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交叉上市與審計收費

2019-04-01 15:40:14宋建波王新周書琪
國際商務財會 2019年2期
關鍵詞: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審計收費

宋建波 王新 周書琪

【摘要】本文采用2007~2016年中國滬深A股上市公司數(shù)據(jù),基于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視角,探究企業(yè)在A股、H股交叉上市對審計費用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相比于非交叉上市企業(yè),在A股、H股交叉上市的企業(yè)審計費用更高;在經(jīng)濟不確定性高的情況下,相比非交叉上市企業(yè),交叉上市企業(yè)審計費用會降低。本文拓展了企業(yè)交叉上市的經(jīng)濟后果以及審計收費相關影響因素領域的文獻,為企業(yè)、會計師事務所和政府等利益相關者決策提供幫助和建議。

【關鍵詞】交叉上市;審計收費;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

【中圖分類號】F239

一、引言

交叉上市是指一家公司同時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行為。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國際經(jīng)濟貿(mào)易的繁榮,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選擇在世界多地上市。 1993年7月,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同年8月返回A股市場,這是我國首個交叉上市的企業(yè)。從1993年以來,中國很多企業(yè)開始從香港上市的H股回歸內地,尤其在2001年,政府放松了對交叉上市的限制,大量企業(yè)返回A股,形成了交叉上市的局面。需要注意的是,我國的交叉上市大部分是從H股返回A股,也有少部分是從A股進入 H股。然而,國外的交叉上市一般是企業(yè)從監(jiān)管不嚴格、資本市場不發(fā)達或者新興的資本市場,到諸如美國這類成熟資本市場上市;而我國大部分的交叉上市順序與國外相反。我國的交叉上市是從監(jiān)管嚴格、發(fā)達的資本市場返回新興的資本市場。由于國內外交叉上市情況不同,中國交叉上市這一現(xiàn)象是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引起了學者的廣泛關注。

現(xiàn)有關于交叉上市動機的研究主要是基于Coffee(1999, 2002)提出的綁定假說,而交叉上市的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于其經(jīng)濟后果,包括公司內部與外部市場反應兩方面。公司內部主要有公司的現(xiàn)金持有(張俊瑞等,2011)、股利政策(覃家琦等,2016;程子健和張俊瑞,2015)、盈余管理(賈巧玉和周嘉南,2016)、公司成長性(孔寧寧和閆希,2009)等方面。交叉上市的外部市場反應有股價反應(董秀良和曹鳳岐,2009)、資本成本(肖珉和沈藝峰,2008)、信息不對稱(周開國和周銘山,2014)等。但是關于交叉上市公司與其審計收費的研究相對不足。

審計收費也稱審計定價,是審計服務供需雙方就審計服務供求所達成的價格。國外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了關于審計收費的實證研究,研究的重點是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主要分為三個方面:被審單位特征、審計師特征以及契約特征。被審單位特征包括客戶規(guī)模(Bandyopadhyay和 Kao,2010)、客戶復雜性(Simunic,1980)、客戶風險(Stice,1991)等。審計師特征主要有審計師水平(Beatty,1993)、審計任期(Joseph等,2002)、所在地區(qū)(Firth,2010)等。契約特征則包括是否是繁忙季節(jié)(Karim,1996)以及企業(yè)的非審計業(yè)務(Turpen,1990)等。關于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鮮有從企業(yè)自身宏觀行為來研究,比如交叉上市。

本文基于2007~2016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數(shù)據(jù),基于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視角,探究公司在A股、H股交叉上市對企業(yè)審計費用的影響。在控制了被審公司規(guī)模、事務所規(guī)模和審計意見類型等可能影響審計費用的因素之后,研究結果表明,在A股、H股交叉上市的企業(yè)審計費用更高;在經(jīng)濟不確定性高的情況下,相比非交叉上市企業(yè),交叉上市企業(yè)審計費用會降低。

本文貢獻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拓展了企業(yè)交叉上市這一行為經(jīng)濟后果領域的文獻?,F(xiàn)有相關研究大多關注交叉上市對企業(yè)融資成本、現(xiàn)金持有、股利政策(如肖珉和沈藝峰,2008;張俊瑞等,2011;覃家琦等,2016)等方面的影響,本文則從外部審計角度檢驗交叉上市的經(jīng)濟后果,從而豐富了相關領域的研究文獻。第二,本文從交叉上市這一重要企業(yè)行為出發(fā),豐富了審計收費影響因素領域的研究。以往的研究主要關注被審單位特征、審計師特征以及契約特征(如Bandyopadhyay和 Kao,2010;Simunic,1980;Stice,1991),本文將企業(yè)的宏觀經(jīng)濟行為納入審計收費的研究框架,補充了審計收費影響因素的相關研究。第三,本文考察了宏觀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對交叉上市與審計收費的影響,得到企業(yè)交叉上市降低了宏觀經(jīng)濟不確定對審計收費的影響這一有趣結果。在實踐上,本文的結論認為,由于交叉上市企業(yè)受到不同市場的監(jiān)督,即使在宏觀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較高的情況下依舊保證了較好的財務報告質量,因為相比非交叉上市企業(yè),交叉上市企業(yè)審計費用會降低。研究證明,盡管我國的交叉上市與國外順序不同,但是依舊保證了交叉上市公司較高的財務報告質量。

二、文獻回顧與假設提出

(一)交叉上市的經(jīng)濟后果

現(xiàn)有對交叉上市經(jīng)濟后果的研究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企業(yè)自身內部的影響;另一方面是企業(yè)交叉上市所引起的外部市場反應。

首先,交叉上市對公司內部的影響,主要有股利政策、現(xiàn)金持有水平、公司價值以及公司治理等。具體而言,第一,交叉上市會影響企業(yè)的股利政策。法與金融的相關研究認為股利政策是投資者保護較弱時的替代機制(La Porta等,2000),因此企業(yè)在投資者保護較好的市場交叉上市將會減少股利支付水平。我國交叉上市企業(yè)的相關研究也支持了這一觀點(覃家琦等,2016;程子健和張俊瑞,2015)。第二,由于公司實現(xiàn)交叉上市后,投資者保護水平的提升、融資成本的下降以及更好的發(fā)展機會,企業(yè)的現(xiàn)金持有水平顯著降低(張俊瑞等,2011)。第三,交叉上市對公司價值的影響有兩種相反的研究結果。一是交叉上市短期內會提升公司價值,但長期來看則會降低企業(yè)價值。Miller(1999)發(fā)現(xiàn)交叉上市一年后企業(yè)股價下跌4%。從另一個角度,交叉上市后企業(yè)可以獲得低成本外源融資,因此可以投入盈利項目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實現(xiàn)公司快速成長,從而提升企業(yè)價值(孔寧寧和閆希,2009)。第四,交叉上市會提高公司治理。在成熟的、投資者保護較好的資本市場交叉上市的公司會有更好的公司治理機制(Bauer等,2004;Ke等,2012)。

其次,從公司外部市場反應來看,首先是股價反應。我國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H股回歸A股的累計超額收益率在回歸當日達到最大,之后有所下降(董秀良和曹鳳岐,2009),這可能是由于公司治理、投資者保護的理論在中國市場不適用。第二,交叉上市的企業(yè)資本成本會降低。國外的研究主要從投資者法律保護和信息披露兩個方面論證了這一問題(Reese 和 Weisbach,2002;Doidge等,2004)。我國關于這一問題的研究大多也支持這一結論(肖珉和沈藝峰,2008)。

(二)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

審計費用影響因素的研究大致可分為三類:被審單位特征、審計師特征以及其他因素。

首先是被審單位特征,主要有被審企業(yè)規(guī)模、被審企業(yè)復雜度和企業(yè)風險。第一,被審單位規(guī)模越大,審計費用越高(Bandyopadhyay和 Kao,2010)。國外針對這一問題的研究較多,大多都認為公司規(guī)模是審計費用的一個強有力的解釋因素。第二,被審單位的復雜程度也會影響審計收費。對于事務所來說,客戶越復雜越難審計,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人力和物力,相應地審計費用會提升(Simunic,1980;Hackenbrack和Knechel,1997)。第三,企業(yè)風險越高則審計收費越高,一方面,高風險企業(yè)加大了審計師所面臨的風險,另一方面,審計師要投入更多,例如事實更復雜的審計程序以降低風險,因此會要求更高的審計收費(Stice,1991)。

審計師特征也是影響審計收費的重要因素,包括審計師水平、審計任期和審計師所在地。首先,審計師水平越高所要求的審計費用越高,一般認為四大事務所的審計師審計水平較高,相應審計費用也較高(Beatty,1993)。其次,審計師任期也會影響審計費用。事務所對新客戶審計時需要花費一定的成本,隨著時間推移,審計師對企業(yè)的業(yè)務更加熟悉,因此會降低審計收費。但是,也有研究表明事務所存在低價攬客行為(DeAngelo,1981),初始審計時也可能收費較低。再次,事務所所在地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不同也會使得審計收費存在差別。國內外的研究都表明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高的地區(qū)審計收費明顯高于欠發(fā)達地區(qū)(Firth,2010)。

影響審計收費的其他因素還有非審計服務以及審計意見購買等。事務所在提供審計服務的同時也會提供非審計服務,絕大多數(shù)的研究證明審計收費與非審計服務的正相關關系。另一個可能影響審計費用的因素是審計意見購買,由于企業(yè)希望得到一個標準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而主動增加審計費用(Lennox,2000)。

(三)假設提出

首先,香港法系與中國內地法系不同,香港屬英美法系,根據(jù)La porta等(2000)法與金融的研究,英美法系對投資者的保護更強。一旦出現(xiàn)侵犯投資者利益的問題,在香港交叉上市的企業(yè)將會面臨較高的訴訟風險,作為審計師,其風險也會隨之大大提高。其次,與僅在內地上市的公司不同,在A、H股同時交叉上市的企業(yè)受到來自多方的監(jiān)管,既包括中國證券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還包括香港證券與期貨事務監(jiān)察委員會、香港聯(lián)交所、香港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和廉政公署等。為了滿足各方的監(jiān)管需求,在一定水平上保證被審客戶合法合規(guī),審計師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此外,香港媒體的監(jiān)督對審計師也有一定的聲譽約束。香港媒體多次報道過香港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對A+H股交叉上市公司的調查(田高良等,2017)。出于聲譽考慮,審計師也會付出更多努力,從而審計費用增加。

Simunic(1980)指出,審計費用的高低取決于審計師所面臨的訴訟風險和其自身的努力程度,并與兩者呈正相關關系。對于交叉上市的公司來說,其受到的監(jiān)管程度較高,這也增加了審計師面臨的風險水平。同時,為了維護自身良好的聲譽,降低風險,審計師在審計過程中將付出更多努力,要求的報酬也就更高。因此,根據(jù)Seetharaman等(2002)的研究,面對訴訟風險高、受到多方監(jiān)管的交叉上市企業(yè),審計師出于降低審計風險、維護聲譽角度,很可能會對在香港交叉上市的客戶收取更高的審計費用。通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第一個待檢驗假設:

H1:與非交叉上市公司相比,交叉上市公司的審計費用更高。

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是企業(yè)無法有效預知政府未來經(jīng)濟政策走向的一種系統(tǒng)性風險。對于企業(yè)來說,一方面,在面對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時,企業(yè)會采取一定的自我保護措施。已有研究表明,當經(jīng)濟不確定性增加時企業(yè)會減少投資(李鳳羽和楊墨竹,2015;陳國進和王少謙,2016;饒品貴等,2017),也會增加現(xiàn)金持有水平預防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的沖擊(李鳳羽和史永東,2016;張光利和錢先航,2017),此外,企業(yè)也會推遲研發(fā)投入,減少創(chuàng)新(郝威亞等,2016)。這都表明企業(yè)在面臨政策不確定時會更加保守,會自發(fā)應對以防范風險,因此可能并不會使審計費用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交叉上市的企業(yè)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監(jiān)督,因此其財務報告的質量更高(Lang等,2003)、會計盈余也更加穩(wěn)?。℉uijgen和Lubberink,2005)。在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較高的情況下,交叉上市企業(yè)所面臨的風險也大大增加,因此所出具的財務報告會更加謹慎。從這一角度,審計師所收取的審計費用很可能會減少。對于審計師來說,盡管經(jīng)濟不確定性增加會使其面臨的審計風險加大,但是考慮到被審企業(yè)自發(fā)抵御風險行為,而且對于交叉上市企業(yè),他們則會更加謹慎出具財務報告,所以審計師很可能降低收費水平?;谝陨戏治?,本文提出第二個假設:

H2: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弱化了交叉上市對審計收費的影響,當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更強時,相比非交叉上市企業(yè),交叉上市企業(yè)審計費用會降低。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擇與數(shù)據(jù)來源

本文以2007~2016年中國滬深A股上市公司數(shù)據(jù)為研究對象。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EPU)數(shù)據(jù)取自Baker等(2013)公布的中國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指數(shù),其余數(shù)據(jù)均取自國泰安數(shù)據(jù)庫(CSMAR),并將樣本進行以下篩選:(1)剔除金融、保險行業(yè);(2)剔除ST、*ST和PT的樣本;(3)剔除有缺失值的樣本。最終得到17 594個樣本年度觀測值。為降低異常值對于回歸結果的影響,對所有連續(xù)變量進行了1%和99%水平的縮尾處理。

(二)變量定義與研究模型

1.審計費用(LNFEE)

在所有的樣本企業(yè)中,對于交叉上市的企業(yè),審計費用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境外審計費用,一個是境內審計費用,由于在2010年取消了雙重審計制度,越來越多的內地事務所取得了H股審計資格,因此,為了保證所有企業(yè)審計費用的可得性以及可比性,本文選取境內審計費用,并取自然對數(shù)作為研究變量。

2.交叉上市(CROSSL)

香港是較為發(fā)達的資本市場,我國實現(xiàn)交叉上市的上市公司主要是在內地與香港同時上市,而且相比A+B股,A+H股所受到的風險水平、監(jiān)管程度更高,因此本文選取同時在A股和H股上市的公司作為交叉上市的樣本公司,若符合則CROSSL取1,否則取0。

3.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EPU)

借鑒Baker等(2013),本文使用美國斯坦福大學和芝加哥大學聯(lián)合發(fā)布的中國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月度指數(shù)衡量我國的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并將月度數(shù)據(jù)取平均值度量年度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①

4.研究模型

本文采用以下模型檢驗交叉上市對企業(yè)審計費用的影響。

模型中,βi是回歸系數(shù),ε是隨機擾動項,i代表個體,t表示年度。其中,被解釋變量LNFEE為審計收費,解釋變量CROSSL為交叉上市啞變量。如果交叉上市使得企業(yè)審計費用增加,則預計CROSSL的估計系數(shù)顯著為正,否則預計CROSSL的估計系數(shù)顯著為負。借鑒現(xiàn)有關于審計收費的文獻,控制如下影響因素:公司總資產(chǎn)(LNTA),等于企業(yè)年末總資產(chǎn)的自然對數(shù);員工人數(shù)(NE),等于企業(yè)年末披露員工人數(shù)的平方根;應收賬款與總資產(chǎn)之比(RTA);存貨與總資產(chǎn)之比(ITA);負債水平(LEV),等于企業(yè)年末總負債除以總資產(chǎn);流動比率(LIQR),等于流動資產(chǎn)比上流動負債;盈利能力(ROA),等于年度凈利潤除以年末總資產(chǎn);虧損啞變量(LOSS),若虧損則取值為1,否則取值為0;非標準審計意見啞變量(MAO),若為非標準審計意見則取值為1,否則取值為0;四大事務所啞變量(BIG4),若為四大所審計則取值為1,否則取值為0;產(chǎn)權性質(SOE),如果企業(yè)為國有性質則取1,否則取0。同時,控制行業(yè)和年度啞變量,具體變量定義參見表1。

為了檢驗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對交叉上市與審計收費的調節(jié)效應,現(xiàn)引入以下模型進行檢驗,增加 CROSSL×LOGEPU交互項,重點關注的系數(shù)并預計其顯著為負:

四、實證結果分析

(一)描述性統(tǒng)計

表2報告了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tǒng)計。Panel A報告的是非交叉上市企業(yè),共有19 660個樣本年度觀測值, Panel B報告的是交叉上市企業(yè)共有661個樣本年度觀測值,從均值中可以看出,交叉上市的企業(yè)審計費用高于非交叉上市的企業(yè),通過描述性統(tǒng)計初步可以證明本文的假設1。交叉上市企業(yè)的總資產(chǎn)和員工人數(shù)也普遍高于非交叉上市企業(yè),其財務杠桿、盈利能力也比較高。交叉上市企業(yè)BIG4均值為0.635,說明有大約63.5%的交叉上市企業(yè)選擇了四大事務所,而非交叉上市企業(yè)BIG4均值為0.039,這說明交叉上市企業(yè)更傾向于選擇四大事務所。

(二)實證結果

表3報告了模型(1)的回歸結果,被解釋變量為審計收費LNFEE。從回歸結果來看,交叉上市啞變量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交叉上市企業(yè)有更高的審計費用,支持了假設1的推斷。中國的交叉上市盡管是從發(fā)達資本市場返回新興資本市場,但從審計費用來看,也在一定程度上也保證了審計質量。從控制變量方面來看,總資產(chǎn)LNTA、員工人數(shù)NE的系數(shù)顯著為正,說明公司規(guī)模越大,審計費用越高;流動性水平LIQR的估計系數(shù)顯著為負,說明當企業(yè)的流動性越好,企業(yè)風險越低,會減少審計費用;審計意見MAO顯著為正,驗證了企業(yè)可能存在的審計意見購買行為;BIG4的系數(shù)顯著為正,說明審計水平較高的事務所傾向于更高的審計收費。

表4報告了模型(2)的檢驗結果,即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在交叉上市與審計收費關系中的調節(jié)作用。被解釋變量為審計收費LNFEE。交互項CROSSL×LOGEPU的系數(shù)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負,從而證實了本文的猜想。由于面對風險,交叉上市企業(yè)在各方面更加保守,也由于其受到更強監(jiān)督,所出具的財務報告更加謹慎,因此在降低了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對其的影響,審計費用降低。

五、穩(wěn)健性檢驗

由于交叉上市公司和非交叉上市公司可能存在系統(tǒng)系差異,為了排除模型可能存在的內生性問題,本文采用傾向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進行穩(wěn)健性檢驗。匹配后模型的回歸結果簡要報告在表5中,變量CROSSL在1%水平上顯著為正,進一步支持了本文的研究結論。

六、研究結論

本文采用2007~2016年中國滬深A股上市公司數(shù)據(jù),基于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視角,探究在A股、H股交叉上市對企業(yè)審計費用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相比于非交叉上市企業(yè),在A股、H股交叉上市的企業(yè)審計費用更高;進一步探究在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情況下交叉上市對審計費用的影響,發(fā)現(xiàn)宏觀經(jīng)濟不確定時將會減少交叉上市企業(yè)的審計費用。本文拓展了企業(yè)交叉上市的經(jīng)濟后果以及審計收費的影響因素等領域的相關研究。

首先,我國的交叉上市大多是由H股返回A股而形成的,與國外情況不同。而研究結果表明,我國交叉上市企業(yè)審計費用較高,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我國交叉上市公司的審計質量。其次,本文將企業(yè)微觀因素與經(jīng)濟政策宏觀背景相結合,結果表明,盡管高的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會增加企業(yè)所面臨的風險,但是由于交叉上市公司本身較高質量的財務報告以及面對風險時自身的保守行為,使得其審計費用相較于非交叉上市企業(yè)而減少。從這一角度,本文強調了經(jīng)濟政策平穩(wěn)、一致、連貫的重要性,同時提醒相關政府部門關注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對經(jīng)濟的影響,在制定政策時應當盡量穩(wěn)定市場對政策的預期,以減少其對經(jīng)濟的負面作用。

主要參考文獻:

[1]Baker, Scott, Nicholas Bloom and Steven J. Davis, 2013. “Measuring 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 www.PolicyUncertainty.com

[2]Bandyopadhyay S P, Kao J L. Market Structure and Audit Fees: A Local Analysis[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2010, 21(3):529-562.

[3]Bauer R, Wojcik D, Clark G L.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Cross-Listing: Evidence from European Companies[J]. Ssrn Electronic Journal, 2004:1-31.

[4]Beatty R P. The Economic Determinants of Auditor Compensation in the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Market[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3, 31(2):294.

[5]Coffee J C . “The Future as History: Prospects for Global Convergence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ts Implications”[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1999, 93(3):641-707.

[6]Coffee J C. Racing towards the Top : Te Impact of Cross-Listings and Stock Market Competition on International Corporate Governance[J]. Columbia Law Review, 2002, 102(7):1757-1831.

[7]Dan A. Simunic. 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 Theory and Evidence[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80, 18(1):161-190.

[8]Darius P Miller. The market reaction to international cross-listings: evidence from Depositary Receipts 1[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9, 51(1):103-123.

[9]DeAngelo, L. E., 1981, Auditor independence, “l(fā)ow balling”, and disclosure regul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 113-127.

[10]Doidge C, Karolyi G A, Stulz R M. Why are foreign firms listed in the U.S. worth more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4, 71(2):205-238.

[11]Firth M. The Provision of Non-audit Services and the Pricing of Audit Fees[J].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 2010, 24(3):511-525.

[12]Hackenbrack K, Knechel W R. Resource Allocation Decisions in Audit Engagements[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7, 14(3):481-499.

[13]Huijgen C, Lubberink M. Earnings Conservatism, Litigation and Contracting: The Case of Cross-Listed Firms[J].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 Accounting, 2005, 32(7-8):1275-1309.

[14]Joseph V. Carcello, Dana R. Hermanson, Terry L. Neal, et al. Board Characteristics and Audit Fees[J].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2002, 19(3):365–384.

[15]Karim A K M W, Moizer P. Determinants of audit fees in Banglades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1996, 31(4):497-509.

[16]Ke B, Rui O, Yu W. Hong Kong stock listing and the sensitivity of managerial compensation to firm performance in state-controlled Chinese firms[J]. Review of Accounting Studies, 2012, 17(1):166-188.

[17]La Porta R L, Lopez-De-Silanes F, Shleifer A, et al. Investo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0, 58(1–2):3-27.

[18]Lang, Mark H, J. S. Raedy, and M. Yetman. “How Representative are Cross-Listed Firms An Analysis of Firm and Accounting Quality.”[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3, 41(2): 363-396.

[19]Lennox C. Do companies successfully engage in opinion-shopping Evidence from the UK[J].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2000, 29(3):321-337.

[20]Seetharaman A, Gul F A, Lynn S G. Litigation risk and audit fees: evidence from UK firms crosslisted on US market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 Economics, 2002, 33(1):91-115.

[21]Stice J D. Using Financial and Market Information to Identify Pre-Engagement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Lawsuits against Auditors[J]. Accounting Review, 1991, 66(3):516-533.

[22]Turpen R A. Differential Pricing on Auditors Initial Engagements: Further Evidence[J].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1990, 9(2).

[23]William A Reese Jr, Michael S Weisbach. Protection of minority shareholder interests, crosslisting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subsequent equity offering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2, 66(1):65-104.

[24]陳國進,王少謙.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如何影響企業(yè)投資行為[J].財貿(mào)經(jīng)濟,2016(05):5-21.

[25]程子健,張俊瑞.交叉上市、股權性質與企業(yè)現(xiàn)金股利政策——基于傾向得分匹配法(PSM)的分析[J].會計研究,2015(7):34-41.

[26]董秀良,曹鳳岐.交叉上市、股價反應與投資者預期——基于H股回歸A股的經(jīng)驗研究[J].財貿(mào)經(jīng)濟,2009(8):29-35.

[27]郝威亞,魏瑋,溫軍.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如何影響企業(yè)創(chuàng)新 ——實物期權理論作用機制的視角[J].經(jīng)濟管理,2016,38(10):40-54.

[28]賈巧玉,周嘉南.交叉上市企業(yè)應計盈余管理和真實盈余管理研究[J].管理科學,2016,29(3):97-111.

[29]孔寧寧,閆希.交叉上市與公司成長——來自中國“A+H”股的經(jīng)驗證據(jù)[J].金融研究,2009(07):134-145.

[30]李鳳羽,史永東.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與企業(yè)現(xiàn)金持有策略——基于中國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指數(shù)的實證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2016,19(06):157-170.

[31]李鳳羽,楊墨竹.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會抑制企業(yè)投資嗎 ——基于中國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指數(shù)的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2015(04):115-129.

[32]饒品貴,岳衡,姜國華.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與企業(yè)投資行為研究[J].世界經(jīng)濟,2017,40(02):27-51.

[33]覃家琦,邵新建,肖立晟.交叉上市、增長機會與股利政策——基于政府干預假說的檢驗[J].金融研究,2016(11):191-206.

[34]田高良, 張睿, 司毅,等. 交叉上市、雙重審計對境內審計費用和審計質量的影響——基于我國A+H股的經(jīng)驗證據(jù)[J]. 審計與經(jīng)濟研究, 2017, 32(3):24-34.

[35]王紅建,李青原,邢斐. 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現(xiàn)金持有水平及其市場價值[J]. 金融研究,2014,(09):53-68.

[36]肖珉,沈藝峰.跨地上市公司具有較低的權益資本成本嗎 ——基于“法與金融”的視角[J].金融研究,2008(10):93-103.

[37]張光利,錢先航,許進.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能夠影響企業(yè)現(xiàn)金持有行為嗎 [J].管理評論,2017,29(09):15-27.

[38]張俊瑞,程子健,張健光.交叉上市對現(xiàn)金持有與現(xiàn)金持有價值的影響——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jīng)驗證據(jù)[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1,33(11):108-115.

[39]周開國,周銘山.交叉上市能降低信息不對稱嗎 ——基于AH股的實證分析[J].證券市場導報,2014(12):51-59.

猜你喜歡
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審計收費
日本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和經(jīng)濟衰退
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影響企業(yè)投資的渠道研究
我國房地產(chǎn)價格波動與貨幣政策調控模式研究
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環(huán)境下企業(yè)會計穩(wěn)健性與商業(yè)信用融資
經(jīng)濟政策不確定性環(huán)境下企業(yè)會計穩(wěn)健性與商業(yè)信用融資
審計質量導向下的上市公司審計收費規(guī)范研究
商(2016年28期)2016-10-27 20:48:42
關于審計收費影響因素的文獻綜述
商(2016年23期)2016-07-23 21:31:49
我國審計收費對審計質量影響的探討
上市公司內部治理對審計收費的影響研究
審計收費披露是社會審計發(fā)展的良藥嗎?
黄陵县| 长子县| 峨眉山市| 台南市| 桃园县| 邵武市| 宜兴市| 陵川县| 南阳市| 富蕴县| 崇左市| 城固县| 扎赉特旗| 信丰县| 新丰县| 罗定市| 昌宁县| 伊金霍洛旗| 宜宾县| 甘孜县| 阳江市| 靖江市| 大石桥市| 左云县| 南投县| 旬阳县| 定安县| 沂源县| 巴林右旗| 延川县| 普宁市| 博客| 龙岩市| 永昌县| 望江县| 克拉玛依市| 巩义市| 清远市| 汕尾市| 黄龙县| 东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