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倩
摘 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組成部分,在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師可借助模仿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調(diào)動學生寫作積極性,提高學生寫作能力。要模仿思路,把握習作方向;模仿形式,培養(yǎng)習作能力;模仿語言,鍛煉習作思維。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寫作興趣;寫作水平;語文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08-0073-01
模仿是人類的天性,很多知識與技能都來源于模仿,寫作也不例外。仿寫作為寫作教學的一種形式,具有基礎性、實用性強的特點,它源于學生自己的人生閱歷、語言文字和言語形式的一定積累。在此基礎上經(jīng)過一系列思維和寫作技巧訓練,讓學生掌握寫作方法,逐步會寫作文,從而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語文教師要切實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借助模仿和引導,給學生提供自主展示的平臺,在遣詞造句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模仿思路,把握習作方向
在日常教學中,大部分學生不喜歡寫作,他們對書面表達有一種莫名的恐懼,使寫作教學難以順利開展。分析這一問題,原因主要在于學生不知如何下手,缺乏清晰的表達思路。
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借助模仿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找到習作的思路與方向,掌握習作方法,為后續(xù)的寫作與表達奠定基礎。要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教師就要從模仿開始,讓學生初步接觸“小而美”的寫作,逐漸產(chǎn)生興趣。以經(jīng)典習作《一件難忘的事》為例,對于這種以記事為主的記敘文,寫作的四要素不可缺少,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在對以往優(yōu)秀習作的研讀中,教師可總結出三種寫作方法,供學生進行模仿。第一種是人物、事件式開頭:那是一個秋天的黃昏(時間),我和爸爸(人物)在去往奶奶家的路上(地點)遇見了一個賣水果的老奶奶,發(fā)生了一件令我終身難忘的事情。(事件)第二種是開門見山式的開頭:在人的一生中會發(fā)生很多令人難忘的事,最令我難以忘懷的是過年在奶奶家的時光。第三種開頭是優(yōu)美詞句式開頭:時光飛快,白駒過隙,歲月的星空總有幾顆星星在閃爍,引人回想。
這種教學方式,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模仿過程中找到寫作思路,以此明確寫作方向,為后續(xù)寫作奠定基礎。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精心選擇模仿素材,力求結合實際,以此營造學生所熟悉的生活氛圍,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寫作。
二、模仿形式,培養(yǎng)習作能力
在寫作過程中,學生對書面表達缺乏興趣,往往將其看作是不得不完成的任務,缺乏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習慣湊字數(shù),不僅文章千篇一律,而且缺乏創(chuàng)新。長此以往,就會影響學生思維發(fā)散,進而會造成表達能力的缺陷。
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借助模仿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讓學生在借鑒模仿的過程中調(diào)動思維,嘗試創(chuàng)新,以此寫出不一樣的文章。長此以往,就能消除學生對寫作的抵觸心理,并“不屑”與他人雷同,促進寫作能力的提升。以半命題習作“難忘第一次_____”為例,部分學生在閱讀佳作之后,創(chuàng)新了寫作形式,他們嘗試以小標題搭建結構,讓寫作思路更加明朗。其中有一位學生,就寫了“難忘第一次做飯”,小標題設置從“期待”到“自信”到“尷尬”到“笑話”再到“成功”,分別從多個角度描述做飯過程。這樣,不僅避免了流水賬式的文章,還使整個事件敘述得更有層次感,更富有生活氣息,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模仿習作形式,能切實提高學生布局謀篇的能力,讓學生在借鑒中收獲,促進知識、技巧以及方法的遷移;能創(chuàng)新學生表達形式,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發(fā)揮引導者作用,在關鍵處點撥,以此激發(fā)學生靈感,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三、模仿語言,鍛煉習作思維
學生認知有限,文學知識積累較少,語言表達能力欠缺,難以寫出優(yōu)質(zhì)的文章。對此,教師要理性看待,嘗試借助模仿進行改善。一方面,要激發(fā)學生興趣,讓其對寫作放下戒備,包容接受;另一方面,要讓學生學會借鑒,從他人文章中習得精美語言。
教材中的文章不僅經(jīng)典,語言還特別優(yōu)美,雖然篇幅不長,但句句都很精練,能給人以啟發(fā)和美感。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模仿,讓學生將在課文中學到的語言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以此提升作文質(zhì)量。以《桂林山水》一課為例,學生在習作時,就可模仿這種描寫方法,并結合相應的場景進行發(fā)揮,以此實現(xiàn)靈活運用。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勤于思考,借鑒性地進行運用,而不要完全抄襲。如在寫小草時,可以這樣描述:小草青青,巨石壓在它身上,卻壓不垮它向上的力量,就這樣日復一日,小草學會了堅強。這樣,不僅讓描寫更加生動,還給文章增添了活力。
模仿語言,能鍛煉學生習作思維,給學生習作增添活力,讓學生擺脫單一、枯燥的寫作方式,在表達中體會文字奧秘,體會寫作的快樂。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情,靈活施教,以此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讓其在語言表達中不斷進步,獲得思維能力的突破性發(fā)展。
總之,模仿是優(yōu)化語文寫作教學的有效途徑,不僅能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讓學生在借鑒中積累、發(fā)展,進而提高寫作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實際,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在模仿中突破,在模仿中創(chuàng)新,在模仿中提高,以促進寫作教學的開展。
參考文獻:
[1]唐今艷.以教材為范本進行作文教學初探[J].基礎教育研究,2018(22).
[2]劉曉曉.小學高年級仿寫教學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