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玲
(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嘉祥街道東關幼兒園)
針對適齡兒童實施食譜教育,“奧爾夫”方式極為有效。該方式是由卡爾·奧爾夫創(chuàng)立,以兒童內心為導向來構建教育體系。該方式引導孩子將音樂看作是放松方式和自身需要,進而高效地對樂理、樂感和表演等進行學習。
對于初學音樂的孩子來說,識譜和聽覺能力、記憶力、想象力是制約學習的重要因素。很多音樂障礙并非演奏技巧層面,而是技能的相對欠缺。適齡兒童需要以識譜為首要環(huán)節(jié),只有正確識譜才可以有效地對琴譜含有的音高與節(jié)奏等進行把握。同時,識譜還與孩子音樂興趣密切相關,由于適齡兒童在理解力方面較為薄弱,因此很難理解樂曲相應的術語和概念,使得樂曲完整性遭到制約。因此,對于音樂教育而言識譜極為關鍵,具體教學應借助趣味識譜方式展開教學。該模式便是依靠奧爾夫教學來對身體部位予以調動,借助游戲或者是舉例等形式來引導兒童高效、有趣地學習。比如,從1(do)至2(me)可以邁大步,而3(mi)至4(fa)則應邁小步。趣味識譜秉持了“以生為主”的原則,能夠使學生深切感悟音樂魅力。
1.節(jié)奏優(yōu)先。對于適齡兒童來說,教師需要依靠啟發(fā)引導來提升其創(chuàng)作意識與才能。教學需要做到節(jié)奏優(yōu)先,兒童初識節(jié)奏時可以利用節(jié)奏來喊名,例如小明(xx)、近處叫李華可以通過節(jié)奏(x x),遠處叫李華則可以是(x-x-)等等,從而激發(fā)其音樂興趣,為其創(chuàng)造節(jié)奏夯實基礎。待學生對節(jié)奏充滿興趣時,便可引導其有目的地利用打擊樂器,如小鼓和碰鈴等,做到邊唱邊打,提升節(jié)奏感。例如,教師可以在敲打節(jié)奏樂器的同時唱著“小碰鈴,好漂亮”,最后讓他們進行創(chuàng)編。待孩子有一定節(jié)奏基礎后則可給予他們幾個節(jié)奏,例如XX,然后指導他們來拍打。便可能出現(xiàn):
1>2丨4 x x x x丨x一丨丨
2>2丨4 x x丨x x x丨丨
3>2丨4 x x x 丨x x x丨丨
顯然,節(jié)奏感能夠為為識譜能力夯實基礎,促使孩子深度感受音樂之美。
2.借助游戲來引導學生熟悉音符,明確音符唱名與其時值。教師應以孩子心理特點為導向做到寓教于樂,如“音樂樹”游戲便將音符寫在各類水果卡上,隨后將“水果”掛于“樹枝”之上,待游戲開始便指導學生唱出“水果”上的音符。再如,還可組織開展“小動物找家”游戲,依據(jù)動物叫聲來感受相匹配的音符與節(jié)奏。如小貓為3,小雞則是77 7等,游戲需要孩子將上述音符送至相匹配的動物的家,而后唱出相應音符。再如,對《十個小印第人》會進行教授時,若其對音符無法提起興趣,教師便可利用形象描述來激發(fā)興趣。比如,四分音符彈一拍便可描述為“如果小短線可以穿過音符肚子,那么它就為中央C的(do)”,雖然讓他明確黑肚子并且具有尾巴的便是四分音符彈一拍。此外,教師還可借助教學光盤、網(wǎng)絡視頻等資源來教學,確保趣味教學更富高效性。
3.依靠訓練指導學生對音區(qū)、進行方向加以分辨,建立音準。音樂學習通常離開不聽覺作用,審美能力也需要以聽覺為基礎。識譜教學以識譜和視唱為核心,所以教學需要推動視、聽進行深度結合。首先,教師應指導學生就音區(qū)進行適當分辨,可以展示帶有鴨子、黃牛和小鳥的圖片,隨后讓學生對其叫聲進行模擬,從而辨別相應的音區(qū)。借助音樂描繪學生便可分辨出高、中、低相應的音區(qū)。其次,還應對進行方向進行辨別,音樂旋律如同流水一般曲折和平坦。教師需要先讓學生站于一邊來看教師彈琴,讓學生就彈琴動作來聯(lián)想,隨后教師再加以講解:由低音至高音為上行,反之為下行。還可依據(jù)進行的音樂借助箭頭來顯示其方向。第三,教師還需要針對音高與旋律組織強化練習,可借助音階圖等形式來引導孩子依據(jù)手勢來對唱名、音階進行聯(lián)系。還可讓孩子擔任小老師來進行手勢表演,其他孩子依照其手勢來演唱。演唱時可以單音唱,也可兩音或者是三音來連唱。旋律如同音樂的線條與形象一般,旋律進行通常可借助模唱實現(xiàn)。教師也可借助聽唱的形式來對孩子聽覺進行調動,強化其整體感知力。
總之,從適齡兒童出發(fā)推進趣味識譜的應用,可以促使孩子在快樂中識譜。教師應從節(jié)奏、組織游戲和適當訓練等層面出發(fā)展開識譜教學,確保教學更富趣味性,為強化教學效率與孩子音樂素養(yǎng)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