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全球影響力分析框架下中沙能源合作的影響因素

2019-04-08 11:57:06劉明德儲德朗
關鍵詞:沙特伊朗石油

劉明德,儲德朗

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四川 成都 610065

引言

截至2017年底,沙特阿拉伯(以下簡稱沙特)已探明石油儲量和原油出口量分別為366億噸和3.57億噸,在全球分別排第二位和第一位。與此同時,中國一次能源消耗量已位居世界首位,分別占全球能源消費量的23.2%和全球能源消費需求增長的33.6%,其中石油消耗量僅次于美國而居世界第二位,BP預測2035年中國能源需求量將占據(jù)全球能源需求量的28%①如無單獨標注,本文數(shù)據(jù)均來自BP,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8。。作為世界能源消費大國且在石油對外依存度高居不下的情況下,中國需要尋求穩(wěn)定的能源供應。同時,作為中東乃至世界上的能源出口大國,沙特需要尋求穩(wěn)定的能源消費市場。中沙之間一直保持良好的貿易往來且沙特一直是中國最主要的能源進口來源國之一,因此,沙特仍將是我國未來能源合作的重點對象。當前,由于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和全球能源供求的非均衡性,使能源具有“政治商品”的戰(zhàn)略屬性,能源不僅成為了國家間博弈的重要武器,也成為了世界各國實力競爭的核心要素[1]。鑒于中東地區(qū)獨特的戰(zhàn)略位置以及沙特在全球能源供應中的重要地位,世界各國為了維持自身在國際能源格局中的優(yōu)勢地位甚至為了操縱國際能源市場,紛紛對沙特施加政治、經(jīng)濟等方面的影響力。

1 中沙能源合作的現(xiàn)狀

1.1 沙特能源的現(xiàn)狀

沙特的石油儲量、產(chǎn)量和出口量長期居于世界首位,對國際能源供應有重大的影響。據(jù)BP統(tǒng)計顯示,2017年底沙特已探明石油儲量為366億噸,占全球石油總儲量的15.7%,居世界第二(表1)。沙特已探明的石油主要集中在該國東北部的加瓦爾(Ghawar)、薩法尼亞(Safaniyah)、庫阿斯(Khurais)等油田中,且預測產(chǎn)量均在90萬桶/日以上(表 2)。

表1 2017年世界已探明石油儲量排名前五位的國家(單位:億噸)

目前,沙特保持著世界上最大的原油生產(chǎn)能力,2017年石油產(chǎn)量為561.7百萬噸,是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的石油產(chǎn)出國。雖然委內瑞拉已探明石油儲量超越沙特,但在煉油能力上無法與沙特抗衡,2017年,委內瑞拉產(chǎn)量為2 110千桶/日,沙特產(chǎn)量為11 951千桶/日,沙特煉油能力是委內瑞拉煉油能力的5倍以上。沙特阿美石油公司(Aramco)是僅次于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的世界第二大石油公司,該公司在荷蘭、地中海以及日本等地都擁有石油儲存設施。沙特的經(jīng)濟嚴重依賴石油出口,根據(j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tǒng)計,沙特政府60%的收入來自石油,沙特石油出口值占出口總值的75%左右②IMF Executive Board Concludes 2017 Article IV Consultation with Saudi Arabia[EB/OL].(2017-07-21)[2017-09-21]https://www.imf.org/en/News/Articles/2017/07/21/pr17292-imf-executive-board-concludes-2017-article-iv-consultation-with-saudi-arabia.。沙特國內能源消費結構也是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兩者占據(jù)了沙特國內能源消費領域的99.9%,核能、水力發(fā)電、可再生能源年消費量合計不足1.0%(表3)。

表3 2017年沙特能源消費結構(單位:百萬噸油當量)

1.2 中沙能源合作的現(xiàn)狀

中國自1993年進口沙特原油以來,雙方不斷增強合作關系并拓寬合作領域。1997年,我國的中石油、中石化等油氣公司進入沙特進行油氣開采和基礎設施建設,1999年中沙建立石油戰(zhàn)略伙伴關系。2004年,中石化與沙特阿美公司組建了中沙天然氣公司,同年,沙特阿美公司與福建石化公司合資建設了福建煉油一體化項目。2006年中沙簽署《關于石油、天然氣和礦產(chǎn)領域開展合作的議定書》,并就能源領域開展全方位的合作。2011年中石化與沙特阿美共建紅海煉油公司,2013年沙特提供了中國原油進口總量的19%,并以560萬桶/天向中國輸出,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商①Chinaisnowtheworld’slargestnetimporterofpetroleumandotherliquidfuels[EB/OL].(2014-03-24)[2017-10-14].https://www.eia.gov/todayinenergy/detail.php?id=15531.。亞太是沙特原油出口的主要市場,中國則是沙特在亞太地區(qū)的最大原油進口國,2016年中國成為沙特原油出口的世界第二大國(表4)。目前,中石化與沙特阿美在煉油、石油貿易和工程服務等領域均有合作,2016年1月,中石化首個海外煉化項目延布煉油廠正式投產(chǎn)啟動,中石化與沙特阿美分別持股37.5%與62.5%②中國石化首個海外煉化項目延布煉油廠正式投產(chǎn)啟動[EB/OL].(2016-01-21)[2017-10-21].http://news.xinhuanet.com/energy/2016-01/21/c_128653342.htm.。此協(xié)議提升了沙特阿美向中國石化供應原油的競爭力并加強了雙方在煉油、化工、原油供應、石化服務等方面的合作。2016年7月,中國石油管道局中標沙特拉斯坦努拉(Ras Tanura)管道項目,該項目合同額達3.3億美元③中國石油管道局中標沙特拉斯坦努拉管道項目[EB/OL].(2016-07-20)[2017-11-03]http://www.bhi.com.cn/sector/Detail.aspx?id=12775902.。此外,中沙已由“戰(zhàn)略友好關系”升級為“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且雙方擬構建“中沙能源合作共同體”,此舉進一步加強了中沙之間的能源合作關系④以全面戰(zhàn)略伙伴關系引領中沙合作[EB/OL].(2016-01-21)[2017-11-05].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6-01/21/c_1117842931.htm.。

表4 2017年沙特原油區(qū)域間貿易流向(單位:萬噸)

1.3 中沙能源合作的特征

中沙之間的能源合作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1)戰(zhàn)略互補。沙特是世界上石油產(chǎn)量和出口量大國,中國是世界上石油消費量和進口量大國。沙特需要尋求強有力的石油買家,中國需要尋求強有力的石油賣家。正是這種互補的能源戰(zhàn)略推動著中國與沙特的持續(xù)合作。(2)貿易量大。2015年,中國躍居沙特最大的貿易伙伴,沙特向中國出口額達925億里亞爾,從中國進口額達924億里亞爾,出口、進口均位居第一⑤2015年沙特對外貿易額達3733億美元,中國成為沙特最大貿易伙伴[EB/OL].(2016-0601)[2017-11-17].http://sa.mofcom.gov.cn/article/ddgk/201606/20160601341516.shtml.。沙特已成為中國在西亞地區(qū)最大的貿易伙伴國、最重要的海外原油供應國和最具發(fā)展?jié)摿Φ某邪こ淌袌?。沙特是中國在全球石油進口量最大的國家,雖然近幾年中國從沙特進口的石油所占進口總量的比重在降低,這是因為進口總量在不斷上升,從2013年到2016年期間,中國從沙特進口的原油均在5 000萬噸左右(表5)。(3)合作范圍廣。近年來兩國的合作范圍在不斷拓展,目前,中國在沙特的企業(yè)多達上百家,業(yè)務覆蓋鐵路、房建、港口、電站、通訊等多個領域。同時,沙特也從中國進口電子產(chǎn)品、食品、紡織品等廉價消費品。不過,能源貿易仍是中沙之間的合作軸心,中國已在沙特的油氣勘探、煉化、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服務、股權投資等領域開展合作①劉磊.中沙經(jīng)貿合作現(xiàn)狀及前景分析[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1(4):50–55.。

表5 近5年中沙原油貿易狀況(單位:萬噸)

2 影響中沙能源合作的國際因素

石油本身只是一種自然資源,沒有政治屬性,而由石油衍生的諸如石油資源的主權、占有權、控制權、石油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石油價格的制定等便與國際政治扯上關系[2]。中東地區(qū)因巨大的能源儲藏量和出口量而引發(fā)了世界各國在此的長期博弈,其中沙特因其在世界能源供應格局上的關鍵地位,因而成為世界各國爭相爭取的首要對象。在這種現(xiàn)實背景下,我國和沙特的能源合作不可避免地受到來自別國的影響,其中具有明顯利益之爭的是美國、俄羅斯、印度和伊朗,這些國家對中沙能源合作關系的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3]。

2.1 美國對中沙能源合作的影響

2.1.1 政治干預

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消費國和進口國。據(jù)BP統(tǒng)計,2017年美國原油進口總量為3.941億噸,其中從加拿大進口原油1.703億噸,從沙特進口原油0.470億噸,而從加拿大進口的原油占據(jù)了美國原油進口總量的43.21%。自“9·11”事件以后,美國更加重視能源安全,其能源進口策略由從中東國家大量進口轉為向鄰近的加拿大和中南美洲國家進口。同時,伴隨著“頁巖氣革命”的發(fā)展,美國降低了對原油的進口,而且還能將油氣出口,這對全球的能源供應以及國際油價都將產(chǎn)生影響。雖然美國對中東油氣的依賴有所降低,但對中東的干預則絲毫沒有放松,甚至步步緊逼伊朗和敘利亞。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就說過:“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敝袞|地區(qū)因其豐富的石油資源而在國際上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地位,美國也因此把中東石油視為其重要的國家戰(zhàn)略。對美國而言,一方面,掌握了中東的石油資源即控制了全世界的經(jīng)濟運行;另一方面,控制了中東,西邊可以穩(wěn)定歐洲,北邊可以防范俄羅斯,東邊可以制約中國、印度和日本。美國歷來都視中東為自己的勢力范圍并認為其是世界能源規(guī)則的制定者,而且美國歷屆政府都從戰(zhàn)略角度出發(fā)牢牢地將波斯灣地區(qū)的能源流動控制在自己的手中。美國通過介入中東國家內政,與沙特結盟,培植親美勢力,對反美國家實施制裁。

2.1.2 軍事控制

美國推行其石油霸權的一個最直接而又有效的方式就是軍事控制。早在1945年,美沙就達成了軍事協(xié)議,即由美國保障沙特國家安全,沙特則給予美國公司在沙特油田的永久性特權以作為交換。雖然該協(xié)議已經(jīng)期滿,但至今仍是不成文的規(guī)定。為了爭奪對中東石油的控制權,小布什政府上臺后就在中東地區(qū)建立了新的美軍基地和設施。美國直接以軍事手段控制能源資產(chǎn)煉油廠、輸油管線,在所有大型油田附近布置軍事基地,在主要石油運輸線上建立戰(zhàn)略據(jù)點。軍事保護或武力打擊能源生產(chǎn)和運輸設施,包括油田、煉油廠、輸油管線、港口設施等等,對能源的必經(jīng)之地——國際海峽——實行軍事控制,向主要能源生產(chǎn)國提供軍事裝備以換取優(yōu)惠市場待遇,或強制鄰國給予優(yōu)惠待遇[4]。美國在沙特建立軍事基地,派遣軍隊,并向沙特提供武器裝備,例如飛機、裝甲車輛、火炮、雷達系統(tǒng)、導彈和軍用船舶等。從1950年至2015年之間,沙特幾乎一半以上的軍購來自美國,而且軍購價值總體上處于不斷上升趨勢(表6)。2017年,沙特從美國的軍購價值更是高達34.25億美元,占沙特在全球軍購價值的83.31%,而且沙特在美國購買的軍火價值隨著其在全球購買軍火價值的比重同方向增加。

表6 1950—2015年沙特從美國軍購價值(單位:百萬美元)

2.1.3 石油美元

如果說貨幣是流通的橋梁,則價格控制著橋梁上流通的頻率。價格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它控制著國際資金的流向和速度,同時也影響著世界各國能源使用量以及經(jīng)濟發(fā)展的快慢。所以,能源消費國與能源出口國以及國際石油公司之間爭相控制石油價格決定權。石油美元是美國在世界能源格局中扮演關鍵角色的另一重要原因。自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以來,石油始終與美元掛鉤,無論世界經(jīng)濟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國際石油仍然是以美元為計價單位。而石油美元的波動除了與需求有關外,還與各大能源出口國之間的博弈以及美國的背后操作有關。美國通過金融手段和貨幣政策,通過石油財團、盟國關系以及建立排他性能源貿易集團等舉措相互配合達到控制油價漲跌的目的,從中獲取巨額利益[5]。西方跨國石油公司也在利用一切手段試圖控制能源市場,包括散布謠言到人為地制造供應混亂,以此來影響價格和獲取利潤[6]。

2.1.4 金融控制

美國建立的石油美元體制不僅控制著全球石油的產(chǎn)量和出口,還通過國際石油公司和金融機構操縱油價的漲跌。而作為世界上最大石油出口國的沙特在政治、經(jīng)濟、軍事等方面被美國一系列的條約所約束,美國在實際上控制了歐佩克(OPEC)之后,逐步建立了其在全球的金融體系和利益鏈,并由此控制著全球油價基準,沙特在石油價格形成過程中不過是一個代理人①石油價格戰(zhàn):打的不是消耗戰(zhàn),而是世界石油貿易版圖的重劃[EB/OL].(2016-02-03)[2018-02-03].http://www.cnei.info/113830/11033972.html.。在沙特主導的當前低油價消耗戰(zhàn)的過程中,真正目的是美國操縱以打擊俄羅斯的經(jīng)濟和能源市場。不過效果并不明顯,俄羅斯不僅搶占了沙特在亞太的能源市場,而且沙特在這場能源消耗戰(zhàn)中本身的經(jīng)濟利益也受到重創(chuàng)。而美國則“一箭雙雕”,一方面打擊俄羅斯,另一方面利用低油價使美元流回美國市場。當前,沙特在大量購買美國軍火、受低油價之害以及自身經(jīng)濟不景氣的情況下,開始發(fā)行債券并向美國舉債,而這樣只會進一步加劇其被美國的金融集團控制的力度。

2.2 俄羅斯對中沙能源合作的影響

俄羅斯在世界能源格局中占據(jù)著獨特的優(yōu)勢,首先在于俄羅斯是能源大國,其天然氣以及石油儲量分別居世界第二和世界第五;其次在于其是軍事大國,擁有與美國相抗衡的軍事力量。俄羅斯同時掌握了軍事權力和能源權力,因此其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不容小覷。俄羅斯的能源主要輸往歐洲,但隨著蘇聯(lián)解體,俄羅斯已經(jīng)無法像過去那樣控制境外油氣管線的走向。例如,由美國主導的連接中亞和歐洲、總長1 789公里的BTC(Baku-Tiflis-Ceyhan)石油管線刻意避開俄羅斯國土而直接將油氣輸往歐洲,目的就在于弱化俄羅斯對里海油氣輸出的壟斷地位,弱化俄羅斯對歐洲能源供應的影響力以及弱化俄羅斯對外高加索國家的影響力。

俄羅斯也將中東視為自己的勢力范圍,并將中東油氣事務視為與其利益攸關的重大問題。在中東國家中,俄羅斯若能與沙特加強合作,那么俄羅斯想要突破歐美的包圍以及掌控世界能源供應格局將會變得更為容易。因此,對俄羅斯而言,選擇與沙特合作成了必要之舉。2016年沙特與俄羅斯簽署核能合作協(xié)議①沙特與俄羅斯核能領域合作升溫[EB/OL].(2016-03-01)[2018-03-21].http://sa.mofcom.gov.cn/article/i/201603/20160301279629.shtml.,雙方加強了在核能與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合作。在全球油價低迷的情況下,這兩大能源國希望通過增強合作以控制全球能源出口的主動權以及挽救油價。2017年10月4日,沙特國王薩勒曼(Salman)②薩勒曼·本·阿卜杜勒 阿齊茲·阿勒沙特(Salman bin Abdulaziz Al Saud)(伊本·沙特第二十五子)。自雙方建交以來首次訪俄,俄羅斯表示將與沙特簽署價值逾30億美元的能源投資協(xié)議與軍售協(xié)議③普京歡迎沙特國王“標志性”訪問:簽軍售大單S-400在列[EB/OL].(2017-10-07)[2018-03-05].http://www.xinhuanet.com//mil/2017-10/07/c_129716796.htm.,使兩國關系邁上了新臺階。2018年2月,沙特阿美石油公司與俄羅斯NOVATEK公司簽署諒解備忘錄,就全球天然氣項目開展合作④俄羅斯與沙特阿拉伯簽署能源合作諒解備忘錄[EB/OL].(2018-02-14)[2018-03-24].http://finance.sina.com.cn/7x24/2018-02-14/doc-ifyrrhct7991876.shtml.。根據(jù)諒解備忘錄,雙方合作領域包括液化天然氣供應、液化天然氣市場開發(fā)以及天然氣勘探和生產(chǎn)項目⑤Saudi Aramco,Russia’s NOVATEK sign MoU to collaborate globally on natural gas projects[EB/OL].(2018-02-20)[2018-03-20].http://www.arabianoilandgas.com/article-18410-saudi-aramco-russias-novatek-sign-mou-to-collaborate-globally-on-natural-gas-projects/.。不過,沙特與俄羅斯這兩個全球產(chǎn)油大國多年來不僅因為中東政治而陷入沖突,也為爭奪能源市場主導權而競爭,中國這個巨大的能源消費市場就是兩國爭奪的主要對象。盡管長期以來沙特居于中國原油進口總量的首位,但2017年俄羅斯向中國出口原油5 980萬噸,已超過沙特(當年沙特向中國出口原油5 220萬噸)成為中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商。然而,俄羅斯對中國一直處于保守態(tài)度,這主要體現(xiàn)在中國與俄羅斯在能源核心合作領域、價格以及談判時間上。因此,中俄之間的合作規(guī)模將會擴大到什么程度還要取決于國際形勢的變化。

2.3 印度對中沙能源合作的影響

印度的能源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高能源消耗量、低人均能源占有量、高能源對外依存度等方面,從2013年起,印度已成為繼中國和美國之后的第三大能源消費國。近年來印度為了保證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不斷尋求海外油氣資源并加強與能源資源國之間的外交關系,其中重點發(fā)展與鄰近資源國家的合作關系。中東地區(qū)能源資源豐富,其中沙特是中國和印度在中東地區(qū)的主要原油進口來源國[7]。中印在能源進口結構上極為相似,幾乎都是從中東、中南美洲以及西非進口原油(表7)。進入21世紀以來,印度與沙特通過不斷深化在政治、經(jīng)貿與軍事等領域的合作來鞏固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印度加強與沙特的能源合作不僅有助于共同維護海灣以及印度洋地區(qū)的能源運輸安全,而且能夠提高印度的能源安全,這對印度的經(jīng)濟發(fā)展而言至關重要[8]。

表7 2017年中國與印度原油主要進口來源與數(shù)量(單位:萬噸)

2005年,沙特阿美石油公司與印度石油公司簽署了關于石油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由此奠定了兩國石油長期合作的基礎。2010年《利雅得宣言》的簽署開啟了印沙關系的“新時代”,并使兩國正式上升為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2014年,印度與沙特在新德里簽署了防務合作諒解備忘錄,擬加強兩國在國防、軍事、安全、后勤等領域的合作。同年,印度從沙特進口石油70萬桶/天①印度擬增加從沙特進口石油和天然氣[EB/OL].(2014-02-26)[2018-04-26].http://sa.mofcom.gov.cn/article/jmxw/201402/20140200500692.shtml.,并且還要求增加石油和天然氣的進口。印度除了從沙特進口大量的油氣之外,雙方的能源合作主要體現(xiàn)在相互投資和建立合資企業(yè),其中包括高知縣石化項目(Kochi Petrochemical Project)、歐泊石化項目(Opal Petrochemical Project)。此外,沙特也通過能源向印度換取IT、軟件、醫(yī)療、通信等技術項目或學習機會,以轉變單一的油氣產(chǎn)業(yè)模式[9]。2017年,沙特阿美在新德里開設辦公室以拓展在印度的業(yè)務。沙特阿美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阿敏·納瑟爾(Amin Nasser)②沙特阿美拓展印度業(yè)務阿美亞洲印度辦公室在新德里落成[EB/OL].(2017-10-08)[2018-05-18].http://china.aramco.com/zh/home/news-andmedia/news/saudi-aramco-expands-presence-in-india-with-opening-of-new-aramc.html.說,“面對印度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我們已經(jīng)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我們將一如既往地提供穩(wěn)定、可靠的能源,助推印度的發(fā)展”。但印沙關系并非總是融洽,巴基斯坦是兩國關系最大的障礙,沙特長期以來支持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則是印度在南亞地緣政治上的競爭對手。

2.4 伊朗對中沙能源合作的影響

沙特與伊朗隔波斯灣相望,根據(jù)聯(lián)合國人口基金統(tǒng)計顯示,2017年伊朗與沙特的人口分別為81.2百萬人、32.9百萬人③引用聯(lián)合國人口基金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網(wǎng)址:https://www.unfpa.org/data/world-population-dashboard,2018-04-28.,伊朗的人口數(shù)是沙特的兩倍多,伊朗的工業(yè)實力和軍事力量也相當強,綜合實力在中東處于前列。同時,伊朗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產(chǎn)國。此外,伊朗占據(jù)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運輸通道霍爾木茲海峽,而且沙特與伊朗在政治上處于不同陣營,因此,伊朗被沙特視為最大的威脅。

2.4.1 沙伊之間的政治矛盾

2011年因敘利亞問題沙特與伊朗關系走向惡化,2015年3月沙特空襲胡賽武裝,意味著也門危機由國內沖突轉變?yōu)榈貐^(qū)沖突,其實質上則是沙特和伊朗之間的“代理人戰(zhàn)爭”[10]。沙特與伊朗雖同為伊斯蘭教國家,卻分屬遜尼派和什葉派,而兩教派之間一直處于敵對狀態(tài)。2016年,因教派沖突沙特宣布與伊朗斷交,同時,沙特商工總會宣布與伊朗中斷經(jīng)貿往來并敦促沙特商界人士對伊朗進行聯(lián)合抵制,停止采購伊朗商品,以重創(chuàng)伊朗經(jīng)濟④沙特商工總會呼吁商界抵制伊朗商品[EB/OL].(2016-01-01)[2018-05-25].http://sa.mofcom.gov.cn/article/ddgk/201601/20160101229231.shtml.。為爭奪地緣優(yōu)勢,沙特與伊朗之間經(jīng)常操縱巴林、伊拉克、也門等小國搞局部戰(zhàn)爭。另外,伊朗的核問題尚未完全解決,這也被沙特視為極大威脅。

2.4.2 沙伊之間的出口沖突

沙特與伊朗在能源出口結構上具有相似性,亞太地區(qū)同是沙特和伊朗原油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其中,對兩國直接造成出口沖突的就是中國。隨著歐美對伊朗核制裁的解除,使伊朗能大幅度提高其日產(chǎn)量,由2015年的3897千桶/日增加到2016年的4600千桶/日。同時,伊朗積極推出新的油氣合同以吸引外資,不斷增強與亞洲、歐洲、俄羅斯等國家的油氣合作,而這些措施都將與沙特形成潛在的沖突[11]。沙特曾聯(lián)合委內瑞拉、科威特、伊朗等國推行減產(chǎn)計劃以應對當前的低油價國際市場,而伊朗不但不減產(chǎn)反而增產(chǎn)以搶占沙特的能源市場。而且像伊拉克、科威特、阿聯(lián)酋等中東國家也在不斷擴大其石油產(chǎn)量,這對沙特未來的能源市場而言是一種潛在的挑戰(zhàn)。

3 中沙能源合作的制約因素與潛在趨勢

3.1 中沙能源合作的制約因素

就當前國際政治經(jīng)濟形勢而言,中沙能源合作的國際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美、俄對中東的干預、國際油氣公司之間的競爭。

3.1.1 美俄的干預

美國通過對沙特乃至對中東的政治干預,以及對全球油氣產(chǎn)地、輸送網(wǎng)絡以及石油運輸通道的控制,最終通過石油美元操縱國際油氣價格以重創(chuàng)其它國家經(jīng)濟并從中獲利。石油美元使世界經(jīng)濟構成了一個物質流與資金流相互配合的統(tǒng)一體,需要進口石油的國家必須出口制造業(yè)商品來換取美元,出口石油的國家獲得美元然后用來購買商品[12]。俄羅斯出于戰(zhàn)略利益與地緣因素的考慮而加強對沙特的合作?;蛘哒f,俄羅斯加強同沙特的合作,一方面是為了同沙特共同應對當前的低油價以振興俄羅斯的經(jīng)濟;另一方面則是試圖控制中東國家的石油資源以恢復其蘇聯(lián)時期在中東的地緣影響力,進而成就其帝國夢。當然,除了美、俄之外,中國、印度、日本等國也希望從中東的能源利益中分到一杯羹,但這就不可避免地會觸及美、俄的利益。

3.1.2 國際油氣公司之間的競爭

早在20世紀中期,美國組建了以“七姐妹”①“七姐妹”包括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紐約標準石油公司、加利福尼亞標準石油公司、德士古石油公司、海灣石油公司、英國波斯石油公司和皇家荷蘭殼牌公司。為核心的跨國石油公司來控制中東的油氣資源,后經(jīng)多次合并重組只剩下了??松梨冢‥xxon Mobil)、雪佛龍(Chevron)、英國石油公司(British Petrleum)和英荷殼牌公司(Shell Group of Companies)四大公司。這些石油巨頭不僅掌握了全球大量的油氣資源,還買通說客、律師、銀行、政府官員等操縱國際油氣的開采、股價的漲跌甚至左右各國政治。這些石油巨頭有權力決定將多少原油煉成汽油,將多少汽油投放加油站,以及為汽油制定多高的價格[13]。與國際老牌石油巨頭相比,中國的石油企業(yè)在資產(chǎn)規(guī)模、跨國化程度、技術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差距[14]。中國除了需要與老牌石油公司進行競爭之外,還要與新興的油氣公司搶占沙特的投資項目。

3.2 中沙能源合作的潛在風險

3.2.1 政治風險

沙特目前內憂外患,內部是沙特王儲繼承的合法性及各王公貴族之間的權力之爭,外部則是周邊國家的武裝沖突不斷。從內部而言,沙特是君主制國家,沙特國王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沙特家族的族長。自沙特的開國國王伊本·沙特起就確立了兄終弟及的王位繼承制,然而薩勒曼國王掌權后廢除了前王儲而另立其子穆罕默德為新王儲。薩勒曼國王打破王位繼承的傳統(tǒng)被認為“有違祖訓”,遭到眾多保守派和宗教派的非議與質疑,沙特阿拉伯的政治穩(wěn)定面臨重大挑戰(zhàn)[15]。另外,為了使新任王儲的地位穩(wěn)固,薩勒曼國王成立了由穆罕默德任主席的“最高反腐委員會”。在薩勒曼的苦心經(jīng)營下,穆罕默德今后能否順利執(zhí)掌沙特政權有待觀察。

從外部而言,長期以來,中東地區(qū)的代理人戰(zhàn)爭沒有止息,既有全球層面的,也有區(qū)域層面的。雖然沙特和伊朗同信仰伊斯蘭教陣營,卻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大教派的支持者[16]。2015年,也門內戰(zhàn)引發(fā)了新的中東戰(zhàn)爭,沙特就黎巴嫩真主派對其出言“攻擊”和胡賽武裝導彈事件②沙特王儲就導彈事件發(fā)聲明批伊朗“軍事侵略”[EB/OL].(2017-11-09)[2018-06-01]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7-11/09/c_129736371.htm?baike.發(fā)布聲明,稱黎巴嫩、也門已向沙特宣戰(zhàn),其目的是要將戰(zhàn)火引到伊朗。2017年11月21日,伊朗總統(tǒng)魯哈尼宣布“伊斯蘭國”已被剿滅。若“伊斯蘭國”被剿滅③伊朗總統(tǒng)宣布:已剿滅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EB/OL].(2017-11-22)[2018-06-07].http://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171122/31700707.html.,黎巴嫩真主黨將掌控黎巴嫩,而這對以色列來說是個極大的威脅,因而以色列又聯(lián)合沙特、美國與伊朗實施對抗。由2011年至今不停的敘利亞戰(zhàn)爭不僅將中東各國卷入,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等國也直接參與其中。總之,沙特內部王室基礎不牢,外部戰(zhàn)火不斷,這對中沙之間的能源合作而言面臨巨大的政治風險。

3.2.2 經(jīng)濟風險

油價高低是影響石油國家財政收入的一個重要因素。自2014年油價下跌以來,沙特的財政收入直線下滑,2016年沙特的政府收入跌至5 280億美元,為2014年的一半左右。由于財政收入的銳減,導致政府預算在GDP的比重在不斷升高。為此,沙特大肆舉債,2017年沙特的債務已經(jīng)占據(jù)了GDP的17.20%(表8)。一旦政府債務過高,將嚴重影響經(jīng)濟的增長和穩(wěn)定,從而威脅沙特的政權穩(wěn)定。

受油價下行所致,沙特的勞動力市場也受到波及。無論是15~24歲還是25歲以上的勞動力,沙特的失業(yè)率都在增加,特別是25歲以上的勞動力,從2014年開始每年增加近4萬人,而2016年15歲以上的失業(yè)率達到近70萬人(表9)。大量的勞動人口沒有就業(yè),不僅會影響經(jīng)濟的發(fā)展,還會威脅到社會的穩(wěn)定,這將給沙特政府造成更大的壓力。沙特經(jīng)濟下滑,財政面臨困境,失業(yè)率又高居不下,這對中沙之間的能源合作而言帶來了巨大的經(jīng)濟風險。

表8 沙特2013—2017年的財務狀況(單位:10億美元)

表9 沙特2012—2016年的失業(yè)率(單位:萬人)

3.2.3 運輸風險

中國從中東進口石油的海上運輸通道有霍爾木茲海峽、蘇伊士運河、馬六甲海峽等,而美國在這些峽口周圍都部署著大量的軍隊。美國通過其遍布全球的軍事力量對全球重要運輸通道進行監(jiān)督和控制,幾乎所有重要的國際石油管線都處于美國軍事打擊范圍之內,包括中哈石油管線的西端、中緬石油和天然氣管線、馬六甲海峽等等[17]?;魻柲酒澓{連接波斯灣與印度洋,波斯灣國家90%的石油出口都要經(jīng)過霍爾木茲海峽,霍爾木茲海峽也因此而有中東“油閘”之稱。一旦沙特與伊朗或者周邊國家爆發(fā)戰(zhàn)爭或沖突,“油閘”隨時會有被關閉的可能。此外,中國石油進口渠道還會受到來自沿岸國家地緣角色的博弈以及海盜、恐怖分子的侵擾,因此,中國的石油進口面臨著極大的運輸風險。

3.3 未來可能發(fā)生的變化

3.3.1 中俄有擴大合作的可能

亞太地區(qū)作為新興的能源消費中心,已經(jīng)吸引了廣大能源資源國之間的注意,俄羅斯早已將目光瞄準到亞太尤其是中國,其原因在于:(1)相鄰的地理位置。中俄之間地理位置毗鄰,有漫長的邊界線相連,隨著俄羅斯在遠東地區(qū)的油氣開采以及能源網(wǎng)管設施的完善,可以為中俄之間的油氣運輸提供極大的方便。(2)良好的合作基礎。中俄之間具有良好的歷史合作基礎,并且早已形成經(jīng)濟同盟關系,幾年來兩國還在不斷增強在政治、文化以及軍事方面的交流。(3)互補的能源政策。俄羅斯尋求油氣出口多元化與中國尋求能源進口多元化的油氣能源政策形成互補,而且中國巨大的能源需求與俄羅斯強勁的出口能力使兩國之間更傾向于選擇合作。(4)沖破歐美限制,挽救國內經(jīng)濟。俄羅斯長期受到歐美的制約,而且近年來經(jīng)濟一直處于低迷狀態(tài),能源作為其國民經(jīng)濟支柱性產(chǎn)業(yè),目前亟需尋找合作伙伴以改變當前的局面。(5)能源資源國之間的競爭。俄羅斯的油氣資源主要銷往歐洲和中國,而沙特除了將能源銷往歐洲與中國之外,美國、印度、日本等國也是其出口市場。沙特相對于俄羅斯占有更多的能源消費市場,若俄羅斯再不好好把握其僅有的油氣出口市場的話,其國內的經(jīng)濟發(fā)展將會進一步受挫。然而,俄羅斯對中國一直處于保守態(tài)度,中俄未來能源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還依賴于兩國雙邊關系以及國際形勢的變化。

3.3.2 油價有下探的可能

國際原油價格自2014年7月1開始下跌,當日原油價格為105.37美元/桶,2016年1月1日已經(jīng)跌至33.62美元/桶,2017年稍微有所回升,至2018年7月4日為74.13美元/桶①Crude oil WTI future overview[EB/OL].(2018-07-28)[2018-08-01].https://www.investing.com/commodities/crude-oil.。2016年的油價已經(jīng)跌至人們的心理底線,隨著近年來油價有所回升,不少專家學者以及能源機構預測油價將會繼續(xù)上漲,但基于以下因素,油價仍有可能下探。(1)全球經(jīng)濟下滑,能源需求放緩,能源供給過剩。(2)歐佩克(OPEC)的減產(chǎn)協(xié)議一直處于破裂狀態(tài),俄羅斯、沙特、伊朗、伊拉克等國都希望增加出口量以爭取市場份額和挽救國內經(jīng)濟下滑局面。(3)頁巖氣的開發(fā)。近年來,美國的原油產(chǎn)量在頁巖氣革命的推動下大幅增加,并且美國于2015年解除了原油出口禁令,這意味著像雪佛龍和埃克森美孚等國際石油巨頭可以向國外出口原油。(4)出于政治的原因,從2013年開始的“烏克蘭危機”就暗含美俄之爭,在敘利亞戰(zhàn)爭中兩國更是劍拔弩張。為此,美國使出的大招則是操縱國際能源市場和金融機構以低油價重創(chuàng)俄羅斯經(jīng)濟,而且美國還讓沙特配合增產(chǎn),進一步壓低油價,從而想在經(jīng)濟上拖垮俄羅斯。雖然低油價不利于沙特,但沙特愿意配合美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可以拖垮其宿敵——伊朗。伊朗的石油開采成本要高于沙特,低油價會極大損害伊朗的國民經(jīng)濟,甚至造成資本外流。(5)就美國的國家利益而言,如果油價高企則會對美國經(jīng)濟形成沖擊,這并不符合當前美國的國家利益。2018年4月油價大幅上漲之際,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的推文指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又在搞事了!全球各國的原油儲備屢創(chuàng)紀錄,海上還有裝得滿當當?shù)挠洼啞S蛢r被人為地抬高了,這沒有好處,也不可接受!”①特朗普向OPEC開火稱人為抬高油價不可接受!全球油價跳水跌超1%[EB/OL].(2018-04-20)[2018-07-26].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2869 21.原本強勢上漲的國際油價經(jīng)特朗普一說應聲跳水,可見美國總統(tǒng)對國際油價的影響力,以及美國政府現(xiàn)在不樂見油價處于高檔位。

4 結語

綜上所述,中沙之間未來的能源合作將會是機遇與風險并存,如何規(guī)避風險、抓住機遇,促進中沙能源合作以及保障中國能源安全是當前需要解決的重要議題。

4.1 強化中沙能源金融合作

目前,沙特擁有中東地區(qū)總市值近6 000億美元的證券市場,而且在沙特的中資企業(yè)有160多家②首家中資銀行登陸沙特:中國工商銀行利雅得分行開業(yè)[EB/OL].(2015-06-01)[2018-06-15].http://sa.mofcom.gov.cn/article/jmxw/201506/20150601 003938.shtml.。隨著沙特加入“一帶一路”、沙特國家商業(yè)銀行在上海設立代表處以及成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成員國,同時中國人民幣加入SDR以及中國工商銀行在沙特開業(yè),中沙未來的金融合作范圍和比重將會進一步擴大。為此,中沙雙方應加強能源金融合作,促進金融政策和能源政策協(xié)調配合,創(chuàng)新能源金融產(chǎn)品和服務,放寬能源企業(yè)的信貸比重,組建更加系統(tǒng)的中沙貨幣互換協(xié)議和清算中心。同時,中沙可以考慮用人民幣結算所有能源的交易和投資,雖然此舉將會受到石油美元的壓制,但對于減小美元波動給國際油價帶來的風險以及穩(wěn)定中沙之間的能源合作無疑是必要的嘗試。

4.2 建立中沙制度性合作框架

建立中沙制度行動合作框架,從法律或政府文件中為兩國之間的合作提供指導,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fā):(1)建立國民經(jīng)濟結構改善計劃。沙特為減少對石油財政的高度依賴,于2016年頒布《愿景 2030》(Vision 2030)和《2020年國家轉型計劃》(NTP),旨在通過多重方式實現(xiàn)經(jīng)濟的轉型。沙特希望在新能源尤其是太陽能、風能和核能等領域加大投資力度,而中國在這方面有成熟的技術和經(jīng)驗。(2)積極推進“一帶一路”戰(zhàn)略構想中的能源戰(zhàn)略。沙特正面臨低油價以及國際能源市場份額減少的威脅,中沙可以在此基礎上構建中沙能源合作基金組織,借此加強與沙特在鐵路、港口、電網(wǎng)、互聯(lián)網(wǎng)、新能源、金融、商貿等領域的合作。(3)其他領域。除了改善經(jīng)濟結構和打造能源合作基金組織之外,還應加強與沙特的政治、文化、教育、學術、宗教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增強中沙互信,尊重當?shù)氐奈幕L俗和宗教傳統(tǒng),密切與當?shù)鼐用竦年P系。中國企業(yè)可以通過捐助沙特的學校和慈善組織、培訓和雇用當?shù)貑T工等方式密切與當?shù)鼐用竦挠押藐P系,以此來鞏固中沙之間的能源合作。

4.3 協(xié)助沙特保障國家安全

長期以來,沙特的軍隊戰(zhàn)斗力全靠其在國際上購買大量的軍事武器來支撐,其中美國的軍火公司就是沙特最大的供應商。中東地區(qū)由于政權更迭、宗教矛盾、各國勢力角逐以及恐怖主義,導致這片土地成為世界上的“火藥桶”。其中,沙特政府最擔心的問題之一是針對其最大的煉油廠及拉斯坦努拉港、朱愛馬港的恐怖襲擊,因為沙特的石油就是從這兩個港口出發(fā)被運往五大洲的汽車油箱的[18]。近年來,中國在軍事領域的實力大大增強,可以考慮加強與沙特的軍事合作,幫助沙特打擊恐怖分子和分裂勢力,這既能保障沙特的國家安全,又能維護區(qū)域和平。

4.4 與沙特和伊朗同時保持緊密的關系

盡管近年來中國從俄羅斯、北非以及中南美洲等地進口石油的比重有所增加,但無論是從油質、油價、油量還是從運輸?shù)确矫婵紤],中東仍然是中國石油進口的主要來源地。雖然沙特長期是中國的頭號石油進口來源國,但伊朗、科威特、伊拉克等國也是中國在中東地區(qū)的重要能源進口國,由于中東地區(qū)的動蕩局勢以及美俄等國際因素對中東能源的爭奪,因此,中國更應該妥善處理好與中東國家的合作關系。鑒于沙特與伊朗處于不同的陣營以及兩國之間錯綜復雜的矛盾尚未解決,中國尤其要處理好沙特與伊朗之間的合作關系。在此情形下,要堅定奉行不偏不倚的中東外交政策,與沙特和伊朗既保持緊密合作但又不向其中任何一個國家傾斜。

猜你喜歡
沙特伊朗石油
石油石化展會
來自沙特的新燃料
英語文摘(2021年8期)2021-11-02 07:17:58
沙特為何鎖定中國?
奇妙的石油
沙特阿美IPO的蝴蝶效應
能源(2018年4期)2018-05-19 01:53:56
延長石油:奮力追趕超越 再鑄百年輝煌
彪悍的沙特傳統(tǒng)舞蹈:邊跳邊對自己開槍
中學生(2015年35期)2015-03-01 03:44:45
過于逼真
海底的石油是怎樣形成的
投 緣
阿拉善右旗| 西贡区| 麟游县| 泸州市| 济阳县| 姜堰市| 武定县| 全椒县| 汕头市| 独山县| 抚宁县| 任丘市| 平湖市| 利辛县| 襄城县| 光山县| 余江县| 柳江县| 连城县| 德安县| 冀州市| 波密县| 古浪县| 东方市| 高邑县| 册亨县| 黑龙江省| 嘉定区| 潞城市| 芦山县| 大埔区| 山东省| 中方县| 西吉县| 苏尼特左旗| 湄潭县| 吴堡县| 舟曲县| 吴桥县| 黄大仙区| 泽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