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赫爾穆特· 格恩舍伊姆(Helmut Gernsheim)曾經(jīng)在《創(chuàng)造性攝影》中說:“攝影是世界各地都明白的‘語言,溝通所有民族和文化,它真實地反映生活和事件,它說明政治和社會情況……?!?變革的時代,攝影是一個頗具魅力的領域。近些年東南亞、南亞成為越來越多攝影人首選的拍攝“圣地”。這種現(xiàn)象導致旅游紀念照式的影像隨之泛濫,并在社交網(wǎng)絡上無休止傳播。這些影像是否真實可信?是否客觀地映射了社會、人民的精神狀態(tài)?這些問題值得我們在觀看照片時思考。
基于此,本期專題通過介紹容易被忽略的“身邊”攝影節(jié),并呈現(xiàn)與之相關的部分作品,以旁觀者的角度帶領讀者冷靜觀察、重新思考,試圖找到一種全新的觀看、認知方式,開啟一扇新窗。
專題中提及的攝影師普遍年輕化,作品結合當代藝術概念,注重主觀和多元化表達,并圍繞種族、身份、全球化經(jīng)濟、本土文化等問題進行自我思考。這些實驗中的影像樣態(tài)及其豐富,來自新加坡的Norah Lea、馬來西亞的Alvin Lau、印度的SutirthaChatterjee以及孟加拉攝影師Mahtab Nafis的作品,通過觀看自我、審視自身經(jīng)歷,以及對家庭影像的重新思考等方式進行再呈現(xiàn),探究了種族、身份認同等共同面對的問題。馬來西亞的Eiffel Chong、孟加拉的Hadi Uddin、 泰國的Chanipa Temprom、新加坡的劉穎、孟加拉的Farhad Rahman,以及來自印度尼西亞的Rony Zakaria,他們試圖嘗試重塑攝影,探究文化與社會話題之間的關系,讓影像成為他們理解世界的另一種手段。
今天全球化背景下,地域的特定性逐漸被淡化。隨著社交網(wǎng)絡的發(fā)展,攝影師作品中的表達變得主觀的同時,也更加趨同。在撰寫本期專題的過程中,我們試圖通過個案的解讀,尋找到有別于歐洲的“亞洲特殊視角”。毋庸置疑,面對西方影像為中心的國際舞臺,東南亞、南亞“新一代”攝影師在努力尋找自我表達方式的同時,更加強調(diào)“融會貫通”。在作品中東方與西方的文化、表達等差異得以彌補與融合,并回歸到更為廣泛的對生命、人、社會的價值思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