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濤
[摘要] 目的 探討不同種類他汀藥物對慢性硬膜下血腫治療的臨床效果。 方法 選擇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120例,按照使用他汀類藥物不同分為三組,均為40例。所有患者均行對癥支持處理,A組使用辛伐他?。?0 mg/d,晚間頓服),B組使用匹伐他?。诜看? mg,每天1次),C組使用阿托伐他汀(40 mg/d),比較各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各組慢性硬膜下血腫治療效果及各組硬膜下血腫吸收時間。結果 C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A組和B組(P<0.05),C組硬膜下血腫吸收時間為(25.1±0.3)d;B組硬膜下血腫吸收時間為(38.2±1.6)d,A組硬膜下血腫吸收時間為(41.2±1.8)d;C組硬膜下血腫吸收時間優(yōu)于A組和B組(t=19.814, P=0.000<0.05)。 結論 針對慢性硬膜下血腫使用40 mg/d的阿托伐他汀治療,能更好地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促進神經(jīng)功能恢復,值得推廣。
[關鍵詞] 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匹伐他汀;慢性硬膜下血腫
[中圖分類號] R651.15?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05-008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different kinds of statin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3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kinds of statins used, 40 cases in each group.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symptomatic support. Group A was given simvastatin(40 mg/d, once in the evening), group B was given pitavastatin(orally, 1 mg per time, qd), and group C was given atorvastatin(40 mg/day). The clinical effects,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and the absorption time of subdural hematoma in each group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group 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group A and group B(P<0.05). The absorption time of subdural hematoma in group C was(25.1±0.3)d; in group B was(38.2±1.6)d; and in group A was(41.2±1.8) d; the absorption time of subdural hematoma in group C was short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and group B(t=19.814, P=0.000<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the use of 40 mg/day of atorvastatin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neurological function in patients, so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Different doses; Atorvastatin; Simvastatin; Pitavastatin; 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慢性硬膜下血腫為顱腦損傷發(fā)病過程中較為常見的疾病類型,治療上主要以開顱血腫清除為首選[1],但開顱手術對患者影響極大、損傷大、術后恢復慢等,對患者及其家屬生理與心理均造成較大負面影響[2]。針對急性顱腦損傷后合并硬膜下血腫尚未達到急診開顱手術要求者,可行繼續(xù)觀察,在排除患者腦疝形成前提下,可實施保守治療,尤其對于發(fā)病時間超過72 h者[3],此時血腫已經(jīng)基本穩(wěn)定,再出血幾率相對較小,可選擇藥物保守治療[4]。
他汀類藥物屬于目前臨床較為廣泛應用的調(diào)節(jié)血脂藥物,其具有明顯的抗氧化、抗炎及穩(wěn)定動脈粥樣斑塊的作用,而且還可有效改善血管內(nèi)皮功能[5],從而更好地調(diào)節(jié)血脂。阿托伐他汀則為抑制膽固醇,并能抑制HMG-CoA還原酶合成,顯著調(diào)節(jié)脂蛋白水平。但針對慢性硬膜下血腫者使用何種劑量及單次用量的阿托伐他汀,目前臨床尚無定論。本研究則主要探討不同種類他汀藥物對慢性硬膜下血腫治療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通過臨床表現(xiàn)、影像學檢查等確診,入組前與患者監(jiān)護人簽署入組同意書,同時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年齡18~70歲,既往體健,排除存在顱內(nèi)腫瘤、長期行抗凝治療干預、存在腎上腺等內(nèi)分泌腺體疾病、存在腎臟相關病變、對使用藥物過敏、存在明顯水、電解質及酸堿失衡。按照使用他汀類藥物不同分為三組,均為40例。A組:男27例,女13例,年齡18~70歲,平均(56.2±2.3)歲,慢性硬膜下血腫病程1~3個月,平均(1.3±0.2)個月,入組時格拉斯哥昏迷評分7~12分,平均(8.5±0.3)分;B組:男28例,女12例,年齡18~70歲,平均(56.3±2.3)歲,慢性硬膜下血腫病程1~3個月,平均(1.4±0.2)個月,入組時格拉斯哥昏迷評分7~12分,平均(8.6±0.3)分;C組:男29例,女11例,年齡18~70歲,平均(56.5±2.4)歲,慢性硬膜下血腫病程1~3個月,平均(1.5±0.3)個月,入組時格拉斯哥昏迷評分7~12分,平均(8.7±0.3)分。各組性別、年齡、入組時格拉斯哥昏迷評分以及慢性硬膜下血腫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對癥支持處理,包括利尿、止血、清除氧自由基、提高腦氧供、腦神經(jīng)細胞保護、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等。對于調(diào)節(jié)血脂治療方面,所有患者均行對癥支持處理,A組使用辛伐他?。▏帨首諬20083681,修正藥業(yè)集團長春高新制藥有限公司,10 mg/片),每天1次,晚間頓服,B組使用匹伐他?。▏帨首諬20110050,江蘇萬邦生化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1 mg/片),口服,每次1 mg,每天1次,C組使用阿托伐他?。▏帨首諬20051408,輝瑞制藥有限公司,20 mg/片),40 mg/d,所有患者均連續(xù)治療2個月為1個治療周期。
1.3 評價指標
統(tǒng)計各組慢性硬膜下血腫治療效果及硬膜下血腫吸收時間。硬膜下血腫吸收情況評定以復查頭部磁共振為標準?;颊叩呐R床效果評價標準為[6]:治愈:治療后CT檢查血腫消失99%及以上;好轉:治療后CT檢查血腫消失30%~99%以下;未愈:治療后CT檢查血腫消失在30%及以下或無改善?;颊叩呐R床治療總有效率為治愈率和好轉率之和。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多組間均數(shù)比較使用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百分比表示,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各組慢性硬膜下血腫治療效果比較
2.2 各組硬膜下血腫吸收時間比較
2.3 不良反應
三組患者均未見嚴重不良反應。
3 討論
慢性硬膜下血腫屬于臨床較為常見的顱腦損傷后疾病,其好發(fā)于老年人群,且隨著我國老齡化進展[7],針對慢性硬膜下血腫的治療,主要以手術鉆孔引流為主,但手術存在一定風險,且術后復發(fā)率高,而傳統(tǒng)開顱手術則因需要接受麻醉等處理,故存在術后感染、再出血以及神經(jīng)功能損傷等并發(fā)癥,甚至威脅患者生命安全[8]。傳統(tǒng)的開顱血腫清除手術主要為去骨瓣減壓手術,手術操作位于側裂區(qū),同時如果患者具有輕微的腦腫脹,可以分開側裂從島葉通過向血腫腔進入,而如果患者腦組織腫脹,則必須在具有豐富血管的顳葉皮層造瘺進入,具有較長的手術時間、較大的手術刺激,長期牽拉腦組織會引發(fā)患者腦組織水腫,多次電灼止血也會損傷患者血腫腔周圍血管及腦組織,影響患者神經(jīng)功能及意識狀態(tài)。即便患者具有理想的病情恢復,其仍然需要接受二期手術治療修復顱骨。立體定向血腫穿刺引流手術雖然減輕手術的創(chuàng)傷性,但是很難控制血腫引流量,缺乏較高的血腫清除率。阿托伐他汀則可有效抑制慢性硬膜下血腫的再發(fā),而且還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以及血管內(nèi)皮細胞保護能力,已經(jīng)廣泛的應用于慢性硬膜下血腫的治療[9]。
本研究主要針對慢性硬膜下血腫,C組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療,發(fā)現(xiàn)相對于使用辛伐他汀的A組及使用匹伐他汀的B組,干預后C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A組和B組(P<0.05),C組硬膜下血腫吸收時間為(25.1±0.3)d,B組硬膜下血腫吸收時間為(38.2±1.6)d,A組硬膜下血腫吸收時間為(41.2±1.8)d,C組硬膜下血腫吸收時間優(yōu)于A組和B組(t=19.814,P=0.000<0.05)。證明使用阿托伐他汀對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治療有更好的療效,且對改善患者腦血供有重要價值。而且對改善患者神經(jīng)功能、促進患者術后恢復有重要價值,能顯著促進硬膜下血腫吸收。在慢性硬膜下血腫治療中,應用阿托伐他汀治療有以下注意事項:首先在治療中實現(xiàn)慢性硬膜下血腫篩選具有重要作用,篩選過程中的入選標準為無法耐受麻醉和實施手術治療患者;顱腦CT或MRI診斷顯著血腫厚度在5 mm以下,未出現(xiàn)嚴重占位效應,中線移位在1 cm以下,無腦疝風險患者[10]。但是在此過程中,有些雙側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因為兩側內(nèi)向壓力比較均衡,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中線移位,但是無法排除患者是否存在腦疝風險[11];未出現(xiàn)嚴重肝腎功能、嚴重低血脂或凝血功能異?;颊?。其次,在患者治療之前一定要對患者肝腎功能、血脂全套以及凝血功能等實施全面檢查,服藥期間也必須要對以上指標密切觀察,一旦出現(xiàn)異常情況立即處理[12]。然后,阿托伐他汀在臨床應用中副作用比較小,但是如果劑量較高易提高患者的腦出血風險[13]。目前在慢性硬膜下血腫治療過程中,阿托伐他汀的應用劑量和療程還沒有統(tǒng)一標準[14],需要臨床對其進一步研究,在本次研究中提出40 mg/d的阿托伐他汀治療效果顯著。最后,如果在患者治療過程中,患者臨床癥狀出現(xiàn)加重趨勢,對患者實施影像學檢查發(fā)現(xiàn)出現(xiàn)明顯中線移位,硬膜下血腫量也有一定增加,必須要立即停止藥物治療改為手術治療[15]。
綜上所述,針對慢性硬膜下血腫使用40 mg/d的阿托伐他汀治療,能更好地提高患者臨床治療效果,促進神經(jīng)功能恢復,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高博,周海峰.老年輕中度慢性硬膜下血腫阿托伐他汀與傳統(tǒng)手術治療對比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7,21(16):2047-2048.
[2] 周宇,陳淳,鄧發(fā)斌,等.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對慢性硬膜下血腫的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中國藥房,2017,28(5):663-667.
[3] 傅楚華,陳波,王寧,等.阿托伐他汀治療術后復發(fā)慢性硬膜下血腫的療效觀察[J].中華神經(jīng)創(chuàng)傷外科電子雜志,2016,2(3):136-139.
[4] 劉東華,吳亮,張慶華.阿托伐他汀治療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腫的效果分析[J].寧夏醫(yī)學雜志,2015,37(12):1123-1125.
[5] 曹德茂,武永康,王友偉,等.微創(chuàng)穿刺聯(lián)合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的療效分析[J].中華神經(jīng)創(chuàng)傷外科電子雜志,2016,2(2):83-85.
[6] 江暉,段隆喜,占志強,等.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中藥治療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腫的效果觀察[J].江西醫(yī)藥,2016,51(7):676-678.
[7] 楊俊勇,王劍,聶君英.阿托伐他汀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25):63-64.
[8] 劉飛皎,孫含蓄,孫世遠.阿托伐他汀在慢性硬膜下血腫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7,19(1):58-60.
[9] 楊曉清,曾上飛,王朝暉.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7,55(1):80-83.
[10] 陳昶春,招康東,柯志通,等.阿托伐他汀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的療效分析[J].華夏醫(yī)學,2015,28(5):41-43.
[11] 肖慶華.顱骨鉆單孔沖洗引流治療慢性硬膜下血腫臨床觀察[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8,(34):4924-4925.
[12] 張蕾,侯梅英,程剛,等.鉆孔尿激酶注入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鈣對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術后神經(jīng)功能及預后的臨床觀察[J].河北醫(yī)藥,2018,40(20):3137-3140.
[13] 侯梅英,張蕾,程剛,等.慢性硬膜下血腫患者影像學表現(xiàn)及療效分析[J].河北醫(yī)藥,2018,40(19):2950-2953.
[14] 樊煒,李進,胡智洪,等.未破裂顱內(nèi)動脈瘤夾閉術后慢性硬膜下血腫相關危險因素研究[J].中華神經(jīng)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18,17(5):399-402.
[15] 周厚俊,李高峰.飲水量對慢性硬膜下血腫鉆孔引流術后腦復張的影響[J].中國臨床神經(jīng)外科雜志,2018,23(9):606-608.
(收稿日期:2018-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