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洪友 劉晨陽
摘 要:利用2010和2013年“中國綜合社會調(diào)查(CGSS)”微觀數(shù)據(jù)庫,在模糊斷點回歸設計框架中,運用參數(shù)法以及排序Probit模型識別退休、性別差異對居民再分配偏好的影響效應。結果顯示:退休政策對于男性和女性的收入再分配偏好都產(chǎn)生了顯著的正向影響,且對女性再分配偏好的影響要大于男性。居民目前的社會經(jīng)濟地位以及對未來向上流動性預期與再分配偏好呈現(xiàn)負相關關系,而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會降低居民再分配偏好程度。因此,應根據(jù)現(xiàn)有需求及時調(diào)整退休政策,以增強政府再分配政策的有效性;同時,從教育資源區(qū)域分配、戶籍制度改革、就業(yè)市場平等政策完善等方面入手,降低政府收入再分配的機會不平等程度,減輕因偏好差異過大帶來的再分配政策負效應程度。
關鍵詞:退休;性別差異;再分配偏好;模糊斷點回歸設計
中圖分類號:F812.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3-3890(2019)02-0054-07
一、引言與文獻綜述
收入分配問題是中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進程中持續(xù)被討論的熱門話題。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強調(diào),要通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措施使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實現(xiàn)社會公平正義、共享發(fā)展成果?!跋雀粠雍蟾弧?,收入再分配是其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再分配除了政府層次之外,還包括慈善公益組織等第三部門及家族內(nèi)部親屬間的再分配,再分配作用的發(fā)揮越來越向“全民參與治理”模式發(fā)展演變。加強再分配政策形成過程中的公民參與度,提升公民對于再分配政策的回應度,是提升政府再分配政策效應貢獻度的社會基礎。同時,公民的再分配偏好能否得到有效滿足,也關乎到社會幸福感的提升[1]。為了引導公民更多地參與到再分配政策形成過程中,更好地滿足居民的再分配偏好,了解和評估居民的再分配偏好就顯得尤為重要。
國內(nèi)外學者對居民再分配偏好的形成及發(fā)展展開了廣泛的討論,理論研究方面:Hirschman認為,社會居民的再分配偏好會受到其有關正義和公平觀念的影響[2]。Piketty提出一個學習模型,識別了社會流動性、努力還是運氣決定收入以及再分配偏好之間的關系[3]。Benabou關注了社會流動性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建立了“向上流動愿望”(POUM,prospect of upward mobility)模型,認為當再分配政策不能頻繁地更改時,有一些收入低于平均水平的居民會反對再分配政策,因為他們理性地預期未來的收入會高于平均水平[4]。Alesina et al.證實,流動性預期是影響居民再分配偏好的重要因素,當個體對未來向上流動的預期較高時,再分配的偏好較低;而當個體向下的流動性預期較高或者存在負面的流動性經(jīng)歷,居民對再分配的支持程度增強[5]。實證研究方面:2000年Lokshin et al.使用俄羅斯1996年的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預期未來收入會下降的居民的再分配偏好較高[6]。劉華等研究發(fā)現(xiàn)當有向下流動預期時,即使高收入居民也會更多地支持再分配政策[7]。社會經(jīng)濟地位對于居民再分配偏好的影響是一個經(jīng)驗問題,直接確定其關系是有難度的,但是大多數(shù)的實證研究得出的結論是窮人比富人更加支持再分配,比如Alberto et al.利用美國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收入水平和居民再分配偏好之間是負向關系[8]。相對經(jīng)濟地位會顯著地影響中國居民的收入再分配偏好,經(jīng)濟地位越低的居民越支持再分配[9-11]。居民受教育水平對居民再分配偏好的影響:一方面,一般較高的受教育程度會伴隨著較高的收入水平,且對未來向上流動有著較高的預期,這會降低較高受教育程度居民對再分配的偏好[5,8];另一方面,接受更多教育的居民也可能由于對聲譽的保持以及對理想信念強烈的追求動機而更多地支持再分配[12]。此外,Rehm認為老年人可能因為更加依賴養(yǎng)老保險,從而更加支持再分配[12]。
綜上可以看出,居民所處的立場以及身份的轉變是影響其再分配偏好的根本原因。退休是居民一生中的重大轉折點,在此前后居民的身份[13]、經(jīng)濟狀況[14]、對未來的預期以及生活狀態(tài)[15]等都會出現(xiàn)重大轉變。退休引起的居民社會身份的轉變和生活狀態(tài)的變化,將會深刻影響包括居民收入再分配偏好在內(nèi)的各類偏好:(1)退休金是居民退休后生活收入的主要來源,再分配功能的加強有利于提高和完善我國相對較低水平的社會保險制度。在我國當前以現(xiàn)收現(xiàn)付制為主的基本養(yǎng)老保險體制下,退休后的居民出于經(jīng)濟利益的動機可能更加支持再分配。(2)退休后,老年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16],健康風險較大,為了避免花費大量的財力用于治療與康復,降低風險,退休后的居民再分配偏好也可能更為強烈。(3)退休后,居民會降低未來向上流動的預期,努力動機下降,從而對居民再分配偏好產(chǎn)生影響[11]。
除此之外,與希臘、德國等西方發(fā)達國家設置了延遲退休與提前退休各類方案的彈性退休制度不同,中國實施的是強制退休制度。國家法定的企業(yè)職工退休年齡是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干部年滿55周歲。中國男性和女性區(qū)別對待的強制退休制度,不僅為我們識別退休對居民再分配偏好影響的因果效應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準自然實驗,而且還為考察這一因果效應在男性和女性兩個群體間的異質(zhì)性提供了有效的渠道。本文運用2010和2013年“中國綜合社會調(diào)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的微觀數(shù)據(jù),利用模糊斷點回歸設計方法,分析退休對居民收入再分配偏好的影響及傳導機制。在人口老齡化加速以及延遲退休年齡、提高養(yǎng)老金等退休政策紛紛出臺的背景下,研究退休與居民再分配偏好之間的關系無疑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和實踐價值。
二、模型設計與數(shù)據(jù)
在中國強制退休制度的背景下,是否退休成為影響居民偏好的外生變量。準確估計退休對居民收入再分配偏好的影響,需要構造一個“反事實”的結果,“反事實”是指對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件相反的情景設定的一種狀態(tài)[17]。識別“反事實”狀態(tài)需要專門的工具,而斷點回歸設計就是這樣一種能夠識別“反事實”狀態(tài)的有效工具。在沒有條件進行隨機實驗的狀況下,斷點回歸設計使得參數(shù)估計的內(nèi)生性問題得到了避免,因此在斷點回歸設計中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能夠得到較為真實的反映[18]。
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根據(jù)式(3)所估計出來的β1*只能根據(jù)其符號來判斷退休制度與居民收入再分配偏好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方向,并不能根據(jù)其大小來判斷其因果關系的大小。退休制度對于居民收入再分配偏好的影響程度(即邊際效應),還需要進一步的測算(具體參見下文)。
本文所使用的數(shù)據(jù)來源于中國綜合社會調(diào)查(CGSS),主要是2013年與2010年的數(shù)據(jù)。表1詳細列出了本文中所使用變量的名稱及內(nèi)容。
三、實證結果與分析
本部分主要匯報模糊斷點回歸設計的基準回歸和穩(wěn)健性分析的結果,以及退休對于居民收入再分配偏好邊際影響效應的測算結果。考慮到男性和女性不僅在勞動力市場中有著不一樣的社會經(jīng)濟地位,還面臨著不一樣的退休政策,不同性別對于社會問題有著不一樣的偏好。因此,在實證分析中,我們將樣本分為男性與女性兩個子樣本進行回歸,以考察退休政策對于不同性別群體收入再分配偏好影響的異質(zhì)性。
(一)基準回歸結果
1. 第一階段回歸結果。表2為模型第一階段的回歸結果。被解釋變量為2013年與2010年的男性(45~75歲)、女性(40~60歲)是否退休的虛擬變量,解釋變量主要是年齡的虛擬變量,另外我們還加入了年齡差(實際年齡-法定退休年齡)及其多項式、年齡差與年齡虛擬變量的交互項以控制在退休年齡上下的非線性關系,并對模型根據(jù)AIC準則進行選擇,地區(qū)之間的差異通過加入地區(qū)虛擬變量進行消除。從表2中我們可以看出,結果與我們所預期的一致,年齡虛擬變量(z)的系數(shù)均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說明當年齡超過法定退休年齡時,退休的可能性大幅增加,在法定退休年齡前后,男性和女性的退休率都存在明顯的跳躍。
2. 第二階段回歸結果。表3和表4分別匯報了利用CGSS 2013年與CGSS 2010年樣本進行回歸的結果,模型估計結果與前文提出的假設基本一致:退休政策對于大部分居民的收入再分配偏好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我們可以看到,男性與女性的退休工具變量關于“政府在道義上沒有責任去減少或緩和社會不平等”的系數(shù)顯著為負,說明居民在退休后,對于政府減少或緩和社會不平等責任的認同度是顯著升高的。關于“政府能通過收稅與支出減少貧富懸殊” “為減少收入不平等,應該對富人征收更高的稅”系數(shù)符號均為正,這也表明了退休政策對于居民收入再分配偏好的影響是正向的。在被解釋變量“縮小貧富差距是政府的責任”中,男性的系數(shù)顯著為負,女性的系數(shù)顯著為正。而對于“脫貧是窮人自己的責任”,男性的系數(shù)顯著為正,女性系數(shù)為負,并不顯著,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退休之后,女性更加認同政府收入再分配的責任,雖然男性也支持政府收入再分配政策的實施,但同時也更加強調(diào)在脫貧中居民自己的責任。
我們分析正向影響產(chǎn)生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居民退休之后,相較于退休前,自身收入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收入來源主要是退休金、退休前的財富積累以及子女的補貼。退休老人對于自身未來向上流動的預期會減少,當居民沒有或者降低了向上流動的預期時,就會采取措施來規(guī)避風險[21],因此居民會更加支持再分配。第二,在退休之后,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16]。一方面會更加依賴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等[12],另一方面需要花費更多錢在治療與康復上。然而在現(xiàn)階段,我國的養(yǎng)老保險以及醫(yī)療保險覆蓋面還不夠高,在這樣的背景下,居民退休后更支持再分配。第三,流動性的經(jīng)歷,居民在退休前的社會流動經(jīng)歷會逐步讓他們調(diào)整對于公平的認知,并衡量其中努力與運氣所占的比重,進而影響居民對于再分配的支持程度[3]。通常來說,負面的流動性經(jīng)歷會讓人們更多地支持再分配[5]。
(二)穩(wěn)健性回歸分析
在穩(wěn)健性檢驗中,我們首先將樣本的年齡選擇范圍進行擴大和縮小對模型進行重新的估計。結果如表5第1行與第2行(2013年)所示①,可以看出,與基準回歸相比,樣本年齡選擇范圍的擴大和縮小基本上沒有使得估計系數(shù)的符號變化??偟膩砜?,樣本年齡范圍變化之后,退休對于男性和女性的再分配偏好依然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另外,我們將年齡差的三個階次及其交互項全部加入模型進行回歸,觀察估計系數(shù)符號的變動情況。結果如表5的第3行所示,系數(shù)的符號基本與基準回歸的結果相同,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說明基準回歸結果的穩(wěn)健性。
最后,居民受教育程度、社會經(jīng)濟地位和對未來向上流動性預期都會影響居民對收入再分配的支持程度。因此,我們在基準回歸之中加入了居民受教育年限、目前所處階級以及自我預期10年后所處階級等控制變量后進行回歸,結果如表5的第4~7行所示,估計系數(shù)的結果基本與基準回歸結果相同,由此我們可以判斷,基準回歸模型的結果是穩(wěn)健的。
(三)邊際效應分析
正如上文所述,根據(jù)式(3)所估計出來的系數(shù)符號只能判斷退休制度與居民收入再分配偏好之間的因果關系的方向,并不能根據(jù)其大小來判斷因果關系的大小。在本文中,核心解釋變量“退休虛擬變量”是二值離散變量,而且在第二階段回歸需要一階段的擬合值,因此進行邊際效應的測算需要進行一定的處理:
表6匯報了CGSS 2013退休對于居民收入再分配偏好的邊際效應,我們分性別測算了退休對于居民收入再分配偏好指標各個取值上的邊際影響(各取值對應含義見表1)。以CGSS 2013中“應該從有錢人那里征收更多的稅來幫助窮人”為例,退休之后,在其他變量均處于均值的條件下,回答“同意”的概率男性增加了0.177,女性增加了0.242,回答“不同意”的概率男性減少了0.177,女性增加了0.242。其他指標的解釋與此類似。從表6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多數(shù)再分配偏好指標當中,退休對女性邊際影響的絕對值是大于男性的,而且在退休之后,更多的女性強調(diào)了縮小貧富差距中政府的責任。一種解釋是由于女性更多地承擔了照顧家庭以及養(yǎng)育子女的責任,相較于男性,退休之前財富的積累少于男性,所以退休對于女性再分配偏好的影響更大;另一種解釋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經(jīng)驗的增多,女性與男性在公平信念、風險規(guī)避等動機方面與男性差異較大[21]。當實施利他主義比較“昂貴”時,女性比男性也有更大的可能性去做[22]。
四、結論及政策建議
本文運用“中國綜合社會調(diào)查”的微觀數(shù)據(jù),利用模糊斷點回歸設計,分析退休政策對于居民再分配偏好的影響效應,結果顯示,退休政策對男性和女性的再分配偏好都產(chǎn)生了顯著的正向影響,而且對女性的影響效應要大于男性。我國現(xiàn)行退休制度主要依據(jù)1978年的相關政策,從1978年至今,我國經(jīng)濟社會都發(fā)生了深刻變化,人均壽命也有了提高,強制退休政策想要達到原有新老員工交替的目的已經(jīng)降低,客觀上需要加以調(diào)整?;谝陨戏治觯疚奶岢鲆韵抡呓ㄗh:一是退休年齡與養(yǎng)老金的制定不宜“一刀切”,可設置一個供參考的退休年齡,將養(yǎng)老金的金額與居民所選擇的退休年齡掛鉤,給予居民選擇權。二是再分配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應體現(xiàn)民意,需要通過嚴肅有效地調(diào)查來掌握民意,為政府再分配政策的制定和執(zhí)行提供現(xiàn)實的依據(jù)。三是居民再分配偏好的高低不僅反映了個體關于經(jīng)濟利益的考慮,還隱含了其對當前社會機會均等程度的認知。政府應根據(jù)機會不平等的來源,從教育資源的區(qū)域分配、戶籍制度的改革以及就業(yè)市場平等政策的完善方面入手,降低收入分配的機會不平等程度,形成努力因素在市場分配中占據(jù)主導地位的社會氛圍,減輕由于偏好差異過大對再分配政策效果的削弱。
注釋:
①為節(jié)約篇幅,僅匯報2013年數(shù)據(jù)核心解釋變量的估計系數(shù)。
參考文獻:
[1]陳池波,李成豪.收入不平等、再分配偏好與居民主觀幸福感研究[J].財政研究,2016(12):64-75.
[2]HIRSCHMAN A O.The change tolerance for 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cour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with a mathematical appendix by Michael Rothschild[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3(4):544-566.
[3]PIKETTY T.Social mobility and redistributive politic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6(10):551-584.
[4]BENABOU R.Social mobility and the demand for income redistribution[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1(116):447-487.
[5]ALESINA A,GIULIANO P. Preferences for redistribution[Z/OL]. IZA discussion paper No. 4056,2009[2017-12-01].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46442589_
Preferences_for_Redistribution.
[6]RAVALLION M,LOKSHIN M.Self-rated economic welfare in Russia[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2002(46):1453-1473.
[7]劉華,徐建斌.轉型背景下的居民主觀收入不平等與再分配偏好——基于CGSS數(shù)據(jù)的分析[J].經(jīng)濟學動態(tài),2014(3):48-59.
[8]ALBERTO A,F(xiàn)ERRARA E. Preferences for redistribution in the land of opportunitie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5(89):897-931.
[9]馬明德,陳福平.什么決定了居民對再分配的需求[J].南方經(jīng)濟,2010(7):15-26.
[10]潘春陽,何立新.個人收益,分配公平與再分配偏好——基于中國微觀數(shù)據(jù)的實證研[J].南方經(jīng)濟,2012(11):3-16.
[11]CORNEO G,GRUNER H P.Individual preferences for political redistribution[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2(83):83-107.
[12]REHM P.Citizen support for the welfare state:derterminants of ?preferences for income redistribution[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5(2):54-73.
[13]PINQUART M,SCHINDLER I.Changes of life satisfaction in the transition to retirement:a latent-class approach[J]. Psychology and aging,2007(3):442-455.
[14]HURD M,ROHWEDDER S.The retirement-consumption puzzle:anticipated and actual declines in spending at retirement[Z/OL]. NBER working paper No. 9586,2003[2017-12-01].https://www.nber.org/papers/w9586.pdf.
[15]鄒紅,喻開志.退休與城鎮(zhèn)家庭消費:基于斷點回歸設計的經(jīng)驗數(shù)據(jù)[J].經(jīng)濟研究,2015(1):124-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