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菲菲
(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 外國語學院,廣東 廣州 510640)
人們普遍認為,在法律翻譯實踐中,確定法律術語的準確譯名是譯者面臨的主要工作,也是最耗時間的工作[1]33。然而,對于非法律專業(yè)人士所進行的翻譯工作而言,大多數(shù)譯者沒有時間和精力做比較法上的深入研究,因此如何快速而準確地確定法律術語在目的語中的功能對等詞,是這些譯者所需迫切解決的問題。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為譯者提供了一個便捷、有效的解決工具[2]。充分利用搜索技術和免費的網(wǎng)絡資源,有助于譯者快速而準確地確定法律術語的譯名。
2002年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了由英國學者帕斯卡爾·卡米納(Pascal Kamina)所著的《歐洲電影版權》(Film Copyright in the European Union),該書中文版由中國電影出版社2006年出版。原著是一本較為經(jīng)典的版權法著作,但譯本在法律術語的翻譯上存在較大失誤。以該書的《縮略語表》和《相關詞匯譯文對照表》為例,文中竟出現(xiàn)了十二處術語翻譯的不準確。這些失誤,絕大部分都屬于法律專業(yè)術語翻譯上的問題。例如,譯者將“primary infringement”翻譯為“首次侵權”,“secondary infringement”翻譯為“二級侵權”[3]11,系望文生義式的翻譯,譯文的含義匪夷所思。
作為版權法上非常專業(yè)的術語,“primary infringement”和“secondary infringement”為英國 1988年《版權、專利與外觀設計法》(CPDA)所使用。我們先以“secondary infringement”的翻譯為例來說明該術語的準確譯名。英國CPDA第22條至第26條分別列舉了五種法定的“secondary infringement”行為,包括(a)importing infringing copies,(b)possessing or dealingwith such copies,(c)providingmeansfor making such copies, (d)transmitting a copyright work over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e)permitting premises to be used for an infringing performance, (f)providing apparatus for such infringement permitting such apparatus to be brought onto premises,and supplying a sound recording or film for an infringing performance。我國香港地區(qū)的《版權條例》基本上以英國法為藍本,其對應的條款分別翻譯為:“間接侵犯版權:輸入或輸出侵犯版權復制品”(第30條);“間接侵犯版權:侵犯版權復制品或進行侵犯版權復制品交易”(第31條);“間接侵犯版權:提供制造侵犯版權復制品的方法”(第32條);“間接侵犯版權:允許處所用作進行侵犯版權表演”(第33條);“間接侵犯版權:提供器具作侵犯版權表演等”(第34條)。因此,“secondary infringement”的譯名應該是“間接侵害(版權)”。相應的,“primary infringement”一詞就應該翻譯為“直接侵害(版權)”。
從比較法角度來看,很少有國家在法律中明文使用該術語。美國法較多地使用”secondary liability”,也有少數(shù)使用“secondary infringement”,如 wikipedia網(wǎng)站上的一篇文章也表明了該詞的譯名應該為“間接侵害 (版權)”:P10 alleged two distinct forms of secondary infringement:first,that Google committed contributory infringement by encouraging users to visit infringing sites;and second,that it committed vicarious infringement by profiting from infringement.As summarized by MGM v.Grokster, ‘One infringes contributorily by intentionally inducing or encouraging direct infringement…and infringes vicariously by profiting from direct infringement while declining to exercise a right to stop or limit it…”[4]
這里還需要指出的是,“infringement”一詞不能與“tort”一樣譯為“侵權”,因為前者承擔責任時并不要求行為人主觀上是否有過錯[5]?!独饰姆稍~典》(第 6 版)中“infringement”的釋義為:Violation of or trespass on some rights.[6]216Black Law Dictionary的釋義為:Intellectual property.An act that interferes with one of the exclusive rights of a patent,copyright,or trademark owner.[7]796“tort”一詞 在上述辭典 的 釋義分別為:A civil wrong independent of contract.Liability in tort arises from breach of a duty primarily fixed by law which is towards others generally,breach of which is redressable by claim for unliquidated damages,affording some measure of compensation.[6]420A civil wrong,other than breach of contract for which a remedy may be obtained usu.in the form of damages;a breach of a duty that the law imposes on persons who stand in a particular relation to one another.[7]1526
從文本類型學來看,法律翻譯屬于特殊用途語言翻譯(Language for Special Purpose,LSP),但與同屬LSP的醫(yī)學、科學和技術等語言不同,法律語言通常以規(guī)范和信息傳遞為主要功能[8],而其規(guī)范功能和信息傳遞功能的實現(xiàn)常常受制于其特定的文化因素。作為從屬于特定法律文化的法律術語,其法律概念通常被視為是某個特定國家法制的產(chǎn)物[9]。每個國家的法制都有自己的發(fā)展史、組織原則、推理方式,這不可避免地導致不同國家的法律之間存在差異,從而使得在不同國家的法律文本之間產(chǎn)生術語空缺或不對等的結果。這是法律術語誤譯存在的根本原因。人們認為,克服法律翻譯中術語誤譯的方法不外乎譯者在忠實于原文的前提下,靈活地嘗試使用功能對等詞、擴充詞義、釋義、使用非法律專業(yè)用語的中性詞、譯借或創(chuàng)造新詞等方法翻譯法律術語[10]。然而,這并沒有解決譯者依何種方式為確定法律術語的譯名。因為誤譯存在的原因,大多不在于翻譯方法選擇上的失誤,而是對概念缺乏準確的理解,系譯者對法律文化存有陌生感,并不理解術語的含義。
譯者確定術語的含義是術語翻譯的首要工作。對于非法律從業(yè)人員所進行的翻譯而言,譯者確定術語含義的主要工具是法律詞典。詞典被稱為是譯者的伴侶,對于法律術語翻譯而言,也是如此。與普通詞典一樣,法律詞典可以進行一些分類研究,如可以按照詞典釋義的內(nèi)容分為雙語(多語)詞典(bilingual dictionaries)和單語詞典(monolingual dictionaries)兩類。單語法律詞典通常以一種語言對一種法系中的法律術語進行界定和闡釋。單語法律詞典也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簡潔的法律詞典,它需要一定的法律入門知識,如上文所引用的《朗文法律詞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Law);另一種是百科全書式的法律詞典,如上文所引用的Black Law Dictionary,它不斷更新以吸納新的法律詞匯,盡管該詞典以美國法為基礎,但仍被視為是法律譯者的圣經(jīng)。單語詞典在幫助譯者理解來源語(source language)中法律術語的含義具有重要的意義。因為只有譯者準確理解了源語中法律術語的確切含義,才有可能在目的語(target language)中尋找恰當?shù)恼Z言進行翻譯。尤其在術語不完全對等的情況下,譯者必須要對源語中的法律制度進行有意識或潛意識的比較法研究。然而,除了少數(shù)譯者對源語國家法律和目的語國家法律有深入研究之外,絕大多數(shù)譯者并不具有這種能力,在這種情況下,譯者就有必要借助于雙語詞典來確定該術語的譯名及含義。雙語詞典提供了目的語中與來源語中法律術語的功能對等語,如《元照英美法大詞典》。
然而,譯者所使用的法律詞典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對于雙語詞典而言,對來源語的誤譯現(xiàn)象是不可避免的,即使《元照英美法大詞典》也存在不準確的譯名[11]。而對于單語詞典而言,由于詞典的編寫在時間上具有一定的滯后性,許多新的法律詞匯難以及時更新;而對于某個特定的法律部門中的特殊法律術語,權威的法律詞典往往也可能存有疏漏,這種情形同樣存在于雙語詞典之中。如上文所提到 的 “primary infringement” 和 “secondary infringement”在Black Law Dictionary中就沒有收錄。而在版權法中,“間接侵害版權”制度的產(chǎn)生,主要是解決新近發(fā)展的網(wǎng)絡技術給版權保護帶來的難題[12],因此它是既非常專業(yè)、新穎的法律術語,法律詞典也難以給譯者提供有效的幫助。
法律翻譯因其專業(yè)性,即使是借助于法律詞典,譯者也常常遇到難以確定的術語,這無形中給譯者的翻譯工作造成了障礙。網(wǎng)絡技術的出現(xiàn),為譯者提供了新的有效翻譯工具。它為譯者選擇對等語詞、減少研究時間成本提供了便利,也為譯者驗證其翻譯是否妥當提供了參考依據(jù)。
網(wǎng)絡上提供的資源包括兩大類。一是可供利用的翻譯工具包括詞典類、短文翻譯軟件和網(wǎng)頁翻譯軟件。對于專業(yè)翻譯來說,在線詞典尤其是專業(yè)詞典對譯者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二是其他在線資源,主要包括法律研究網(wǎng)站、搜索引擎(谷歌、百度等)、法律學習討論網(wǎng)站以及維基百科(Wikipedia)。而最重要的網(wǎng)絡資源是搜索引擎,它被稱之為是網(wǎng)絡上利用共享資源的金鑰匙[13]。搜索引擎使得譯者可以方便地檢索到網(wǎng)絡上無數(shù)網(wǎng)站的相關內(nèi)容。所有的網(wǎng)絡資源,包括在線詞典、百科全書、法律研究論文、法典等立法文獻等。搜索引擎實質(zhì)性地降低了獲取相關信息的時間成本。通過搜索引擎,譯者可以獲得多方面的信息,包括特定領域的知識和語言信息。
網(wǎng)絡資源在翻譯中的作用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13]78,例如,網(wǎng)絡搜索可以實現(xiàn)的目標包括:查找一般詞典上無法找到的專業(yè)詞語;驗證目標語言的準確性;順利達到語用翻譯目的;由于經(jīng)濟和文化差異而造成的不當翻譯等問題[14]。就法律術語的翻譯而言,其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查找法律術語的出處以確定其準確含義,并在此基礎上確立譯名;二是驗證術語譯名的準確性。
第一,查找法律術語的出處及其含義。Gadamer說過:“閱讀已經(jīng)是翻譯,而翻譯則是二度翻譯。”[15]正確的理解是正確翻譯的前提,對于法律翻譯而言也是如此。譯者對法律術語的準確理解是確定其譯名的關鍵所在,對法律術語的含義一無所知的譯者不可能翻譯出準確的譯名。而法律術語含義的確定,往往涉及對相關法律文化的理解,需要理解法律術語所使用的語境。首先,法律術語是對一般概念或制度的抽象化,其背后體現(xiàn)了法律價值,體現(xiàn)了法律概念所存在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背景,沒有“價值負荷”的概念是不能具有規(guī)范之功能的[16]。其次,法律術語的含義具有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即其含義是由立法、判例等多種法律資源所確定或限定的。因此,法律術語的理解需要譯者對法律文本的語境有相當程度的理解。對法律譯者而言,這種語言外的世界知識制約著譯者對源語中法律術語的理解。
網(wǎng)絡技術所提供的龐大資源為譯者確定法律術語的文化語境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通過網(wǎng)絡搜索引擎,譯者可以快捷地找到源語術語所處的文化語境,包括在法律論文中使用的情形,在法律法規(guī)等立法文獻中的使用情形以及在案例法中使用的情形。例如,在谷歌的搜索界面輸入“secondary infringement”,我們很快就可以確認它系英國CDPA中使用的術語,輸入 Copyright,Designs and Patent Act,即可找到相應的法律文本,還可以找到該術語在相關判例中的運用以及學術論文中的使用。再如《歐洲電影版權》譯本中將“‘work-made-for-hire’doctrine”翻譯成“‘雇傭關系之職務作品’學說”,也是一誤譯[3]8。首先,“doctrine”不是“學說”,而是“法律原則”,Black Law Dictionary將其界定為:A principle,esp.a legal principle,that is widely adhered to[7]518.該 書 在 “first sale doctrine”(“首次出售學說”)[3]10、Scenes-a-Faire doctrine(“通用元素學說”)[3]11等術語中“堅持”了這一錯誤的譯法。在谷歌或百度中輸入“doctrine”,流行的譯法是“原則”。其次,“work-made-for-hire”也不是我國著作權法上的“職務作品”,因為這兩者不是對等語言。在谷歌的搜索界面輸入“‘work-madefor-hire’doctrine”,我們就可以找到這是美國版權法上的術語。美國《版權法》第101條有“work made for hire”的法定定義,它在范圍上包括我國著作權法上的職務作品和委托作品,但在權利歸屬上的制度安排又是不同的。該條原文是:(1)a work prepared by an employee within the scope of his or her employment;or(2)a work specially ordered or commissioned for use as a contribution to a collective work,as a part of a motion picture or other audiovisual work,as a translation,as a supplementary work,as a compilation,as an instructional text,as a test,as answer material for a test,or as an atlas,if the parties expressly agree in a written instrument signed by them that the work shall be considered a work made for hire.[17]同時,我們也很容易獲得美國版權局官方網(wǎng)站上對該術語的解釋。
網(wǎng)絡搜索引擎還為我們提供了網(wǎng)絡上可以獲取的術語譯名。借鑒他人的翻譯成果是譯者確定譯名的便捷之道,網(wǎng)絡上他人的翻譯成果為譯者提供了參考。還是以“secondary infringement”為例,谷歌“中文網(wǎng)頁”搜索后的結果中,對該術語的中文譯名主要有:“二次侵權”“間接侵犯(版權)”“從屬侵權”“間接侵權行為”“次級侵犯(版權責任)”。由于通過搜索引擎,我們對該術語在源語中的確切含義有了準確理解,因此這些譯名的妥當與否,譯者自然可以做出合理的選擇。
第二,驗證法律術語譯名的準確性。術語翻譯是否準確,譯者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借助于功能強大、內(nèi)容豐富的網(wǎng)絡資源[18]。對于翻譯出來的術語譯名是否符合約定俗成的規(guī)范,可以通過網(wǎng)絡搜索引擎進行檢驗?!白g者可將自己不太有把握的譯文關鍵詞輸入到百度、搜狐、Google等搜索引擎中去搜索。如果該關鍵詞或短語在檢索結果中被廣泛使用,而且根據(jù)其結果中的上下文,可以判斷其意思與原文是否一致。”[19]從而確認該譯名是否準確、妥當。判斷該譯名是否屬于廣泛使用,其通常的方法是統(tǒng)計分析,從多個譯名中分析該術語使用的頻率[20]。
以法律翻譯中的基本術語“法律”或“法”為例,其譯名的確定對于非法律專業(yè)人士而言也是異常復雜的。英文中表示 “法律”的專業(yè)術語有l(wèi)aw,statute,code,regulation,act,ordinance,rule,directive等,其具體含義各不相同。以《歐洲電影版權》為例,“code”一詞的翻譯就存在問題。該書將其分別翻譯為“法”、“法規(guī)”和“法典”,如將美國 “Uniform Commercial Code”翻譯為“統(tǒng)一商法”, “United States Code”翻譯成“美國法規(guī)”,“The French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de”翻譯成“法國知識產(chǎn)權法典”,違反了法律翻譯中術語統(tǒng)一的原則[3]7-12。通過專業(yè)的法律詞典,我們可以確定這些詞匯的區(qū)別?!癱ode”通常不能簡單地翻譯為“…法”,而應該是“法典”的意思。Black Law Dictionary的定義是“A complete system of positive law,carefully arranged and officially promulgated;a systematic collection or revision of laws,rules,or regulations.”[7]273-274“l(fā)aw”一詞大體相當于中文中廣義的“法律”,如知識產(chǎn)權法(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中的“法”,它包括成文法、司法判例以及被廣為接受的法律原則;“Act”一詞相當于中文中狹義的 “法律”,即由立法機關所頒布的法律,如著作權法(Copyright Act)中的“法”。 Black Law Dictionary分別界定為:”Law.The set of rules or principles dealing with a specific area of a legal system,for example,copyright law (the aggregate of legislation,judicial precedents,and accepted legal principles.).”[7]900“Act.A law that is formally ena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egislative power granted to congress by the U.SConstitution.”[7]36與“l(fā)aw”相類似的一個概念是statute,它可依具體情形翻譯為“法律、法規(guī)”,該詞典將其界定為a law passed by a legislative body;specif.,legislation enacted by any lawmaking body,including legislatures,administrative boards,and municipal courts.[7]1448“regulation”才是指行政當局頒布的行政“法規(guī)”,但該詞在《歐盟電影版權》中卻譯為“規(guī)則”(《1995版權和表演權有效期規(guī)則》,The Duration of Copyright and Rights in Performances Regulations 1995)[3]35。相似的錯誤在 directive一詞的翻譯中也存在,如“Directive on the Harmonization of Certain Aspects of Copyright and Related Right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翻譯為《信息社會版權及相關權利規(guī)則》。
如果譯者在沒有專業(yè)詞典的情況下,利用網(wǎng)絡資源也可以幫助我們驗證譯名的準確性,避免上述錯誤。我們將“Uniform Commercial Code”輸入谷歌以“中文網(wǎng)頁”進行搜索,或百度再進行搜索,在返回的結果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都將其翻譯為“統(tǒng)一商法典”。同樣,“United States Code”應該翻譯為“美國法典”而非“美國法規(guī)”。“directive”在谷歌中的搜索結果也表明,“指令”是大陸法學界通行的譯名。
然而,網(wǎng)絡資源的利用并非能取代譯者的判斷。一個譯法在網(wǎng)上的出現(xiàn)頻率并不能說明一切問題。我們還需要確定網(wǎng)絡信息的權威性與時效性。一般來說,來自官方網(wǎng)站、學術網(wǎng)站或?qū)I(yè)性較強的網(wǎng)站的內(nèi)容比較可靠,語言也比較正規(guī)[1]80。但這也并非絕對。流行的譯名也可能是以訛傳訛的結果,將“infringement”和“tort”都翻譯為“侵權”,將 Statute of Anne翻譯為“安娜法”(應該是《安妮法》)就是其中的例子[21]。再如,在百度和谷歌中搜索“work made for hire”,其流行的譯名是“職務作品”,只有少數(shù)譯為“雇傭作品”,而后者才是正確的譯名。因此,對術語的翻譯還是應該結合語境來進行取舍,以符合該法律術語的真實意義。而這也同樣可在網(wǎng)絡資源中獲得。
法律文本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其規(guī)范性,其主要功能是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法律文本通常需要獲得人們的充分理解,除少數(shù)國家外,法律文本不受著作權法保護,以便法律文本的普及推廣。因此,法律、法規(guī)、立法文獻以及官方解釋大都能在網(wǎng)絡上免費獲取,這為譯者理解并確定法律術語的譯名提供了最好的參考材料。譯者只有充分理解法律術語的含義,才能準確確定與驗證其譯名。網(wǎng)絡資源在這兩個方面都能發(fā)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