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英
【摘要】幼兒學習《弟子規(guī)》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有利于幼兒認知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而且對于規(guī)范幼兒的日常行為能力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文章從誦讀《弟子規(guī)》對幼兒日常生活習慣方面的影響來探討小班幼兒學習《弟子規(guī)》的成效。
【關鍵詞】幼兒;誦讀《弟子規(guī)》;禮儀行為
《弟子規(guī)》是教小朋友學習禮貌、學習做人方面的書,它教給我們一些做人的基礎規(guī)范。古人非常重視兒童教育。為什么他們這么重視?因為小孩一生出來,是純潔的,沒有受到社會的污染。然而,現在的孩子一出生就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弱。正如我所帶的小班幼兒,在剛入園的時候各個方面的行為習慣都很散漫,以自我為中心,無集體意識,自理能力差,沒禮貌,獨立性差,太依賴于家長和老師的“幫助”。
一、誦讀為先,意識滲透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記憶力和理解力在人成長過程中的發(fā)展是不同步的。一個人的記憶力發(fā)展自零歲開始,一至三歲有顯著的發(fā)展,幼兒期是人的記憶力發(fā)展的黃金期,背誦是他們的天性,是他們所喜歡和擅長的。傳統(tǒng)經典《弟子規(guī)》,文質鮮活,三字一句,兩句一韻,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內容涉及品德修養(yǎng)、孝親友愛、相處禮節(jié)、物品認識等,是對幼兒進行早期教育的合適讀物,有利于幼兒吸收優(yōu)秀的文化精髓,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此,我首先采用誦讀的方式讓幼兒接觸經典,將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意識滲透到幼兒的心靈中。同時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采用了形式多樣的誦讀方式,以培養(yǎng)興趣為主,讓幼兒愛上誦讀,浸潤經典。
(一)激發(fā)興趣,多形式誦讀禮儀經典
小班幼兒天性活潑,但是注意力、持久力等缺乏?!兜茏右?guī)》內容雖然簡短,但是要求幼兒長時間誦讀還是比較困難的。教師不僅要引發(fā)幼兒的誦讀興趣,而且要提高和保持這種興趣。在研究過程中,我采用了以下幾種行之有效的方式。
首先,以“流行”引發(fā)幼兒的誦讀興趣。一個人誦讀《弟子規(guī)》難以形成氛圍,但只要全班一起行動,全園一起誦讀,那就是一種“流行”,幼兒就會追逐這種“流行”,誦讀的興趣就大大激發(fā)出來了。我通過幼兒園、家園等途徑,創(chuàng)造了“追星效應”,讓小朋友愛上了誦讀《弟子規(guī)》,以“我會讀《弟子規(guī)》”為榮,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以多樣的形式提高誦讀興趣?!跋残聟捙f”是幼兒的天性,一成不變的誦讀方式會把幼兒的興趣逐漸消磨掉。為此,在誦讀的時候要變變形式,讓幼兒保持興趣。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著手:如誦讀方式有集體誦讀、小組誦讀、男女誦讀、自由組合讀、游戲誦讀等等。其中“游戲誦讀”對于小班來說非常有效,我常常采用 “擊鼓傳花”“搶椅子”等游戲進行誦讀接龍活動,幼兒特別起勁,誦讀的效果也很好。又如,要把握好誦讀的時間,小班幼兒注意力只有15分鐘,為此可以利用晨讀、午餐前、散步時、午睡前、離園時等短暫的時間進行誦讀,讓誦讀滲透入幼兒的一日活動中。
(二)營造氛圍,多角度滲透禮儀行為
在開展誦讀《弟子規(guī)》活動中,我們要巧用各種資源,消除不良因素,創(chuàng)造各種良好的誦讀氛圍。我們可以嘗試從這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園內大環(huán)境的烘托。我們在幼兒園的走廊、墻面上都布置《弟子規(guī)》的故事、文字,圖文并茂,吸引了許多的家長和幼兒駐足瀏覽。同時,我們幼兒園還積極舉辦了各類閱讀活動如,“弟子規(guī)圖書漂流活動”“親子誦讀征文活動”,等等,大大調動了幼兒誦讀《弟子規(guī)》的積極性。其次,班內誦讀氛圍的滲入?;顒邮沂怯變旱闹饕顒訄龅?,為此我們在創(chuàng)設班內環(huán)境的時候要充分渲染,如在衛(wèi)生間里張貼“便溺回,輒凈手”的文字和圖片,讓幼兒能理解小便等規(guī)則;在活動室的轉角貼了“寬轉彎,勿觸棱”及圖片,讓幼兒了解在活動室活動要注意的規(guī)則,等等。這樣,幼兒一到相應的地方就會不由自主地念起這些詩句,這些詩句的蘊意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入幼兒的心靈。
二、形象轉化,貼近生活
《弟子規(guī)》內容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但是有的東西對于小班幼兒來說不一定適用,如“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不離床。”對于幼兒來說是做不到的,那應該怎么辦呢?這就要求教師要把《弟子規(guī)》內容進行細化、轉化,貼近幼兒的生活,讓幼兒能身體力行。教師將《弟子規(guī)》轉化為適合小班幼兒的內容,如在吃早點時要求幼兒要做到“去盥洗,勿擁擠。解完手,把手洗。洗凈手,擦毛巾。取杯子,要謙讓。飲水時,須坐穩(wěn)。量要能,慢慢飲”;又如在入園和離園時要做到“早入園,不遲到。見老師,要問好。小朋友,也問到。別父母,勿忘掉。離園時,互道別。先老師,后同學。見爸媽,要問好。親一親,更乖巧”;等等。
幼兒有了具體的量化行為標準,能更好地參照標準來注意自己的禮儀行為,讓自己的日常行為更加規(guī)范。一學期下來,好多小朋友的行為有了明顯的改善,在教室中不會亂跑亂跳,洗手、拿杯子時比較文明,不爭搶,入園時也比較有禮貌,等等。可見,具體形象的細化內容,有助于貼近幼兒的生活,改善幼兒的行為。
三、行為評價,內化經驗
(一)運用故事人物進行評價,正面強化行為
幼兒最喜歡聽故事,在誦讀《弟子規(guī)》的時候我們會插入相適宜的故事,在這時我會借此機會運用故事人物進行行為的評價,正面強化良好的行為。例如,在誦讀“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后?!睍r,我講述了“孔融讓梨”的故事,對孔融的行為進行了分析和肯定,明確地讓幼兒知道“謙讓”是我們應該學習的美德。這樣,幼兒就知道在實際生活中我們也要“謙讓”。然后我們與幼兒一起討論我們應該如何來謙讓,從而讓幼兒詳細地了解了在分東西時,在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時要謙讓,不僅要對長輩謙讓,對待同伴也應如此。
(二)運用幼兒實際行為評價,鞏固行為意識
小班幼兒的生活經驗不是很豐富,同時《弟子規(guī)》的故事有時對于小班年齡段的幼兒來說還是比較難懂的,為此,我在教育過程中常常使用幼兒自己發(fā)生的實際行為來進行評價解釋,讓幼兒能對其行為做出正確的判斷,從而鞏固行為意識。如在學習“稱尊長,勿呼名”時我就針對現在的個別幼兒不會使用禮貌用語,見到長輩,直呼其名,甚至見到老人,稱之為“老太婆”“老頭子”的現象,讓幼兒進行評價其行為,從而讓幼兒了解我們應該要尊敬老人,要叫“婆婆”“爺爺”等尊稱。又如在誦讀“對飲食 ,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時教育幼兒不可以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樣讓大人喂、挑食。而是要注意營養(yǎng)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不要挑食、偏食,三餐常吃八分飽,避免過量,以免增加身體的負擔,危害健康,養(yǎng)成獨立地進餐、不挑食的好習慣。
總之,利用幼兒身邊發(fā)生的事情來解釋詩句,不僅可以加深幼兒的理解力,而且能幫助幼兒更好地樹立良好的禮儀行為意識。
四、親子共育,文明成長
《弟子規(guī)》是一本強調“做人”的教材,如果幼兒園與家長不能做到言行一致的話,教育效果將堪憂。為此,提倡親子共讀,讓家長與幼兒一起來誦讀《弟子規(guī)》,一起養(yǎng)成良好的日常行為。首先,鼓勵家長對幼兒行為進行觀察、跟蹤、記錄,讓家長了解幼兒的進步。我班有一位幼兒彬彬非常調皮,常常在家“做大王”。在學習《弟子規(guī)》之后,其在園的表現改善了許多,我要求家長對其在家的行為進行記錄,慢慢地家長發(fā)現了彬彬的變化。在家的時候不論事情的對錯,彬彬總會都會對上一二句《弟子規(guī)》并常以《弟子規(guī)》的內容提醒自己的行為。如:當爸媽說他時,彬彬會說“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當爸爸媽媽帶彬彬到朋友家去玩,彬彬會大聲地稱呼主人,這時媽媽會表揚彬彬一下,彬彬會說“將入門,問孰存,人問誰,對以名”,當媽媽叫彬彬吃飯,彬彬因為在玩積木或在看電視不理睬時,媽媽會說“父母呼”,彬彬馬上就會接上“‘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好吧,我來了”,然后就會跟著媽媽一起去吃飯;當爸爸爸媽媽的行為與彬彬要求不相符時,彬彬會大吵大鬧大叫,這時爸爸一念“尊長前,聲要低。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彬彬就會降低聲音,然后跟爸爸媽媽說明自己的意圖………看到這些變化,家長的感動是我們教師無法體會的,因此家長也更加熱衷于《弟子規(guī)》的親子閱讀,讓自己與孩子一起文明成長??梢姡议L對于有利于孩子的事情是樂此不疲的,我們要善于利用這一點,讓親子共育成為《弟子規(guī)》教育中一道靚麗的風景。其次,利用資源,鼓勵家長進行成果展示,正面強化家長行為。家長是幼兒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力量,教師可以利用各種機會、資源進行成果展示,如利用閱讀節(jié)進行“家長《弟子規(guī)》閱讀征文活動”“親子誦讀《弟子規(guī)》表演活動”等等,讓幼兒與家長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弟子規(guī)》教育中,更加充分地發(fā)掘內涵,鞏固文明的行為,促進幼兒和諧成長。
荀子說過:“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笨梢?,文明禮儀行為教育不是一般的禮貌教育,而是一種道德修養(yǎng)、健全人格的教育?!叭f丈高樓平地起”“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從小擁有良好的禮儀行為習慣對于幼兒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善用幼兒的學習黃金期,使經典《弟子規(guī)》成為幼兒良好禮儀行為養(yǎng)成的翅膀,讓幼兒成長為文明、健康的花朵,在美麗的藍天下迎風綻放出絢麗、和諧的色彩!
【參考文獻】
[1]邢宇.幼兒園生活禮儀教育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2]方宏.淺談幼兒禮儀教育的重要性[J].亞太教育,2015(0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