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做好對學生的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重要教育目標。筆者結合實踐教學經(jīng)驗,在文中從設置趣味情境、實施精心指導和開展朗讀活動三個方面,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予以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能力;培養(yǎng)
朗讀是指人對本文進行口語發(fā)生閱讀的一種方式,其是小學語文教學階段的基礎內(nèi)容。然而,受到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小學語文教育更傾向于文本知識而忽視朗讀內(nèi)容,這使得學生的朗讀能力無法達到有效培養(yǎng),在語文素質(zhì)表現(xiàn)上也多存在文本能力較好但朗讀能力較差的情況。為了實現(xiàn)對學生的全面素質(zhì)教育目標,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做好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yǎng)至關重要,文章以此為切入點展開探討。
一、 設置趣味情境,激發(fā)朗讀興趣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朗讀教學活動當中來,就必須要讓他們對朗讀學習產(chǎn)生良好的認知,所以基于對小學生心智水平的掌握,設置出趣味朗讀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很有必要。在設置朗讀教學情境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設置一些趣味的游戲情境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例如在進行《司馬光》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司馬光砸缸”的動畫片,讓學生借助動畫片來了解課文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教師在組織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有感情分角色朗讀,做到依靠對動畫片的興趣來實現(xiàn)對朗讀學習興趣的調(diào)動。又或者在進行《黃山奇石》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播放該課文的音頻朗讀素材,讓學生在情感豐富、語言細膩的聲音中去感受黃山奇石的奇特和美感,實現(xiàn)對學生情感體驗的增強,讓學生感受到朗讀的魅力,由此促進他們?nèi)ブ鲃拥剡M行課文的朗讀,提高學生在朗讀學習環(huán)節(jié)中的主體性,為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工作的有效展開打下基礎。
二、 實施精心指導,鍛煉朗讀技巧
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在接受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之前,并沒有系統(tǒng)的接觸、認識過朗讀,所以他們的朗讀方法、朗讀技巧方面就像一張白紙,教師怎么教,他們怎么學,在這種教學前提下,教師必須要提高自己的朗讀教學質(zhì)量,通過實施精心的課堂教學指導,來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鍛煉學生的朗讀技巧應用能力。從朗讀技巧方面來看,學生需要掌握咬字發(fā)音、斷句換氣、情感運用等多個方面,我以教學實例對學生在朗讀學習過程中的斷句換氣問題予以分析。在日常課堂教學中,通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存在不會斷句的情況,具體表現(xiàn)在讀課文一口氣一直讀,讀到喘不過氣才換氣,接下來又是一口氣讀很久。對于學生的這種錯誤的朗讀方式,我對他們采取句式分解的方式予以指導。我要求他們在朗讀時,先進行課文的默讀,并進行斷句劃線,將閱讀素材中每一段話甚至每一句的字詞都進行劃分,以課文《長城》為例,我在朗讀教學中選擇“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边@一片段進行教學,讓學生分析課文內(nèi)容的同時,通過聽我朗讀的方式進行斷句,并在最后對整篇課文進行自主斷句。在完成斷句后,我會帶領學生進行朗讀,讓他們通過對比斷句前后的朗讀感受,來了解斷句、換氣在朗讀過程中的重要性,由此來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三、 開展朗讀活動,提高朗讀水平
開展朗讀活動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朗讀機會,提高他們朗讀能力的重要措施。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經(jīng)常開展朗讀活動對學生的朗讀能力進行鍛煉由此來幫助學生獲得朗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紤]到小學生的心智發(fā)育水平,教師可以在朗讀活動中融入游戲和競賽兩大元素,因為他們能夠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主動性。例如我會每學期在班級中舉行兩次“詩歌朗誦比賽”,第一次是“命題朗讀比賽”,朗誦素材是教師提供的固定內(nèi)容,所有學生通過閱讀同一詩歌來進行比賽,其目的主要是鍛煉學生的斷句、換氣等基礎朗讀能力。其二次是“主題朗讀比賽”,由教師提供朗讀主題方向,學生根據(jù)自己理解進行朗讀素材的自主選定,其目的主要是鍛煉學生對于詩歌的理解程度、情感運用等方面的朗讀能力。相比較而言后者比前者的難度更大,所以我選擇將“主題朗讀比賽”放在第二階段。從短期來看,朗讀比賽可能對學生的朗讀能力提升作用較小,但只要教師能夠堅持下去,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朗讀能力會得到顯著的提升。所以,在小學朗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一定要對朗讀活動予以重視,因為其是鍛煉學生朗讀能力的最佳途徑。
四、 總結
綜上所述,做好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為小學語文素質(zhì)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帶來支持。在實際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作為課堂教學設計者,其需要能夠掌握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興趣需求,以學生的角度去開展朗讀教學,讓學生可以借助興趣主動地參與到朗讀學習中,由此來提高學生的朗讀學習體驗。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借助精心的朗讀指導和朗讀活動,來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朗讀水平,從而讓學生可以具備良好的朗讀能力,為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yǎng)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曹艷.富有情感的指導,讓學生在朗讀中品悟[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1):128.
[2]張立新.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有效途徑探析[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8(10):76-77.
作者簡介:
鐘雪,四川省瀘州市,敘永縣分水鎮(zhèn)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