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方華
(浙江省永康市象珠中心衛(wèi)生院,浙江 永康 321313)
筆者用瀉心湯加味治療帶狀皰疹臨床療效滿意,報道如下。
共80例,均為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本院接受治療的患者,分為兩組各40例。觀察組男19例,女21例;年齡最小35歲,最大87歲,平均(55.2±2.5)歲;病程1~14天。對照組男20例,女20例;年齡最小35歲,最大80歲,平均(52.6±2.6)歲;病程1~14天。兩組年齡、性別、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依據(jù):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皮損多為綠豆大小的水皰,簇集成群,皰壁較緊張,基底色紅,常單側(cè)分布,排列成帶狀。嚴重者,皮損可表現(xiàn)為出血性,或可見壞疽性損害。皮損發(fā)于頭面部者,病情往往較重。皮疹出現(xiàn)前常先有皮膚刺痛或灼熱感,可伴有周身輕度不適、發(fā)熱。疼痛明顯,可有難以忍受的劇痛或皮疹消退后遺疼痛。
兩組均給予阿昔洛韋片口服,每 次2片,每天5次。噴昔洛韋軟膏每天5次涂抹患處。療程2周,常規(guī)抗病毒藥物治療。
觀察組加用瀉心湯。黃連5g,黃芩10g,黃柏10g,梔子10g,丹參20g,當歸15g,生乳香6g,生沒藥6g,重樓15g,連翹20g,蜈蚣2條,蘇木10g。1天1劑,水煎分2次服。
治療14天。
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1]。治愈:皮疹消退,臨床體征消失,無疼痛后遺證。好轉(zhuǎn):皮疹消退約30%,疼痛明顯減輕。未愈:皮疹消退不足30%,仍有疼痛。
觀察組治愈33例,好轉(zhuǎn)5例,未愈2例,總有效率95%。對照組治愈18例,好轉(zhuǎn)12例,未愈10例,總有效率75%。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31,P<0.05)。
帶狀皰疹是由長期潛伏在脊髓后根神經(jīng)節(jié)或顱神經(jīng)節(jié)內(nèi)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經(jīng)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膚病[2]。在免疫力低下人群中的發(fā)病率較高。具有病程長、易反復發(fā)作等特點。
本病屬中醫(yī)“蛇串瘡”、“蛇丹”等范疇。初起多為濕熱困阻、濕毒火盛,后期多為火熱傷陰、氣滯血瘀或脾虛失運,余毒未清[3]。治療初期以清熱利濕解毒為先,后期以活血化瘀理氣為主兼顧扶正固本。
瀉心湯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的功效,再配以活血化瘀止痛的活絡(luò)效靈丹和蜈蚣、蘇木,療效顯著,未出現(xiàn)后遺神經(jīng)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