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雅茜
一、課前準備:選料加工、培訓分析
1. 教師批閱學生習作,根據語言和內容的表現程度將習作歸類,從主要結構和內容上分析問題
本次學生練習的是2009年英語高考作文,要求學生寫一份申請信,申請參加某學校組織的海外夏令營四個課程中的一個,說明期待學習的課程內容以及學習這些內容的原因。根據批閱,發(fā)現的主要問題有:在結構上,許多學生忽視了作為申請信在開頭和結尾在格式上的要求;在內容上,一部分學生沒有提及想學習的課程內容,少部分同學有所提及,但都泛泛而談,缺乏具體信息。
2. 因上課時間有限,針對寫作中最難的一部分內容分析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
根據批閱,學生普遍問題存在于“學習這些內容的原因”部分。而根據全班學生的習作,可以將該部分的問題主要歸結為四點,這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會進行闡述。
3. 針對每一類問題,挑選學生習作
對于習作的挑選,需要注意兼顧優(yōu)良中差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上課講解時,隱去老師批閱的痕跡,鼓勵學生自主批改。
4. 課前對學生進行寫作修改的培訓分析
指導學生從內容、語言和結構三個方面研究分析這篇習作,并提出自己的改進建議或疑惑點。
二、課程導入:簡單直接
課程導入部分是回顧作文題目,引入本節(jié)課的重點:how to state reasons.
T: According to the instruction given, what contents should the letter include?
S: Which course Im interested in, what I want to learn, and why I want to learn.
T: What should the structure be like? What is in the beginning? What in the body and what in the ending part?
S: The beginning includes the background and which course I apply for. The body includes what I want to learn and why. The ending part summarizes the above.
T: Among “which/what/why”, which of them should be the focus of the letter?
S: Why I want to learn.
T: Today we are going to focus on the reason part and learn how to state reasons.
三、寫作講評:教師引導、學生主體
寫作講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的方式進行。
通過列舉學生習作的方式,針對性的讓學生自己查找問題,因為是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與反思。另外,了解到陳述原因時存在的問題之后,教師再以問題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改進,而不是直接教給學生結果,這個過程促進學生充分的思考,同時教給學生方法,幫助學生在下一個例子中進行實踐和提升。最后,在分析每一點問題時,都給予學生實踐的空間。
四、重難點突破:小組討論、互動展示
重復的操練容易讓學生產生疲勞,在處理學生習作中出現頻率較高的重難點問題時,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在原因的闡述部分,學生最常見的問題是句子關系的理解不恰當,忽視句與句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為了突破這一問題,原本的教學設計是:教師進行幾組句子關系的分析之后,羅列幾組句子,讓學生判斷各組句子之間是什么關系。但這樣設計下來,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狀態(tài),練習活動涉及到的范圍也比較窄,學生參與性不強;同時練習的難度對于提高班的學生來說明顯不夠。
因此,重難點部分的設計改為:列舉幾組句子,由學生判斷各組句子之間是什么關系(equal in meaning, different in meaning, statement-and-supporting detail);小組討論,各小組分別寫出三種不同關系類型的句子,并抽選幾組寫在黑板上。
通過小組討論以及黑板展示的方式,學生的積極性被完全調動起來。與原本設計的判斷題相比較,學生自己創(chuàng)建新的句子關系,更是培養(yǎng)了他們的概括與建構能力;同時,小組合作和討論的方式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合作和交往能力;練習的難度較之前有所上升,但對于提高班來說,更能鍛煉他們的辨識與分類技能。因此,通過這樣的練習方式,重難點得到更好的突破和解決。
五、講評后的鞏固與加強
對于學生習作中的主要問題進行講解、分析、修改、鞏固之后,還需要對所提到的知識點進行融會貫通。本節(jié)課提到了在講述原因時的四點建議:1. Add details 2. Be relevant 3. No overlapping 4. Proper cause-and-effect.
對四點建議的鞏固與加強分為兩部分進行:
一是列出兩篇中等水平的學生習作,針對原因闡述部分,同學們一起討論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修改辦法。
二是自己習作修改或者重寫,根據以上的指導意見,對照教師給予的checklist,一一檢查是否達標,并對不足之處進行修改。選取幾位同學代表在班級展示修改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