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教學芻議

2019-03-22 01:07:02段雨竺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19年6期
關鍵詞:母語中華文化漢語

段雨竺

文化與語言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一方面,文化需要借助語言載體進行傳播,另一方面,語言的學習也深受文化的影響。對外漢語教學不僅是推廣漢語的主要途徑,更有利于在全世界范圍傳播中華文化。對外漢語是以其他語言為母語的國家或民族的人為對象的漢語教學,其中文化教學始終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外語教學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就是文化教學。本文探討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有效方法,并提出建議,以促進對外漢語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文化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1.漢語交際需要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通常來說,任何語言在交際過程中都會具有一定的文化特點,漢語也不例外。對外漢語教學旨在幫助外國人掌握一定的漢語交際能力,使其能夠很好地融入中國社會。從教學現(xiàn)狀來看,當教學過程不包含文化教學時,教學質量普遍較差,即便學生已經對漢語常見語法、詞匯有著很深的理解,但在實際交際過程中仍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這一點從近幾年較火的《漢語橋》等漢語交流節(jié)目中可以看出。在大多數對外漢語教學工作中,其主要內容往往包括常見漢字、發(fā)音以及對話等。以漢語“祝壽”為例,中國人會用“壽比南山”表示祝賀,即把長壽比作南山,而這遠遠不是外國人借助簡單的漢字、發(fā)音學習所能理解的。相較于其他語言,漢語詞意更復雜。以“方便”一詞為例,若不能將其放在具體語境中理解,很容易在使用時出現(xiàn)錯誤,造成不必要的誤會。由此可見,漢語交際需要基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只有融入文化教學,才能確保對外漢語教學的有效性。

2.文化是吸引漢語學習的主要因素。伴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接觸、學習漢語,他們學習漢語并不僅僅將其作為簡單的溝通工具,更多的是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文化與語言絕非互相獨立,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吸引著漢語學習者,并且讓他們以非常積極的姿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漢語本身具有獨特文化韻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感受中華語言文化的悠久歷史提高學習熱情。

3.文化與語言的不可分割性。通常來說,語言的學習會不可避免地接觸到文化學習,漢語學習更是如此,這主要是由于漢語的特殊性。首先,漢語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與其他語言不同,漢語學習需要借用比較特殊的思維模式,而這對于外國人來說往往是較大的挑戰(zhàn),而只有從文化背景和價值取向出發(fā),學生才能充分了解漢語詞匯和語法的具體含義;其次,不管是漢語還是其他語言,都是作為日常交流的工具存在,因此,只有在實踐中學習,才有好的學習效果。任何一句漢語都需要依托文化才有其特定含義,愛德華·薩丕爾先生曾說:“語言背后是有東西的,而且語言是不能脫離文化的。”在漢語學習過程中,絕不能忽略文化學習,要在文化學習的基礎上感悟語言,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探索文化。

二、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現(xiàn)狀

1.文化教學相對獨立,未能與漢語教學相結合。對于文化教學和語言教學關系的討論早在20世紀80年代便已經開始,文化教學對于語言教學的重要意義早已被證明,但是根據調查結果來看,目前多數外國人在學習中華文化時,其主要學習途徑并不以漢語課本為主,借助漢語課本了解中華文化知識的學生僅有46%。由此可見,當前我國的對外漢語教學對文化教學的應用力度是遠遠不夠的,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文化傳播效果。同時,以目前的對外漢語教材為例,包括《發(fā)展?jié)h語》《新概念漢語》在內的許多教材都非常重視日常交際素材的引用,但也存在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即教材仍然是以西方語言視角來編寫的。一方面,多數教材僅借用了外國人在華的生活經歷素材,且故事情節(jié)較為枯燥,對中華文化的看法和觀點較為片面,不利于外國學生完整了解中華文化;另一方面,很多教材仍沒有將中國特有的語言文化解釋清楚,尤其是“吃了嗎”“去哪啊”等日常漢語在教材中并沒有明確解釋,而是仍按照西方交際習慣的“你好”“很高興認識你”等標準語句,既脫離生活實際,也使得外國學生很難正確理解中華文化。

2.漢語學習受文化影響較大,學習難度相對較大。任何人在學習母語之外的語言時,都會遇到更大的困難。首先,每種語言都是與其他語言完全不同的所在,正如德國語言學家魏斯格貝爾所說,“語言是一個群體的精神力量,其不僅僅是簡單的交際工具,更是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精神格局的決定因素?!蓖瑯?,對于外國的漢語學習者來說,其受母語文化影響根深蒂固,在學習漢語時需要排除母語文化中的干擾性,而這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而是長期形成的文化習慣,為漢語學習帶來很大阻礙。其次,正如申小龍所言,中華民族從來都沒有將語言看作單一的思想表達工具,而是更多地把其視為一個人參與社會活動、與人文環(huán)境互為一體的闡釋過程。言外之意,漢語具有一定的場景特殊性,需要漢語學習者結合不同語境進行理解,這與基本上是一詞一意的英語完全不同。以“青睞”一詞為例,什么是“青”,什么是“睞”以及什么是比喻,都是在解釋該詞時需要弄清楚的。

3.漢語學習缺失其文化學價值。語言與文化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但是,從實際對外漢語教學的過程來看,多數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都忽略了漢語本身的文化學價值,即僅將其作為一門語言進行教學。首先,漢語在很長一段時間的發(fā)展中已經發(fā)生了較大變化,尤其是呈現(xiàn)出工具化、符號化和科學化的發(fā)展趨勢,而這并不意味著漢語的文化學價值不具備推廣價值。反觀漢語發(fā)展過程存在一定的問題,一方面,過于迎合西方文化使得漢語逐步失去了其應有的文化個性,以方言為首的地方語言已經受到消失威脅;另一方面,過于重視語法規(guī)則使得漢語更加大眾化,使獨具特色的中華語言文化受到質疑。在此背景下,漢語教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往往會用西方的語法規(guī)則和文化特點進行漢語講解,不僅會時常用“這是中國人的習慣”來解釋文化問題,更會直接摒棄漢語中的特色語法,使學生接觸不到真正的漢語,也就談不上文化學習。

為此,如何在對外漢語教學中進行文化教學,加深學生對文化差異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在實踐中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已成為對外漢語教師的一項重要使命。

三、文化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1.從實踐中感悟語言和文化。語言學習的根本途徑在于實踐交流,教師在開展對外漢語教學時也應以實踐為主,讓學生在交流中了解中華文化,注重介紹漢語的文化內涵。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組織課外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漢語交流機會,提高其對漢語的把控能力。如參觀名勝古跡,在活動過程中,較直觀地了解中國藝術、建筑風格、風土人情等;品嘗當地美食,探討美食文化的來源、美食的吃法做法等,讓學生在了解文化的過程中加深對詞匯的記憶和理解;與中國朋友交往,進行娛樂和體育活動,了解中國人說話的表情、手勢有何禁忌等。這不僅能增加學生對中華文化的了解,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也能提高文化觀察力,將文化與語言教學有機結合起來。

2.巧用文化教學方法,降低漢語學習難度。一是對比法。長期的母語習慣并不容易在短期內改變,在教學漢語時應盡量避開此問題,借助雙語對比方法達到教學效果。如風俗對比,比較中華民族和學習者本民族文化的異同,可以從稱呼、招呼語、告別、做客、謙虛、道歉、贊揚、表示關心、談話題材和價值觀念等方面進行比較。

二是附加法。在教學中系統(tǒng)地添加一些文化的內容,作為教材的附加部分。如在學習“借東風”一詞時,與西方詩人的《西風頌》聯(lián)系起來,借助地理知識理解“東風”所蘊含的歌頌春天的含義。充分利用漢語的象形特點進行教學,以教授貝字偏旁的漢字“貸”“貴”“賤”為例,教師可講解古代錢幣制度,讓學生了解所有帶貝字偏旁的漢字都與錢幣有關聯(lián),從而達到降低學習難度的目的。

三是文化體驗法。定期開展普通話大賽等漢語文化活動,讓學生在感悟博大精深的漢語文化的過程中愛上漢語學習,以更加熱情的態(tài)度進行日常學習。如學唱中文歌曲,歌曲常常能反映一個民族的心聲,唱中文歌可以體驗中國人表達思想感情的方式。借助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學生能夠從視覺、聽覺等多角度學習,在學習語言中不知不覺地進行文化教育,營造一個與母語學習相近的氛圍,學習效率相對較高。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只有進一步將文化教學融入于漢語教學之中,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構建優(yōu)秀的教學隊伍,切實地提高教學效率,才能真正推廣漢語,將漢語文化乃至中華文化發(fā)揚光大。

猜你喜歡
母語中華文化漢語
讓中華文化在海外華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華人時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1:52
學漢語
金橋(2022年6期)2022-06-20 01:36:16
母語
草原歌聲(2020年3期)2021-01-18 06:52:02
輕輕松松聊漢語 后海
金橋(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6
漢字對中華文化的影響
追劇宅女教漢語
漢語不能成為“亂燉”
華人時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08
母語
草原歌聲(2017年3期)2017-04-23 05:13:47
我有祖國,我有母語
母語寫作的宿命——《圣天門口》未完的話
聂拉木县| 武清区| 法库县| 黄骅市| 改则县| 泰州市| 佛教| 新邵县| 西青区| 洪泽县| 大悟县| 吉隆县| 贡嘎县| 淳化县| 高雄县| 黄骅市| 赞皇县| 库伦旗| 临江市| 大丰市| 鸡东县| 哈尔滨市| 龙游县| 红桥区| 西宁市| 万盛区| 嫩江县| 沾益县| 东乡县| 琼中| 莱西市| 香港 | 闻喜县| 龙游县| 潜江市| 台东县| 昌平区| 长沙县| 兰溪市| 昌黎县| 米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