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標本根結取穴聯(lián)合背俞穴治療五官病舉隅

2019-03-21 05:38:19蔣垂剛農(nóng)金梅
廣西中醫(yī)藥 2019年6期

蔣垂剛,農(nóng)金梅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廣西 南寧 530021)

十二經(jīng)脈的標本根結理論是針灸學的重要內(nèi)容?!鹅`樞·衛(wèi)氣》曰:“能知六經(jīng)標本者,可以無惑于天下。”《標幽賦》:“更究四根三結,依標本而刺無不痊?!本f明了經(jīng)脈標本根結理論在疾病診斷及辨證取穴中起著重要作用。人體的臟腑經(jīng)絡系統(tǒng)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在生理上相互支持,在病理上相互影響,故對一些慢性頑固性的五官疾病,多伴有臟腑氣機失調(diào)、精血虧虛或虛實夾雜,單純依照標本根結取穴治療效果不佳時,應從多臟腑綜合考慮,依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論指導治療,此時輔助選取背俞穴應用具有積極效果。筆者采用標本根結結合背俞穴治療頑固性五官病取得較好效果,報道如下。

1 標本根結理論的內(nèi)涵

標本根結理論主要是分析四肢與頭身部的關系,即以四肢部為“根”、為“本”,頭身部為“結”、為“標”。《靈樞·根結》的“根”即四肢末端的井穴,“結”是頭、胸、腹的一定部位,根結理論說明了四肢與頭身的密切聯(lián)系,經(jīng)氣從四肢走向頭胸腹部。因此,頭面五官的疾病,可以取四肢“根”穴治療,與五官科疾病相關的是三陽經(jīng)和少陰經(jīng),分別為:太陽根于至陰,結于命門(目);陽明根于厲兌,結于顙大(鼻咽);少陽根于竅陰,結于窗籠(耳);少陰根于涌泉,結于廉泉(喉舌部)?!鹅`樞·衛(wèi)氣》也論述了十二經(jīng)標本部位,“本”在四肢,“標”在頭面軀干,其范圍較之“根”“結”更為廣泛?!皹恕钡牟课唬菏肿闾柧诿T(目),手足少陽分別在耳后上角下外眥和窗籠之前(耳),手足陽明分別在顏下合鉗上、人迎、頰、頏顙(口鼻),足少陰在背俞與舌下兩脈(腎俞和廉泉),及足太陰之“標”在背俞與舌本(脾俞和廉泉)。頭部的“結”“標”分別為目、耳、口鼻、舌。從手足同名經(jīng)脈的循行聯(lián)系上看,太陽經(jīng)會聚于目,少陽經(jīng)會聚于耳,陽明經(jīng)會聚于口鼻,少陰經(jīng)匯聚于舌,這與標本根結理論是相符的。

2 背俞穴的含義

背俞穴為五臟六腑之氣輸注于背腰部的腧穴,是臟腑之氣輸通出入之樞,具有調(diào)節(jié)臟腑功能、補益人體氣血的作用。人體五官受臟腑氣血濡養(yǎng),故背俞穴能主治相應臟腑的五官疾?。喝绺伍_竅于目,目疾可取肝俞。腎開竅于耳,耳鳴耳聾可取腎俞。肺開竅于鼻,鼻淵可取肺俞。心開竅于舌,舌生瘡或麻木可取心俞。脾開竅于口,口唇病可取脾俞。同時,標本理論與背俞穴有著密切聯(lián)系,心、肝、脾、腎經(jīng)的標部即在相應的背俞穴。

3 病案舉隅

3.1 眼病案例 患者,女,41 歲。2018 年6 月15 日初診?;颊? 年前體檢并確診為甲亢,服甲硫咪唑片治療。來診癥見:雙眼脹、眼突,時有刺痛感,畏光,稍有視物模糊。查體:一般情況可,突眼征(+),瞼裂增寬,上瞼攣縮,甲狀腺未見腫大,質(zhì)軟,心率82 次/分,律齊,手抖征(-)。舌體胖質(zhì)淡,舌苔中部稍白膩,右關脈弱,左關脈弦。輔檢:甲狀腺功能指標(FT3、FT4、TSH)均在正常范圍。彩超提示甲狀腺正常。西醫(yī)診斷:甲狀腺相關眼病。中醫(yī)診斷:目珠突出,肝郁脾虛濕盛證。治法:疏肝祛風,健脾除濕。取穴:跗陽、攢竹、脾俞、肝俞、風池,灸脾俞穴?;颊呓?jīng)上述方案治療3 次,眼睛脹感減輕,2 個月后,諸癥大減,后依上法續(xù)針1個月而愈,予歸脾丸和杞菊地黃丸善后。

按:甲狀腺相關眼病屬于中醫(yī)學“目珠突出”“鶻眼凝睛”等范疇[1]。從經(jīng)脈理論來說,手足太陽經(jīng)與眼科疾病相關,太陽結于目。手足太陽的標部分別在“命門之上一寸”和“命門”,其穴有攢竹和睛明。故取手太陽標穴攢竹和足太陽本穴跗陽,以舒筋活血、清利頭目。風池為足少陽、陽維、陽蹻之交會穴,為頭面五官之要穴,可祛風清肝明目。從臟腑發(fā)病理論來說,目珠突出病機為肝郁脾虛,木郁克土,導致運化失常,水濕內(nèi)生,濕聚成痰,痰濕壅盛,從而出現(xiàn)瞼腫眼突。故取肝俞、脾俞以健脾益氣除濕,調(diào)血祛風。

3.2 耳病案例 患者,2018 年7 月10 日就診,右耳鳴2 個月。2018 年5 月因連續(xù)加班熬夜出現(xiàn)間斷性右耳鳴,多于夜間睡覺時出現(xiàn),勞累時加重,在外院五官科就診多次行聽力、鼓室聲導抗、聲反射閾、咽鼓管功能及腦干聽覺誘發(fā)電位等檢查均正常??滔乱姡壕驮\時右耳鳴,為持續(xù)性“蟬鳴”,夜甚,影響睡眠,夢多,頭昏,腰酸,飲食、二便正常,舌質(zhì)暗淡,苔白,左關脈稍弦數(shù),左尺沉細。中醫(yī)診斷:耳鳴,腎精虧虛證;西醫(yī)診斷:神經(jīng)性耳鳴。治法:補腎益精,通竅止鳴。取穴:翳風(右)、聽會(右)、中渚(右)、丘墟(右)、腎俞(雙),腎俞用補法,余穴平補平瀉,留針25 分鐘,另予聽會、命門施溫和灸,每日1 次。治療10 次后,耳鳴基本消失,在嘈雜環(huán)境下仍有不適感。鞏固治療10 次,耳鳴完全消失,并未再出現(xiàn)。

按:耳鳴與手足少陽經(jīng)密切相關,故取手足少陽本穴中渚、丘墟和標穴聽會、翳風。針刺翳風、中渚能調(diào)暢三焦氣機,具有通竅聰耳、疏風泄熱的作用。針刺聽會、丘墟,能疏通耳部經(jīng)氣,清泄肝膽之火?!鹅`樞·脈度》曰:“腎氣通于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故耳朵聽覺功能與腎的關系密切。患者腰酸和尺脈沉細亦是腎精耗傷之征,故針腎俞以補腎益精而取效,同時又能滋水涵木。

3.3 鼻病案例 患者,男,32 歲。2017 年10 月9 日初診。自訴患慢性鼻炎近15 年,鼻癢、鼻塞、流清涕、打噴嚏,早晩及冬季受風寒刺激更甚,外院治療效果不理想,前來要求針灸??淘\見鼻塞,嗅覺減退,說話時呈閉塞性鼻音,清涕淋漓,形寒神疲,納差,舌淡苔白,脈右寸略浮緊,重按沉弱,右關沉細。中醫(yī)診斷:鼻淵,風寒侵襲,肺脾虛損證;西醫(yī)診斷:過敏性鼻炎。治法:疏風解表,培土生金。取穴:迎香、印堂、大椎(溫和灸)、曲池、厲兌、脾俞、肺俞,每日針灸1次,針灸3次,患者即覺鼻腔通暢,能稍聞香臭,鼻涕明顯減少,針治30 次后諸癥消失。再以補中益氣丸和香砂養(yǎng)胃丸調(diào)理,隨訪1年,未見復發(fā)。

按:手足陽明經(jīng)與鼻病相關,故取足陽明經(jīng)本穴厲兌、手陽明經(jīng)標穴曲池,及手陽明經(jīng)結穴迎香。同時從經(jīng)脈和五腧穴的五行屬性來看,足陽明經(jīng)為土,厲兌為金,手陽明經(jīng)為金,曲池為土,經(jīng)穴之間已蘊含土金相生之意。印堂為局部取穴,針向鼻尖方向,能通氣、散寒熱邪氣,可暢通鼻部氣血,乃鼻病之要穴。《靈樞·脈度》曰:“肺開竅于鼻”,肺氣虛損則鼻息不利,取肺俞、脾俞培土生金,以健脾益氣補肺。

3.4 口舌病案例 患者,女,62 歲。2019 年3 月13 日就診。主訴:口周、舌頭麻木2周。自訴無明顯誘因下出現(xiàn)雙口角、上下唇、舌體麻木,味覺減退,吞咽無礙,檢查頭顱CT、血脂、血糖未見異常,服維生素2 周未見好轉而來診。檢查:口周、上下唇顏色如常,舌體無潰瘍,觸覺減退,口不渴,大便偏溏,小便正常,舌淡,苔白,舌中及根部稍白膩,脈右關和左尺沉弱。中醫(yī)診斷:舌麻,脾腎兩虛證,西醫(yī)診斷:口舌麻木(舌神經(jīng)炎)。治法:溫腎健脾,祛濕通絡。取穴:地倉、廉泉、三陰交、復溜、脾俞、腎俞、合谷。局部取穴行平補平瀉手法,遠端取穴行補法,留針25 分鐘,溫和灸命門穴。每日1 次,針灸3 次后,唇舌麻木感減輕,周末停針時偶有加重,堅持治療,2個療程后痊愈。

按:足少陰經(jīng)、足太陰經(jīng)與舌病相關。足少陰腎經(jīng)“挾舌本”,足太陰脾經(jīng)“連舌本,散舌下”。陽明經(jīng)與口唇關系密切,手陽明大腸經(jīng)“還出挾口”,足陽明胃經(jīng)“還出挾口環(huán)唇”。故取足太陰、足少陰兩經(jīng)的本穴三陰交和復溜,標穴脾俞、腎俞和廉泉。本病為脾腎兩虛,不能化水濕、行氣血,血氣不上榮,見口舌麻木,故取脾俞、腎俞以溫氣血,化濕濁。兩腎俞之間的命門穴,內(nèi)藏相火,火生脾土,灸之可溫陽除濕。另局部取陽明經(jīng)標穴地倉,有通口腔、利舌部機關的作用。針刺合谷能疏通手陽明經(jīng)氣血。

4 結 語

標本根結理論強調(diào)了四肢末端與頭身特定部位的密切聯(lián)系,而背俞穴與相應臟腑緊密相關,注重五行生克制化的關系,兩者在針灸治療五官科疾病中結合應用,臨床療效顯著,這也是經(jīng)絡辨證和臟腑辨證臨床有機結合運用的具體體現(xiàn),具有肯定的臨床意義,值得進一步觀察研究。

南江县| 河东区| 遂溪县| 侯马市| 淄博市| 砀山县| 阳城县| 巴东县| 孝义市| 南木林县| 佛冈县| 牙克石市| 芒康县| 邯郸市| 霍州市| 洪洞县| 绥中县| 罗源县| 武胜县| 安多县| 沾益县| 柳江县| 汝南县| 尤溪县| 沙河市| 琼结县| 汤阴县| 闸北区| 昆明市| 静海县| 湖北省| 司法| 广昌县| 西乡县| 翁牛特旗| 和平县| 庄河市| 同江市| 霍邱县| 永清县| 辽宁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