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毅俊 張飛
[摘? ?要]結合蘇州市十三五重點課題的教學實踐、研究,文章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建構知識,分層設計轉化知識,結合情境運用問題驅動內化知識,開展高中物理教學,并基于情境創(chuàng)設和問題驅動的教學思想,設計基于目標的系列情境、問題,幫助學生在深度參與、體驗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
[關鍵詞]情境;問題;驅動
[中圖分類號]? ? G633.7?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19)05-0054-02
情境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chuàng)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tài)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fā)展。
問題驅動教學可以描述為:基于學生已有認知水平和課程標準,在教學過程中圍繞學科核心概念、重要規(guī)律或者科學探究主題,創(chuàng)設具有學科特色的情境,設計出連貫的、逐級遞進的問題序列,以進階式問題作為學生認知學習中的一個個腳踏墊,搭建一條學習路徑,驅動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思維向著更高的水平不斷進階。實際教學中,可通過分層設置、問題驅動提高學生的素養(yǎng)。
一、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師的教學現狀分析
1.重知識傳遞,輕自我加工
學習金字塔理論表明,講授式教學中由于學生處于聽講的地位,是被動的,兩周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平均保留率只有5%。主要原因是講授式教學缺乏學生對知識的自我加工和內化。
2.重結果,輕過程
物理概念講授的時間占課堂時間的20%,而習題訓練所花費的時間卻為80%。這種教學模式縮短了學生的認知過程,在加快了教學進度的同時,忽略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過程中以物理概念、知識本位為主,忽略了概念的形成過程及過程的講解,導致在課程教授中“重結果”的現象非常嚴重。
(二)學生的學習現狀分析
1.懂思路,但不結合實際情境處理問題
在學習過程中,大部分學生能夠明白教師講解的例題,知道解題思路。但是當學生獨立面對問題時,往往不能把所學知識、處理問題的思路與實際物理情境相結合。
例如,在高一物理靜摩擦力的學習中——靜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此坪芎美斫猓瑢W生一聽就明白,但是學生在處理問題時常常只注重運動趨勢方向,而忽視了相對性。尤其是在處理傳送帶問題中如何判斷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方向時,不能結合實際理解相對誰有運動趨勢。
2.懂方法,但不能抓住本質獨立解題
調查發(fā)現,許多學生知道要解決該問題需運用到哪些知識點,可實際操作時發(fā)現,想法很多,思路很亂,感覺哪個角度都可下手,抓不住問題的本質,最后在解題中兜圈子,把簡單問題復雜化,甚至錯誤化。
例如,高一物理必修2“生活中的圓周運動”,解題思路——找圓心、定半徑、列方程,學生很容易上手分析,但在最后列方程時遇到了困難,受力分析后不知道選擇哪個方向進行正交分解。學生沒有抓住解決問題的方法實質——牛頓第二定律,分解相關矢量——前兩步已明確圓心、半徑。
3.懂模塊,但不會綜合運用
在調查中發(fā)現,面對一個復雜的問題學生找不到突破口,不能利用所學知識發(fā)現突破口或轉化為熟悉的知識、模型去解決,而當教師把問題分解為幾個小的知識塊,讓學生解決時,往往能得到相應的結果。
例如,請實地估測自行車受到的摩擦力。(學生面對此問題束手無策,但換成圖1中右圖的模型時,學生則很容易理解)
二、教學實效提升策略研究
(一)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在認知沖突中引入課題
物理問題不是簡單的現象加問號,而是觀察加質疑。學習過程是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的過程,通過新舊知識經驗的相互作用發(fā)展自己的知識經驗。引發(fā)原有的認知結構的調整和變化,從而建立新的認知結構。這就啟示我們:在創(chuàng)設情境時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前科學概念,讓學生的前概念在情境中曝光,引發(fā)其認知沖突,這樣創(chuàng)設的情境才有效。
[教學片段1]《牛頓第一定律》教學中的情境創(chuàng)設
生活情境的再現——超市手推車和風吹樹的場景(如圖2)。
設計意圖:生活經驗支持此種理解,由學生的元認知引發(fā)思考。
真實實驗演示——講臺上推小車
問題設置:為何運動?→為何停止運動?→車經歷了哪幾個物理過程?
(二)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設置分層問題,有效開展物理教學
1.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驅動問題解決,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通過實驗情境將學生吸引到問題上來,此時,學生必定會對問題進行主動分析思考,尋求答案。但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有限,尤其是對新知識還是一片空白。此時,教師應營造自主探究氛圍,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變傳統(tǒng)的被動接受式學習為積極、主動的探索式學習。同時教師應創(chuàng)設一個實踐活動環(huán)境,促進學生動手實踐,培養(yǎng)學生手腦結合的能力,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會新知。
2.創(chuàng)設交流情境,驅動問題剖析,提升學生思維層次
交流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聰明才智,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交際應用中輕松、愉快地學習,在不斷地學和用中培養(yǎng)能力。交流中以學生為主體,以反向思維和發(fā)散思維為特征,由小組或全班成員圍繞特定的論題辯駁問難,各抒己見,互相學習,主動獲取知識,由會解答問題上升到能解決問題。
[教學片段2]《牛頓第一定律》理想實驗的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
想:PPT展示,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摩擦力的緣故,減小摩擦,物體會滑得更遠嗎?
推:如果沒有摩擦力呢?——學生推理
(學生自然會想到,會越滑越遠)
問:會不會一直滑下去呢?如何驗證你的想法呢?(驅動學生思維,沒有摩擦的平面是找不到的,怎么辦?轉換實驗環(huán)境,將小球掛起——如圖3所示的擺球。)
學生:1.等高;2.針的位置不一樣,小球在另一端的位置不一樣。
師:是這樣嗎?眼見未必為實。(學生通過平面作圖得到第二幅圖(如圖4),驗證所觀察到的現象)
投影第三幅圖(取學生處理的圖,用白紙把擺線遮攔)如圖5,讓學生去想象、推理。學生在已有認知和書本圖像的暗示下,自然會想到軌道。
演示:小球沿軌道下滑(伽利略理想實驗演示裝置)。
現象——不同高度實驗,學生描述現象。
原因——學生交流分析。
推理——學生交流回答,得出結論。
(三)分層設置問題驅動,回眸體驗情境
知識體系的構建來自于學生的體驗,體驗是學生學習的權利。教師通過問題引導教學,要給學生充分思考、體驗的時間和空間。學生沒有體驗,就發(fā)現不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無從談起,更談不上深度學習。
[教學片段3]《探究力、質量、加速度的關系》
在實驗設計環(huán)節(jié)中,需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拉力就是合外力嗎?第二,如何提供恒定的拉力并測得其值?這里可以通過回憶實驗情境、設置問題鏈的方式展開討論并完善實驗方案。
問題1:為了研究簡單,想用彈簧秤的拉力作為合外力,如何“消除”摩擦力?
問題2:如果沒有條件減小摩擦力,有沒有辦法“平衡”摩擦力?如何“平衡”?
問題3:如何判斷滑塊做勻速直線運動?
問題4:用彈簧秤拖動長木板上的滑塊使其做勻加速運動,彈簧秤的讀數穩(wěn)定嗎?
問題5:能否用一個恒定不變的力來替代彈簧秤?如何測定拉力?
問題6:小車做加速運動時懸掛的沙桶和沙的重力等于運動小車的拉力嗎?
讓學生在體驗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不斷完善問題的解決方案,才能真正理解本實驗中的兩個關鍵點: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及如何平衡?為什么要滿足沙和沙桶的總質量遠小于小車的質量?當把理論知識與實驗情境相結合,對實驗進行了很好地剖析和加工時,學生才能深刻地理解原理、掌握知識。
物理因情境而豐富,習題因情境而復雜,讓知識通過豐富的情境呈現,分層創(chuàng)設蘊含深層問題的物理情況,揭示物理問題的根源。通過對真實情境的創(chuàng)設、分析、探討,去掉情境的外衣,勾畫解決問題的模型,可讓學生在情境中建構知識、轉化知識,實現從生活走向物理,把知識、方法轉化為內在的素養(yǎng)。
[? ?參? ?考? ?文? ?獻? ?]
沈志斌.中學物理教學問題探討[M].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15.
(責任編輯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