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莉
核心素養(yǎng)指引的教學改革熱潮已經(jīng)到來,關于這一點浙江省音樂教研員杜宏斌老師提出:音樂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指標體系可分為審美感知、藝術表現(xiàn)、文化理解三個層面。核心素養(yǎng)培育下的音樂教學是在音樂實踐活動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并提高學生終身發(fā)展的音樂能力。①
《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 年版)》中明確指出:“應將我國各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音樂作為音樂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通過學習,學生熟悉并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操?!雹趶默F(xiàn)行的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小學階段的音樂教科書中我們不難看出,與京劇相關的音樂作品有十余首,占據(jù)了相當高的比例。單單戲歌(本文中的戲歌單指京歌)學唱作品就有四首,分別為:《龍里格龍》《我是中國人》《京調(diào)》《校園小戲迷》??梢姡﹦≡谡麄€小學音樂學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當然,隨著此類音樂作品的日益豐富,不僅體現(xiàn)了如今音樂教育越來越重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也使得我們的民族文化自信不斷增強。正如中央音樂學院周青青教授所言,學生的音樂能力是可以培養(yǎng)的,只有讓他們熟悉了民族音樂,他們才會逐漸接受、喜歡民族音樂,進而傳承民族的音樂 文化。
戲歌是將戲曲唱腔與現(xiàn)代歌曲相結合的一種藝術形式?,F(xiàn)在國內(nèi)廣泛流行的戲歌主要以歌曲為主,同時融入了京劇唱腔,使得其曲調(diào)風格既有現(xiàn)代歌曲元素,又融入了傳統(tǒng)音樂元素,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也正因為如此,戲歌總體來說旋律起伏較大,節(jié)奏相對較為復雜,如果沒有恰當有效的教學方法,學生很難學會,更談不上唱出戲歌的韻味。事實上,很多教師在戲歌的教學過程中缺少必要的教學手段,只是讓學生反復地聆聽、跟唱,對音樂作品不做深層次的分析,純粹為了教會歌曲,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音樂教學。這樣的教學,忽略了音樂本體的審美性和愉悅性,忽視了情感上的交往和互動,違背了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也偏離了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情感世界。
音樂是一種文化現(xiàn)象,通過音樂我們可以理解一種文化;通過文化,我們才可能真正地去體驗音樂,從整體上去認識音樂、表現(xiàn)音樂??梢哉f,音樂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音樂不能脫離對其所蘊含的文化的理解。音樂教育的審美過程就是通過文化闡釋的體驗過程,也是多元化的體現(xiàn)過程。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學生審美能力的獲得是以音樂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習得,以及對相關音樂文化的理解為基礎,通過不斷生成的活動發(fā)展學生的審美感知,豐富其審美情趣,積累審美經(jīng)驗,促進審美表現(xiàn)和審美創(chuàng)造,潛移默化地浸潤學生的心靈,使他們獲得美好的情操、健康的人格,成為能夠傳承、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人類文化的人。③在音樂教學中,學生音樂能力的提升實際上需要一個文化的體驗過程,其在不斷生成的模仿、探究、交往、合作、創(chuàng)造、體驗中實現(xiàn)。戲歌這類特殊的歌曲蘊含了豐富的戲曲(京?。┪幕?,可謂是博大精深:一陣鑼鼓經(jīng),舞臺上氣勢磅礴;輕盈的水袖、起伏的碎步,皆體現(xiàn)京劇手、眼、身、法、步的意境和神韻,娓娓念唱,意味深長。歷經(jīng)兩百多年歷史的京劇藝術,對于被各種電子信息技術充斥于生活之中的學生來說既遙遠又陌生,其知識經(jīng)驗積累更是空白。因此在戲歌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挖掘歌曲中的戲曲文化內(nèi)涵,對歌曲教學內(nèi)容進行有效設計,深入淺出地將京劇知識隱含在實踐活動中,注重親身體驗并以此為出發(fā)點。如果教師相信學生最終能將經(jīng)典的京劇藝術呈現(xiàn)在課堂上,那么學生就會有最感人、最真摯、最投入的演唱,舉手投足也將會是有模有樣的。
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戲歌的特點,我們對作品進行了深度挖掘,以歌詞、歌譜和歌曲背景拓展三個方面所蘊含的戲曲文化為切入點,采用兒童易于接受的形式,精心設計教學。從《京調(diào)》一課的課堂教學效果來看,這種教學形式對培養(yǎng)學生學習戲歌的興趣和表現(xiàn)能力具有較大的意義。
就音樂教學應符合教學對象的發(fā)展特征而言,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教學手段與方法,只要方法得當,其結果必定會朝著預設的教學目標發(fā)展。當然,音樂教學設計首先應對作品的風格予以考慮,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各自不同的思維方式來進行教學,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傊魳方處熢谠O計教學的內(nèi)容、方法時,必須考慮教學對象的思維方式、教材特征,以及教學內(nèi)容的順序及其與教學環(huán)境之間的各種 聯(lián)系。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上課伊始教師應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往往開頭又是最難的。在 《京調(diào)》一課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在四年級、五年級時已經(jīng)學過《龍里格龍》《我是中國人》兩首戲歌,對京劇的四大行當已略知一二,尤其是已能區(qū)分生角與旦角,因此教師可適當引導他們掌握各行當?shù)男愿裉卣鳌?/p>
教學片段1
播放戲歌《京調(diào)》的伴奏音樂,讓學生跟著教師合著音樂走圓場步進教室。站好位置后,教師引導學生做蘭花指及亮相動作,并在黑板上插放生、旦、凈、丑圖。
教師:京劇中有生、旦、凈、丑四種角色,也叫四大行當,你們知道剛才表演的是哪一種行當嗎?
學生:旦角。
教師:你們是根據(jù)什么判斷的?
學生:蘭花指。
教師:對,在京劇中蘭花指代表女性,所以剛才表演的是旦角,我們再試著演一演。
(教師用“ ”哼唱《京調(diào)》第一樂句旋律,帶領學生表演)
教師:看,這又是誰呢?
(教師哼唱第二樂句,做略帶陽剛的亮相動作)
學生:是生角,動作比較硬、有力。
教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是生角。當然也可能是凈角,同樣都是陽剛的男性,我們一起試一試。
(教師哼唱第三樂句旋律,右手前臂往外畫圈再翻腕抬右腳,手掌分別拍打腳的內(nèi)外側(cè)并快速收回放在右側(cè),與此同時腿做下蹲狀)
學生:是丑角,動作很滑稽。
教師:沒錯!不過也可以是俏皮可愛的花旦。
(學生繼續(xù)跟教師做動作,教師哼唱第四樂句旋律,右臂畫大圈在胸前定格,再雙手打開亮相)
學生:是生角。
教師:可以是生角,也可以是像花木蘭這樣的刀馬旦,都是正面人物的形象。
(學生繼續(xù)跟教師做動作,把四個動作完整連起來 表演)
學生在觀察、模仿中嘗試表演戲曲身段,從課件中了解人物的扮相,通過表演掌握各個人物行當?shù)男愿裉卣鳎貙捔私巧姆诸愔R。同時,還能熟悉音樂旋律,為學習歌曲做鋪墊。但最重要的是,學生在模仿表演中獲得了學習的快樂,以及對音樂更深層次的理解。
教學設計要注重環(huán)節(jié)間的緊湊性,不需要每個環(huán)節(jié)之間都用過渡語,越是自然的銜接越是有效、靈活的。
教學片段2(學生完整表演一遍)
教師:好!同學們的表演真是有模有樣,老師都快成你們的粉絲了(肯定學生的表演)。你們知道,京劇的“粉絲”叫什么嗎?
學生:京粉!
教師:應該叫票友。當演員演唱或表演到精彩部分時,票友便會大聲叫好。下面老師來演唱,你們愿意做我的票友嗎?
(教師跟伴奏演唱《京調(diào)》,學生豎大拇指喊“好”,此時課堂氣氛已經(jīng)十分活躍)
教師:謝謝!你們真是“給力”的小票友?。∧銈冞€能給這首曲子打打節(jié)拍嗎?強拍打腿,弱拍點頭。
譜例1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了解了什么是京劇票友,并通過親身體驗感知了京劇的板眼(節(jié)拍)。通過教師的演奏,他們還認識了京劇的伴奏樂器尺板和單皮鼓。這些平時只會在舞臺上見到的樂器,讓人感覺很新鮮,這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欲望,使其學習熱情高漲。
節(jié)奏是音樂中極為重要的表現(xiàn)手段,戲歌的節(jié)奏大都比一般歌曲的節(jié)奏復雜,尤其是休止符出現(xiàn)頻率很高,這是教學的一大難點。作為教師,在設計教學時要能預設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節(jié)奏問題,從思想上要重視,但行為上要忽視,既不可以把節(jié)奏孤立出來練習,又得讓學生在課堂上不知不覺地克服難點。
教學片段3
教師:聽,老師這次是在什么地方打板?學生:休止符。
教師:在京劇的休止符處打板叫“躲板”,我們也來試試打躲板。
(師生合著音樂齊打躲板,整齊、準確后師生合作,學生打躲板,教師打板眼)
譜例2
學生準確掌握躲板后,節(jié)奏部分就沒有難點了。通過對歌曲的重復聆聽,學生已對歌曲旋律有了一定的感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掌握了躲板,在打躲板的實踐活動中感受了戲歌節(jié)奏的特點及其韻味。
在教學中,教師鼓勵學生從內(nèi)心認知作品的一個主要途徑,就是幫助他們了解音樂作品中所包含的內(nèi)在邏輯,從而使他們更能理解作品的內(nèi)涵,這是所有音樂教育工作者的一個主要的、基礎性的教學任務?!毒┱{(diào)》歌詞共四句,每句詞都在傳遞一個京劇的知識,在學習歌詞的過程中,既要幫助學生理解詞義,更要讓學生嘗試“念”功,從而挖掘歌詞的蘊意。京劇的念白節(jié)奏鏗鏘有力,韻味十足;臉譜是京劇扮相的靈魂,表現(xiàn)戲中人物的忠奸善惡和喜怒哀樂。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去感受京韻,才能使他們表現(xiàn)出京韻。
教學片段4
教師:(高位置念)“生旦凈丑角色全,唱念做打不簡單”,分別指什么?
學生:四大行當及其表演形式。
教師:對,京劇里有生、旦、凈、丑四大行當,唱、念、做、打四大功夫。下面我們就來練練“念”的功夫。
(指導學生高位置發(fā)聲,先吊嗓子再將其運用到念詞中)
教師:“五色的油彩臉上畫”指的是京劇中的什么?
學生:臉譜。
教師:“鑼鼓一響”呢?
學生:京劇的伴奏樂器。
教師:京劇的伴奏樂器分為文場和武場,有旋律的叫文場,只使用打擊樂的叫武場。
短短的四句歌詞將京劇的角色、表演形式、扮相和伴奏樂器表達得很完整,讓學生在理解歌詞意思的同時還能了解博大精深的京劇文化。同時,通過吊嗓子、高位置念歌詞的練習,使學生對京劇的發(fā)聲方法及“念”功有了嘗試和體驗。這種在自然狀態(tài)下水到渠成的學習方式,學生特別容易接受,那些平時只有在熒幕上才見到的場景和畫面,竟然被自己演繹,其滿足感、成就感油然而生。
力度是表現(xiàn)音樂形象、渲染音樂情緒的重要手段之一,力度的強弱和樂曲的內(nèi)容表現(xiàn)有著密切的關系。在《京調(diào)》的旋律中,有明顯力度變化的地方不多,教師可根據(jù)作品表現(xiàn)的需要做出二度處理,在該強處強,該弱處弱,讓學生感受力度變化所帶來的不同的音樂表現(xiàn)力。
教學片段5
(教師邊畫旋律線邊唱最后一個樂句的旋律)
教師:你們發(fā)現(xiàn)這句旋律有什么特點了嗎?
學生:時高時低,旋律起伏比較大。
教師:對,像這樣旋律起伏大、情緒比較活潑的唱腔是西皮腔。
(學生邊畫旋律線邊學唱第四句旋律,掌握大跳音程的音準)
教師:(唱)“鑼鼓一響要開演”(“演”字做漸強處理)。
教師:你們聽出了哪個字力度有變化?
學生:“演”字。
教師:這樣的變化讓你聯(lián)想到了什么?
學生:場面非常的大、有氣勢。
教師:這樣漸強變化的演唱在京劇中被稱為“喇叭腔”,下面我們加上動作有氣勢地唱一唱這一句。
譜例3
在跟著視頻畫旋律線的過程中,學生體驗了旋律的起伏,教師提示:這種旋律起伏大、情緒歡快活潑的唱腔叫西皮腔。歌曲最后一句在“演”字上做漸強和延長,讓學生在演唱中體會“喇叭腔”?!拔髌で弧薄袄惹弧甭犉饋硭坪跆^專業(yè)化,但通過對京劇唱腔的聆聽、實踐體驗,學生能很輕松地感知。這不僅僅是在學習演唱技能,更是在傳承京劇藝術,感受國粹文化的博大精深。
京劇雖是我國的第一大劇種,流傳最廣,但因我國幅員遼闊,每個地方還有各自的地方劇種,且受當?shù)卣Z言、習俗、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都有著各自的唱腔和風格。作為浙江人,我們有必要讓學生了解我們的地方戲—越劇。因此,在教學的最后環(huán)節(jié)我們設計了拓展學習,加入了越劇的聆聽,讓學生通過不同劇種的對比,感受不同唱腔。
教學片段6
(欣賞京劇《蘇三起解》視頻片段,找一找曲調(diào)中與《京調(diào)》相似的句子)
教師:《京調(diào)》就是根據(jù)京劇《蘇三起解》這個唱段創(chuàng)作的,所以取名《京調(diào)》。這種將京劇唱腔與現(xiàn)代歌曲相結合的藝術形式叫戲歌,因此《京調(diào)》就是戲歌。
(教師演唱越劇《西湖山水還依舊》前四句)教師:聽聽這還是京劇嗎?
學生:不是,是越劇。
教師:你們是根據(jù)什么判斷的?
學生:曲調(diào)低一些,老師唱得像流水一樣。教師:是啊,這就是我們浙江的地方戲—越劇。越劇長于抒情,以唱為主,聲腔清悠婉麗、優(yōu)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極具江南靈秀之氣。越劇的前身—“的篤班”,也是板鼓打板眼,我們試著給越劇來打打板。
學生在教師的演唱和筷子模擬鼓板的伴奏中,感受越劇的委婉清悠,以區(qū)別京劇的大氣宏美。筆者認為,作為一名浙江人,既要對祖國的國粹—京劇有所了解,也要熱愛自己家鄉(xiāng)的地方戲。
《京調(diào)》一課緊緊抓住“京韻”這一重點主題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做出”“打出”“念出”“唱出”京劇韻味,讓學生在多種音樂活動中掌握京劇文化的相關知識。同時通過聆聽地方戲越劇,可以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兩個劇種的不同風格和唱腔韻味,激發(fā)學生對戲曲音樂的熱愛。
近兩年,在重視學生文化理解的前提下開展戲歌教學的實踐研究,我們可喜地發(fā)現(xiàn)學生更喜歡演唱戲歌了,對所學戲歌曲調(diào)、京劇知識、戲曲特點也有了更多的了解,根據(jù)戲曲唱腔風格判斷劇種、人物行當?shù)臏蚀_率也逐漸提高。同時,他們學唱戲歌的能力、演唱的表現(xiàn)力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對戲歌風格的把握也更到位了,演唱戲歌時更是信心滿滿。大部分學生能手、眼、身、法、步齊跟上,一招一式還真是有點戲曲演員的味道,哪怕是高年級的男生,表演蘭花指也是有模有樣,可以說他們已具有一定的綜合性藝術表演能力。如此看來,只有學生對我國傳統(tǒng)戲曲音樂產(chǎn)生了發(fā)自內(nèi)心的熱愛,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做到了“戲曲進校園”。
注 釋
① 王莉《巧用歌曲擴充法 提升學生歌唱表現(xiàn)力—談少數(shù)民族歌曲的有效處理》,《音樂天地》2016 年第2 期。
②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 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年版,第4 頁。
③ 同注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