檢驗 *

2019-01-29 08:08:40季麗麗賈麗萍盧國華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8年6期
關鍵詞:脆弱性效度信度

郭 靜 王 瑛 季麗麗 賈麗萍 盧國華

(1 濰坊醫(yī)學院公共衛(wèi)生與管理學院,濰坊 261053) (2 濰坊醫(yī)學院護理學院,濰坊 261053)(3 濰坊醫(yī)學院心理學系,濰坊 261053)

1 引言

心理危機是指當個體面臨突發(fā)事件或境遇時,其先前的處理方式和慣常的支持系統(tǒng)不足以應對,即個體必須面對的困難情境超過了其能力時,出現(xiàn)的暫時的心理失衡狀態(tài),是一種應激反應(Caplan, 1964; Chaplin, 1968)。其實質(zhì)包括三個基本的部分:(1)突發(fā)事件旳發(fā)生;(2)個體感知到突發(fā)事件并引起當事人的主觀痛苦感覺;(3)個體慣常的應對方式失效(Kanel, 2003)。我國正處在社會轉(zhuǎn)型的特殊歷史時期(俞國良,2017),突發(fā)事件頻頻發(fā)生(梁社紅, 劉曄, 時勘,2017),心理危機事件的發(fā)生率大幅提高(Lubell,Kegler, Crosby, & Karch, 2008)。專家指出,有心理危機風險的人應及早接受干預(Ruchlewska,Kamperman, van der Gaag, Wierdsma, & Mulder, 2016;伍新春, 林崇德, 臧偉偉, 付芳, 2010),可以降低心理危機發(fā)生率(楊振斌, 李焰, 2015)。因此,如何預測心理危機風險個體成為當前研究的重點。

脆弱性是一種事件發(fā)生前即存的條件(周利敏, 2015),其概念起源于自然災害研究,隨后在生態(tài)學、環(huán)境科學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研究一方面?zhèn)戎赜谙到y(tǒng)易于受到災難攻擊的程度及破壞情況,另一方面?zhèn)戎赜谙到y(tǒng)面對災難時的應對能力及事后的恢復能力(于瑛英, 趙紅, 2013)。突發(fā)事件或境遇容易導致個體心理失衡,但不同個體反應不一,脆弱性高的個體容易出現(xiàn)消極的發(fā)展演變結果,而脆弱性低的個體則容易出現(xiàn)積極的發(fā)展演變結果(Hirsch, Clark, & Mathews, 2006; 田國秀, 2017),即心理危機脆弱性高的個體容易發(fā)生心理危機,反之亦然(胡月, 樊富珉, 戴艷軍, 崔寧,趙曉威, 2016)。脆弱性的概念受多元化因素的影響,現(xiàn)已經(jīng)演變成跨學科、多維度、多要素的概念體系,包括易感性、應對力、支持力、適應力、恢復力等內(nèi)涵要素(黃建毅, 劉毅, 馬麗, 李鶴,蘇飛, 2012; 于瑛英, 趙紅, 2013; Sequeira, Barbosa,Nogueira, & Sampaio, 2017; ?stergaard et al., 2012;Eplov et al., 2010)。

心理危機脆弱性被描述為個體容易被危機的壓力傷害,還是具有較強的免疫力的傾向(Parry,1996),是描述個體危機承受能力的一個概念(管曉琴, 朱偉, 王望崢, 2017; 甘秀英, 聶衍剛, 羅蘊琪,2009; Rockville, 1996)。但研究中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學者在研究過程中并未對心理危機脆弱性的概念及內(nèi)涵加以界定。

Libermann等人提出的壓力-脆弱性模型(Rice,2000)認為脆弱性的風險因素是壓力源,保護因素為應對力、支持力和恢復力。Lazarus的認知評價理論(Lazarus & Folkman, 1984)認為:個體會對覺察到的情境對自身是否有影響進行認知評價,評價的結果有3種:與個人無關的、有益的、有壓力的。當一個事件被評價為有壓力時,可能有3種情況:傷害性或損失性、威脅性、挑戰(zhàn)性,而經(jīng)常視危機為挑戰(zhàn)的人很少因壓力而出現(xiàn)心理危機(Parry, 1996)。因此,挑戰(zhàn)力宜可視為脆弱性的保護因素之一。綜上所述,將突發(fā)事件或境遇視為是一種挑戰(zhàn)的個體不易受到危機損害;能夠積極應對而非逃避的個體才能主動對抗且有機會戰(zhàn)勝危機;能夠主動尋求有效資源的幫助與支持的個體能夠增加其戰(zhàn)勝危機的力量;遭遇突發(fā)事件或境遇時,暫時的心理失衡是在所難免的,復原力強的個體更容易從失衡狀態(tài)中恢復。通過小組討論和專家論證,將心理危機脆弱性定義為個體在面臨突發(fā)事件或境遇時,其支持不足以應對當前處境而發(fā)生心理失衡的可能性及不易恢復的傾向性。其內(nèi)涵要素包括挑戰(zhàn)力、應對力、支持力和恢復力。

受脆弱性概念內(nèi)涵多元化因素的影響,至今尚未形成一個通用的脆弱性評估理論框架,測量方法也不盡相同。國內(nèi)亦未發(fā)現(xiàn)針對中國人編制的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目前使用較多的是由美國心理學家G·帕里編制的《危機脆弱性測驗問卷》(Parry, 1996),但其在中國使用的信效度不理想(吳文麗, 伍翔, 殷華西, 2014),且為單維度問卷,不能全面考察個體的脆弱性水平,不符合當前心理危機脆弱性多維內(nèi)涵的理論建構。本研究擬以心理危機脆弱性的概念及內(nèi)涵要素為理論基礎,編制適合中國人的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為心理危機的預測提供有效工具。

2 編制過程與方法

2.1 確定量表維度及其操作定義

本研究在前期研究成果基礎上,以心理危機脆弱性概念及內(nèi)涵要素為理論基礎,確定心理危機脆弱性包含挑戰(zhàn)力、應對力、支持力和恢復力四個維度。

挑戰(zhàn)力:指個體慣于將突發(fā)事件或境遇看成是一種挑戰(zhàn)的能力。主要測查個體面對突發(fā)事件或境遇時的挑戰(zhàn)能力。包含的內(nèi)容:個體認為突然的變化是生活的正常狀態(tài),把變化看成是一種挑戰(zhàn)。

應對力:指個體在面臨突發(fā)事件或境遇時對自己能夠成功應對做出準確判斷的能力。主要測查個體面對突發(fā)事件或境遇時的應對能力。包含的內(nèi)容:個體對生活中的突發(fā)事件感到能夠成功應對,不會采用回避的態(tài)度,對自己的應對能力有足夠信心。

支持力:指個體在遇到突發(fā)事件或境遇時主動尋求資源以獲得支持和幫助的能力。主要測查個體的主動尋求支持的能力,主要與人際交往有關,是個體與他人交往的能力,不同于社會支持。包含的內(nèi)容:遇到突發(fā)事件時能得到的安慰與關心,以及可以尋求到的來自家人和朋友的幫助與支持。

恢復力:指個體在經(jīng)歷突發(fā)事件或境遇后的心理適應與恢復能力。主要測查個體的心理調(diào)適能力及復原力。包含的內(nèi)容:對突發(fā)事件的適應力、應變力以及復原力。

2.2 量表項目的來源與篩選

2.2.1 開放式問卷調(diào)查

基于心理危機脆弱性的概念及內(nèi)涵界定,從脆弱性的四個維度切入,在文獻分析和參照相關問卷的基礎上制定訪談提綱。將73名成年人作為訪談對象,對訪談對象的選擇兼顧了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學歷層次以及不同職業(yè)。訪談的主要問題包括:“什么是心理危機脆弱性”,“可以從哪些方面評價一個人的心理危機脆弱性”等。采用一對一的個體深入訪談,每次訪談控制在30-40分鐘,在征得受訪對象同意后,對訪談內(nèi)容進行錄音,并對錄音進行轉(zhuǎn)錄和編碼,據(jù)此編制成部分項目,并將它們納入4個不同維度的項目庫內(nèi)。為了保證編碼的信度,編碼過程由研究者本人和所邀請的一名心理學博士研究生進行整理。

2.2.2 參考國內(nèi)外同類量表中的有關項目

參考了肖計劃編制的應付方式問卷(肖計劃,許秀峰, 1996),肖水源編制的社會支持量表(肖水源, 楊德森, 1987),劉小利,盧國華修訂的亞洲復原力量表(劉小利, 盧國華, 2010)。

2.2.3 專家訪談

為確保項目的內(nèi)容效度,項目編制完成后,邀請6位心理學專家和5位管理學專家參照各個維度的定義對問卷內(nèi)容進行審核和評定,主要考察項目內(nèi)容及項目表達是否恰當,對有些項目的句法用詞作了修改,刪除了句意含糊、難以理解及有歧義的項目,確保各項目所述內(nèi)容確屬其所屬維度范圍,并保證語句的簡練易懂。

2.2.4 形成初始問卷

請100名不同地區(qū)、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職業(yè)的成年人試做問卷,以檢查問卷是否符合一般人的閱讀習慣,經(jīng)過篩選分析后形成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的初始問卷。所有項目均采用隨機排列方式,采用Likert5點計分方法,1代表“非常符合”、2代表“比較符合”、3代表“不確定”、4代表“比較不符合”、5代表“非常不符合”,部分項目為反向計分,以平衡做答偏差,總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危機脆弱性越高。

2.3 初始問卷的形成

2.3.1 被試

樣本1:通過“問卷星”平臺招募4216名中國成年人參與本研究。采取匿名自愿測試原則,被試被告知所參與的是心理危機脆弱性調(diào)查,調(diào)查結果僅用于科學研究。隨后被試在網(wǎng)絡平臺完成問卷作答。問卷完成后,每名被試獲2元的酬勞。剔除規(guī)律作答等無效問卷后,得到有效問卷3954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3.8%。問卷來源共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qū),涵蓋學生、企業(yè)單位人員、事業(yè)單位人員、個體執(zhí)業(yè)者、農(nóng)民等多個領域。其中男1664人(42.1%),女2290人(57.9%);年齡在18-64歲之間(M=33.32,SD=12.74);初中及以下學歷432人(10.9%),高中及中專學歷874人(22.1%),大專學歷1221人(30.9%),本科學歷1075人(27.2%),研究生及以上學歷352人(8.9%)。

樣本2:通過“問卷星”平臺招募6426名中國成年人參與本研究。測試與剔除方法同樣本1。得到有效問卷6122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5.3%。問卷來源共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qū),涵蓋學生、企業(yè)單位人員、事業(yè)單位人員、個體執(zhí)業(yè)者、農(nóng)民等多個領域。其中男3134人(51.2%),女 2987人(48.8%);年齡在18-66歲之間(M=36.26, SD=13.89);初中及以下學歷747人(12.2%),高中及中專學歷1671人(27.3%),大專學歷1273人(20.8%),本科學歷1843人(30.1%),研究生及以上學歷588人(9.6%)。其中抽取1000名被試兩周后進行重測。

2.3.2 量表的預測與施測

以樣本1為研究對象,對量表進行預測,以篩選并完善量表項目。對預測結果進行項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四個維度。對樣本2采用由22個項目組成的正式量表進行施測,同時加測危機脆弱性測驗問卷、堅韌人格量表(盧國華, 于麗榮,梁寶勇, 2012)和心理彈性量表(Yu & Zhang, 2007)。

2.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23.0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獨立樣本t檢驗、相關分析、項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采用AMOS23.0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

3 結果

3.1 項目分析

首先將所有反向計分項目重新計分,計算問卷總分。采用臨界比率(critical ration,CR)法對樣本1的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得分進行高低分組顯著性差異的檢驗,將總分按照從低到高的順序排列,得分前27%的被試記為低分組,得分后27%的被試記為高分組,對兩組在每個項目上的得分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刪除不具有高低分組顯著性差異的項目。其次,采用題總相關分析法,對各個項目的得分與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總得分之間進行相關分析,由于當相關系數(shù)小于0.4時,可認為二者之間存在低度相關,因而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下刪除與總分相關系數(shù)低于0.4的項目。通過以上兩種方法,最終問卷保留28個項目。

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對數(shù)據(jù)進行Bartlett球形檢驗和樣本適當性檢驗(KMO值),結果表明,Bartlett球形檢驗的檢驗值為 4934.350(df=231),p<0.001,KMO 值為0.911,說明這些項目適合進行因素分析。運用主成分分析法以及最大方差正交旋轉(zhuǎn)法確定問卷因子數(shù)及項目。問卷中項目的保留與剔除主要遵循以下原則:(1)因子特征值大于1的予以保留;(2)因子負荷在0.4以下的予以剔除;(3)同一個因子在不同主成分的負荷均在0.4以上的,予以剔除;(4)提取出的主成分符合陡階檢驗;(5)每個成分至少包含3個項目。經(jīng)探索性因素分析最后確定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由4個維度22個項目組成,因子載荷在0.609到0.819之間,累計方差貢獻率為62.53%,旋轉(zhuǎn)后的因子標準載荷情況詳見表1。

3.3 信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內(nèi)部一致性系數(shù)、分半信度、重測信度作為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的信度指標,結果見表2。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各維度Cronbach's α系數(shù)在0.841-0.891之間,總量表為0.915。各維度Spearman-Brown的分半信度在0.808-0.891之間,總量表為0.871,表明該量表內(nèi)部一致性較高。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各維度的重測信度在0.842-0.901之間,總量表的重測信度為0.900,表明該量表時間穩(wěn)定性較好。

表1 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因子標準載荷

表2 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各維度及總分的信度系數(shù)

3.4 效度分析

3.4.1 內(nèi)容效度

量表編制遵循以下幾點:第一,項目含義符合心理危機脆弱性的概念及理論構想;第二,參考、借鑒前人與心理危機脆弱性有關的量表;第三,邀請6位心理學專家和5位管理學專家對量表進行評價,評價內(nèi)容主要包括量表中項目描述同維度定義的符合性程度,以及該項目語義表達的適合度,刪除或修訂不理想項目,所有項目的平均CVI值為0.9。最終形成的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被一致認為維度合理,操作定義清晰,各維度題目內(nèi)容符合該維度所測量的特質(zhì),表述清晰易懂,從而保證該量表代表了心理危機脆弱性的內(nèi)容,具有較好的內(nèi)容效度。

3.4.2 結構效度

首先,對量表進行驗證性因素分析,以檢驗量表的結構效度。結果發(fā)現(xiàn),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的四維度結構模型的各項擬合指數(shù)如下:χ2/df=2.913,GFI=0.883,NFI=0.90,IFI=0.92,TLI=0.91,CFI=0.92,RMSEA=0.067。這說明各擬合指數(shù)均達到了良好標準,該數(shù)據(jù)與模型結構擬合良好,驗證了心理危機脆弱性性量表在結構上的合理性,說明該量表結構效度良好。

為了進一步檢驗心理危機脆弱性正式量表的效度,對量表各維度與總分之間進行相關檢驗,結果見表3。根據(jù)心理測量理論,測驗各維度與總量表具有較高的相關,各維度之間應該具有中等程度的相關。從表4可以看出,各維度得分與總分的相關在0.762-0.804之間,相關較高,表明各維度與量表的整體概念的方向是一致的,而量表各維度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則相對較低,處于0.315-0.557之間,說明各維度分別測量了危機脆弱的不同方面。總之,該量表各維度間既相關又獨立測量相對不同的方面,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齊亞靜, 伍新春, 2016)。

表3 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各因素之間及各因素與總量表間的相關

表4 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的效標關聯(lián)效度

3.4.3 效標關聯(lián)效度

與“脆”相對的是“韌”,即堅韌性(于麗榮, 盧國華, 梁寶勇, 2014),心理危機脆弱性與自我壓彈是兩個互為相反的概念(Levine, 2004)。本研究以危機脆弱性測驗問卷、堅韌人格量表、心理彈性量表為效標,分別計算它們同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各維度及總分的相關。結果見表4。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與危機脆弱性測驗問卷、堅韌人格量表、心理彈性量表相關均顯著,這說明該量表具有良好的效標效度。

4 討論

4.1 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的編制

本研究建立在嚴謹?shù)膶嵶C研究基礎上,嚴格遵循了心理量表的編制程序,確保了量表的科學性。首先從已有的文獻為出發(fā)點,在理論分析基礎上,結合小組討論和專家論證初步構建心理危機脆弱性理論結構。其次,結合訪談、問卷調(diào)查等方式,收集和編制項目,形成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的初始問卷。然后,對初始問卷進行預測,經(jīng)過項目分析、探索性分析,對問卷進行反復修改和篩選,確定其因素和成分,最終形成正式量表。國內(nèi)外研究表明網(wǎng)基測驗和紙筆測驗得到的結果基本一致(娛琦, 余震坤, 羅宇, 陳杰明, 蔡華儉, 2015),因此本研究采用問卷星的網(wǎng)基調(diào)查方式收集的數(shù)據(jù)是可靠的。

本研究所編制的量表具有符合心理測量學要求的信度和效度指標。首先,對量表進行了信度檢驗。本研究采用同質(zhì)性信度、分半信度和重測信度作為指標來檢驗量表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一般認為信度系數(shù)在0.7-1.0之間的測驗較為可靠,更為嚴格的標準認為信度系數(shù)大于0.8才能接受。本研究施測中全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15,各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均大于0.8;重測中全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為0.900,各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均大于0.8。以上結果表明本研究開發(fā)的量表具有較好的內(nèi)部一致性和時間上的穩(wěn)定性,基本達到心理測量學要求。其次,對量表進行了效度檢驗。通過結構效度和效標效度檢驗量表的效度,采用驗證性因素分析對其進行擬合度檢驗,擬合值χ2/df小于3,GFI、RMR、RMSEA、CFI等的值符合測量學要求,模型可以接受。各維度得分與總分的相關在0.731-0.804之間,相關較高,表明各維度與量表的整體概念的方向是一致的,而量表各維度之間的相關系數(shù)則相對較低,處于0.315-0.557之間,說明各維度分別測量了心理危機脆弱性的不同方面。上述結果說明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的結構是合理而有效的,能夠測出所要測的內(nèi)容,而量表各維度及總分與效標量表得分均呈顯著負相關,表明量表的效標效度理想。

由此可見,經(jīng)過多方法、多維度的信效度檢驗,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穩(wěn)定可靠,結構基本良好,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為測量心理危機脆弱水平的有效工具。但也要認識到編制一個反映心理危機脆弱性水平的量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脆弱性研究在心理學領域研究較少,心理危機脆弱性理論發(fā)展不足,現(xiàn)在仍沒有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結構,同時心理危機脆弱性的影響因素是一個多維度、多成分且存在個體差異的心理系統(tǒng),需要研究者不斷通過收集資料加以修訂和完善。

4.2 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的意義

本研究在文獻分析的基礎上,從心理學角度出發(fā),以Libermann等人提出的壓力-脆弱性模型和Lazarus的認知-評價理論為依據(jù),借鑒多學科脆弱性內(nèi)涵要素,通過小組討論和專家論證,界定了心理危機脆弱性的概念及內(nèi)涵,并以此為基礎,采用質(zhì)性和量化研究相結合的方法系統(tǒng)編制了適合中國成年人的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本研究編制的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包含挑戰(zhàn)力、應對力、支持力和恢復力四個維度,符合當前脆弱性多維度、多要素的概念體系。同時也為開展國內(nèi)成人心理危機脆弱性的相關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測量工具,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具體從理論上看,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的編制借鑒多學科理論研究成果,從心理學角度出發(fā),構建了心理危機脆弱性多維度理論模型,豐富了心理危機脆弱性的內(nèi)涵要素,使理論構念更為理想。另外,所編制的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的多維結構同樣得到了很好地驗證。

從實踐意義看,問卷的編制工作立足于我國實際情況,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的項目內(nèi)容具有一定的中國特色。另外,該量表結構清晰,內(nèi)容全面、系統(tǒng),編制過程嚴謹,信效度指標均符合心理學測量要求,可以作為中國成人評估心理危機脆弱性的測量工具。將容易受到心理危機沖擊的個體在事件發(fā)生之前能夠預測,提前干預,做到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降低各種心理問題的發(fā)生率及自殺率(楊振斌, 李焰, 2015)。

5 結論

本研究得出如下結論:(1)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共包含四個維度:挑戰(zhàn)力、應對力、支持力和恢復力。(2)心理危機脆弱性量表的信效度指標符合心理測量學要求,可以作為心理危機脆弱性的測量工具。

猜你喜歡
脆弱性效度信度
《廣東地區(qū)兒童中醫(yī)體質(zhì)辨識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慈善募捐規(guī)制中的國家與社會:兼論《慈善法》的效度和限度
煤礦電網(wǎng)脆弱性評估
電子制作(2017年10期)2017-04-18 07:23:09
殺毒軟件中指令虛擬機的脆弱性分析
電信科學(2016年10期)2016-11-23 05:11:56
基于攻擊圖的工控系統(tǒng)脆弱性量化方法
自動化學報(2016年5期)2016-04-16 03:38:47
科技成果評價的信度分析及模型優(yōu)化
體育社會調(diào)查問卷信度檢驗的方法學探索——基于中文核心體育期刊163篇文章分析
被看重感指數(shù)在中國大學生中的構念效度
心理學探新(2015年4期)2015-12-10 12:54:02
外語形成性評估的效度驗證框架
中文版腦性癱瘓兒童生活質(zhì)量問卷的信度
师宗县| 蒲城县| 漯河市| 尉氏县| 黎平县| 闻喜县| 清镇市| 临猗县| 慈溪市| 洪湖市| 竹溪县| 屏山县| 江永县| 上林县| 金堂县| 剑川县| 鹤壁市| 南昌县| 鸡泽县| 延川县| 全椒县| 白沙| 沅江市| 开化县| 冕宁县| 尚志市| 尉犁县| 修水县| 赤水市| 临西县| 淮北市| 桓台县| 英山县| 北京市| 木兰县| 朝阳市| 土默特左旗| 大石桥市| 高雄市| 贵州省| 大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