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比喻”這一修辭方法,在古代文學中,具體體現(xiàn)在“風、雅、頌、賦、比、興”中,可見在古代詩論中“比喻”就有很高的地位。作為一種修辭方法,語言的渲染與想象是比喻最突出的特點。在作文中以此來傳達作者或細微或明顯的思維,因此比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在從小學低段對比喻句的初步認識到中段的進一步理解與運用,如何把比喻句寫好,并在作文中用好,值得深入探討。在教學中對比喻的實際性語言訓練對學生習作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關(guān)鍵詞:比喻;作文教學;策略
古時文人墨客采用大量賦比興的手法來表現(xiàn)詩經(jīng)中的詩歌,其中的“比”,就是打比方,就是現(xiàn)在語文教學中經(jīng)常碰到的比喻。比喻在古代的文學作品中運用之多,更是在劉勰的《文心雕龍》中成了信手拈來的手法。而在如今的小學語文教材中,一篇文章的優(yōu)美之處,總會出現(xiàn)比喻句。恰當?shù)谋扔骶?,是溝通作者、文本、學生的橋梁。幫助作者表達所描寫的事物,幫助學生更加形象地了解作者希望表達的思想感情。那么小學階段的課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更加脫離不了對比喻的教學,單純的句式教學過于單調(diào),融于課文的句子教學,讓句子更加有生機。而比喻句的教學也需要多個層次,從單純地描摹事物,讓事物的形象更加具體化,到用比喻來體會作者抽象的情感。更加多層次地對文本進行解讀,猶如一根魔法棒。學生有了進一步了解,那么在運用過程中也得心應手,對寫作大有裨益。
寫好一篇文章,恰到好處的比喻句的運用是不可缺少的。比如賀知章的“二月春風似剪刀”,詩經(jīng)中“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lǐng)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我們也學到過葉圣陶的“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薄豆鹆稚剿芬晃闹小肮鹆值纳秸嫘惆?,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睘檎自姟⒄恼绿砩蠞饽夭实囊还P。可見比喻句對作文起步階段的小學生來說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而觀現(xiàn)如今比喻句教學的現(xiàn)狀,“走過場”的形式比較濃厚,比如在考試時,會發(fā)現(xiàn)句式重復的比較多,“湖面像鏡子,白云像棉花糖……”在作文中,比喻句用得比較“淺”,沒有真正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成為文章的亮點。不是學生不喜歡用比喻句,而是對比喻句的認識不夠透徹,是學生不敢用,用了出錯,不如不用。知曉比喻句的妙用之處是學好比喻句,也是寫好作文的必經(jīng)之路。在考場作文之中,學生需要在文章中增加出彩之處,那么比喻句的運用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小學中低段的比喻的幾種常見句式
嵌入比喻詞,直截了當式。有了比喻詞不一定是比喻句,沒有比喻詞不一定不是比喻句。我們經(jīng)常碰到的比喻詞:像,好像,如,宛如,猶如,如同,似的,仿佛,這樣的句式一般是甲(本體)像(喻詞)乙(喻體),如“湖水像一面鏡子”。用上比喻詞寫比喻句是學生最常見的練習比喻句的方式。
替換比喻詞,仔細觀察式。沒有了常見的比喻詞,取而代之的是“成為、是、變成、等于”,這樣的比喻句需要學生的耐心與細心去發(fā)現(xiàn)。
省略比喻詞,深藏不露式,沒有比喻詞,甚至有時候還省略了本體。
但在平時的閱讀、課文以及口語交際中,我們經(jīng)常遇到很像比喻句的非比喻句,在這里我們不做詳細的解釋。
(一)知“喻”之精髓,化“喻”促美文
“紅紅的太陽像一個大火球?!边@也許是很多課堂上老師第一次隆重推出比喻句這個概念時的一個例句,接下來就展開了比喻句隆重的篇章。學生一開始接觸的就是比較生硬、“官方”的對比喻句的解釋,更多時候并未因為有興趣而去深入學習。
低段教學,簡單比喻,“花似笑臉”,物物相較,惹人愛。最基本的依著所見、所聽、所觀,利用一種事物來生動形象地展現(xiàn)另一種事物,比喻最重要的就是展開想象,在腦海中生成當時并未看見的事物、聽到的事物、曾經(jīng)見識過的事物。例如“燈籠、臉頰、波浪、火把”這樣的意象,出現(xiàn)在了《秋天的圖畫》一文中?!饵S山奇石》中“大桃子、猴子、仙人、雄雞”通過簡潔明了的形狀,進行簡單的本體與喻體的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這是比喻最基本的構(gòu)成方式。又如《雪地里的小畫家》一文,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往往學得快,懂得快,當中比喻成分功不可沒。文中很多語句并未用上比喻詞,卻自然而然地把每個動物的腳印的形狀更加具體化、生動化。而這樣的比喻又是貼近學生生活的,所以低段的比喻句助學生理解一臂之力。并且選擇的喻體盡可能地生活化、兒童化,低段的學生更容易吸收消化。
(二)漸入中段語文,滲入情感,絲絲相連,感同身受
經(jīng)過低段知識的鋪墊,教材不再滿足于簡單的形狀比較,漸漸滲入一些情感的表達。譬如我們經(jīng)常會讓學生練習擴句,比喻句的升華也往往使句子更加豐滿,表達的情感也愈加豐富了。如我們將這兩句話進行對比“一棵高大的橡樹挺立在路旁?!薄耙豢酶叽蟮南饦湎癫菰纳诒α⒃诼放?。”個人以為還可以寫成“一棵高大的橡樹像哨兵,挺立在路旁?!鼻皟删涞膶Ρ群苊黠@,運用了比喻手法。那么為什么喻體不用“電線桿”等筆直的又一動不動的事物呢?因為“哨兵”在人們的心目中是“可敬可愛”的英雄,借以突出樹的形象,表達了對哨兵的尊敬與愛戴。而在學生的心目中,士兵的形象也是高大的,值得尊敬的,形象很相似。那么后兩句相差“草原”兩字,為何不是海防前哨的哨兵呢?這是為了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所寫“工人們來到田野上,那里長著一片不大的灌木林?!睆膶嶋H出發(fā),用上“草原”二字,更加利于展開想象,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哨兵們恪盡職守,即使很孤單,卻兢兢業(yè)業(yè)地完成著自己的任務?!安菰倍?,指向更加明確。有了這樣的對比,不難發(fā)現(xiàn),這樣的比喻句是以情感為依托的,這棵橡樹也自然而然地令人尊敬,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調(diào)又上了一個層次。
再有《長城》中第一句“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能用中華民族特有的符號“龍”來做意象的,我想除了長江、黃河,非長城莫屬了,這樣的比喻寄托了作者對這一血汗與智慧結(jié)晶的敬仰與崇拜。例如,如果運用在“長江”,是否可以這樣運用“長江、黃河猶如兩條長龍橫臥在中華大地上”,不僅對長江的形象的理解絲絲入扣,又運用比喻句,體現(xiàn)出對浩浩蕩蕩的長江、黃河的敬畏之情。
(三)入木三分,愛憎分明,情感升華,遐想連篇
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會關(guān)注文中用詞的準確性。這又是為何呢?為的是每篇文章都是有生命的。古代的文人,常借詩詞歌賦,如李白《行路難》中寫道“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彼灿帽扔鞯氖址[射自己抑郁不得志的情懷,人生道路如青天般寬闊,唯獨我找不到人生的出路。這樣的句子自然很少出自低段的課文中,在四下《小英雄雨來》中,“鷹的爪子”是可怕與憎惡的代名詞,并且在“鷹的爪子”之下是無奈的,無法逃脫的,只能唯命是從的。卻又正好用鷹的兇猛與殘忍突出了雨來的機智與勇敢。在生活當中,學生可能沒接觸過鷹的兇猛,但在文學作品中,它的形象肯定有所耳聞,這時也可以讓學生看看視頻,直觀地進行觀察,以視覺沖擊。
約瑟夫·魯說過:“一切精美的東西都有其深沉的內(nèi)涵?!蹦敲丛谧魑臅r比喻句的描寫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生搬硬套,只會讓文章讀起來味同嚼蠟。
二、如何在作文中用好比喻句的策略探討
(一)引“喻”入文,用好句式,從簡到繁
對于低段的孩子來說,簡單地寫話在起步階段也是有所難度的。課程標準中提到:“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那么如何把想象中的事物表達得生動形象呢?除了記敘完整,如果能蹦出一兩句簡單的比喻句,那么就是錦上添花的。所以對于低段的小朋友來說,我們不妨降低要求,采取“有就好”的態(tài)度,不恰當?shù)目筛恼?,起碼保護了寫話的萌芽稚嫩之心。
簡單入手,寫好形狀類的比喻句。從事物的形狀、顏色入手,比如各種形狀的:太陽、月亮、面包、花、荷葉、硬幣都是圓形的;還有長方形、不規(guī)則形等等。這樣的統(tǒng)歸為一類,形成固定的句式,讓低段的學生多練。比如,將荷葉、大圓盤、月亮、玉盤、太陽、笑臉、燕子的尾巴、剪刀等本體和喻體打亂順序,出示句子( )好像( ),讓學生進行想象填空。另用課件的形式出示這些圖片,一邊觀察,一邊想象填空。這樣既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又增加了學習的趣味性。這些句子補充完整后,老師可以問問學生你在什么時候,哪里,和誰一起看到的,當時是什么樣的心情。從而也激發(fā)了學生寫話的興趣。
而關(guān)于聲音類的比喻句,我們經(jīng)常遇到的是:某種事物的聲音像樂曲。學生的世界,除了看到的,最直觀的就是聽見的,我們能聽到水聲、風聲、雷聲、萬物的鳴叫、嬰兒的啼哭聲。那么在孩子的世界里,用文字又可以如何表達。比如在《鳥的天堂》中“三只槳有規(guī)律地在水里劃,那聲音就像一支樂曲?!边@里的比喻體現(xiàn)出了喜悅的心情,那么在教學的時候,我們應該根據(jù)情景的變化將“曲子”進行變化。
形狀、聲音、顏色是學生接觸到的最直接的事物,也是最容易啟發(fā)學生比喻句起步的源頭。讓學生多想、多練,必能讓學生展開思維之花。
(二)引“喻”入文,擴句成文,讓思維更為豐滿
在中低段,我們經(jīng)常練習擴句。其實就是在句子的骨架上填肉,如果說一句話的骨架是“誰干什么”,那么比喻句的骨架就是“什么像什么”。例如“荷葉像圓盤。”首先,可以加量詞,學生可能擴成“一片片荷葉像一個個圓盤?!钡诙?,加入顏色的詞“一片片綠色的大圓盤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第三,加地點“池塘里,一片片綠色的大圓盤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我想形狀類的比喻句應該都可以進行這樣的訓練。以此類推,比喻句更加豐滿了,就是一篇文章的肉更加精煉了,也就是更加生動形象了。
這僅僅算得上比較具體形象的比喻句,那么如何成文呢?我們可以看到《桂林山水》里描寫桂林山的兩句話,同樣描寫山,為了突出“奇、秀”的特點,用了五個比喻。當然這樣的課文是大作家的作品,自然難以模仿。不過這也給了學生一個寫作的思路與引導,作為學生的寫作可以這樣嘗試:在寫景的文章中,多列舉事物,在一段中,一一進行比喻的描寫,形成強烈的效果。比如寫天上的白云時,學生可以想象出很多類似的形狀進行比喻,形成別具風格的比喻段落。
(三)引“喻”入文,天馬行空,放飛想象的翅膀
在著名景點雁蕩山,著名的“雙鷹山”和“雙乳山”就是憑借著人們的想象而來的。僅聽他們的名字,我們的腦海里就充滿了想象。這樣的“創(chuàng)作”在我們的課文里也有,在《黃山奇石》中,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等等,這些靠想象而來的景色,更加值得人們思考,讓人引起共鳴,學生學習的記憶效率也提高了。那么在作文中,比喻句的描寫也應該是充分發(fā)揮想象的,當然,想象不是胡思亂想,而是有比較的,有據(jù)可依的。
首先,我們應該讓學生突破固有的思維模式,學會質(zhì)疑。比如“花兒像小朋友的笑臉。”花兒哪里像笑臉呢?圓鼓鼓的向日葵花像胖嘟嘟的小孩子的臉蛋,還是其他的有類似臉一樣的花呢?有了這樣的質(zhì)疑,我們其實可以解釋為,花兒開放,代表著一種喜悅的心情,跟小朋友面帶微笑時的心情是有相同之處的。這也讓學生明白,比喻的一個特點是,物與物之間在某個特點上有相似的地方。那么在低段學生的寫話中,可以出現(xiàn)更多精彩的句子。
(四)引“喻”入文,成就畫龍點睛之筆
對比喻有了基礎(chǔ)性的學習,學生不再滿足于簡單的根據(jù)事物的形狀等在習作中運用比喻句。為了文章讓讀者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加入思想感情的比喻句能給文章錦上添花。
比如表達喜悅。在《我們成功了》中,“中華世紀壇,人如海,歌如潮。”把人多比作海,把歌聲比作潮水,生動形象地寫出在北京申奧成功時,紛紛把洋溢著喜悅與激動的心情展現(xiàn)在眼前。如果在一般的習作中,用詞語表達心情,不外乎“高興,開心,快樂,激動”。然而這樣的詞千篇一律,毫無新意,更沒有明確的心情指向,直白地說,就是大家都可用,毫無特點。那么可以用哪幾種方式的比喻句來表達心情呢?如“鳥”,這個意向,經(jīng)常用來表現(xiàn)好心情,例如,“她高興得像一只小鳥,在沙發(fā)上蹦來蹦去?!薄拔覀兿褚蝗盒▲B一樣在草地上自由地跑來跑去。”又如“花”,學生對于這個意向顯然并不陌生,它是美好的代名詞。經(jīng)??梢耘龅竭@樣的句子“她取得了好成績,小臉笑成了一朵花?!?/p>
例如表達傷心、憤怒。在四下《小英雄雨來》中,“鷹爪”的描寫非常直截了當?shù)貙懗隽俗髡弋敃r的心情。猶如當時小雨來怨恨的一種發(fā)泄。如“雷聲”這個意向,“他怒不可遏地吼叫著,那聲音像沉雷一樣滾動著”,雷聲給人的印象是聲音響,突然之間發(fā)生。這兩者交織在一起,在學生的眼里,雷聲確實可怕。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作文都適合用大量的比喻句,而最適合小學生的還是寫景類的文章??梢宰寣W生多觀察,多用用,多模仿。
總的來說,寫好比喻句與作文教學都是絲絲相扣的。又需要不斷地觀察生活實際,從大自然中不斷地積累經(jīng)驗,從而進行書面表達。
參考文獻:
[1]王麗娟.淺談現(xiàn)代漢語教學中比喻辭格的辨析[J].才智,2015(7).
[2]龐君芳.論作文教學中的因果思維[J].課程·教材·教法,2015(2).
[3]李夢.淺議語文教學中的通感與比喻[J].中國校外教育,2014(14).
[4]李亞妹.語法修辭結(jié)合問題研究綜述[J].青年作家(中外文藝版),2011(3).
[5]汪國勝.修辭教學的目標定位[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2).
[6]李如密,劉云珍.課堂教學比喻藝術(shù)初探[J].全球教育展望,2009(6).
作者簡介:朱春輝,女,民族:漢,籍貫:杭州,學歷:大學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