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茜 劉華
喘息性支氣管炎大部分都是繼發(fā)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病原體開始發(fā)展到氣管以及支氣管等引起的,是發(fā)生在嬰幼兒身上的一種疾病。近年來,隨著環(huán)境污染的加劇,喘息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發(fā)病率呈上升發(fā)展趨勢。臨床上針對喘息性支氣管炎的治療方式有多種,較為普遍的就是應用順爾寧進行治療。本院經(jīng)過對前來就診的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進行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應用順爾寧治療取得了較好的效果?,F(xiàn)將具體的研究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9月在本院兒科急診就診的400例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參照組和研究組,各200例。研究組年齡5個月~6歲,平均年齡(2.69±1.13)歲;男125例,女75例。參照組年齡5個月~6歲,平均年齡(2.74±1.18)歲;男116例,女84例。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對象均已被確診為喘息性支氣管炎。研究對象家長在研究前均已知情并同意參與調查。
1.2 方法 兩組患兒均進行止咳、化痰以及防止感染等常規(guī)治療,如果患兒病情比較嚴重,可以遵醫(yī)囑結合患兒實際病情為其進行強心、吸氧以及糾酸等常規(guī)治療[1]?;诔R?guī)治療,參照組在治療中采用普米克令舒霧化吸入,吸入藥物的劑量為0.25~0.50 mg/次,治療14 d,如果患兒出現(xiàn)細菌感染,需要運用抗生素[2]?;趨⒄战M患兒的治療,研究組在治療中采用順爾寧,4 mg/次,1次/d,晚上服用即可,治療14 d[3]。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及臨床癥狀(呼吸困難、咳嗽、喘息、肺部哮鳴音)持續(xù)時間。
1.4 療效判定標準 在接受治療后,如果在3 d內,患兒的喘息急促、咳嗽等臨床癥狀徹底消失,且患兒沒有哮鳴音,經(jīng)檢查血氧飽和度無異常,則視為顯著有效;如果在3~7 d內,患兒的臨床癥狀得到緩解,且肺部哮鳴音也已經(jīng)開始好轉,血氧飽和度無異常,則視為有效;如果在7 d后,患兒的癥狀沒有任何緩解,且還有加重趨勢,則視為無效。臨床有效率= (顯著有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患兒的臨床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持續(xù)時間比較 研究組患兒的呼吸困難、咳嗽、喘息、肺部哮鳴音持續(xù)時間均短于參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n,n(%)]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持續(xù)時間比較(±s,d)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持續(xù)時間比較(±s,d)
注:與參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shù) 呼吸困難 咳嗽 喘息 肺部哮鳴音研究組 200 1.46±0.85a 3.96±1.25a 3.02±0.48a 2.98±1.96a參照組 200 2.36±0.74 5.78±1.36 4.61±0.47 4.36±1.85 t 11.294 13.934 33.472 7.241 P<0.05 <0.05 <0.05 <0.05
喘息性支氣管炎是發(fā)生在嬰幼兒身上的一種常見疾病,患兒抵抗力比較弱,容易反復發(fā)作,對其身體健康影響較 大[4]。因此,家長做好患兒病前預防工作極為重要,一旦患兒已經(jīng)發(fā)病,就要第一時間接受治療,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間[5-8]?;純涸诎l(fā)病后,家長都比較緊張,都希望得到有效的治療,能夠縮短病程,促進其盡快康復。本院經(jīng)過對前來就診的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研究組患兒的臨床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兒的呼吸困難、咳嗽、喘息、肺部哮鳴音持續(xù)時間均短于參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喘息性支氣管炎患兒應用順爾寧進行治療,有利于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呼吸困難、咳嗽、喘息、肺部哮鳴音等臨床癥狀都能夠得到有效緩解,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