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的議論文,不僅要觀點鮮明,還要能夠條分縷析、層層深入地證明自己的觀點。在議論寫作中適當地運用理性思辨,不僅能讓論證更加周密,也能給文章增加一點深度。
在2018年高考試卷中,天津卷和江蘇卷仍然堅持考查學生辨析概念的能力。天津卷“器”審題難度不大,但如不能好好地辨析概念,極易陷入概念解讀淺表化的誤區(qū),如將“器”簡單理解為“工具”,將“器”所象征的精神內涵隨意泛化、貼標簽。有考生寫“家風之器”,寫“紙”是文明之“器”,都屬于對“器”概念理解不到位。
要避開這些誤區(qū),必須培養(yǎng)學生辨析概念的能力。如“國之重器”與“成大器”兩者看似都有“器”,但內涵所指和能指有一定區(qū)別。前者是指具體事物:如西周青銅鼎或是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其背后凝結著國人智慧、創(chuàng)造、精神和文化等。而后者“成大器”,則須從精神、品質的角度理解為“才干、氣度”,或指“有擔當精神的人或物”。如此辨析,便可知前者須由具體而生發(fā)哲思,而后者由抽象而需具體來佐證。兩者概念內涵和寫作方向可以說是大相徑庭。如文章片段:
“器”究竟是什么呢?我以為,“器”是超乎尋常的膽識,是精銳得當的眼光,是卓爾不群的能力……“器”絕非憑空得來,它是需要“鑄”的,只是它要求鑄造的匠人以生活為爐,以一生為期來打造罷了?!拌T器”考驗的是匠人的匠心,若是全身心投入其中,必是于細微之處精雕細琢,最終呈現給世人一個完美的作品。
有了概念的辨析,文章論述也就有了準確性,也有了思路。該片段先寫“器”的內涵,再以匠人“鑄器”來具體闡述。既為文章定下了立意,也為下面的行文打開了思路,如此為文,文章才能走向深刻。
今年全國卷Ⅱ作文題“幸存者偏差”是以“軍方和沃德之間爭議”、“飛機彈痕多和少”等幾組矛盾沖突構成了一則材料;上海卷更是直接以“關注自身的需要”與“被他人需要”來引起考生的思考。這兩則材料考查的是辯證地看待問題的能力,在理性的思辨中審題立意、提取觀點。需要注意,兩個方面的事物不可支持,可駁斥,也可指出兩者不足,提出更為理性的觀點。但切不可只顧一方面而忘記兼提另一方面,否則只能是自說自話,難以令人信服。如高考佳作《看到看不到的》,先就一方面加以分析,引出自己的觀點:
只有沃德看到了別人沒有看到的。幸存戰(zhàn)機之所以幸存,是因為受傷的部位并不致命,而真正應該受到重視的那些傷口,卻早已隨著失事戰(zhàn)機消逝在硝煙與炮火中。看到別人所看不到的,只有這樣,才能防止被一葉障目而不見泰山,才能做出正確的決策。
經過此番分析,水到渠成地提出自己觀點。但如果文章僅僅停止于此,則會說服力不強,論證不透徹,須對另一方面闡述論證。
但是否所有被忽視的都有價值?并非如此??吹絼e人看不到的,不意味著必須要將自己慧眼獨識的內容加以利用,而是在仔細辨別與考量的基礎上有所取舍。哪怕這部分只有1%是有益的,也是成功。
在新材料作文中經常會遇到類似辯證關系論題,如“憂與喜”、“好與壞”、“美與丑”、“大與小”,均須考生在把握論題之間關系的前提下進行正反對比論證,文章的立意會更明確、更清晰,更有力度。
在教育部強調高考“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之后,全國卷I關注“世紀寶寶和中國夢”;北京卷呼應“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fā)展中成長”和“綠水青山圖”等時代話語;浙江卷則是浙江人書寫“浙江精神”。跳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書齋,關注社會時事、書寫祖國已經是鮮明的寫作導向。面對此類新文題,學生極易堆砌概念、缺乏深度。此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采用“發(fā)問式”論證方式,對現象進行發(fā)問,找出現象背后的原因;對原因再進行追問,進而探究出問題的本質,讓學生的思維在問題的引領下一步步展現出思考的深度。
以“各地舉辦‘螢火蟲之約’主題展覽、放飛螢火蟲活動”時事為例,來闡明如何“發(fā)問式”論證:一是要問“現象”。任何現象都是多面的,要針對現象背后存在的問題進行發(fā)問。“夜晚的浪漫放飛固然美,但卻少有人看到白天人造溪流里的尸橫遍地。所以,我更愿意相信,所謂浪漫之約實際上只是一場死亡狂歡?!弊穯柆F象背后存在的不足之處,拓展了話題。問得準不準、有無可探討性,需要平時多積累。二是問“原因”。要針對現象追問原因,要多角度、多層次追問。如可追問:“又是什么讓人們對這個螢火蟲放飛趨之若鶩呢?”可從“情懷”、“商家炒作”、“環(huán)保意識淡薄”等角度來分析論證,連番追問下來便打開了思路、豐富了論證。三是要問“本質”。要能從一定的理論高度揭示出本質。如可概括為:“其實對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崇尚并沒有錯,錯的只是方式?!薄叭伺c自然真正適宜的相處方式,不是征服,不是上帝視角,而是一種敬畏,敬畏其美,敬畏其包容?!边@些理論解讀就更加全面地揭示“螢火蟲之約”的意義,從而讓文章一步步走向了深刻,立意也得到了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