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簡介:
《圖說中國民居》由史景遷作序推薦,榮獲《前言》雜志年度建筑書籍以及亨利·格拉西鄉(xiāng)土建筑獎。本書凝聚了作者40年中國鄉(xiāng)野考察的全部心血,借助四百張圖片述說中國人家的故事。全四色,印刷精美。
中國民居作為中國家庭的生活空間,包含多種不同的建筑樣式。既有普通的長方形小屋或茅舍,也有占地宏大的宅院、顯赫一時的莊園甚至極盡奢侈的宮殿,它們以各自不同的樣式組成了中國民居的繽紛圖景。本書集中討論了十七座保存完好的民居建筑,展現(xiàn)了千百年來建造的中國民居的精美范例,包括北京四合院、江南水鄉(xiāng)、學(xué)者書齋、明代簡舍、富商宅邸、清代大院、福建土樓、古城民居等。書中將中國民居看作一種建筑類型,對民居形式的地區(qū)差異與民居類型的歷史演變進行了鳥瞰式梳理。借助豐富的照片、版刻圖畫、歷史圖像、技術(shù)圖紙,為讀者生動地展現(xiàn)出了一個國家獨具生命力的傳統(tǒng)建筑。
作者簡介:
那仲良(Ronald G. Knapp):在匹茲堡大學(xué)獲得博士學(xué)位之后,于1968—2001年執(zhí)教于紐約州立大學(xué)新帕爾茲分校。他從1965年開始從事中國農(nóng)村地區(qū)的文化地理和歷史地理研究,參與撰寫、編輯了二十余部關(guān)于中國和東南亞的研究著作。其中1986年出版的《中國傳統(tǒng)鄉(xiāng)村建筑:普通住宅的文化地理研究》(China's Traditional Rural Architecture: A Cultural Geography of the Common House)是第一部將中國鄉(xiāng)土建筑介紹到西方世界的英文著述。其他還包括《家——中國人的居家文化》(House Home Family: Living and Being Chinese)(2005,與羅啟妍合編)以及《中國古橋:古代中國的居住建筑》(Chinese Bridges: Living Architecture from China’s Past)等。
王行富(A. Chester Ong):出生、成長于菲律賓,現(xiàn)居于香港,專攻文化紀錄片攝影、建筑攝影、美食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