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巖勇
摘? ? 要: 學習是一個研究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需要克服種種困難,特別是學習過程中的枯燥、煩惱,學習也是苦差事,每個人必須付出大量時間和精力,需要刻苦努力,才能學有所得、學有所成。在這一過程中,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樂趣,不斷開發(fā)潛能,獲得不斷超越自己的學習樂趣。學習興趣是在不斷求知的過程中培育出來的,學習興趣越濃,求知欲越高,準確做事的成功概率越高,正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 學習興趣? ? 興趣培養(yǎng)? ? 教學思考
1.小學生學習興趣現(xiàn)狀
1.1小學生的學習意愿情況。
小學生的天性是玩,對學習概念并沒有正確的認識,更談不上學習興趣。有的人說孩子很聰明,對任何事情都很感興趣,還能背誦“三字經(jīng)”,能夠跟著電視播報天氣預報,但是為什么大多數(shù)孩子在上了小學之后,又逐漸忘記了孩童時期的記憶。這就說明,小學生學習興趣并沒有真正養(yǎng)成,而是對某種事情感到很好玩,自己也跟著學,多數(shù)小學生對學習是不感興趣的,因為他們沒有正確的學習思想觀,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作為引導,上了小學之后,大部分孩子是為了完成父母的命令,完成老師的任務,把學習當成表面現(xiàn)象,老師讓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愿意動腦筋,對學習感到乏味,隨著年級不斷提高,知識面越來越寬,學生因為沒有良好的學習興趣,越來越感到厭倦,久而久之,失去學習興趣。
1.2課堂氛圍影響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小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存在諸多因素,教師的人格魅力是直接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教師的課堂氣氛死氣沉沉,教室與學生之間沒有互動,教師一般采取“滿堂灌”的形式,簡單的上課方式使得學生學習主動性難以發(fā)揮,學習動機不明確,學習積極性逐漸降低,談不上學習興趣,長此以往,學生體會不到學習的快樂,無論多么有趣味的學習都讓他們感到乏味,面對枯燥的課堂,學習興趣不濃厚。
1.3家庭父母影響情況。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jīng)濟快速增長,人們的生活水平斷提高,物質(zhì)生活不再是困難,大多數(shù)家長都希望孩子通過學習更上一層樓,為父母爭光,為家族爭光。因此不惜一切代價拼命給孩子加課,周末沒有休息,都是在外面上課,小學生無奈學習,被動學習,沒有主動學習,沒有學習意愿,根本談不上學習興趣。
1.4社會方面對學生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家庭條件社會關系對學生產(chǎn)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部分學生認為只要自己想要的,父母都能夠滿足,出現(xiàn)了學習無用論,對學習沒有興趣,不思進取。
2.小學生學習興趣現(xiàn)狀情況分析
2.1學生目標不明確。
小學生大腦正處于成長階段,沒有明確的人生目標,思想不成熟,隨著年齡不斷增長,思想受到外界的沖擊,不斷建立新的概念,然后才能慢慢變成自己的思想。最初階段,他們不能回答為什么要學習?為了誰學習?如果沒有很好的引導,那么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建立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2.2小學生學習方法沒有充分掌握,才藝展示空間受限。
部分小學生上學后沒有很好地掌握學習方法,特別是家校溝通,部分家長存在“孩子小,不懂事,等長大了就好了”這種溺愛心理,部分老師因為沒有堅持,最終孩子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興趣就不會產(chǎn)生。小學生能否正確掌握聽課方法,能否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上好每一堂課,家長能否在家訪過程中認識到這個問題,都影響著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學校課外活動單一,甚至有的學校沒有開展課外活動,造成學生不能夠勞逸結合,學生的一些才藝得不到展示,更得不到老師和學校的關注,會產(chǎn)生厭學情緒,從而難以培養(yǎng)學習興趣。
2.3教師的授課方法及人格魅力對學生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部分教師一味采用“滿堂灌、照本宣科”的做法,這種做法枯燥乏味,課堂氣氛死氣沉沉,沒有活力,學生在課堂上無精打采,學習效果差。教師的用語有時候只能顧及教師本人或者少數(shù)同學,語言表述不清;授課方式存在單一,信息化教學較少,學生容易因為枯燥而感到學習沒有興趣,積累時間越長,學生學習興趣越弱。
2.4學習壓力對學生的影響。
每一次測試,每一次成績點評,每一次家長對學生的諄諄教導,都會對學生造成壓力。對于抗壓能力較小的學生,或者沒有抗壓能力的學生,學習興趣會越來越弱,甚至產(chǎn)生負面的抵觸情緒,如果沒有經(jīng)過正確的引導,日積月累,自然打消學習興趣,最終產(chǎn)生厭學情緒,學生學習成績每況愈下。
2.5知識無用論對學生的影響。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經(jīng)濟逐步發(fā)展,物質(zhì)生活越來越好,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在發(fā)生著變化。部分家庭比較富裕,從小沒有正確引導學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缺衣少穿,這種現(xiàn)象往往在學生心目中產(chǎn)生,認為上學與不上學都無所謂,在他們眼里,任何時候需要什么,父母都能滿足他們,物質(zhì)生活沒有壓力,精神生活空虛,因此缺少斗志,沒有積極向上的學習興趣。
3.培養(yǎng)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方式
3.1通過學習目的和學科意義及勵志教育,幫助小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引導學生規(guī)劃人生,從而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日常工作中,教授基本課程的同時,我們要經(jīng)常加強學習目的和學科意義教育,只有當興趣與小學生的人生目標、遠大理想結合起來的時候,他們才會有自覺性、方向性和穩(wěn)定性,對學習才會有更大的推動力量。主要做法:一是利用主題班會、學校每周國旗下講話、鼓勵學生參與黑板報、廣播站、手抄報等活動,對小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方法、習慣教育;二是經(jīng)常進行名人教育,通過講解成功人士的故事,幫助小學生樹立理想,使他們認識到學好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樹立學習的遠大志向;三是加強與家長溝通,實現(xiàn)家校聯(lián)合教育,父母日常生活的教育是極其重要的,論語講:“子不教父之過?!闭f的就是這個道理,特別是在學校組織的任何活動中,家長要與學校聯(lián)系在一起,不能站在孩子的一面,更不能與學校相抵觸,任何一名老師、任何一所學校的教育都是積極向上的,學生目標明確了,學習興趣自然濃厚。
3.2準確把握課堂,引導學生產(chǎn)生學習興趣。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方法呆板滯后,教師講述,學生靜靜聽講,教師用粉筆在黑板上書寫,學生用粉筆在黑板上演題,消極被動接受知識,教學氛圍死氣沉沉,時間長了,導致小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必須讓學生感到有趣和新奇,激發(fā)興趣,吸引學生。有效利用圖片、模型、投影、幻燈、錄像、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教學。直觀地向?qū)W生呈現(xiàn)抽象的、不易理解的學習材料,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進行探索,學生的想象由抽象變具體,教得生動、學得活潑、練得扎實。教師要教給學生知識,讓學生會學、愛學,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
3.3建立和諧師生關系,促進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學習興趣可以天生,也可以后天培養(yǎng),課堂氣氛好壞決定師生關系的好壞,教師課堂語言豐富,風趣幽默,能夠時刻與學生互動,學生就會喜歡這個教師,就會喜歡這門課程,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也會很高。師生之間應該是平等合作、親密真誠的關系,教師用公平負責和友愛的態(tài)度了解、尊重所有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愛戴和尊重?!坝H其師,信其道”,學生喜歡某位老師,就會遷移到喜歡他教的課程,學習興趣自然就會濃厚。
3.4良好的家庭育人環(huán)境和父母關系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升學習興趣。
父母首先要和孩子保持親密關系,通過父母的愛,讓學生懂得感恩、懂得回報,有了感恩、有了回報,學生就會有目標,學習興趣自然會濃厚。家長要經(jīng)常和孩子談心交流,關注孩子的變化,更要做到“嚴父慈母”。時刻幫助小學生擺脫厭學情緒,使小學生樹立認真學習的快樂自信。營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讓小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熏陶,樹立正確的“三觀”,小學生的素質(zhì)會逐漸得到提高,學習興趣會逐漸提高。
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他們學習的動力和源泉,能夠指導小學生正確、主動地學習。小學生學習興趣除了自身因素以外,成長過程中家長和教師的幫助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此,家長和教師有義務和責任幫助小學生營造有助于提升學習興趣的良好氛圍,逐步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周森森.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心得體會[J].中國校外教育,2018(05).
[2]賈玉瑞.談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科技視界,2015(19).
[3]蘇桂杰.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學習興趣[J].經(jīng)貿(mào)實踐,2015(11).
[4]高鴻.試論小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的基本對策[J].讀與寫雜志,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