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放
(山東科技大學 外語學院, 山東 青島 266590)
國內(nèi)《詩經(jīng)》英譯研究有近三十年的歷史。從事《詩經(jīng)》英譯研究的學者很多,但系統(tǒng)深入地進行研究并出版專著的學者不多。李玉良教授就是這樣一位多年來系統(tǒng)研究了《詩經(jīng)》英譯并出版數(shù)部專著的學者。作為國內(nèi)《詩經(jīng)》英譯研究的開拓者之一,李教授幾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研究《詩經(jīng)》多個英譯本,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次進行了《詩經(jīng)》英譯的多維度研究。2007年,李教授出版了《〈詩經(jīng)〉英譯研究》一書,從宏觀角度探究了多種英譯本,為《詩經(jīng)》英譯的中西文化視野的整合和變異劃出了一條清晰的歷史軌跡。這本書已成為國內(nèi)學術(shù)界《詩經(jīng)》翻譯研究的必讀書目之一。2017年,他又出版了從文學角度深入分析譯詩微觀元素的《〈詩經(jīng)〉翻譯探微》一書(下文簡稱《探微》)從中西比較文學的角度,以多個《詩經(jīng)》譯家(如理雅各、韋利、詹寧斯、阿連璧、龐德、高本漢、許淵沖、汪榕培等)的近 200 篇詩歌譯文為研究對象,選擇了名物、韻律、修辭、意象和題旨等幾個方面作為切入點,以點面結(jié)合的方式對不同譯本進行剖析比較,并從文化詩學和文學交流的角度進行評價和闡釋。
《探微》第一章以《詩經(jīng)》名物翻譯為切入點,分析《詩經(jīng)》中詩篇翻譯的文學性問題。作者認為,由于中西方文化在語言、歷史、地域、文化傳統(tǒng)等方面的差異,《詩經(jīng)》名物翻譯呈現(xiàn)多樣化和譯文對原文的偏離趨勢。偏離導致譯詩文化身份的轉(zhuǎn)變。對于這種經(jīng)過轉(zhuǎn)型的翻譯,作者提出了一個問題——其文化傳播效果如何?通過比較歸化翻譯和異化翻譯在文化傳播和接受方面的利弊,作者得出結(jié)論:只有把歸化翻譯和異化翻譯結(jié)合起來,才能達到文化傳播的目的。正如Venuti(1995:20)所言,歸化翻譯和異化翻譯具有不同的文體構(gòu)型特點和社會語用價值。歸化翻譯意在用流暢的、傳統(tǒng)的、現(xiàn)成的表達方式取悅譯文讀者;而異化翻譯追求新穎的、陌生的、甚至“反流暢”的表達方式。所以,兩者各有利弊。只有把兩種方式有機結(jié)合起來,才能實現(xiàn)有效的文化傳播。然后,作者從倫理學角度闡釋了名物翻譯偏離的詩學價值,并提出了名物翻譯三原則:1)文化一致性原則;2)文學整體性原則;3)解釋性原則。
在對名物翻譯進行探討之后,作者對《詩經(jīng)》修辭及其翻譯問題進行探究。作者指出,賦比興是《詩經(jīng)》的重要藝術(shù)手法,但從現(xiàn)代修辭學角度來看,《詩經(jīng)》中還有其它修辭手法。例如,在詞匯層面,有摹狀、夸張、比喻、比擬、借代等;在句法層面有重章疊唱和疊句等。 作者首先分析了“興”的性質(zhì)、種類、結(jié)構(gòu)和英譯,并指出,“興”的翻譯根本宗旨在于再現(xiàn)其作為修辭手法的藝術(shù)性。作者繼而又分析了“比”的修辭手法,指出“比”相當于明喻、借喻、隱喻、比擬等。對于明喻,作者認為,應當采用直譯法??鋸垼瑒t宜用亦步亦趨的方法翻譯。而疊詞的聲音連綴效果很難翻譯出來,譯者只能止于詞意的翻譯而已。在句法層面,作者分析了重章疊唱的翻譯,認為從語言角度來說,重章疊唱是可譯的。但是,譯者在翻譯時是否一定采取這種修辭形式取決于譯者是否把詩篇當成文學作品來翻譯,是否認同原詩這種藝術(shù)手法的價值。換言之,譯者必須根據(jù)預定的譯本功能選擇合適的翻譯策略。
《探微》的第三章對《詩經(jīng)》韻律翻譯進行了探討。在此,作者提出韻律翻譯的價值和規(guī)律的命題,對詩歌翻譯有普遍指導意義。作者首先比較英詩和中詩的基本韻律格式,指出兩者都是在基本韻律格式的基礎(chǔ)上衍生出很多變體。因此,從音韻和讀者接受這兩個角度看,中西詩歌的韻律是可以翻譯的。和王東風(2014:230)所指出的一樣,中西詩歌的韻式無外乎就是句句韻、隔句韻和多句韻三種,因此韻是完全可譯的。對于韻律,作者本著尊重歷史的態(tài)度,從古音韻的角度把《詩經(jīng)》篇什的韻式還原到古典韻式,并歸納出《詩經(jīng)》的十一種主要韻式。由于《詩經(jīng)》中的九種韻式都沒有超出英語詩歌的五種基本韻式,《詩經(jīng)》韻律的英譯就成為可能。作者進而探討了《詩經(jīng)》韻式翻譯的方法及其效果,指出《詩經(jīng)》翻譯的用韻有兩種方法:沿襲原詩韻律和對原詩韻律進行變通。作者的結(jié)論是,譯詩的韻律雖然難成,但必須在譯文中再現(xiàn)韻律。然而,譯詩不必追求和原詩韻律絕對一致,可以重構(gòu)自己相對獨立的韻律,前提是譯詩的韻律要和意境達到和諧統(tǒng)一。通過對詩歌韻律的探討,作者提出,在學理上,中英詩歌韻律的共通性是翻譯的基礎(chǔ);但在具體翻譯實踐上,由于兩個韻律系統(tǒng)存在具體的差異,必須訴諸具體的解決辦法。這是對詩歌韻律翻譯問題較為系統(tǒng)而深入的理性思考,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用性。
《詩經(jīng)》是文學文本,也是政教文化文本。所以詩篇的題旨翻譯問題自然成為作者考察的核心問題之一。作者在第四章開宗明義地提出一個《詩經(jīng)》翻譯的根本性問題:關(guān)于《詩經(jīng)》,我們應翻譯《詩經(jīng)》文化,還是僅翻譯《詩經(jīng)》文學?作者的回答是翻譯《詩經(jīng)》文化傳統(tǒng),即翻譯其中的“情”“志”與“政教”,保全其政教文化蘊含。題旨是《詩經(jīng)》文化傳統(tǒng)的本體?!对娦颉肥谴_定詩篇題旨的根據(jù)。作為歷代解經(jīng)的必由門戶,《詩序》是首先需要翻譯的。對于《詩序》的翻譯,作者指出正確的要照樣翻譯出來,錯誤的也要翻譯,但要作必要的說明。接著作者舉例論證了違《序》譯詩的幾種傾向:1)韻律至上、以義就韻;2)無視訓詁、臆測文義;3)隨意違《序》、臆測詩旨;4)借《詩經(jīng)》之名,行創(chuàng)作之實。最后,作者指出《詩經(jīng)》翻譯的旨歸是翻譯《詩經(jīng)》的經(jīng)學傳統(tǒng)。我們要繼承經(jīng)學傳統(tǒng)中的合理內(nèi)核,尋找正確的訓詁依據(jù),避免翻譯中的臆測和茍且之舉。
本書之末,作者對《詩經(jīng)》的意象翻譯問題做了頗為精彩的討論。作者首先對中西方意象傳統(tǒng)和意象理論進行了系統(tǒng)的比較,然后討論了《詩經(jīng)》意象的可譯性和不可譯性問題。作者把《詩經(jīng)》意象翻譯的基本狀況歸納為五類:1)“意”“象”和諧;2)存“象”失“意”;3)意象的消解與淺化;4)易“象”存“意”與 易“象”易“意”;5)“意”“象”皆失。這種分類法突破了以往研究者對《詩經(jīng)》意象按照內(nèi)容(分為植物意象、動物意象等)、按照構(gòu)思方式(分為由意尋象和由象生意)、按照存在形態(tài)(分為單意象、多意象、意象組合和意象群)的分類方法,把“意”與“象”作為兩個相對獨立的要素看待,深刻分析了兩者各自與整體意象的共生關(guān)系,探討不同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對“意”與“象”兩要素關(guān)系的處理策略。他強調(diào),意象并非是譯文文字中固有的,而是存在于讀者活的閱讀當中,令譯文讀者欣賞不到的意象只能算作譯者對原文意象藝術(shù)的“假翻譯”,而非真正的藝術(shù)再創(chuàng)造。對于每個類別,作者都從接受美學的角度,以具體的譯例為依據(jù),進行頗具說服力的論述,體現(xiàn)了作者的獨創(chuàng)性。最后,作者總結(jié)了“意”和“象”不協(xié)調(diào)時的翻譯方法:1)加注法;2)轉(zhuǎn)化法;3)解釋法。
這部專著從中西比較文學的角度深入研究了《詩經(jīng)》微觀元素的翻譯原則和方法,探討了《詩經(jīng)》翻譯的文學性及其與歷史、文化的關(guān)系以及《詩經(jīng)》文化的對外傳播等問題,為我們提供了《詩經(jīng)》翻譯研究的權(quán)威參考依據(jù),為后續(xù)《詩經(jīng)》翻譯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概括起來,本書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學術(shù)特色。
第一,探賾尋幽,建構(gòu)古典漢語詩歌的翻譯方法論體系。本書以多個《詩經(jīng)》英譯本的近 200 篇詩歌為研究對象,以闡釋學和文化翻譯的觀點對《詩經(jīng)》文學的性質(zhì)和翻譯方法論進行了論述。作者深入細致地研究了《詩經(jīng)》名物、修辭、韻律、意象、題旨等微觀元素翻譯的現(xiàn)狀,對不同譯家的譯文進行比照評判,歸納了《詩經(jīng)》微觀元素翻譯中出現(xiàn)的傾向和問題,系統(tǒng)地提出了一套《詩經(jīng)》微觀元素的翻譯方法,建構(gòu)了《詩經(jīng)》翻譯的方法論體系。作者以對《詩經(jīng)》翻譯大量而系統(tǒng)的研究,實現(xiàn)了《詩經(jīng)》 翻譯研究從零散到系統(tǒng)的過渡?!短轿ⅰ吩凇对娊?jīng)》翻譯領(lǐng)域具有開拓性和里程碑的意義,因為以往的《詩經(jīng)》英譯著作只是零散的論及某幾個方面的英譯方法,缺乏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本書既從理論上彌補了以往《詩經(jīng)》翻譯研究中對微觀元素翻譯理論研究的不足,又從翻譯實踐的角度厘清了微觀元素翻譯的具體可行的方法和適用條件,為后續(xù)《詩經(jīng)》翻譯和其它古典漢語詩歌的翻譯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理論框架。
第二,突出對《詩經(jīng)》翻譯的本質(zhì)問題——《詩經(jīng)》文化傳統(tǒng)的探索。這對推動文化詩學視角下的《詩經(jīng)》翻譯研究有指導意義。作者把《詩經(jīng)》翻譯研究上升到本體論性質(zhì)的高度,深入探討了《詩經(jīng)》題旨的翻譯問題,堅持題旨是《詩經(jīng)》文化傳統(tǒng)的本體的觀點。長期以來,關(guān)于《詩經(jīng)》的詮釋產(chǎn)生了不同流派,“其琳瑯滿目的解讀多樣甚至互不兼容”(顧明棟,2017:185)。書中對《詩經(jīng)》題旨翻譯的歸納和分類方法是前人沒有提出過的,體現(xiàn)了作者犀利的學術(shù)眼光和洞察力。在題旨的翻譯問題上,作者沒有囿于譯界名家的權(quán)威,分門別類地指出中外譯者題旨翻譯中的欠妥之處。這也證明題旨的翻譯是譯詩的首要任務?!对娊?jīng)》文化的本質(zhì)是經(jīng)世治國的政教文學。因此,翻譯《詩經(jīng)》時要堅持政教性和文學性并重的原則,因為二者是內(nèi)容與形式的關(guān)系,相互依存,構(gòu)成一體(李玉良,2015:158)。
第三,多維視角,獨出見解。作者對《詩經(jīng)》微觀元素的翻譯現(xiàn)狀和問題概括全面,條分縷析,所提出的《詩經(jīng)》微觀元素的翻譯方法系統(tǒng)全面。例如,作者從中英詩歌比較的角度對《詩經(jīng)》韻律翻譯方法的研究,是先前的《詩經(jīng)》研究者所沒有觸及的領(lǐng)域。從翻譯問題和傾向的分類到翻譯方法的歸納,作者都獨辟蹊徑,不沿襲前人的觀點。例如,對《詩經(jīng)》意象翻譯的研究,作者超越了以往翻譯方法論中“直譯和意譯”、“歸化和異化”等二元論的窠臼,針對“意”與“象”相互關(guān)系中的具體問題提出一套系統(tǒng)而詳細的翻譯策略和原則。這是建立在作者多年來熟諳漢學及中西方語言文化交流歷史基礎(chǔ)之上的思考,體現(xiàn)了作者不為后殖民主義批評理論邏輯所囿,著眼于文化交流與共同發(fā)展的宏大視野。
本書的亮點之一,在于作者對中國典籍外譯所體現(xiàn)出的變異性給予了密切關(guān)注。作者通過對《詩經(jīng)》翻譯實踐的觀察分析,把文學翻譯變異性從理論上闡釋為目的語文學發(fā)展的動力之一,形成了翻譯當為中西融合、取長補短、共同發(fā)展的理論觀點。作者提出,《詩經(jīng)》翻譯的變異性也是《詩經(jīng)》在國際上的傳播和接受的內(nèi)在動力。從中國文化走出去的觀點看,唯有經(jīng)過翻譯變異,而非固守異質(zhì)性,我國本土文學經(jīng)典才有可能走向世界文學,并成為其發(fā)展的動力。文化間的異質(zhì)性使得翻譯需要把原文本用其它語言和文化符碼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換才能具備可接受性。翻譯文本為了適應目的語讀者的閱讀和表達習慣,要經(jīng)歷多個層面的變異。因此,原文本和譯本之間存在著一道溝塹。溝壑之處即為變異之處(曹順慶,2018:128)。變異是翻譯在異質(zhì)文化中積極融通的表現(xiàn),也是文學翻譯的創(chuàng)造性特點的反映??梢哉f,作者的《詩經(jīng)》翻譯研究,從我國文化經(jīng)典翻譯的場域,與曹順慶等學者形成了呼應和共鳴,將有力促進翻譯變異理論的發(fā)展。
概而言之,《探微》是《詩經(jīng)》翻譯研究的不可多得的前沿性著作。該書從中西比較文學的角度,運用闡釋學和文化翻譯的觀點對《詩經(jīng)》的性質(zhì)和翻譯方法進行論述,對《詩經(jīng)》主要微觀層面的翻譯方法進行了系統(tǒng)的梳理和整合,構(gòu)建了《詩經(jīng)》微觀層面翻譯方法論體系。該書例證豐富,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唯一不足之處是,作者似有未盡的《詩經(jīng)》研究話題,若假以篇幅,定會有更精彩的論述。該書有助于讀者了解國內(nèi)外《詩經(jīng)》翻譯的最新進展,并為后續(xù)《詩經(jīng)》翻譯和其它古典漢詩翻譯奠定了方法論基礎(chǔ)。后續(xù)《詩經(jīng)》翻譯研究可以引入新的文學理論和哲學命題,采用多元化的視角和方法進行,例如認知詩學視角、哲學闡釋學視角、生態(tài)翻譯學視角等。為了增強研究的客觀性,還可使用神經(jīng)認知的方法、心理學實驗方法、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相結(jié)合的語料庫語言學方法等??傊谥袊幕白叱鋈ァ北尘跋?,該書推動《詩經(jīng)》翻譯乃至古典詩歌翻譯研究向縱深發(fā)展,進一步促進《詩經(jīng)》文化的國際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