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安是一座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縣城,在未正式定名為德安之前,有個美麗的名稱——敷淺原。“德安”這個詞有德政清明、人民安居樂業(yè)之意。在北宋乾德年間,從京都到江州來做官的潘氏三兄弟,他們領(lǐng)兵剿匪,驅(qū)趕野獸,開荒種糧,為民造福,佑保平安。“潘公戲”的由來是因百姓在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元宵十五都會舉行大型祭祀和歌舞表演,當?shù)厝朔Q為潘太公戲。
關(guān)鍵詞:德安“潘公戲”;表演方式;傳統(tǒng)音樂文化
1 德安“潘公戲”傳統(tǒng)音樂文化的起源
德安“潘公戲”盛行于江西省北部德安縣境內(nèi)的吳山鄉(xiāng)、愛民鄉(xiāng)一帶。自北宋起,該區(qū)域的“六桂”“三胡”“二李”“一陶”等12個村組,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都要表演潘公戲,俗名潘太公游春。
潘公戲的劇目名為《德安潘公戲》,源自北宋乾德年間,當時從京都汴梁開封府到江州做官的潘氏三兄弟為當?shù)貛砹怂纬汲鞘⑿械母栉桦s劇花棚會,受到當?shù)厝说南矏?,并將其稱為“鑼鼓潘太公戲”。整場活動的主要內(nèi)容包含“白天游春”和“晚上開棚做戲”,同時當?shù)厝诉€要舉辦祭祀活動。每年正月初一清晨,當?shù)氐膮⑴c者們便進祖堂開始請出潘太公等供奉的7位木偶菩薩,開始行鑼游春,隊伍最前面有一人舉紅布黃字令旗,隨后由笛、鼓、鑼3種樂器組成的樂隊伴奏,7位木偶執(zhí)掌者將潘太公等7位木偶菩薩高高舉起,并邊走邊念誦詞。游春隊伍需游走完12個姓氏12個村莊,所到之處家家戶戶都設(shè)香案紅燭和祭品,并望門迎接,全家膜拜相送。進入祠堂后,全村老少在香主的帶領(lǐng)下再次依次膜拜。
《德安太公戲》將宋朝都城“元宵舞隊”的演出形式、曲目文本、表演技藝、演奏音樂、原始稱謂等內(nèi)容保存了下來,具有極其珍貴的史學價值和文物價值。尤其是現(xiàn)存的9個傀儡節(jié)目和19個真人扮演節(jié)目,與史書的相關(guān)記載高度一致:宋人《武林舊事》和《繁勝錄》兩書記載,南宋京都臨安元宵舞隊演出形式由“全棚傀儡”和“真人扮演”組成,臨時場地稱為“棚”,傀儡在棚上表演,真人于棚下表演,其節(jié)目有近乎戲曲的故事,有舞蹈,也有單傳的技藝展示。由此可見,現(xiàn)存的潘公戲是一份難得的反映宋朝文化的活性文物資料。
1981年,德安縣文化部門首次整理出了德安“潘公戲”,因其中有戴面具表演,因而把它作為儺舞上報省、市文化主管部門,曾定為“布帳儺”。
2 德安“潘公戲”的音樂表演形式
正月初一至十五期間,上午9時許,太公在某案主家起神再到另一案主家,所到之處家家戶戶設(shè)香案紅燭和祭品。太公菩薩經(jīng)過時必放炮相迎,待喝了祀神保斷,受了香煙,香主念完了長保斷,準了圣筶后開始送太公出行。所經(jīng)過的地方望門迎接,全家膜拜相送。進入祠堂后,全村老少在香主的帶領(lǐng)下再次依次膜拜。而游春隊伍走在最前面的是令旗,令旗紅布黃字,以示國泰民安、百業(yè)興旺;緊接著的就是笛、鼓、鑼3種樂器組成的樂隊一路吹奏,隨后就是潘太公、柳七娘子、藥王、唐王李世民、二太(太尉)、三佰公(徐茂公)、頭太(太尉)等7位傀儡高高舉起,呼嘯而行,百姓簇擁在后,浩浩蕩蕩。7位傀儡執(zhí)掌者邊走邊念誦詞,驅(qū)邪逐厄。正月十六至十八集中在場院上進行“穿旗”表演,意為“收兵”,儀式隆重熱烈,非常好看。
白天游春、祭祀,晚上演劇聚樂。白天游春時要念誦詞,一共有8個保斷,分別是起神、田太公長保斷、三佰公公保斷、三佰公公長保斷、望門保斷、進門保斷、敬果酒、出門保斷。晚上整場表演需約2小時,演出9場節(jié)目,主要包括棚上杖頭傀儡與棚前面具化妝兩種表演。表演時首先在祖堂內(nèi)拉起一塊藍色的布帳(當?shù)胤Q為“花棚”)作為表演區(qū)域。先由表演者合念一段誦詞,再在鑼、鼓、笛3種樂器的伴奏下表演節(jié)目。棚上的傀儡表演由一兩個演員分別用左手撐杖頭傀儡,右手握著傀儡的兩膀在布帳內(nèi)左右搖擺,翩翩起舞。棚下的假面表演由演員戴著面具隨著劇情在布帳的中間出入,或舞刀劍或翻杠踏蹺,或跳或舞,但都不開口,其唱念全由場外一個叫“參軍”的代唱代念。主要是棚上的傀儡歌舞和棚下的假面表演。表演前首先在祖堂內(nèi)拉起一塊藍色的布帳(當?shù)胤Q為“花棚”)作為表演區(qū)域。一晚演出9場節(jié)目,每場節(jié)目先由表演者合念一段“斷本”中的詞,再在鑼、鼓、笛3種樂器的伴奏下進行棚上或棚下的節(jié)目表演?;ㄅ锷系恼阮^傀儡表演由一兩個演員分別用左手撐杖頭傀儡,右手握著傀儡的兩膀在布帳內(nèi)左右搖擺,翩翩起舞。
《德安潘公戲》全棚24個斷本分別為開棚做戲、開山、城隍社令上棚、大鬼出棚、小鬼上棚、春四上棚、將軍斷、十四賀歌、將軍回棚、蹺腳秀才、矮鉆滾嘔、上棚捉虱、和尚小娘、舍人上棚、張令公上棚、柳七娘子孟姜女子上棚、下棚捉蛇、田三上棚、太尉上棚、太尉出棚、樂王帝主上棚、關(guān)公出棚、趙公上棚、勾棚。
《德安潘公戲》用一面鑼、一面鼓、一根竹笛以及樂手稱鼓樂郎吹奏音樂。表演風格奇異獨特,集歌、舞、唱、做、念、打藝術(shù)表演手段于一體,有場次故事、人物角色。表演時有棚,即布帳,一般為藍色,從中間對分開,棚上開口處配有紅布黑字,寫有“大顯威靈”,棚上有木偶表演,棚前有面具表演,演員從布帳中進出表演。布帳下的表演服飾簡單,頭面戴系著各不相同顏色的大小鬼臉殼;使用道具是古老的武器,如锏、劍、關(guān)公大刀、渡船艘棍、將士打棍等,腳穿的是布鞋,表演的內(nèi)容豐富,表演者是無聲的,帳內(nèi)有旁白演員(無化妝,無服飾打扮),布帳后臺時而有鑼鼓擊點和歌聲幫唱。
《德安太公戲》的杖頭木偶是由裝有3根支桿、二尺來長的杖組合而成,均在棚上表演。其中的7個大傀儡菩薩分別是傳說故事中的潘太公、柳七娘子、頭太(孩子像)、二太、三佰公公(藥王徐茂公像)、唐王(唐朝李世民像)、岳王(孫茂公像)。11個小傀儡菩薩名稱分別是城煌、秀才、孟姜女、春四、判官、社令、田山、帝王、舍人、藥王、開山。
《德安太公戲》的吹奏音樂樸素而古老,全棚樂部共3人,一鼓一鑼一笛。《德安太公戲》的“真人扮演”演員不唱不念,全由棚外一位名叫“參軍”的局外人代念代唱。棚外人參軍,始終指揮和提示著表演角色的上場或下場。這種表演角色極似宋代的“肉傀儡”,有學者認為宋代“元宵舞隊”的真人表演即為“肉傀儡”?!兜掳蔡珣颉窞檠芯克未叭饪堋碧峁┝藙討B(tài)的戲曲資料。表演者稱為行鑼先生。演出時,他們頭戴大紅披風冠帽,身穿藍色長袍,腰間束著一條紅色的綢帶,盛飾衣裝,也似宋代傀儡舞隊打扮的描寫一樣“珠翠錦綺,眩耀華麗”。
3 德安“潘公戲”的音樂保護價值
《德安潘公戲》保存了唐代的音樂、宋代的雜劇、街市的傀儡歌舞、古老的驅(qū)儺祭儀。它有完整的文學劇本、原始的表演形式、珍貴的傀儡造型和古樸的戲劇面具。
1987年起已做有關(guān)普查搶救的文化成果和相關(guān)文字、照片資料的工作,之后把這些資料載入了《德安縣志》的“藝文志”之中。
2015—2016年,確定潘公戲國家級傳承人1人、省級傳承人2人、市級傳承人3人。代表性人物:桂訓錦,男,1939年10月生。特長技藝:參軍及棚上人物、棚下人物。
2005—2009年,德安縣成立了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組織老藝人開始對潘公戲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搶救、挖掘、搜集、整理和研究。廣泛利用展覽、交流、晚會、文化藝術(shù)節(jié)等多種形式,組織農(nóng)民劇團多次演出,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
為保護德安“潘公戲”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德安縣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保護中心再次專門整理出了這本潘公戲有關(guān)表演方面的口傳手抄的文字資料匯編,旨在一方面將潘公戲的基本內(nèi)容通過文字保存下來,另一方面可以供有關(guān)方面專家繼續(xù)挖掘研討,發(fā)揮德安潘公戲這一文化遺產(chǎn)的“活化石”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自強.木偶形象設(shè)計的造型與制作技巧[J].藝海,2007(02).
[2] 夏敏.傀儡戲與辟邪巫術(shù)[J].民族藝術(shù),2005(03).
[3] 廖奔.傀儡戲略史[J].藝術(shù)民族,1996(04).
[4] 德安縣志編撰領(lǐng)導小組.德安縣志[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5] 康保成.儺戲藝術(shù)源流[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 林河.中國巫儺史[M].花城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邵楊(1984—),女,福建人,博士在讀,南昌大學藝術(shù)與設(shè)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音樂與藝術(shù)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