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磊
披著“道德”外衣的“情感暴力”
在我看來,“我都是為了你好”更像是一種披著“道德”外衣的情感暴力,是不可取的。對于長輩、好友或是一些“熱心腸”的人來說,這是一種對我們的關(guān)心,如果我們不按照他們所說的去做,便是辜負了他們的“好心好意”。這話看似尋常,但無一例外都是通過道德或情感壓制的方式,以“愛”為名,對對方施以“情感暴力”,以達到控制和支配對方的目的。這是一種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居高臨下、不平等的命令甚至威脅。
應(yīng)博宇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子曰:“過猶不及?!睘閯e人做的事和對別人的關(guān)心,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因為有的時候,這些關(guān)懷可能并不是他們想要的。我們做的那些事,可能并沒有幫到他們,甚至適得其反。為了好朋友能考上更好的大學(xué),擅自修改她填報的志愿,致使好朋友落榜,這是為了她好嗎?顯然,尊重他人的選擇才是真正的為他人好。凡是為了他人好而做出的決定,都應(yīng)該慎審之、靜思之、明辨之。
馮思雨
合理關(guān)切,才是“為了你好”
盡管“我都是為了你好”這樣的做法經(jīng)常遭到反對、排斥和不理解,但這句話毫無疑問是出于善意的。長輩和朋友們經(jīng)歷過挫折、受到過教訓(xùn),所以他們希望自己關(guān)心的人不要重蹈覆轍。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很多時候,他們的話不無道理,聽之,信之,的確可以少走些彎路。
但當這種“好”逐漸演變成一種“強權(quán)”,以關(guān)心的名義,心安理得地強迫別人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這種過度的“好意”,往往會令對方感到不適和不滿。我覺得,必要的指引是應(yīng)當?shù)?,但強迫卻是萬萬不可為的。在提醒的基礎(chǔ)上,尊重別人的選擇,才是真正的“為了你好”。
徐朵朵
是非在心,且聽他勸
我不知道他們的話對不對,但我知道什么都不聽是萬萬不對的。既然別人愿意說,我們不妨聽聽,就算他話里帶“刺”,我們?nèi)〉氖恰懊倒宓姆曳肌?。如果他本就是帶著善意而來,我們何不包容那一兩句讓你不那么舒服的“為你好”,然后去細品話里值得推敲的部分呢?旁人的建議不管正確與否,多聽點、長點知識終究沒錯,是非好壞,交給內(nèi)心去判斷,留待時間去檢驗。
吳子涵
我都是為了你好,但決定權(quán)在你
我們可以將“為了你好”作為我們行事的出發(fā)點,但行事的過程中絕不能只注重個人的主觀判斷,更不能將其作為借口,將自己的善意強加于人?!拔叶际菫榱四愫?,但決定權(quán)在你”,我想這才是更為妥當?shù)淖龇?。通過漫長的歷史,人類早已積累了行事的豐富經(jīng)驗,但就算是同一件事情,依然有無限種發(fā)展的可能。經(jīng)驗只是行事的工具,絕不能成為行事的桎梏。莎士比亞有言:“多聽,少說,接受每一個人的責(zé)難,但是保留你的最后裁決?!苯?jīng)驗之談可以聽,但自己的人生要自己管好。
顧涵玥
要有氣量,更要承擔責(zé)任
愛之深,責(zé)之切,“為了你好”是人之常情。但隨著人們自我意識的高漲,這句話被認為是對獨立人格的侵犯??晌矣X得,因為害怕被討厭而緘口不言,才是對他人最大的不尊重。為親為友,知而不言,難言“忠”“信”。如《伊索寓言》中小偷的母親般,縱容只會釀成大禍,毀掉人的一生。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可以隨意干涉別人的選擇??v使有美好的初衷,過猶不及?;蛟S,我們應(yīng)如孔子所言:“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睘閷Ψ搅舫鲎杂傻目臻g,盡人情道義之責(zé),又不失尊重。甚至,我們有時不必說出來,而應(yīng)該如胡適的母親一般,用行動教導(dǎo)兒媳、營造和睦的家庭氛圍,“不言而化”,以禮、以德、以事實服人。
我們需要有接受“為你好”的氣量,更需要承擔“為你好”的責(zé)任?!棒斆П惹优掣谟赂摇?,不妨“為你好”。
[臺州第一中學(xué) 張鳳琴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