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育事業(yè)飛速發(fā)展,在推動教育實踐活動深化改革的進程中,教育體系運行、教育制度執(zhí)行以及教育課堂教育內容都發(fā)生了重要的變化,逐步形成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核心教學思想內涵,形成了以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獨立自主綜合素質能力的目標。參與式課堂教學是一種新式的教學方式,教師以其為中心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4-006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4.056
小學數學教學,由于受學生年齡、知識水平以及課程設置等因素的影響,一直以來是小學教育當中需要解決的難點、重點問題。隨著教育制度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在此進程中參與式教學的引入,以實際學習教育現狀為出發(fā)點,增強了小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降低了理解難度,擴展了思維空間,受到了當前小學課堂教學實踐參與者的廣泛好評。
一、參與式教學的主要特征及實踐意義
目前,伴隨著“新課標”教育制度深化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提升學生獨立自主參與教學實踐活動的能力成為了教育體系改革的重頭戲,一系列圍繞學生素質化教學的創(chuàng)新改革策略在教育實踐中誕生。
參與式教學策略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主要內容表現為通過小組分組討論的形式,設定與課堂內容相符合的場景,以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最終目的,以完成對既定教學任務學習為動力,提高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綜合素質能力,是素質教育改革當中注重實踐作用的教學策略,最大限度地體現出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主性[1]。
通過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當中不斷地推廣與運用,參與式教學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
其一主要表現為教學形式的多樣性。由于參與式教學是鼓勵學生在課堂學習當中進行自由探討式學習,為了激發(fā)學生良好的解題思維,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現狀,在課堂展現形式上呈現出多樣化的教學形式。
其二表現為教學內容情境化設置。為了能夠增強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更加直觀地為小學生展現數學知識的魅力,在保障教學成果的基礎上,教師將社會元素融入到教學情境當中,提高了小學數學知識的趣味性。
其三表現為獨立性較強。參與式教學的核心目的是獨立自主,依靠學生自身的能力和解題思路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來完成數學知識的掌握與領悟[1]。
二、提高參與式數學教學策略的主要措施
參與式課堂教學策略的產生其主要目的是在課堂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能力,是教育實踐創(chuàng)新改革當中一種新式的教學方式,為此通過教學制度、教學內容的創(chuàng)新以及教師團隊建設和學生自身管理等方式,參與式教學成為推動素質化教學的重要策略。
當前階段,為了能夠進一步促進與提升小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能力,為今后的課堂學習與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提高其分析判斷能力,教師應當在尊重現有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完成對策略運用的創(chuàng)新與改造。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制訂和逐步完善參與式數學教學實踐過程當中,應當明確參與式教學策略所表露出來的策略實施準則。一是要形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意識,不論是在課堂講解還是討論分析當中,都應當以學生作為教學實踐活動的主導因素。二是堅持平均原則,在進行自主分析討論和成果展示過程中應當確保每一名學生都有自我展示的機會。小學生擁有強烈的自我表現欲望,教師應盡可能滿足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會到進步的喜悅和成功的幸福。三是確保參與式教學各環(huán)節(jié)、各部門之間的相互銜接,保障教育實踐活動可以順利地開展并實施下去[2]。
其次,結合小學數學實際現狀制訂合理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要與參與式教學策略相匹配。一方面,應當結合小學生自身成長現狀。由于年齡原因,小學生對于未知的數學知識大多處在啟蒙階段,接受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不斷培養(yǎng)。那些理解難度較大、邏輯性思維較強的數學知識,與其接受能力還有一段距離。另一方面,從參與式教學策略的內容上來講,應當以尊重基礎數學知識為前提,進行在內容分布、結構組成方面的變化,加強情境化學習和討論部分所占的比重。例如,計劃修一條長100米的水渠,前5天修了這條水渠的15%,照這樣的進度,修完這條水渠還需多少天?教師可以針對此類問題展開分組討論,并將學習結果進行匯總,讓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得到充分體現。
再次,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重點強化對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以及相關配套設施的操作能力。一是要逐步轉變教師在教育實踐中以教師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思想,促使以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式教學轉變成為以學生為主體的主動式參與教學。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避免出現小學生有礙于教師威嚴而不敢舉手發(fā)言的現象發(fā)生。二是以現有技術保障和多媒體設備為基礎,促進教師充分利用其教學設施引導學生開展情境式教學,包括視頻、音頻等形式,促進參與式教學多元化的發(fā)展[3]。
綜上所述,參與式教學策略由于其自身所包含的多樣性、獨立性等優(yōu)勢特征,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當中發(fā)揮了重要的推進作用,一方面改變了以往的教學形式,豐富了教學內容,另一方面提升了小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和分析解析問題的能力,為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參考文獻:
[1]方學軍.參與式教學在小學科學課的應用[J].中外交流,2017(44):192.
[2]王秀燕.小學數學參與式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4.
[3]鄭桂蘭.小學數學參與式教學的嘗試[J].散文百家(下),2015(7):289.[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王茂(1984.6— ),男,漢族,山東泰安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