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血行播散性肺結核并發(fā)真菌感染致繼發(fā)血小板減少一例

2019-04-02 08:15:02李偉王勇張翠薇
結核與肺部疾病雜志 2019年1期
關鍵詞:血行參考值本例

李偉 王勇 張翠薇

血行播散性肺結核多因結核分枝桿菌一次或反復多次沿血液循環(huán)播散至肺部,引起肺部彌漫性病變,屬結核病中危重性疾病,多由原發(fā)性肺結核發(fā)展而來,也可由其他結核干酪樣病灶破潰到血液引起。多起病較急,可致多器官功能受損,預后極差。血行播散性肺結核并發(fā)真菌感染為破損呼吸道黏膜上皮組織下行感染所致[1],當繼發(fā)血小板減少時,常提示彌漫性血管內(nèi)凝血和多器官衰竭的風險大大增高,預示著存在嚴重的細菌或病毒感染[2],需結合多項指標,進行綜合診斷。現(xiàn)分析1例血行播散性肺結核患者并發(fā)真菌感染繼發(fā)血小板減少的臨床診治過程,為臨床醫(yī)師對此類患者的診治提供新的思路。

臨床資料

患者,女,45歲,既往1年前行左膝關節(jié)滑膜炎手術。因“發(fā)熱、咳嗽、咳痰1個月,加重5 d”于2016年11月9日就診于黑龍江省傳染病防治院。患者于2016年10月初無明顯誘因出現(xiàn)發(fā)熱(最高達40.0 ℃),咳嗽,咳白色泡沫樣痰,厭食、乏力、消瘦,體質(zhì)量下降約10 kg。自行服用消炎、止咳、退熱等藥物后上述癥狀未見好轉(zhuǎn)?;颊? d前,上述癥狀加重,伴呼吸困難、胸悶、氣短,咳少許鮮紅血痰,以“肺炎”入住當?shù)蒯t(yī)院,給予青霉素類、炎琥寧等藥物治療3 d后癥狀未見好轉(zhuǎn),血氧飽和度為60%~70%,伴有高熱、呼吸困難、胸悶,氣短等癥狀。次日轉(zhuǎn)診至當?shù)鼐C合醫(yī)院以“肺炎”收治入院;給予亞胺培南、溴己新等藥物治療1 d后癥狀仍未見緩解,11月9日行痰抗酸桿菌涂片鏡檢,結果為“+”,考慮為肺結核,于當日由120急救車轉(zhuǎn)診至我院就診,門診以“血行播散性肺結核、左膝關節(jié)滑膜炎術后、咯血”收住入院?;颊呒韧鶡o結核病及家族血液系統(tǒng)疾病史,以及相關疾病癥狀。

一、入院后體格檢查

體溫36.0 ℃,脈搏128次/min,呼吸頻率21次/min,血壓 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患者意識清醒,體質(zhì)虛弱,面色蒼白,持續(xù)高流量吸氧,口唇發(fā)紺,頸靜脈充盈,端坐位呼吸,全身淺表淋巴結未觸及腫大;全身皮膚鞏膜無黃染,四肢散在大小不等的紅色斑片,壓之不褪色;淺表淋巴結未觸及明顯腫大;頸軟、無抵抗、頸靜脈無怒張;雙肺呼吸音減弱,雙肺可聞及干、濕性啰音,偶有哮鳴音,心率128次/min,律齊,心臟各瓣膜聽診區(qū)未聞及明顯病理性雜音;腹部柔軟,全腹無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肝脾肋下未捫及,移動性濁音陰性;雙下肢水腫,病理征陰性,左膝關節(jié)支具固定致左下肢活動障礙。

二、實驗室相關檢查

1.血氣分析(2016-11-10):酸堿度(pH)7.50(參考值7.35~7.45);二氧化碳分壓(PCO2):36.95 mm Hg[參考值35~45 mm Hg(4.65~5.98 kPa)];氧分壓(PO2):46.48 mm Hg [參考值80~100 mm Hg(0.64~13.3 kPa)];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0.87(參考值0.91~0.99);實際碳酸氫根(AB):29.55 mmol/L(參考值22~27 mmol/L);標準碳酸氫根(SB):29.82 mmol/L(參考值22~27 mmol/L)。

2.結核病相關檢查(2016-11-11):痰抗酸桿菌涂片鏡檢(2016-11-09,外院):“+”;痰結核分枝桿菌耐藥基因芯片法檢測及菌種鑒定:對利福平、異煙肼、鏈霉素、乙胺丁醇均敏感,結核分枝桿菌陽性;血結核感染T細胞斑點試驗(T-SPOT.TB)檢查陽性;特異性A抗原[早期分泌靶抗原6(ESAT-6)] 2 斑點形成細胞(spots forming cells,SFCs)/2.5×105外周血單核細胞(PBMC),特異性B抗原[培養(yǎng)分泌蛋白(CFP-10)]>50 SFCs/2.5×105PBMC(參考值均為<6 SFCs/2.5×105PBMC);血清結核分枝桿菌抗體三項檢測:38 kDa抗體(相對分子質(zhì)量38 000抗體)陰性、脂阿拉伯甘露聚(LAM)抗體陽性。

3.其他細菌檢查:痰一般細菌培養(yǎng)鑒定(2016-11-14):白假絲酵母菌“++++”。便常規(guī)(2016-11-10):鏡檢可見真菌。

4.其他血液檢查:(1)血常規(guī):白細胞(WBC)計數(shù)5.42×109/L;白細胞分類:中性粒細胞0.91,淋巴細胞0.08;紅細胞(RBC)計數(shù)3.0×1012/L;血紅蛋白(Hb)78 g/L;血小板(ALT)3×109/L,血小板壓積(PCT)0.00%(參考范圍0.11%~0.23%)。(2)心血管生物學標志物:腦鈉肽(NBP)4046 ng/L[正常參考值(0~125) ng/L)。(3)凝血功能檢查:D-二聚體定量 297 μg/L[正常參考值(0~243) μg/L],余指標正常。(4)生化檢查:白蛋白19.7 g/L[參考范圍(35.0~55.0) g/L],天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ST) 75 U/L[正常參考值(0~40) U/L],谷氨酰轉(zhuǎn)肽酶(GGT) 117 U/L(正常參考值0-60 U/L),尿素氮(BUN)6.8 mmol/L[(正常參考值(2.30~7.20) mmol/L)],C-反應蛋白(CRP):155 mg/L[(正常參考值(0.00~5.00) mg/L)];超敏C反應蛋白(hsCRP) 240 mg/L(正常參考值≤8 mg/L);降鈣素原(PCT)49.44 μg/L[(正常參考值(0~0.5) μg/L)]。

三、胸部CT檢查

胸部CT掃描(2016-11-10):顯示雙側胸廓對稱,縱隔居中,雙肺實質(zhì)內(nèi)見密度均勻、邊界清晰的粟粒樣陰影。部分病灶融合成斑片狀影,邊界較清,密度欠均勻,右側胸腔及心緣見液體密度影,肺門影不大,縱隔內(nèi)見明顯增大淋巴結(圖1,2)。

四、診斷及治療

綜合以上臨床表現(xiàn)及實驗室檢測、CT掃描結果,初步診斷為: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結核,雙肺涂(陽),結核分枝桿菌核酸檢測(陽)初治,貧血,血小板減少,肺部感染,低蛋白血癥,心功能不全,左膝關節(jié)滑膜炎術后。

治療給予抗結核(異煙肼0.3 g、乙胺丁醇0.75 g、吡嗪酰胺1.5 g,均1次/d,口服;利福霉素0.5 g、阿米卡星0.4 g,均1次/d,靜脈滴注)、保肝(水飛薊賓葡甲胺0.2 g/次,3次/d,口服)、抗凝血(咖啡酸0.3 g/次、云南白藥0.5 g/次,均3次/d,口服)、抗感染(左氧氟沙星0.4 g,1次/d,靜脈滴注)、抗真菌(氟康唑0.2 g,1次/d,靜脈滴注)治療;同時給予患者補充白蛋白、保護胃黏膜治療,呋塞米靜脈滴注減輕心臟負荷,硝普鈉、多巴胺合用糾正心力衰竭,每日輸注血小板2 IU治療量進行對癥治療,輸血小板前靜脈滴注地塞米松10 mg以預防輸液反應。

治療第2天時,患者飽餐后突然出現(xiàn)呼吸困難、心悸、胸悶、氣短、腹脹等癥狀。體格檢查示:端坐位呼吸,頸靜脈怒張,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心率 117次/min,律齊,未聞及病理性雜音,腹膨隆,雙下肢水腫。急查心電圖:竇性心動過速,廣泛T波低平,ST-T缺血性改變,診斷心力衰竭。立即給予去乙酰毛花苷0.2 mg臨時靜脈滴注以減慢心率,30 min 后患者呼吸困難癥狀逐漸緩解。血常規(guī)復查(2016-11-12): WBC 5.72×109/L;白細胞分類:中性粒細胞0.83,淋巴細胞0.12;RBC 3.13×1012/L; Hb 81 g/L; PLT 18×109/L;PCT 0.00%。繼續(xù)給予輸血小板2 IU治療量對癥治療,地塞米松10 mg輸血小板前靜脈滴注預防輸液反應。

治療6 d后復查血常規(guī)(2016-11-18):WBC 5.94×109/L;白細胞分類:中性粒細胞0.78; RBC 4.35×1012/L;Hb 117 g/L;PLT 80×109/L;PCT 0.06%。生化復查(2016-11-18):白蛋白 40.7 g/L,GGT 233 U/L,hsCRP 6.93 mg/L?;颊邿o呼吸困難、胸悶、氣短、心悸、咯血癥狀。皮膚出血點、瘀斑逐漸消失。根據(jù)檢查結果停止使用水飛薊賓葡甲胺,改為雙環(huán)醇(50 mg/次,3次/d,口服)以加強護肝治療。胸部CT復查:雙側胸廓對稱,縱隔居中,雙肺內(nèi)見斑片狀影、淡片狀影及條索狀影,邊界不清,密度不均勻,雙肺部分支氣管擴張,肺門影不大,縱隔內(nèi)見增大淋巴結。右側胸膜粘連。心包見液體密度影(圖3)。與11月10日CT掃描圖像相比,粟粒影完全吸收,肺部炎癥明顯吸收。

抗結核藥物治療1個月時,患者出現(xiàn)膝關節(jié)腫脹加重,膝關節(jié)CT掃描復查:左膝關節(jié)骨破壞伴關節(jié)周圍膿腫,考慮為膝關節(jié)結核可能性大(圖4)。請我院骨科會診:建議肺部好轉(zhuǎn)后,擇期手術,其性質(zhì)有待病理結果。治療第35天時,患者劇咳后出現(xiàn)胸悶、胸痛、氣短等癥狀,胸部CT復查(圖5):發(fā)現(xiàn)自發(fā)性氣胸,立即給予胸腔閉式引流術,患者癥狀逐漸好轉(zhuǎn)至氣胸完全消失。補充診斷:左膝關節(jié)結核可能性大,右側自發(fā)性氣胸?;颊呓?jīng)積極治療后一般狀態(tài)明顯好轉(zhuǎn),但活動后仍出現(xiàn)輕度胸悶、氣短、咳嗽等癥狀,膝關節(jié)活動受限。血常規(guī)復查(2017-02-26):WBC 6.45×109/L;白細胞分類:中性粒細胞0.59;RBC 3.63×1012/L;Hb 107 g/L;PLT 300×109/L;PCT 0.16%?;颊叻尾坎≡蠲黠@好轉(zhuǎn)(圖6)。因患者經(jīng)濟困難,無法承受手術費用,于2017年2月 26日暫出院保守治療,目前仍跟蹤隨訪,患者膝關節(jié)腫脹較住院時有所好轉(zhuǎn),但未回院復查。

討 論

血行播散性肺結核多起病急劇,與結核分枝桿菌侵入肺內(nèi)數(shù)量、次數(shù)及自身免疫系統(tǒng)等因素有關[3];早期發(fā)生于肺間質(zhì),以肺泡間隔增厚、小葉間隔、臟層胸膜及血管支氣管束周圍出現(xiàn)增殖性結節(jié)和滲出壞死性粟粒樣結節(jié)為主,邊界清晰,大小均勻,彌漫性分布。真菌感染屬條件致病菌,這種條件致病菌,多與長期應用抗生素,包括頭孢三代、氟喹諾酮類、氨基糖苷類、大環(huán)內(nèi)酯類,以及糖皮質(zhì)激素有關[4]。血行播散性肺結核患者由于細胞免疫功能降低、廣泛應用抗生素等因素導致自身免疫系統(tǒng)障礙,容易并發(fā)真菌感染[5]。一項關于186例肺結核患者繼發(fā)真菌感染的研究表明,長期應用糖皮質(zhì)激素、抗感染藥物及并發(fā)糖尿病患者組顯著高于單一肺結核非真菌感染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進一步說明肺結核并發(fā)真菌感染與應用抗生素、糖皮質(zhì)激素有關[6]?;仡櫡治龃死颊甙l(fā)病原因,考慮與膝關節(jié)滑膜炎手術后機體免疫功能降低,結核分枝桿菌經(jīng)血行播散至肺部;以及術后膝關節(jié)反復腫脹,長期應用抗生素,菌群失調(diào),繼發(fā)真菌感染有關。患者抗結核治療1個月時,膝關節(jié)腫脹加重,考慮與關節(jié)腔膿液量有關,提示抗結核藥物治療時體內(nèi)結核分枝桿菌不能被迅速有效抑制;同時也不能排除患者手術時,是否存在膝關節(jié)結核的可能性。

血行播散性肺結核繼發(fā)真菌感染病因與機體防御功能降低、高齡及長期多種抗生素濫用有關。兩病并發(fā)感染可造成氣道高反應性刺激及支氣管內(nèi)膜細胞損傷,引起感染菌沿口腔下行到支氣管黏膜,從而累及肺組織[1,5]。真菌感染繼發(fā)血小板減少,考慮與大量應用抗生素后繼發(fā)混合菌感染、造成肺毛細血管受損有關[2]。張利群和阿爾泰[7]報告1例急性粟粒性肺結核并發(fā)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認為其發(fā)病與結核分枝桿菌侵入血管壁及骨髓,使其通透性增加,從而抑制血小板生成有關。

以往血行播散性肺結核患者,影像學檢查呈現(xiàn)“三均勻”改變[8],本例患者影像學檢查顯示的結節(jié)影并非均勻一致,呈不均質(zhì)磨玻璃樣大片狀改變,其內(nèi)可見細小結節(jié)影。筆者考慮與同時并發(fā)真菌感染,造成影像學改變不典型有關。本例患者3次胸部CT檢查示雙肺散在不均質(zhì)磨玻璃樣大片影及細小結節(jié)影明顯吸收,考慮與急性期肺部并發(fā)細菌及真菌感染有關,但經(jīng)對癥治療后病灶吸收也較快。

黃麥玲等[9]的研究顯示,33例老年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結核患者中僅7例涂陽(占21%)、4例羅氏培養(yǎng)陽性(占12%),提示血行播散性肺結核涂陽及培陽率均較低。可能與病變侵犯肺間質(zhì),與支氣管不能完全相通有關[7]。本例患者痰結核分枝桿菌檢測均為陽性,筆者考慮與結核病灶相互融合,結核分枝桿菌侵犯肺泡,沿支氣管管道排出有關。

血行播散性肺結核致貧血、血小板降低,臨床上并不少見,但血小板計數(shù)達個位數(shù)的情況實屬罕見,其發(fā)病機制考慮與結核分枝桿菌經(jīng)血行播散至骨髓內(nèi)并快速大量繁殖,并由于炎性反應減少了WBC及Hb的生成,血管壁通透性增強,血管壁損傷,應激狀態(tài)時促使PLT生成減少[10]。本例患者血常規(guī)檢查WBC、PLT均明顯減少,需行骨髓穿刺術進一步定性;但因患者精神狀態(tài)極差,無法行此項檢查,但也不能完全排除骨髓性病變導致造血功能障礙??紤]患者及家族既往無血液系統(tǒng)疾病史,且患者既往也無相關疾病癥狀,經(jīng)科內(nèi)討論及查閱相關文獻,認為其WBC、PLT明顯減少為應激反應性多器官功能受損,造成貧血、低蛋白血癥等,與血行播散性肺結核并發(fā)真菌感染有關。

凝血因子中D-二聚體是判斷血栓形成和栓塞的特異性指標,而本例患者D-二聚體數(shù)值升高,考慮存在血栓形成。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結核并發(fā)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可造成急性肺水腫、肺動脈高壓、心力衰竭等多臟器功能損傷。本例患者治療第2天出現(xiàn)心功能不全,分析與發(fā)生急性肺水腫導致多器官功能不全有關。因患者PLT異常降低,給予糖皮質(zhì)激素地塞米松10 mg靜脈滴注,可以有效抑制炎癥反應,減輕患者肺水腫;硝普鈉與去乙酰毛花苷對癥應用,可減輕心臟負荷,使患者病情得以控制。另外,相關資料統(tǒng)計,認為D-二聚體>1.6 mg/L可大大提高對ARDS的診斷性,特異性較強[11]。而ARDS診斷需結合多項指標,回顧分析本例患者,實驗室檢查存在多指標異常,不能完全排除血行播散性肺結核并發(fā)ARDS導致應激性血小板減少的可能。

血行播散性肺結核患者并發(fā)自發(fā)性氣胸,與肺邊緣的粟粒性病灶侵及肺間質(zhì)、肺泡,造成充血水腫、肺體積增大,病灶破潰入胸腔有關。本例患者發(fā)病前曾有劇咳,促使胸膜下形成局限性氣腫,并肺大皰形成,彈性下降,導致肺大皰破裂[12]。但未發(fā)現(xiàn)相關研究證明血行播散性肺結核并發(fā)氣胸與真菌感染有關,有待進一步進行探討。

以往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結核的治療,建議短期采用大劑量糖皮質(zhì)激素沖擊,強化抗結核藥物治療,以及營養(yǎng)支持和免疫增強劑等對癥治療,能有效控制病情進展。據(jù)文獻報道,應用糖皮質(zhì)激素可以明顯提高療效,使患者轉(zhuǎn)危為安[13]。而本例患者治療期間,均未給予大劑量糖皮質(zhì)激素行沖擊治療,筆者認為重癥結核病并發(fā)真菌感染繼發(fā)血小板減少,導致多器官功能不全者采用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應權衡利弊,采取個體化治療措施。

血行播散性肺結核并發(fā)真菌感染繼發(fā)血小板減少時,應早診斷、早治療,可減少患者發(fā)生并發(fā)癥,降低患者死亡率。

猜你喜歡
血行參考值本例
《思考心電圖之176》答案
血液生化免疫指標與肺癌血行轉(zhuǎn)移的相關性分析
中國健康成年人甘油三酯參考值的空間變異特征
《思考心電圖之169》答案
妊娠婦女甲狀腺功能血清指標參考值的建立
血行播散型肺結核合并結核性腦膜炎患者低T3綜合征發(fā)生率及其對短期預后的影響
PCT和白介素6對危重患者導管相關性血行感染的早期診斷及預后的預測價值評價
視功能分析圖例詳解
血液透析置管患者發(fā)生導管相關血行感染的影響因素分析
上海地區(qū)胃蛋白酶原參考值的建立及臨床應用
辉南县| 泽普县| 东乌珠穆沁旗| 甘肃省| 化州市| 五大连池市| 闻喜县| 永寿县| 库伦旗| 漳州市| 武胜县| 西藏| 古丈县| 大埔区| 克拉玛依市| 子洲县| 伊通| 德令哈市| 扶余县| 鹰潭市| 海宁市| 会昌县| 郎溪县| 凌源市| 长治市| 龙陵县| 聊城市| 响水县| 肃宁县| 泸州市| 逊克县| 龙陵县| 曲沃县| 鲁山县| 正定县| 沅陵县| 青田县| 仲巴县| 筠连县| 南江县| 莱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