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蓓
[摘 要] 元情緒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從元情緒的感知、評價、情緒調節(jié)出發(fā),具體分析了教師在各階段如何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關鍵詞] 元情緒;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元情緒的內(nèi)涵
元情緒指的是個體對自我情緒的感知和評價,對自我情緒產(chǎn)生的原因、過程、結果進行分析,然后進行自我情緒的調控。自我情緒包括喜、怒、哀、懼怕等基本情緒及其衍生出的高級情緒等,元情緒表現(xiàn)為個體對其心理活動過程的全面認知并實施動態(tài)調控的過程。對于中學生而言,其認知能力相對較弱,在行事過程中表現(xiàn)出明顯的情緒化,因此,將元情緒應用于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往往能夠產(chǎn)生明顯的促進作用。
二、感知過程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感知是元情緒過程的最初階段,即個體對自身情緒變化的認知,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導學生對自身情緒變化有一個明確的認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對于多數(shù)中學生而言,其認知能力相對有限,學??梢栽O立專門的情感訓練過程,以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認知能力,使學生在發(fā)生情緒變化時能夠清晰辨識不同的情緒感受,并從中了解不同情緒感受所包含的意義,然后回歸到自身,理解自我的心理變化與行為變化之間的關系。當情緒發(fā)生變化后,個體的行為也會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對于學生而言,導致其發(fā)生情緒變化的信息來源是復雜多樣的,而在相對的復雜的信息中,多種因素交織在一起,而這些因素則會產(chǎn)生驅動作用。在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讓學生對自身的情緒變化過程有一個明確認知,因外界信息源的干擾而出現(xiàn)負面情緒變化時,使學生能夠明確認知整個情緒變化的原因以及與自身所產(chǎn)生行為之間的聯(lián)系,將其看作是一種正常反應,在這一認知的基礎上使學生冷靜面對所發(fā)生的事情,切不可因外部不良信息的干擾而出現(xiàn)慌亂、迷失等行為。
三、評價過程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評價是元情緒過程的第二階段,評價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將意識層面的模糊情緒清晰化,然后將情緒信息轉化為表情和語言信息。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評價,完成對某種情感利弊的權衡,然后為其進行后期的情緒調解提供依據(jù)。例如,在中學階段,受家庭背景、個人性格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學生處于長期的情感封閉狀態(tài),在與同學的情感交流過程中存在明顯的阻礙,在遇到學習和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時,則會過度悲觀。針對此類學生,教師可以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開導,幫助學生對自己所產(chǎn)生的這一情緒進行科學評價,使其認識到,在困難、挫折等外部因素影響下所產(chǎn)生的負面情緒,本是一種正?,F(xiàn)象,但是過度悲觀則是一種妥協(xié),這并不利于問題的解決,只會形成惡性循環(huán),對自己后期的學習生活造成更多的負面影響,使學生認識到這一層的意思后,然后明確后期的發(fā)展方向,即從閉塞的情緒狀態(tài)中走出來,不能夠被負面情緒所左右,然后做好下一階段調整情緒的準備。
四、調節(jié)過程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情緒調節(jié)是元情緒過程的最后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即在前期認知及評價的過程中,個體針對當前的情緒狀態(tài)進行心理調整。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在引導學生在對負面情緒正確認知及評價的基礎上,學會科學的調整,然后使其心理處于一種理想的平衡狀態(tài),這對于中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例如,針對上述情感閉塞的學生,教師在引導學生對其情緒狀態(tài)進行科學評價后,可以通過與學生交流,讓學生將自己心中的煩惱說出來,在此之后,學生的心理壓力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而吐露心中煩悶,是最簡單、最常見的心理調整方式之一。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作進一步的心理調整,具體而言,首先查找引發(fā)其不良心理狀態(tài)的源頭,如學習中解題方面遇到的困難,了解之后,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圍繞問題進一步深入學習所講過的知識點,深入認識所學理論知識的內(nèi)涵,然后回頭再去分析所遇到的習題,引導學生按照嚴密的邏輯思維將問題一步步解答,在此之后學生的情緒必然會發(fā)生明顯的變化。
綜上所述,元情緒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非常突出,教師要善于利用元情緒,引導學生一步步認識其情緒狀態(tài),并通過科學的調整,使其擺脫負面情緒的影響,不斷提升其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孟歡,范會勇.中學生元情緒、心理彈性及生活滿意度的相關研究[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7(01).
[2]胡炳政.農(nóng)村貧困地區(qū)初中生心理彈性與生活滿意度的關系研究[J].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1(05).
(責任編輯:文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