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認知負荷理論視角下的大學英語移動學習研究綜述

2019-03-14 13:34曹順娣劉蘭
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9年1期
關鍵詞:移動學習

曹順娣 劉蘭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移動學習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普遍學習模式。分析大學英語移動學習研究的重要性,回顧國內大學英語移動學習研究的現狀,總結了認知負荷理論視角下的大學英語移動學習研究的三大理論基礎,即認知負荷理論、移動學習理論、艾賓浩斯遺忘理論,并從移動設備和技術發(fā)展以及大學英語移動學習環(huán)境兩個方面論證了該研究的可行性。

關鍵詞:認知負荷理論;大學英語學習;移動學習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7836(2019)01-0133-03

一、研究背景

1.大學英語移動學習研究的重要性

2013年,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要求下,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了全新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作為大學英語這一學科的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督虒W指南》在教學大綱的制定、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教學方式方法的貫徹等方面都與之前的《大學英語課程要求》有了很大的變化??紤]到近年來計算機使用的普及以及網絡技術的提升,《教學指南》強調:大學英語課程應該大力推進傳統(tǒng)的課程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督虒W指南》同時提出:教師應該多使用微課或慕課等新的教學模式,同時更多地利用網絡優(yōu)質教學資源,以拓展教學內容,從而引導學生向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學習發(fā)展[1]。同時,由于大學英語課程總課時的減少,學生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時間必然減少,更多的學習任務必將轉移到課外,意味著由教師提供監(jiān)督和輔助的自主學習將成為一種普遍的趨勢。這就為大學英語的移動學習提供了必備的理論支持和現實依據。

從全球范圍來看,隨著移動設備使用的普及以及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移動性已經成為全世界的普遍特點。尤其是近年來隨著移動設備存儲性能和信息處理性能的增強以及無線網絡覆蓋的普及,用戶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收發(fā)和處理各種信息。這一發(fā)展趨勢也為基于手持式移動設備(智能手機)和無線網絡的大學英語移動學習提供了可能。此外,各種用于輔助英語學習的智能手機APP、小程序,以及微信公眾號大量涌現,也為大學英語的移動學習提供了更多的便利。這種全新的學習模式具有資源更新迅速、安裝方式簡單、使用方式便捷、使用功能強大等特點。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和研究領域,探討如何利用移動設備以及現有網絡資源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具有極高的理論價值和實際指導意義。

2.國內大學英語移動學習研究的現狀

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英語需要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具備較高的參與意識與主觀能動性,并且能夠在掌握語言知識的基礎上,將理論應用于語言實踐。而如何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引入先進的網絡技術和教學資源,作為學習者提高聽、說、讀、寫、譯等能力的輔助手段,增強學習者的自主性,激發(fā)學習者的興趣,從而使英語學習變得更有效,一直以來都是英語學界和教育界的研究熱點。與其他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比較,移動學習具有學習內容個性化、學習方式便捷化、交互方式多樣化等特點。國外對于移動學習的應用研究起步較早,成果幾乎已經應用于所有教育領域[2]。

我國對于移動學習的研究起步較晚,與歐洲和北美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相比仍然比較滯后。在研究早期,我國對于移動學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規(guī)范研究方面,如深圳大學的李興敏在《外語教學的移動學習模式》中分析了移動學習的特點以及現有的英語移動學習系統(tǒng)的不足,然后結合特點提出了克服這些不足的策略,并且探討了移動中的學習內容該如何設計,學習過程中的監(jiān)控等[3]。同時,由于各種主客觀條件的限制,研究初期對于移動學習推廣等問題的研究和結論為數不多[4]。但是近年來這一落后的狀況有了明顯改善。通過分析近期的文獻發(fā)現,國內關于英語移動學習的研究已經日趨成熟,有了大量的理論和實證研究。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東北師范大學的王偉在《面向大學英語詞匯學習的移動智能系統(tǒng)研究》中分析了大學生英語移動學習的特點以及學習現狀,并設計了具有“微游戲性”“人性化”“個性化”三大特點的面向手機的智能系統(tǒng)模型[5];郭紅霞等的《關于大學生英語移動學習及其興趣持久度的調查研究》從大學生對英語移動學習的認可程度、英語課程學習的需求、影響英語學習興趣的相關因素及其移動學習興趣的持久度等方面進行了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6];段婷等的《基于手機APP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初探》調查了獨立學院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現狀,并探索了“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7];楊進中的《認知負荷理論視角的移動課程教學設計原則》提出了依據八大設計原則設計移動課程的觀點[8]。從以上文獻分析來看,國內對于大學英語移動學習的研究有了長足的發(fā)展和進步,但是將認知負荷與大學英語移動學習相結合的研究仍然十分罕見。這就表明,無論是從宏觀層面進行探討,還是從更深層次進行實證研究都仍有很大的空間。

二、研究的理論基礎

1.認知負荷理論

認知負荷理論(cognitive load theory)是繼建構主義理論之后又一個對教學有著重要指導作用的心理學理論。1988 年,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家約翰·斯威勒(John Sweller)首次提出了認知負荷理論。根據認知負荷理論,人類的認知結構是由工作記憶和長時記憶組成的。其中,工作記憶(即感覺記憶)的容量有限。也就是說,在學習某種知識(包括語言知識)的最初階段,某個特定的時間段內能記憶的信息量是有限的。因此,教學設計者應充分考慮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所能承受的認知負荷(即所能記憶的信息量),要保證“學習者承受的認知負荷總量不會超過其個體所能承受的認知負荷總量”[9]。因此,認知負荷理論關注的核心是如何保證認知負荷不超出學習者所能承受的范圍,從而使有效的學習能夠順利發(fā)生。大學生的移動學習主要是在主課程的學習之余利用零散、空閑的時間,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能夠吸收更多的信息量。因此,課程設計需要具備個性化、多樣化和形象化的特點,以最大程度地減少認知負荷,提高學習效果。

2.移動學習理論

語言學界對于移動學習(Mobile Learning)的解讀有不同的意見,其中最普遍的定義是:學習者在自己自由選擇的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移動設備(如智能手機)和無線網絡(Wi-Fi)獲取學習資源,并實現個人與社會知識建構的過程。移動學習模式自從出現以來經歷了不同的發(fā)展階段,與之相關的移動學習理論也經歷了多次轉變。余勝泉認為,移動學習理論已經從最初的傳輸及行為主義范式以及后來的建構性認知范式轉變?yōu)榍榫痴J知范式[10]。目前,對于移動學習的研究主要關注兩方面:移動設備的情境感知,以及無縫學習空間的設計。Vavoula和Sharples兩位研究者從三個方面闡述了移動學習的應用情境:從學習發(fā)生的時間來說,英語移動學習發(fā)生于碎片時間,因此它發(fā)生的時間是按學習者的主觀需求在任何時間進行的,而對于大學生而言,能夠利用這些碎片時間完成的任務包括課前的預習、課后的復習、作業(yè)的完成、課外內容的補充等;從學習發(fā)生的場所而言,英語移動學習主要發(fā)生在非正式學習場合,與傳統(tǒng)的課堂學習有很大的區(qū)別。對于大學生而言,除了自習教室、圖書館、機房等場所之外,任何能夠提供學習環(huán)境的場所都可以利用;從學習內容的知識領域來說,學習者除了注重英語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提高之外,還很關注知識拓展的內容,而對于大學生而言,除了完成課程要求的學習任務,還有升學、就業(yè)、課外拓展等額外學習任務[4]。

3.艾賓浩斯遺忘理論

根據心理學相關理論,人的記憶系統(tǒng)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短時記憶、感覺記憶和長時記憶。短時記憶是指事物進入大腦后在短時間之內被加工的記憶;感覺記憶是指人腦對事物的形象記憶;長時記憶則是指被人腦長時間保留的記憶。其中“記”體現在 “識記”和“保持”上,即學習的當時當地的記憶以及學習之后短時間之內的記憶能力,而“憶”體現在“再認”或“回憶”上,即學習完成之后較長時間的記憶能力。綜合前文所闡述的認知負荷方面的內容,可見影響學習者學習效果的除了認知負荷(一定時間之內需要吸收的信息量)之外,還有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的能力。也就是說,移動學習需要復習才能達到熟練掌握的效果。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引導和督促作用顯而易見。因此,如果能在未來的英語移動學習階段和復習階段增加教師的指導和監(jiān)督,則一定能對增加學習者的記憶時長和強化學習效果有很大的幫助[11]。

三、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移動設備與技術的發(fā)展現狀

根據美國新媒體聯盟發(fā)布的《2012年地平線報告》,未來1—5年內,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學習終端將會在教育過程尤其是高等教育中成為主流?!队逃夹g雜志》(SSCI)的主編Nick Rushby教授在談到2011年雜志的十大熱點主題時認為排名第一的是移動學習[12];Brian Warmoth教授在Educationdive網站發(fā)表了一篇關于《2012年的七個教育技術主題將在2013年更加熱門》的文章,認為第三個話題便是移動學習[13]。據中國互聯網網絡信息中心的統(tǒng)計,截至2011年底,中國的手機網民達到了3.56億。上海師范大學黎加厚教授也指出:曾經取代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計算機輔助教學和網絡教學也在經受新的挑戰(zhàn)——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新興技術的推廣普及[14]。以上國內外的研究成果表明:以智能手機為學習終端的移動學習模式將成為輔助課堂學習的主流方式,也將會成為學習者獲取額外知識的最佳學習方式。大學英語教學也應調整和優(yōu)化傳統(tǒng)模式,為大學英語的自主移動學習提供必要的監(jiān)督和輔助,以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

2.大學生的移動學習環(huán)境現狀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的統(tǒng)計報告顯示,學生在網民中所占比例高達30.2%,是所有用戶中人數最多的群體(2012)。根據王偉對大學生的移動學習實證研究結果,70%的被研究對象曾經有過移動學習經歷,而其中高達97.5%的受訪者支持手機移動學習[4]。由此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大學生會利用手機進行移動學習。原因如下:第一,手機價格越來越低,對于消費能力較低的大學生來說是能夠承受的;第二,手機性能越來越好,智能手機已經占據市場主要地位,對于移動學習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條件;第三,與臺式電腦或者PDA相比,手機外型小巧,便于攜帶,利于隨時隨地的移動學習;第四,隨著移動通訊資費的下降,手機通信成本越來越低,且可以享受更多元的服務;第五,智能手機功能越來越強大,尤其是隨著公眾號、小程序、APP等技術的發(fā)展,各種學習軟件可以非常簡單地安裝和使用,為移動學習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第六,網絡技術尤其無線網絡的發(fā)展使得手機幾乎隨時隨地可以在線,也就意味著移動學習可以隨時隨地進行。

四、結論

目前,隨著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fā)展,移動學習已經逐步成為人們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必不可少的新型學習手段。正如基更博士指出的那樣,移動學習將成為未來社會一種不可或缺的教育和學習模式,而不僅僅是正式學習的補充[15]??上驳氖?,國內語言學界對于大學英語移動學習的研究已經突破了初步的探索階段,正在轉向探討各種應用模式和進行更全面的實證研究。但是,將認知負荷理論引入大學英語移動學習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有待于進一步的發(fā)展和完善。相信隨著信息技術和認知科學的發(fā)展,基于認知負荷的移動學習理論和實證研究必將邁上新臺階,也必將為大學英語移動學習提供更多有針對性的指導原則。

猜你喜歡
移動學習
高職院校普及移動學習的策略研究
試析融合移動學習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
大學生移動學習模式分析
基于智能手機的高職學生移動學習需求分析研究
智能手機APP支持下的大學英語聽力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