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盧德生
(四川師范大學 教育科學學院,四川 成都 610068)
2000多年前,中華偉大先賢孔子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傳統(tǒng),杏壇設教,開啟了體驗式教學的新篇章,形成了以“道德踐履、仁愛貴和、精思善疑、平等民主”為核心的游學思想,成為我國研學旅行的奠基人。本文沿著歷史的脈絡,以研學旅行的形態(tài)變化為主要依據(jù),將研學旅行的歷史分為古代游學期和近代海外修學旅游期、現(xiàn)代修學旅游期和當代研學旅行期四個階段進行探索,分別對四個時期的歷史背景、發(fā)展狀況、發(fā)展特點進行了闡述,并對不同時期的形態(tài)進行了綜合比較,討論與總結了研學旅行歷史演變的特征以及對當代研學旅行的啟示。
“游學”是最為傳統(tǒng)的學習、教育方式之一。盡管“游學”一詞較早見于《史記·春申君列傳》,但學者對其尚未形成統(tǒng)一認識。通過查閱相關文獻,我們可把游學定義為一種文化人通過異地旅行獲得知識、通過遍游各地親自進行文化體驗、遠游異地拜師求學以及文人之間擴大學術視野進行學術交流的活動。簡單說來,游學就是一種通過異地求知的文化活動。
游學起源期——春秋戰(zhàn)國時期。當時文化中心極其分散,諸子百家,學術爭鳴,成立了多種學派,相互切磋,交流融合,形成一幅文化繁榮的景象。這為有知識有才能有抱負的學士提供了有利的途徑,他們通過周游列國,游說自己的主張和觀點,并通過與他人辯論來得到各國諸侯與私家的賞識,達到布衣取卿相的目的,從而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抱負。最為典型的代表就是孔子,他率領眾弟子離開魯國,游歷輾轉于衛(wèi)、曹、宋、鄭、陳、蔡、楚等七個國家,四處游說講學,一方面向各國頻繁地游說和展示自己的治國理念、政治主張,另一方面,率眾弟子游學、讀書和悟道等,體驗山水,感悟人生。進行了為期連續(xù)十四年的列國游學生涯,史稱“孔子周游列國”。之所以興起游學這種現(xiàn)象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一是私學的興起。當時貴族統(tǒng)治力量衰落,無暇顧及教育,官學教育因此衰弱,造成對人才的需求強烈和掌握文化的人淪落到社會下層,私學由此興起;二是養(yǎng)士之風的盛行。諸侯爭霸,各國諸侯開始招賢納士,引進人才,擴張自己的勢力,于是尊士、養(yǎng)士、爭士成為各諸侯國上層社會的一種風尚。三是稷下學宮的輝煌。由于稷下學宮實行的是學無常師的靈活教學制度,為四方有志游士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備受游士們的青睞,吸引了絡繹不絕的士人來此地游學。
概言之,春秋戰(zhàn)國時期游學的基本特點包括:(1)大多數(shù)學士的游學目的帶有極強的功利性。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游者們大多數(shù)是社會下層的人民,出身寒門,沒有一定的經(jīng)濟基礎,需要通過游學得到各諸侯的賞識,從而改變自己貧苦的家室;(2)游學之風打破了學在官府、樂僅限大夫的局面,提高了游學的受教范圍和文化廣度。
游學的發(fā)展期——隋唐時期。整個隋唐時期出現(xiàn)了中國古代空前繁榮的景象,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方面面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游學也在這動蕩的變化過程中逐步發(fā)展著。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一是物質繁榮與精神文明。隋唐時期在政治上實行國家大一統(tǒng),政治局面相對穩(wěn)定;在經(jīng)濟上是以小農經(jīng)濟為主,呈現(xiàn)繁榮景象;在思想文化上佛、道、儒三教合一,全面繁榮。二是民間私學的興盛。隋唐時期的私學很受重視,政府不僅提倡私學,還鼓勵民間人士自己籌辦并加以勉勵,私學的形式和內容變得多樣化。三是科舉制的興起。隋唐時期確立了以文取士的科舉考試制度打破了門第的限制,為一般的知識分子提供了參政的機會。
在上述背景下,游學備受學者們的青睞,由此產(chǎn)生了以下三種類型:一是求學之游。隋唐時期物質繁榮與精神文明極其絢爛,一方面為各地志同道合的游者相互聚集在一起,以學會友,共同探討人生的真理和智慧。另一方面部分知識學者爬山涉水,一邊體會地方情懷與智慧,一邊傳播本國文化,不斷增長見識。二是求士之游。隋唐時期為了將“學而優(yōu)則仕”用于實踐,開創(chuàng)了科舉制的先河,為廣大寒門弟子提供了一條改變家族命運的路徑。三是體驗之游。部分學者在求學的過程中不僅僅局限于知識層面的追求,更多的是去追求精神層面,到各個地方游山玩水,陶冶自己的情懷。
概言之,這一時期的游學特點包括:(1)游學目的的復雜性。一是功利性。從春秋到隋唐,游學的目的變得越來越功利化,求學者不是單純的為了獲取知識而是為了結交更多的知名學士,以此來鞏固自己的勢力。二是隱居性。這一時期,許多士大夫在晚期的時候看淡了官場上的名利,他們不談國事、不言民生,隱居鄉(xiāng)村,游歷于田園山水之間。他們的游學目的不再為了追求功名利祿,而是為了追求自然田園風光,探索生命的真諦,實現(xiàn)天人合一的境界。(2)游學內容的豐富化。隋唐時期不在遵從獨尊儒術,而是儒學、佛學、道學多種思想競相發(fā)展,許多學者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不遠萬里求學于多種思想兼容的私學。(3)游學主體的多元化。游學的主體不再局限于青年、中年,童子也可以進行游學,已經(jīng)沒有年齡限制了,達到老少皆游的狀態(tài)。此外,相關文人和儒士的參與也使游學的主體變得多元化。
游學的興盛期——元代時期。元朝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大一統(tǒng)王朝。一方面元朝統(tǒng)治者將科舉制廢除,斷絕了元朝儒士通過科舉做官的路徑,此外,元朝統(tǒng)治者想大力開拓疆域使各個民族之間相互融合,這就促使了許多文化水平較低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游歷四方學習漢學;另一方面民間開辦的書院、義塾等也公開接受遠道而來的游者來此處學習,并且一些隱居的儒士也接納游學者作為自己學生,傳授相關知識。元朝社會的繁榮安定、開放的教育政策以及南北統(tǒng)一局面等客觀條件都促使了游學在元代興盛起來。
元代時期的游學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儒學之游。元代繼承和傳播了自北宋以后形成的新儒學思想,形成了各級儒學,不僅教學規(guī)模宏大,而且教學設備和水平都很完善;二是從師之游。許多游者為了學習廣闊的知識,跋山涉水拜訪名師,并成為其門下的一員,與其他弟子相互學習、取長補短來增長自己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三是書院義塾之游。自宋代以后,書院在元朝得到進一步發(fā)展,書院數(shù)量和教學規(guī)模都明顯擴大,使得元代的書院義塾之游也極其盛行。
概言之,元代游學時期的特點包括:(1)元代少數(shù)民族眾多,學官之選混亂,教學發(fā)展極其不平衡,各地方的教學水平差異甚大。游學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各方有志游士自由選擇學習的場所和資源,對元代的教育進一步補充,提高了元代教育的整體水平。(2)游學形式上新增了書院義塾之游,促使了更多學士有了選擇游學的機會,游學獲得進一步的發(fā)展。(3)元代少數(shù)民族之士到四處各地游學,促使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游學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帶有民族文化性。
游學發(fā)展到近代,和古代的游學已有一定區(qū)別。人們更多使用“海外修學旅游”這一詞,也就是所謂的“留學”。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清政府奉行閉關鎖國的政策,中國的領土開始被割裂,逐步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對此,清王朝被迫做出對外開放政策,特別是海外修學旅游政策的出臺。這一舉動造成一大波愛國知識分子和開明紳士開始放眼世界,學習西方科技文化,尋求救國之道的局面。近代的留學潮熱主要經(jīng)歷了四個階段:赴美留學、留學日本、庚款留學、留法勤工儉學。
一是赴美留學。由于洋務運動時期需要大批的外交工業(yè)技術人才,剛留學美國回來的容閎便上奏朝廷關于派遣中國學生到國外學習先進技術的事情,于是1872年8月容閎率領中國第一批30名幼童乘船赴美學習,近代首批中國留學生之旅由此開始。二是留學日本。1894年甲午中日戰(zhàn)失敗以后,亡國危機激發(fā)了中華民族人民的覺醒。國民也看到日本經(jīng)過明治維新等一系列改革已經(jīng)不再是以前前往唐朝學習的小國了,而是逐漸變得強盛起來的大國了。于是,清政府大力鼓勵青年學子以及知識分子出國留學尋求民族振興、國家富強的道路。一股留學日本的熱潮便由此涌現(xiàn),其中李大釗等人為典型代表。三是庚款留學。在中國“庚子賠款”后,美、英、法等國出于長遠考慮,為了擴大其在華的影響,相繼與中國簽立協(xié)定,要求中國輸送相應留學生。這一時期的留學形勢形成了新的多元化局面,造就了一大批出色的科學家涌現(xiàn),成為中國現(xiàn)代科技事業(yè)的奠基人和開拓者。四是留法勤工儉學。這一留學運動主要發(fā)生在五四運動前后,并且是一種全新的留學模式。在巴黎華法教育會與廣安勤工儉學會的大力倡導下,以及五四運動爆發(fā)后的各種新思潮涌入,促使赴法勤工儉學的新的留學潮流。這批留學生主要是以“勤以作工,儉以求學”為宗旨,沒有官費和庚款的支持,在法國各地的學校和大工廠中邊工作邊學習,研究各種社會主義思潮。
概言之,海外修學旅游期的特點為:(1)出臺了相關留學政策,體系越來越完善,國家的重視度也逐漸提高;(2)引進了西方各種先進思潮,諸如科學社會主義思潮、民生主義思潮等;(3)出國留學的經(jīng)費來源有官費和自費兩種形式;(4)留學的學習內容多樣化。一方面可以學習歐洲的經(jīng)濟建設、人文思想等;另一方面還可以學習軍事技術、制造業(yè)等專業(yè);(5)從出游的范圍來看,留學的地方只能是國外,不能是國內;(6)出國留學的時間偏長,一般至少需要幾年的時間在異國進行學習深造;(7)廣大留學生的留學目的主要是為了學習西方先進的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教育方法等思想與文化,貫穿一條主線“探求真理、學習科學、愛國救亡、振興中華”,[1]尋求一條救國之道。
1.改革開放前
新中國建立到改革開放前,當時的中國一窮二白,于是我們的黨帶領人民開始探索社會主義的建設規(guī)律,由于在探究摸索階段,在這過程中出現(xiàn)不少失誤和錯誤,給黨、國家和人民的事業(yè)帶來嚴重的損失。因此,在這段時期的教育也是停滯不前、雜亂無章的。筆者通過查閱文獻,雖然未能查到這段時間關于修學旅游的文獻,但查到了關于留學的相關文獻。我國建國初期國力薄弱,中國政府實行“一邊倒”的外交政策,提出向以蘇聯(lián)為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學習的口號,1951年我國向蘇聯(lián)派出375名留學生,后因中蘇關系惡化,留學教育停滯不前。從1972年始,我國先后向英、法、意等32個國家派遣了大約1548名留學人員去學習,留學教育表現(xiàn)出復蘇和發(fā)展之勢??傊?,在改革開放前期仍表現(xiàn)為留學教育,沒有出現(xiàn)修學旅游教育。
2.改革開放后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提出對外開放的政策,這一舉動使中國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人們的溫飽問題得到解決時,往往不再局限于對物質需求的關注,轉向更多的精神需求的滿足。因此,單一性的知識性教育已經(jīng)不能滿足廣眾人民的需求,更多的是追求體驗式、開放式的教育,這時就會出現(xiàn)有關修學旅游的教育形式來彌補傳統(tǒng)知識性教育的不足。通過修學旅游,學生們不僅能從中獲得愉悅的旅游體驗,還能學到許多課堂上、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開闊視野、增長能力。
日本最早提出“修學旅游”,并于1946年開始正式納入學校教育體系在全國范圍實施,活動對象主要是中小學生團體。在日本,修學旅游被看做一種以學習專業(yè)知識和技能或增加見識為旅游動機,學校組織學生到其他國家或地區(qū)進行的集體旅行活動,藉此達成多元學習目標的教育方式。[2]我國修學旅游起步較晚,比較早的是1989年推出的山東曲阜孔子家鄉(xiāng)修學旅游,一般每期十余人到幾十人不等,修學期限在3至15天,學習的主要內容為孔子生平及其哲學思想、中國歷史書法、民俗、中醫(yī)、烹飪等。[3]2001年,江澤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國”方略,全社會重視素質教育,修學游出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象,由傳統(tǒng)的觀光型向學習型、知識型、文化型學習的轉變。[4]修學旅游是以一個專題為目標,或考察某地風俗文化,或了解一門學科,或學習一門語言,或參觀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等的一種旅游行為,它有助于旅游者開闊視野、增長知識、豐富閱歷等。[4]
概言之,這一時期修學旅游的特點主要為:(1)以“學”為主,要求參與者在旅游的過程中學到更系統(tǒng)以及更易于接收的知識,并且要有所收獲,有所體驗,從而增加自己的閱歷達到精神境界上的修養(yǎng),這與傳統(tǒng)純屬游玩的旅游是有極大的區(qū)別的;(2)教育行業(yè)與旅行社首次緊密結合,把學習活動與旅游產(chǎn)品開發(fā)相聯(lián)系的一種新型旅游行為;(3)突出綜合性,主要是以某個專題為主,例如人文旅游類以及自然資源旅游類等,突出知識性與文化性相結合。
“研學旅行”的說法出現(xiàn)最晚。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提出了要“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想法。2014年7月,教育部開始進行研學旅行試點的實施,公布了首批“中國研學旅游示范基地與目的地”,為開展中小學研學旅行做好典范。2016年底,教育部等11個部門又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首次將研學旅行納入國家教育政策,直接進一步推動國內中小學積極開展研學旅行的熱潮。
關于研學旅行目前沒有明確的定義,主要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研學旅行就是指以研究性、探究性學習為目的的專項旅行;狹義的研學旅行是指一門以學生為主體,以發(fā)展學生能力為目標,在內容上超越了教材、課堂和學校的局限,具有探究性、實踐性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5]那大力推行研學旅行又有什么價值和意義呢?一是順應了教育改革的新形勢。在當前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中,以往應試教育所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不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更多的是需要綜合性素質人才。而研學旅行有助于幫助學生走出教室,實施體驗式、探究式學習,培養(yǎng)綜合性能力,從而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二是符合青少年成長的特性。青少年成長的過程主要是從一個自然人變成社會人的一個社會化過程。首先在成長中體驗,只有當自己真真切切地體驗了每一次成長中帶來的變化,并從中學會反思,這樣我們才能變得更加成熟、自信;其次成長的過程具有實踐性,只有當我們把所學的知識運用于實踐,做到知行合一,我們的人生才能算真正的有意義;最后成長的過程具有融合性,一個人的成長更多的是與同齡人、長輩等一起相互交流、融合長大。三是有助于提高中小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品格等多方面。在知識獲取上,學生可以通過研學旅行直接獲取超越課堂、教材和學校以外的更真實、更廣闊的知識;在能力培養(yǎng)上,學生通過研學旅行可以培養(yǎng)他們探究發(fā)現(xiàn)、自主創(chuàng)新、溝通合作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在情感體驗上,通過研學旅行,師生之間相互交流、體驗,增進生與生、師與生、師與師之間的感情;在品格培養(yǎng)上,通過研學旅行,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責任意識、集體意識、關愛他人、愛國情懷等。四是體現(xiàn)了真實性的教育形式。研學旅行是通過研究性學習與旅行相結合的方式,真真正正讓學生與自然接觸、與社會接觸、與他人接觸、與自我接觸,從而改變我國一直以來重理論輕實踐、重道德灌輸輕體驗的局面。[6]
概言之,當代研學旅行的特點主要為:(1)以青少年學生為中心。研學旅行的主體對象是以青少年為主,并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興趣愛好等進行內容、時間、地點等方面的安排,讓學生能從研學旅行中更容易獲取相關知識與能力;(2)學校為主要單位。學校通過組織旅行活動以及增強安全管理讓學生從中獲取知識以及情感體驗,與學生自主旅行的性質有很大的不同;(3)有良好的社會支持為動力。首先是國家政策在宏觀層面的支持,研學旅行在2016年教育部等11個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中正式提出;其次是各行業(yè)企業(yè)的中觀支持,研學旅行必須要和旅行社相結合,并且旅行機構在各方面都要有權威性和專業(yè)性,才能保證研學旅行有序地開展并得到社會的認可,此外還可以極大促進旅游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最后是家長微觀層面的支持,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只有當家長全力支持孩子參加研學旅行,才能有效確保研學旅行全面開展;(4)有著明確的主題和學習目的。利用人文歷史、自然景觀、科學技術資源等不同的地點來開展不同的研學專題,讓學生從中獲取不同的知識;(5)時間有著明確的限定。為了更加明確研學旅行的內涵以及學生出行的安全,《意見》中明確規(guī)定了研學旅行的時間最長不能超過15天;(6)具有濃厚的探究性、開放性的韻味。從確定主題到方案的實施到結果的評估,學生都全程自主參與進來,對遇到的問題進行相關探究,與他人合作,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這與傳統(tǒng)的直接告訴學生結果的教學方法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它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并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縱觀不同時期研學旅行的演變,可以發(fā)現(xiàn),研學旅行在不同時期展現(xiàn)了不同的特征,通過比較將其歸納如下:
研學旅行在教學組織方式上發(fā)生的重大變化主要體現(xiàn)在教學方式、教學地點、教學時間、教學對象四個方面。首先,在教學方式上,“游中學”始終是研學旅行的核心教學方式,從古代到現(xiàn)代從未發(fā)生過變化。在當代的研學旅行中,在“游中學”的同時,要有明確的主題和學習目的,不僅要學習知識,更要學習有用的、易于吸收和啟發(fā)的知識。其次,在教學地點上,從古代只在區(qū)域與區(qū)域之間進行游學逐漸發(fā)展到境外、境內都可以進行學習,不僅可以學習到本國的知識文化,還可以學習到其他國家先進的思想文化,從而進一步拓寬學習者學習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在教學時間上,學習的時間有著明確的要求,從古代不限時間到近代限時幾年再到現(xiàn)代最多不超過15天逐漸縮小時間的范圍來確保學生出游的安全性。最后,在教學對象上,從古代的老少皆可游學發(fā)展為現(xiàn)代只以青少年為中心的研學旅行,進一步明確研學對象,以學生發(fā)展為主。
在古代,游學所處的社會背景相對復雜,再加上科舉制的并存,其教學的功能相對復雜,不是簡單的為了增長知識或者陶冶性情,更多的是帶有極強的功利性。一方面一些游者希望通過游學達到布衣取卿相的目的來改變自己家族的命運,提升社會地位;另一方面一些游者到遠處結交名師,利用名師的關系廣交賢士,為以后從政做官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在近代,由于清政府閉關鎖國的政策,造成中國的經(jīng)濟日益衰退,成為各國侵占的對象,國際地位逐漸下滑。一些愛國知識分子便遠赴異國留學,學習西方先進的思想文化、改革路徑、科學技術等來尋求一條“振興中華”的救國之道,從而改變中華民族的命運。在現(xiàn)代,由于對外開放對策的實施,我國從日本引進了“修學旅游”,其主要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們不僅能在旅游中獲得愉快的體驗,更重要的是能學到課堂上、書本上以及教室內學不到的知識,開闊視野、增加閱歷、提升能力等。并且這一時期的研究側重于把修學旅游作為一項旅游活動而非一種教育產(chǎn)品。在當代,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所培養(yǎng)的人已經(jīng)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了。在即將到來的人工智能時代,社會更多需要的是跨學科綜合性素質人才。通過研學旅行可以讓學生走出教室,更好地切身體驗最真實的環(huán)境,并在這個情境中讓學生們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某一問題從而解決這一問題,通過邊研邊學的親身實踐達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目的。概括地說,研學旅行教育的功能逐漸演變?yōu)橐詫W生自身發(fā)展為中心,成為一個符合新時代發(fā)展的人。
綜上述,回顧了古代游學期、近代海外修學旅游期、現(xiàn)代修學旅游期、當代研學旅行期這一漫長而又曲折的歷史變遷。這一演變過程對當代研學旅行又有哪些啟示呢?從這一漫長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游中學”的原則始終貫穿于整條歷史變遷過程,這也是它如此生生不息的原因。目前,許多學校對于研學旅行的教育意義與目的缺乏系統(tǒng)的思考,對研學旅行的教育價值沒有一個準確的認識,把研學旅行仍然等同于過去的春游、秋游、夏令營等活動,于是就出現(xiàn)了“重游輕學”“只游不學”“游重于學”的現(xiàn)象。還有一些花費巨大的境外游也往往停留在出國游玩、合影留戀等表面活動上,而沒有真正體現(xiàn)研學的意義。因此,為了更好地體現(xiàn)研學的意義,應從以下幾方面來加以完善改進。一是要明確研學旅行的目的。研學旅行與其他旅行形式最大的區(qū)別在于有著明確的教育目的、主題,并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興趣愛好,貫穿一條明確的主線安排不同學段、不同內容,幫助學生結合生活中的感悟真正做到“在游中學,在行中思”。二是研學旅行的過程具有探究性。在整個研學旅行的過程中,老師要創(chuàng)設相關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問題,而不是直接告訴學生問題答案,讓學生們自行組合并分工明確,讓每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的任務,最終在合作探索中解決這個問題。三是豐富研學旅行產(chǎn)品。只有真正地從內在豐富研學旅行產(chǎn)品,開發(fā)一些創(chuàng)新行項目,提高研學旅行的趣味性與專業(yè)性,讓學生體會到此次研學的意義,才能更好地吸引學生在旅行的過程中做到邊研邊學,而不是只游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