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詩雨
行走在紅墻夾道上,驀然瞥見兩側(cè)斜掛的翠竹,斑駁光影里,淌著淙淙詩意。
古榕石獅守著朱紅飛檐的廟門,武侯祠臨街,墻外車馬喧囂,墻內(nèi)卻是明靜幽深。只需把心放入這一線紅墻,莊嚴(yán)肅穆之感便人心底油然而生?;ú萦衬?,綠蔭清涼,古碑悠遠。廳堂庭院,園林古冢,沒有什么沾染過一絲繁華的氣息,也沒有過于濃重炙人的香火煙味。那么的厚重樸實,直教人忍不住長聲喟嘆歷史的痕跡。墻上嵌著岳飛的草書,在廊中的出師表字字如血如淚,翻江倒海的一腔民族熱血,恍若都潑墨揮灑在筆尖的鋒銳之中,一聲“臨表涕泣,不知所云”,其中血肉之痛不敢深究,亦無法可想。
我步入諸葛亮殿中,不論陽光怎樣的熾熱,深深大殿仍只容下半面的光,半面的影。一室的靜謐,令人不愿再多說一句。跪著在蒲團上,雙手合十拜上一拜,抬頭便望見正中的龕臺上塑像端坐著,諸葛亮羽扇綸巾,目光悠遠,似在凝神沉思,一千五百年的歲月,多少時間的風(fēng)塵,卻獨不能遮掩,不能攪混他若泉水般明凈的目光。兒孫塑像坐落在旁邊,他們?yōu)閲鴳?zhàn)死沙場。不知為何,一派英氣的場景,都好像罩了一層輕紗,揮之不去的,充斥著隔世的寧靜。我望進那雙眼眸,想努力找回些故事,亂世三國初出茅廬的他,和當(dāng)年同樣英姿勃發(fā)的周瑜運籌,“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浴火百萬曹兵,片甲不流;轉(zhuǎn)眼華發(fā)早生,挑燈揮筆,慷慨陳詞一片赤膽忠心。
祠中四處是對聯(lián)、碑文,密密麻麻,平平仄仄。是悲壯的唱酬,扼腕嘆息著,“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是仰天的長呼,不甘地道著“正統(tǒng)不慚千古傳,莫將成敗論三分”。我站在那里,一時失了言語,我發(fā)現(xiàn)滔滔不絕的詩意就那樣河也似的奔流了下來,席卷了所有的思緒。噴發(fā)著凜然的正氣,又縈繞著淡泊致遠的氛圍,兩種絕妙而難言的意韻,如古鐘響徹,即便千年,余音尚且存在。此時,諸葛亮依舊在殿中靜靜坐著,那目光雖黃昏又暗淡了一分,心中千百詩意卻又深沉了一分。
洗盡婉約輕愁,留下一壺民族魂釀造的烈酒,酌一口人生的大喜大悲,恍然盡是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