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平
(韶關(guān)學院 文學院,廣東 韶關(guān)512005)
王世貞(1526-1590),字元美,號鳳洲,自稱弇州山人,江蘇太倉人。嘉靖年間進士,官至刑部尚書。王世貞是明代后“七子”之一,亦為當時最負盛名的文學家,曾主盟文壇20余年,影響巨大。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174卷,續(xù)稿207卷。王世貞才學淵博,詩文成就顯著,詞作亦受推許,趙尊岳《明詞匯刊》收有《弇州山人詞》,現(xiàn)存詞基本收入《全明詞》。其《藝苑卮言》為詩文評論專著,詞論本來附錄于后,后人抽出刊行,易名為《弇州山人詞評》。唐圭璋先生收入《詞話叢編》,仍名《藝苑卮言》。其詞評雖數(shù)量不多,但價值很高,有“辨晰詞旨”[1]之功,“頗多可采?!保?]133
王世貞作為明代的詞壇大家,其詞學思想內(nèi)容豐富,所涉廣泛。其中最為重要的在于兩個方面:一是以“婉麗”“流暢”為美的詞體審美觀,主張風格婉約、聲韻諧和;一是以“情語”“嘲詠”為用的詞體功能觀,認為詞體適于言情,還可用于娛樂。這些詞學觀念在他的批評理論中有表述,在他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也有體現(xiàn)。
王世貞詞學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就是關(guān)于詞體的審美觀念。他的《藝苑卮言》中有這樣一則詞話:“何元朗云:‘樂府以皦徑揚厲為工,詩余以婉麗流暢為美?!保?]385此語引自何良俊的 《草堂詩余》序言,他將之特地抽出,單列一條,借以表述自己完全一致的看法,即詞以“婉麗”“流暢”為美,主張詞體風格婉約、聲韻諧和。
首先,王世貞認為詞以“婉麗”為美,即主張詞體要風格婉約。對于這一看法,他在《藝苑卮言》中有具體論述,如:“詞須宛轉(zhuǎn)綿麗,淺至儇俏,挾春月煙花于閨幨內(nèi)奏之。一語之艷,令人魂絕;一字之工,令人色飛,乃為貴耳。至于慷慨磊落,縱橫豪爽,抑亦其次,不作可耳?!保?]385在這里他明確提出作詞應該婉約委曲,不該豪放明朗。這里所提倡的創(chuàng)作情形,和晚唐五代花間詞完全一致。歐陽炯曾在《花間集·序》中寫道:“則有綺筵公子,繡幌佳人,遞葉葉之花箋,文抽麗錦。舉纖纖之玉指,拍按香檀。不無清絕之詞,用助妖嬈之態(tài)。自南朝之宮體,扇北里之倡風?!保?]產(chǎn)生于歌舞席筵的花間詞,就是以婉約為特點,顯然他是秉持詞貴婉約的觀念。因此他在一些論述中還更明確地從追溯文體源流的角度,強調(diào)詞體的婉約本色:“溫飛卿所作詞曰《金荃集》,唐人詞有集曰《蘭畹》,蓋皆取其香而弱也。然則雄壯者,固次之矣?!保?]386他明確提出詞體以“婉孌”“柔靡”為特色,所以“言其業(yè),李氏、晏氏父子、耆卿、子野、美成、少游、易安至矣,詞之正宗也。溫韋艷而促,黃九精而險,長公麗而壯,幼安辨而奇,又其次也,詞之變體也。”[3]385他的詞體正變觀念,是以婉約為正宗。在評元人詞時他又說:“元有曲而無詞,如虞、趙諸公輩,不免以才情屬曲,而以氣概屬詞,詞所以亡也。”[3]393他認為元代詞體衰落的主要原因就是作家用詞體抒發(fā)梗概之氣,喪失了它所特有的委婉言情的感染力。
王世貞重婉約的思想在創(chuàng)作中也有表現(xiàn),吳梅《詞學通論》就說“其詞小令特工,如《浣溪沙》云:‘權(quán)把來書鉤午夢,起沽村釀潑春愁。’《虞美人》云:‘鴨頭虛染最長條,醞造離亭清淚幾時消?!郑骸汉鞔渖仑S酒,解醉愁人否?!援斝姓Z?!保?]133當然,最見婉約之長的還是言情題材,尤其是很多頗具南朝樂府民歌風味的小令作品,如 《甘草子·四時》:“春暮,密打窗紗,陣陣梨花雨。韐匣迸胭脂,綺袖調(diào)鸚鵡。輕暖輕寒相劖剁,做不癢、不疼心緒。倩得張郎畫眉嫵,任子規(guī)凄楚?!薄伴L夏,懶約釵鈿,腕素偏幽雅。越苧水精涼,楚簟玻璃砑。如醉如醒朦朧者,忽小彈、花陰墻下。怕是蕭郎故相惹,去問他真假?!薄扒锇?,密約剛逢,天上菱花滿。掩面扇紈輕,可體衫羅緩。丟抹腰紅句雙腕,笑指那、嫦娥無伴。竊藥欺郎行偏短,守廣寒空館。”“冬盡,玉澀鴉寒,落照看看準。別館閉猧兒,為待郎來穩(wěn)。暈月旋收霜仍緊,怕去路、香蹤還認。百計凄皇為他隱,屐齒鋪妝粉?!保?]1088這組閨情小詞,景致宛然,情思細膩,似吳歌西曲一般真切有味,富于生活氣息,可見王世貞對詞體婉約本色的追求。
其次,王世貞認為詞以“流暢”為美,即強調(diào)詞體的音樂性。這一點看似平常,其實很是重要,值得注意,因為它體現(xiàn)了論者對詞體的音樂文學屬性有著明確的認識。這從他討論詞調(diào)起源和詞體興衰變遷的詞話中可以得知,《藝苑卮言》討論“詞調(diào)之起”時說“其名不類中國者,歌曲變態(tài),起自羌胡故耳”[3]386,考察詞調(diào)起源時聯(lián)系到音樂問題,這是一種比較可貴的見識。更為難得的是,他在討論詞體盛衰興替時,是從音樂出發(fā)而作思考的,他指出:“詞興而樂府亡矣,曲興而詞亡矣,非樂府與詞之亡,其調(diào)亡也?!保?]385他在曲話中對此有更進一步的解釋,《曲藻·序》①王世貞的文藝批評著作《藝苑卮言》分為兩部分,主體是詩、文評,附錄是詞曲、書畫評;后人把其中論詞部分題做《弇州山人詞評》,論曲題作《曲藻》。云:“曲者,詞之變。自金、元入中國,所用北樂,嘈雜凄緊,緩急之間,詞不能按,乃更新聲以媚之?!保?]25他認為,詞體的興起與衰亡都和音樂直接相關(guān),是他所配合的音樂的興衰所導致的。由樂府到詞,以及由詞到曲,都是因為音樂的變化。新興燕樂興起,樂府之辭已不能與之和諧配合,于是詞興盛起來,而新興北樂的興起,配合燕樂的詞又不能與之和諧配合,于是曲興盛起來。這種從音樂的角度出發(fā)論述詞體的興衰是符合詞體的發(fā)展歷史事實的。王世貞在論述韻文體的演變時,能把握住音樂文學的特征,認識到音樂與文學之間的密切關(guān)系,當二者不能協(xié)偕的時候,就會有新的更替,當一種文學體式不能適應所對應音樂的時候,就走到了盡頭,他在論曲、論樂府之時對此多有強調(diào)。如他在《曲藻》開篇即云:“三百篇亡而后有騷、賦,騷賦難入樂而后有古樂府,古樂府不入俗而后以唐絕句為樂府,絕句少宛轉(zhuǎn)而后有詞,詞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諧南耳而后有南曲?!保?]27他在《梁伯龍古樂府序》中進一步說:“凡有韻之言,可以協(xié)管弦者,皆樂府也?!讹L》《雅》熄而鐃歌、鼓吹興,聽者猶恐臥而燕、魏、齊、梁之調(diào)作;絲不盡協(xié)肉,而絕句所由宣;絕句之宛轉(zhuǎn)不能長而《花間》《草堂》之俏倩著;《花間》《草堂》之不入耳而北聲勁;北聲不駐聽而南音出。”[7]4456他的這種認識對后人有較大的啟示意義。
從他的創(chuàng)作來看,他對詞體的音樂性是有自覺追求的,很多音韻悠揚之作,如其兩首《減字木蘭花》:“楊花亂起,搖蕩春光千萬里。無限長條,牽惹行人東陌橋。楊花落盡,也有暮鴉來借問。且管生前,身后浮萍最可憐。”“楊花無語,昨夜月明今夜雨。斜拂征鞍,不問行人便折看。楊花且住,山鳥不啼春已暮。試上章臺,唯有東風依舊來?!保?]1087這一組詠物詞,立意尋常,但詞句優(yōu)美,讀來有著婉轉(zhuǎn)悠長的音樂美,富有一種詠嘆不盡的韻味。
王世貞詞學思想的另一重要內(nèi)容是對于詞體功能的認識,即以“情語”“嘲詠”為用,也就是說在他的觀念里,詞體可以用來言情,這是它的特長,還可以用以消遣娛樂,玩弄文字游戲。
首先,他強調(diào)詞體的言情功能。
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寫道:“《花間》以小語致巧,世說靡也?!恫萏谩芬喳愖秩″?,六朝逾也。即詞號稱詩余,然而詩人不為也。何者?其婉孌而近情也,足以移情而奪嗜。其柔靡而近俗也,詩啴緩而就之,而不知其下也。之詩而詞,非詞也。之詞而詩,非詩也?!保?]385在這里他提出,詞與詩的根本區(qū)別,即在于其“近情”“近俗”的特性,可見他對詞體言情的特長有著明確的認識。他還從詞體起源的角度出發(fā),強調(diào)它的言情本色,他說:“蓋六朝諸君臣,頌酒賡色,務裁艷語,默啟詞端,實為濫觴之始?!保?]385他認為詞體源于六朝樂府,而六朝詩歌產(chǎn)生于聲色花酒的生活環(huán)境,天生即有艷情的傾向。因此他明確提出這樣的詞體創(chuàng)作主張:“作則寧為大雅罪人,勿儒冠而胡服也?!保?]385即詞作只管放開去寫男女之情、享樂之意,如果有所顧忌而刻意地以莊重面目去寫嚴肅重大的教化內(nèi)容,反而會顯得不倫不類??梢娝岢膭?chuàng)作態(tài)度就是解放思想大膽言情,認為詞體不適合寫作大雅之音。二者討論的對象范圍不同,但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的。他在論及詞體風格的問題時,也是重在其言情功能,他說:“詞至辛稼軒而變,其源實自蘇長公,至劉改之諸公極矣。南宋如曾覿、張掄輩,應制之作,志在鋪張,故多雄麗。稼軒輩撫時之作,意存感慨,故饒明爽,然而秾情致語,幾于盡矣?!保?]391他認為用詞體來豪放地言志是偏離當行的,因為這喪失了它委婉地言情的本色。他還從創(chuàng)作主體與接收客體的感受經(jīng)驗出發(fā),來說明詞體的“近情”“移情”效果。如“孫夫人‘閑把繡絲挦,認得金針又倒拈’,可謂看朱成碧矣。李易安‘此情無計可消除,方下眉頭,又上心頭’,可謂憔悴支離矣。秦少游‘安排腸斷到黃昏,甫能炙得燈兒了,雨打梨花深閉門’,則一二時無間矣。此非深于閨恨者不能也?!保?]389他談論語言修辭也是重在言情:“‘平蕪盡處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又‘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此淡語之有情者也?!談t而今已拚了,忘則怎生便忘得’,又‘斷送一生憔悴,能消幾個黃昏’,此恒語之有情者也。詠雨‘點點不離楊柳外,聲聲只在芭蕉里’,此淺語之有情者也?!保?]388再如“美成能作景語,不能作情語;能入麗字,不能入雅字,以故價微劣于柳。然至‘枕痕一線紅生玉’,又‘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綿冷’,其形容睡起之妙,真能動人?!保?]388可見他認為無論是淡語、淺語還是恒語,有情才是妙語,能作“情語”才算高明,言情是最終目的。
其次,他將消遣娛樂視為詞的功能之一。用詞消遣娛樂,創(chuàng)作“嘲詠”之作,這在當時已是一種風氣。王世貞《藝苑卮言》里有一則詞話對此有所反映,“邢俊臣性滑稽”條曰:
宣政間,戚里子邢俊臣性滑稽,喜嘲詠,常出入禁中。喜作《臨江仙》詞,末章必用唐律兩句為謔,以寓調(diào)笑?;兆谥没ㄊV之大者,曰神運石,大舟排聯(lián)數(shù)十尾,僅能勝載。即至,上大喜,置艮岳萬歲山,命俊臣為《臨江仙》詞,以高字為韻。末句云:“巍峨萬丈與天高,物輕人意重,千里送鵝毛?!庇至钯x陳朝檜,以陳字為韻。檜亦高五、六丈,圍九尺余,枝覆地幾百步。詞末云:“遠來猶自憶梁陳,江南無好物,聊贈一枝春。”上容之,不怒也。內(nèi)侍梁師成,位兩府,甚尊顯用事,以文學自尚。尤自矜為詩。因進詩,上稱善。顧語俊臣曰:“汝可為好詞,以詠師成詩句之美?!鼻颐涸娮猪???〕伎谡迹┰疲骸坝诳酁樾略?。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髭?!鄙洗笮?。師成恨之。譖其漏泄禁中語,責為越州鈐轄。太守王嶷聞其名,置酒待之,醉歸,燈火蕭疏。明日,攜詞見師,敘其寥落之狀。末云:“扣窗摸戶入房來,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毕g有妓秀美,而肌白如玉雪,頗有腋氣。豐甫令乞酒,末云:“酥胸露出白皚皚,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又有善歌舞而體肥者,末云:“只愁歌舞罷,化作彩云飛?!笨〕疾乓嗍腔?,子瞻如在,當為絕倒。[3]388
這段關(guān)于邢俊臣作詞好滑稽的記載,反映了當時文人常用詞做文字游戲來消遣取樂的情形,王世貞不惜筆墨詳細收錄,還稱贊他的這種做法令人欣賞,這間接反映出在他的意識里面也是這樣看待詞的文體功能,認可用它作為一種應景取樂的工具。
如果說在詞話中他的態(tài)度還只是間接地有所表現(xiàn)的話,那么在他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這種思想意識就表現(xiàn)得非常明顯了。王世貞的詞作里面時雜俳諧,這類嘲詠的滑稽之作,讀后令人忍俊不禁,也像他所記述的邢俊臣一樣令人絕倒。茲舉兩首和七夕有關(guān)的作品為例。先看《鵲橋仙·七夕》:“冰盤薦巧,珠簾堆瑩,半卷生綃光致。嫦娥妒眼便西沉,又早倩,羲和催轡。多情瑞鵲,填橋度我,何不曉來回避。但教三萬六千年,也不弱,人間百歲?!保?]1094詞中所寫的嫦娥的嫉妒,對瑞鵲的嗔怪,聯(lián)想豐富,描寫夸張,富有諧趣。另一首描寫更為生動,詞為《滿庭芳·閏六月初七夜,戲為天孫賦此》:“玉露初零,金飚微送,銀浦垂靜還波。七襄人倦,纖手擲魚梭。記得年時此夜,雙星聚,樂事還多。生綃底,天雞唱醒,低語別牛哥。 黃昏腸斷處,無情烏鵲,忘卻填河。漸轉(zhuǎn)低瑤斗,蹙損青蛾。方悟朱明宰閏,排年月,恨殺羲和。常記取,人間天上,要好便多磨?!保?]1095此詞描寫假設的情形十分具體,畫面感強烈,假想人物心理十分細膩,有賦體鋪陳之妙,其戲謔之筆使人捧腹,與傳統(tǒng)的以詠七夕之詞的飽含深情迥異其趣。其它如《鳳凰臺上憶吹簫·愁》也是諧俗之作:“漸譙樓三點,喚起千愁。與醉平分此夜,猛地里,醉去難留?!薄皩に急?,何年向人,覓換眉頭?!保?]1093詞中寫醉與愁平分長夜,而醉忽去只留愁,又寫因有愁而蹙眉,卻琢磨換去眉頭以解憂愁,這些滑稽之想正是來自于他的娛樂態(tài)度。除了這類構(gòu)思富有諧趣的詞作之外,他還創(chuàng)作了很多游戲文字,這些戲作或為好奇,或為炫博,也間接反映出了他的詞體功能意識。前人都注意到了王世貞的“獨木橋體”,指出這是一種游戲之作。如沈雄《古今詞話·詞辨》下卷說“有用福唐體者,弇州效山谷為之,其旨趣尚遜前人。何況今日,偶一游戲為之可也?!保?]925劉體仁《七頌堂詞繹》云:“山谷全首用‘聲’字為韻,注云‘效福唐獨木橋體’,不知何體也,然猶上句不用韻。至元美道場山,則句句皆用‘山’字,謂之戲作可也。詞中如效醉翁‘也’ 字,效楚詞‘些’字、‘兮’字,皆不可無一,不可有 二?!保?]623他們所說的是王世貞的《一剪梅·登道場山 望何山作》:“小籃輿踏道場山,坐里青山,望里青 山。漸看紅日欲銜山,湖上青山,湖底青山。 一彎 斜抹是何山?道是何山,又問何山?姓何高士住何 山?除卻何山,更有何山?”這就是“福唐獨木橋體”, 這篇通首押“山”字為韻。文中機趣尤在下片,山名 即“何山”,故而問答錯亂,產(chǎn)生令人發(fā)笑的效果,純 屬靈感一現(xiàn)的游戲之作。他的回文體詞作的游戲創(chuàng) 作動機就更加不言而喻了。例如他的兩首《菩薩蠻》:
白楊長映孤山碧,碧山孤映長白楊。春暮別傷人,人傷別暮春。 雁歸迷塞遠,遠塞迷歸雁。樓倚獨深愁,愁深獨倚樓。斷風依約愁砧亂,亂砧依約愁風斷。無語對燈孤,孤燈對語 無。冷香留去影,影去留香冷。思后夢來期,期來夢后思。[5]1087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王世貞的批評理論和創(chuàng)作 實踐,可以總結(jié)出其詞學思想的基本內(nèi)容:一方面 是他的詞體審美觀,即主張風格婉約、聲韻諧和;另 一方面是他的詞體功能觀,即認為詞體適宜于言 情、可用于娛樂。作為明代的詞壇大家,他的這些文 學觀念反映了當時的主流傾向,對研究明代詞學發(fā) 展歷史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