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錫衛(wèi)
摘 要:價值觀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它通過在日常生活中影響人的思想行為并且在關鍵時刻影響人的選擇來決定一個人的前途命運。對學生而言,正確的價值觀能夠促進其更順暢、更有效地學習和成長,為此小學語文教學已經(jīng)納入了價值觀教育,旨在引導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為研究對象,探尋文本中的價值觀體現(xiàn)。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材文本;價值訴求
教材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關鍵介質(zhì),教材的編寫應當在呈現(xiàn)豐富知識的基礎上蘊含一定的價值觀念,以幫助學生在充實頭腦的同時武裝思想,成長為一個有知識、有內(nèi)涵的綜合性人才。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的價值觀取向極其鮮明和集中,合理運用該教材進行教學無疑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升華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有效途徑。
一、教材文本與價值觀分析
任何一本教材不僅承擔傳播知識的職責,更代表了一定的價值取向。語文學科由于自身無可替代的人文特性,使得其價值觀體現(xiàn)明顯比其他學科更為突出。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教材文本中的價值觀往往與中華傳統(tǒng)文化緊密相關,比如誠信、道德、仁愛等思想信念。同時,它又與當前主流價值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nèi)容高度契合,比如愛國主義、生態(tài)文明建設等思想內(nèi)涵。對教師而言,只有聚焦于教材文本進行深入挖掘,才能提取出豐富的價值觀念以作用于學生,幫助其更好地學習成長。
二、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價值觀體現(xiàn)
(一)關于“愛國主義”
愛國主義是一個廣泛的概念,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對這部分內(nèi)容的呈現(xiàn)體現(xiàn)在三個層面:第一,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與此相關的課文有《小小的船》《荷葉圓圓》《山行》《望廬山瀑布》《趙州橋》《長城》《山中訪友》等,幾乎在各個年級均有涉及。第二,熱愛家鄉(xiāng)。與此相關的課文有《靜夜思》《泊船瓜洲》《小橋流水人家》等,注重于描述對家鄉(xiāng)的思念之情。第三,其他愛國題材。與之相關的有《雷鋒叔叔,你在哪里》《一面五星紅旗》《為人民服務》等,側(cè)重點各有不同,形式多種多樣。這些涉及“愛國主義”的課文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占比較大,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區(qū)分和歸納,哪些是直接講述愛國的、哪些是借傳統(tǒng)文學藝術來表達民族自豪感的、哪些是通過頌揚領袖或回憶革命精神來表達愛國之情的。對于不同的課文,在教學時應有所側(cè)重,便于學生體會到愛國主義的內(nèi)涵。
(二)關于“個性品質(zhì)”
個性品質(zhì)是價值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從多個角度對這部分內(nèi)容進行呈現(xiàn):第一,智能與思維。如《烏鴉喝水》《驚弓之鳥》《漁夫的故事》等,旨在引導學生發(fā)展個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第二,獨立與生存。如《兩只小獅子》《魯濱孫漂流記》等,緊緊圍繞“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這四種基本學習能力來進行設計。第三,分享與合作。如《一次成功的實驗》《手指》等文章,旨在引導學生意識到分享的快樂以及合作共贏的重要性。第四,專心與敬業(yè)。如《全神貫注》《學弈》等文章,指出做事要專心、工作時要愛崗敬業(yè)。第五,學習與勤勞。如《守株待兔》《孔子拜師》等文章,旨在引導學生喜歡讀書并進行探索、尊重勞動并勤奮創(chuàng)造。第六,自我認識與勇敢。如《我選我》《景陽岡》等文章,重在培養(yǎng)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同時以勇敢無畏的精神取得更好的發(fā)展。第七,珍愛生命、珍惜時間。如《淺水洼里的小魚》《和時間賽跑》等文章,意在使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可貴與時間的寶貴,引導學生珍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珍惜每一寸光陰。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涉及其他個性品質(zhì)的文章,但整體思想仍是借助對健康思想和高貴品質(zhì)的肯定來為學生價值觀的形成搭好框架。
(三)關于“傳統(tǒng)文化”
這里的傳統(tǒng)文化主要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對這部分內(nèi)容的呈現(xiàn)主要以“和諧”“仁愛”“誠信”三個關鍵因素為核心。首先,“和諧”包括: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動物相處的和諧,自己與家人、朋友、他人相處的和諧等,旨在引導學生保護自然環(huán)境并維持生態(tài)平衡、關愛動物并遵循自然規(guī)律、與人相處和諧友善等。涉及的文章有《清澈的湖水》《翠鳥》《掌聲》等。其次,“仁愛”可以是樂于助人、無私奉獻,也可以是心懷天下。與之相關的文章有《雪孩子》《窮人》等。最后,“誠信”要求學生做到誠實和守信,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能夠?qū)嵤虑笫?、信守承諾。與之相關的文章有《我為你驕傲》《中彩那天》等。
(四)關于“科學技術”
科學技術作為主流價值觀體系中的一部分,在當今時代下顯得尤為重要。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通過《爬山虎的腳》《燕子》等文章進行科學普及,讓學生認識到多種多樣的動植物并引入簡單的科學知識。除此之外,還通過《回聲》《新型玻璃》等文章,向?qū)W生灌輸“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chǎn)力”的思想觀念,促進學生提高對科技的重視。
探尋小學語文價值訴求需要教師聚焦于教材文本,本文以人教版教材為例,從愛國主義、個性品質(zhì)、傳統(tǒng)文化和科學技術四個方面進行分析,提綱挈領式地點出如何應用不同題材的文章進行價值觀教育,希望能為教師教學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董春亮.對小學語文教科書主流價值觀的探討[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3(8).
[2]孫慶杰,張光林.小學語文教學如何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探研[J].才智,20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