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點開始,暴雨下了三個小時
房間一直在抵抗它,我們的損失很小
臨窗的桌面只打濕了十分之一
——必須在窗上為“我們的人”留是撤退的豁口
劈下來的閃電是中立的,風
和睡前才換上的毯子也是,應該爭取它們
我清楚遭到孤立的是什么……
但是它的害處一直在證明反對的意義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其一
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
其二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以上,替你們回憶了一下陸游的這兩首詩。張華的這首詩,不消說是借用了古人的題。只是陸游用的那本意象詞典,此時加進了更多近現(xiàn)代的思辨。風雨不是千年前的風雨了,“我們”與“他者”之間的對峙,開始擁有了自覺。
是的,說難聽一點,陸游不是真正的自覺者,從他的思想和經(jīng)歷可見一斑。當然這不能怪他,絕大多數(shù)古代寫作者,無不如此。
經(jīng)常有人喜歡用中國古代詩歌踩壓當代詩歌,我想借這首詩對這種觀點提出反對。無視今人思想與技法上的進步,盲目崇古,近乎于反智。
請給風雨賦予新的意義,請讓我們一起想一想,應該“爭取”和“孤立”什么,想一想什么是“中立”,什么是“反對的意義”。
在現(xiàn)代漢語的語境下,我們擁有那么多新問題,懸而未決。僅僅顧盼故紙堆,真的足以解決它們嗎?
貍奴不出門,但我們要走出來,面向更新的世界,更新我們的觀念與審美。這樣,我們才有資格說,我們站在了古人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