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南寧市中小學校及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調研分析

2019-06-18 01:29農克沙閆寒冰
廣西教育·A版 2019年4期
關鍵詞:中小學校應用能力信息技術

農克沙 閆寒冰

【摘要】本文對南寧市學校信息化建設、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情況、教師培訓情況三個方面的情況開展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多角度了解南寧市中小學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水平,針對存在的問題,從基礎設施建設、資源庫建設、機制建設以及教師培訓四個方面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建議。

【關鍵詞】中小學校 教師 信息技術 應用能力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4A-0011-04

南寧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于2014年開始實施,通過“國培”“市培”完成了南寧市近6萬名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的專項培訓。為了評測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發(fā)展水平以及培訓成效,同時進一步了解需求,為下一階段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制定兼具前瞻性與針對性的專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南寧市教師培訓中心聯(lián)合華東師范大學開放教育學院對南寧市各級學校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水平進行調研。

一、調研方法

南寧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的現(xiàn)狀調研,以學校、培訓部門、教研機構三個層面展開,并關注學校信息化建設、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養(yǎng)、教師培訓三個方面的情況。調研對象包含南寧市隨機抽樣的中小學校。調研形式有問卷調查和實地訪談兩種形式,其中問卷調查的主要對象是學校教師、學校層面中層管理者以及教研員,共有1400余人參與本次問卷調查;實地訪談對象有校長、中層管理者、骨干教師、普通教師、教研員和培訓管理者等,訪談人數(shù)130余人,訪談總時長超過1000分鐘。

調研工作結束后,南寧市教師培訓中心和華東師范大學研究團隊形成了調研報告,報告顯示,從總體上來講,南寧市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發(fā)展擁有較為扎實的基礎,表現(xiàn)為信息化環(huán)境建設逐漸優(yōu)化、教師培訓力度逐漸增加、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穩(wěn)步提升,但是也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二、學校及教師信息技術應用基本情況

(一)學校信息化環(huán)境建設情況

1.南寧市中小學校信息化建設的普及性工程完成度較高,創(chuàng)新性實踐踴躍。第一是硬件設備及環(huán)境層面,中小學?;緦崿F(xiàn)電子白板全覆蓋,“班班通”設備已覆蓋大部分中小學。部分信息化建設情況較好的中小學會建設錄播教室、虛擬實驗室和智慧教室。第二是教學軟件和系統(tǒng)方面,部分中小學能夠引入教學資源云平臺和師生管理系統(tǒng)來支持日常教學工作。第三是教學資源方面,各級中小學教師均能夠有效查找或自己創(chuàng)作PPT、微課來支持教學,其中PPT使用頻率要遠高于微課。

2.部分中小學存在硬件和網絡設備老化不暢、優(yōu)質教學資源稀缺問題。第一,部分中小學存在電子白板老化嚴重的情況,直接帶來的教學問題是教師僅僅利用電子白板的投影功能,無法深入應用電子白板的高級功能。同時部分學校網絡不通也是阻礙學校信息化發(fā)展的重大因素,直接導致教學系統(tǒng)和相關信息化教學設備無法使用。第二,各級學校教師普遍反映雖然教學資源豐富,但優(yōu)質教學資源不足,符合課標要求的優(yōu)質教學資源庫建設不完善,這直接導致教師只能通過借鑒網上或者自己制作課件來滿足教學需求,不但無法借力優(yōu)質資源,而且生成的“自產”資源也沒有得到有效分享,使得很多課件還在低水平上重復。

(二)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情況

1.南寧市教師信息化教學積極性有所提升,能運用豐富的信息化教學手段,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考評教師綜合素質的一項內容。第一,各級學校教師均積極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日常教學,基本所有教師都具備利用PPT進行教學的能力。絕大多數(shù)教師認為利用PPT、微課等手段輔助教學能夠極大提升教學效率。第二,部分教育信息化領先學校的教師能夠創(chuàng)新性地利用速算盒子、英語100、一米閱讀等豐富的軟件輔助課堂教學或學生課后學習,少部分中小學校已經將速算盒子、英語100普及到全校各個班級,成為日常教學的一部分。第三,絕大部分學校會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情況納入教師職稱評定考核中,成為考評教師綜合素質的一項必備要素。

2.教師信息化教學技能單一,信息化教學相關激勵制度建設有待完善。第一,部分中小學教師的信息化教學技能單一,僅僅會用PPT授課,而微課制作和輔助授課技能較低,利用學科教學軟件進行授課的能力更低。第二,學校層面缺乏成熟的支持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發(fā)展的政策,主要表現(xiàn)在缺乏相應的激勵制度。目前,很多學校尤其是鄉(xiāng)鎮(zhèn)級的學校,僅僅以口頭鼓勵的方式促進教師開展信息化教學的常態(tài)教學和創(chuàng)新活動,只有少部分學校會給予部分獲得獎項的教師一定的物質獎勵,同時,只有個別學校能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競賽獎項和教學實踐納入績效考核指標。

(三)教師信息技術應用培訓情況

1.上級高度重視教師信息技術應用培訓工作,培訓規(guī)劃清晰,影響力強。作為廣西首府的南寧市,在教師培訓的統(tǒng)籌安排上有清晰的規(guī)劃、明確的實施路徑、完善的考評手段。從市政府到市教育局、市教師培訓中心,層層重視,各部門不僅抓規(guī)劃,更重落實,在這個過程中還有市級人大代表督查項目的進展和成效。以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項目為例,教育部文件一出臺,市教育局即根據本市教師隊伍現(xiàn)狀,啟動了本市中小學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市教師培訓中心成立了專門的項目領導小組,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通過層層抓落實,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了以“四個一”為核心內容的中小學教師能力提升工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市教師培訓中心負責人還專程在教育部主辦的全國中小學教師能力提升工程高研班上進行項目實施經驗交流,得到了一致好評。

2.教師通過培訓,理論知識得到豐富,操作性知識得到進一步提升。目前通過線上和線下兩種形式,市各級教師總共得到了三方面的培訓:前沿理論知識、實踐操作知識和信息技術教學法。其中前沿理論方面的培訓居多,大部分教師認為這方面的培訓能夠給自己以教學觀念、思維方面的革新,教師認為比較受益。同時,關注教師實踐性知識的培訓,培訓主要集中在電子白板使用、PPT制作和微課制作等。大部分教師表示,培訓內容新穎前沿,培訓教師講解比較到位。特別是南寧市中小學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項目開展的“四個一”實踐評估,即完成一次檢測、完成一次研討、完成一次課堂教學、完成一次成果展示,對于部分重視此項工作的學校而言,這是一個非常有創(chuàng)新性的校本教研引導措施,成為學校推動信息化教學實踐的有力抓手,這項評估因關注能力、聚焦實踐,在全國范圍內也有較大的示范意義。

3.培訓內容的實踐性與教法類知識還需進一步加強。目前,線上和線下培訓理論方面內容占比較大,主要集中在前沿教學理論、創(chuàng)新教學法等方面。大部分教師表示這部分培訓課程雖然可以開闊視野,但所講內容與日常教學關聯(lián)不大,無法促進實踐遷移。涉及到實踐操作和教法層面的知識較少。大部分教師表示希望得到類似PPT和微課制作等實踐操作方法的進一步培訓,同時非常希望得到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方面的教法培訓,并特別希望引入案例來加強所學知識與實踐之間的關聯(lián)。

4.培訓模式呈現(xiàn)多元樣態(tài),體現(xiàn)了諸多培訓創(chuàng)新,但培訓成效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目前培訓模式多元,呈現(xiàn)出線上線下混合、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相整合、培訓學習與實踐評估相結合的多元樣態(tài),一些培訓模式創(chuàng)新在全國范圍內也具有示范和引導作用。當前還有諸多問題需要關注,如“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的關聯(lián)程度如何”等,這些問題直接關系著培訓的成效。

三、學校及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建議

(一)基礎設施方面:定期劃撥經費以支持數(shù)字校園常態(tài)化使用

隨著國家在教育信息化方面軟硬件工程的開展,學校的基礎信息化設備有了基本保障。但在更新、維護等方面的投入明顯不夠。具體表現(xiàn)在,首次投入有保障,常態(tài)維護無經費。電子白板因使用年限到期等原因大量報廢或失修,一些教室的多媒體設備也出現(xiàn)亮度不足、色彩失真、設備無法開啟等情況,但學校沒有更新經費,也沒有維修人員,這使得很多信息化設備形同虛設,不但影響教學,更影響著學生視力等方面的生理健康。建議加強配套硬件建設,加大數(shù)字化校園的經費劃撥力度,將平板電腦、錄播教室、創(chuàng)客實驗室引入各級中小學,以進一步提升各級學校的教育創(chuàng)新能力。

(二)資源建設方面:建設動態(tài)生成的培訓資源庫并培養(yǎng)課程建設群體

圖1 “教育淘寶”動態(tài)教師培訓課程資源庫建設框架

教師在培訓、實踐中都需要即時的資源支持,這就需要大容量的、以實踐為導向的課程資源——購買的課程資源只能是資源的一個基礎,更多的資源需要調動教師和社會各界力量的積極性去動態(tài)生成,建立動態(tài)生成的教師培訓課程資源庫勢在必行。

在建設課程資源庫時,必須考慮的各利益相關者主要包含教育行政部門、教師隊伍、社會性課程開發(fā)團隊以及學校層面。構建“教育淘寶”動態(tài)教師培訓課程資源庫建設框架,為后續(xù)建設教師培訓課程資源庫提供思路(如圖1所示)?!敖逃詫殹辟Y源庫建設框架需要關注四點:

1.教育行政機構既要加大經費投入也要制定政策要求。一般情況下,教育行政機構在資源庫建設方面的主要作用方式為經費投入,雖定期發(fā)布相關教師培訓計劃,但缺乏剛性要求。因此教育行政機構首先應該繼續(xù)加大經費投入以保證更多優(yōu)質課程的生成。更重要的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需要制定明確的政策要求,在教師培訓學分要求、培訓內容要求以及培訓作業(yè)質量要求三個方面建立更加嚴格的評價體系。

2.教育行政機構完成課程內容分級、課程大綱的制定等準備工作。教育行政機構在建設課程資源庫之前,首先應該明確課程大綱,即深入思考“教師需要掌握哪些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為了提升教師這些方面的能力應該建設哪些等級的課程?具體課程的教學目標要求是什么”這三個方面的問題。其次,為了保證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提升效果,應該著重關注教師實踐性知識的培訓,即課程應該注重以實踐為導向。

3.教育行政機構需聯(lián)合多方力量打造“教育淘寶”優(yōu)質課程動態(tài)生成模式。行政部門往往以統(tǒng)一購買課程的方式建立課程資源庫。這種運作方式往往缺乏對教師學習興趣和偏好的綜合考慮,從而不能完全迎合教師的學習需求。因此,首先應打造“教育淘寶”優(yōu)質課程動態(tài)生成模式,將課程開發(fā)權下放給社會機構。社會機構根據教育行政部門給出的課程大綱要求,充分利用團隊的課程設計優(yōu)勢開發(fā)課程并提交,形成初始課程資源池。初始課程資源池里面的課程質量良莠不齊,需要行政部門組織專家進行初步遴選。其次,行政部門應該組織技術力量建立“教育淘寶”機制,將課程評價的權利交給一線教師,教師在學習課程后可以從教學內容、教學模式等方面對課程進行綜合評價打分。經過廣大教師的評審,一些不能迎合廣大教師學習需求的課程將會被淘汰,而同時一批優(yōu)質課程資源應運而生,優(yōu)質課程的生產商也會因此獲利。至此,優(yōu)質的教師培訓課程資源庫形成,這種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的供需關系,為遴選優(yōu)質課程提供了堅實的動力機制保障。隨著課程資源的不斷輸入,優(yōu)質課程資源庫會呈現(xiàn)動態(tài)更新的趨勢。

4.各校應加強教師培訓課程資源與校本研修的聯(lián)合。調研發(fā)現(xiàn),各校對校本研修工作的重視程度不一。究其原因,關鍵在于沒有統(tǒng)一的政策要求和課程標準。部分學校由于沒有硬性要求而忽略校本研修工作。其實,教師培訓課程資源庫可以作為教師校本研修的優(yōu)秀課程資源依托。教育行政機構應逐步制訂學校面向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校本研修的計劃,在課程學分要求、課程內容要求、課程體量要求、課程評價要求等方面綜合規(guī)劃各級學校校本研修工作。各校也應該在完成上級部門統(tǒng)一要求的校本研修任務基礎上,從本校的辦學特色出發(fā)建立面向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的特色校本研修計劃。必要時可以依托社會力量,為學校教師提供個性化的課程學習服務。

(三)機制建設方面:建立面向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的發(fā)展測評與激勵政策

當前教師在培訓中的參與僅僅與培訓學分掛鉤,簡單地說,只是“量”上的掛鉤,而不是“質”上的掛鉤,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教師認為培訓可學可不學的態(tài)度,在線掛機的也不在少數(shù)。因此,有效評估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不斷提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成效,探索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實踐路徑至關重要。為此,建議建立分層級的激勵機制,引進面向能力、關照實踐、標準明晰的評估體系(如基于微認證的發(fā)展測評)。微認證作為教師正式與非正式學習成果的證明方式,關聯(lián)了教師學習、教師實踐、評估與認證,凸顯了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是一種新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范式。通過構建給予微認證的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發(fā)展生態(tài)系統(tǒng),一方面,為教師的發(fā)展提供明確的導向和嚴謹?shù)脑\斷,另一方面,為管理與激勵提供可參考的依據。將發(fā)展測評與激勵政策相配合,可以極大地提升教師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的積極性?!盎谖⒄J證的”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生態(tài)發(fā)展系統(tǒng)構建框架,為后續(xù)開展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測評提供思路。

1.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微認證的開發(fā)流程設計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微認證的開發(fā)流程設計包含分解微能力、設計認證框架和開發(fā)支持資源三個步驟。

(1)分解微能力,形成微能力集合。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測評難以有質量開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對教師的各項能力主要內涵與要求界定不清晰,沒有針對能力本位的評價標準。因此,建議以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試行)》為依據,結合學校教師信息技術開展情況進行微能力分解。

(2)厘清微能力要求,設計認證框架。在認證框架中,需要回答哪些行為或績效成果能夠作為教育者具備能力的證據。在進行認證框架設計時需遵循三個原則:使用的數(shù)據直接來源于教師真實的教學行為;基于能力,且必須全面描述教師被評價的能力,包括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等;使用三角測量的方法,即包含基于教師工作績效的多種觀察。建議在進行認證框架設計時,可以包含能力概述、關鍵方法、方法構成、研究成果和資源、提交標準和評分量規(guī)六個部分。其中提交標準和評分量規(guī)中,除了明晰具體的要求,還需針對問題概述(活動描述和活動評價)、證據/制品、學生反思、教師反思等項目提供量規(guī)或得分指南,以便申請者進行自我評價與學習過程管理。

(3)確認微能力發(fā)展條件,開發(fā)支持資源。微能力的支持資源主要包括量規(guī)/標準、認證反饋、研究成果和學習資源四種形式。其中,量規(guī)/標準一般嵌入認證框架中,具體說明每個認證條件的要求,為教師開展實踐或自我評價提供依據;認證反饋是教師提交材料之后評估者的建議或評論,幫助教師改進或優(yōu)化實踐;研究成果列舉了能力界定及認證要求設計的依據,可以作為教師理解能力及認證要求并開展實踐的參考;學習資源是開展實踐及反思的支持性資源,該部分也是微認證作為一種專業(yè)發(fā)展方式的重要特點。

2.以數(shù)字徽章形式呈現(xiàn)微認證成果

微認證中教師能力獲得認可的“憑證”是數(shù)字徽章。相對于傳統(tǒng)徽章或證書,數(shù)字徽章可以方便、直接地在社交媒體上展示以證明個人具備的能力,同時可以內嵌更為豐富的數(shù)據與信息,使得這種認證形式更為真實、具體而公信力突出。參照成熟的數(shù)字徽章系統(tǒng),并考慮到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體系特點以及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屬性,建議將認證成果以數(shù)字徽章的形式呈現(xiàn),在形成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微認證體系的基礎上,為教師建立個人電子檔案袋以保存數(shù)字徽章。

3.評估認證中心及評估團隊建設

調研發(fā)現(xiàn),目前沒有對教師能力認證申請材料進行評價的單位,也沒有建設相應的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評估團隊。因此,建議組建評估團隊,成立認證評估中心,負責認證教師提交材料的審核認定工作,這樣既能確保認證項目的科學性,又能讓利益相關方真正參與到項目之中。而對于評估認證中心的認證工作以及認證結果,設立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過程監(jiān)管,也是確保認證項目公信力的重要舉措。

(四)教師培訓方面:重視校本、聚焦課堂、技術支持

1.重視校本。在調研中,可以發(fā)現(xiàn)大部分鄉(xiāng)鎮(zhèn)中小學校的校本研修名存實亡。而教師的最佳學習場所恰恰就是他們的工作場所,如何通過校本研修的方式促進信息技術與課堂的有效整合是下一步需要關注的重點。因此,建議加大校本研修的管理與推進力度,通過組建教師社團、增加教師聽評課、錄制精品課程等方式積極構建教師學習共同體,讓優(yōu)質的教師經驗和教學資源共享。在開展校本研修的同時,通過學校領導培訓、校本研修管理者培訓、校本研修過程的監(jiān)管與評估、教師績效激勵機制的建設等方式,提升校本研修的內涵質量。從學校愿景出發(fā)、設定學校發(fā)展目標、系統(tǒng)思考多元要素、確立教師成長規(guī)劃,進而明確研修內容,這種路徑完全基于學校和教師的實踐發(fā)展需求,將能破解校本研修與培訓缺乏關聯(lián)的問題,有效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

在建立校本研修的基本制度規(guī)范和常態(tài)化推進的基礎上,教育行政部門首先應該關注利用信息技術提升校本教研效果的工作上。建議與企業(yè)合作,建立網絡校本研修平臺。網絡平臺的教師培訓課程應該以實踐性強的微課程為主,以提升教師的實踐智慧。優(yōu)質的網絡課程是教師校本研修的基礎,學??梢愿鶕约旱霓k學特色和教師能力實際情況個性化定制優(yōu)質課程供教師學習。其次,各級學校也應該注重線上聽評課工作。為了保證教師聽評課效率,提升聽評課質量,可以將聽評課工作挪到線上進行。教師在線上主要通過觀看視頻、發(fā)送彈幕評價信息進行過程性評價以及填寫終結性評價量表來開展聽評課工作。最后,為了樹立校本研修特色學校的模范作用,應該樹立3~5所信息化校本研修特色學校,定期開展調研活動,了解模范學校的校本研修開展特色。同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也應該定期組織普通學校參觀校本研修特色學校,借鑒其實踐智慧,利用其資源優(yōu)勢,實現(xiàn)校際資源共享。

2.聚焦課堂。信息技術的理念、策略與工具的學以致用,最終要落實到課堂上,而實踐類與教學性知識,最終也需要在課堂上淬煉與提升。課堂上的信息技術應用必須是與學科整合的,關注課堂也就關注了學科差異。當前教師培訓中能力培養(yǎng)環(huán)節(jié)缺失的原因恰恰是課堂實踐環(huán)節(jié)的缺失。建議大力開展有針對性的、設計精巧的聽評課活動,并通過學校之間結對、跨校教研等方式,將好的課堂分享給更多的教師學習。這樣一些以“課堂”和“實境”為學習場所的專業(yè)發(fā)展模式,將有效促進學用結合,使教師能夠從學生的學業(yè)成效中獲得自我提升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提升內在的學習動力。

3.技術支持。在傳統(tǒng)的教師培訓中,受限于教育教學領域可獲得數(shù)據的范圍、類型及數(shù)量,對于培訓過程中的問題、可能產生的影響、教師的能力水平等判斷往往只能依靠經驗;而更多面向課堂、面向實踐、面向能力的學習方式,已不同于以往結構化的培訓學習,如果依然憑借經驗來判斷,很有可能帶來“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判斷失誤。建議在教師培訓中引入適合如上變革的系統(tǒng)平臺作為支持,可以通過收集和挖掘中小學教師的教學行為和環(huán)境信息,以復雜、多樣的分析方式為教育決策與管理呈現(xiàn)精準、可視化的分析結果。

(責編 秦越霞)

猜你喜歡
中小學校應用能力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信息技術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應用
試論精細化管理在中小學財務管理中的應用
關于加強和完善中小學校食堂管理的幾點思考
高等數(shù)學教學培養(yǎng)學生應用能力的探討
提升信息技術實踐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程序設計課程中計算思維和應用能力培養(yǎng)問題研究
數(shù)學課堂中實施生活化教學的研究
通化市| 云南省| 贺州市| 昌都县| 华坪县| 九江县| 乐亭县| 黑水县| 襄汾县| 阆中市| 宁津县| 麦盖提县| 分宜县| 德阳市| 洛川县| 丘北县| 庄浪县| 阳曲县| 宣武区| 乌拉特后旗| 北京市| 张家口市| 调兵山市| 青冈县| 女性| 宁陕县| 盐津县| 鄢陵县| 航空| 长沙市| 巴林右旗| 两当县| 周宁县| 芒康县| 青岛市| 察雅县| 平阴县| 汝城县| 临颍县| 井冈山市| 嘉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