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鏡明 陳小蓮
中山市博愛醫(yī)院產房,廣東 中山 528400
未足月胎膜早破指妊娠期未滿37周,臨產前胎膜自然破裂的現(xiàn)象,是產婦較易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它會在臨床上增加產婦宮內感染、產后出血、難產、剖宮產等風險,造成胎兒窘迫、宮內感染、窒息等,增加產婦及圍產兒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期待療法是臨床治療該并發(fā)癥重要方法之一,它可延長孕婦孕周,提高胎兒成活率[1]。研究顯示,負性情緒與孕婦并發(fā)癥發(fā)生密切相關,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會影響孕婦內分泌平衡,嚴重情況下影響子宮收縮,誘發(fā)胎膜早破等產科并發(fā)癥,故對孕婦實施心理相關護理意義重大[2]。本院,針對心理危機護理配合期待療法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婦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12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婦為實驗對象,按照入院順序,編號為單號的歸為實驗組,雙號為對照組,各60例。納入標準:①符合婦產科胎膜早破判斷標準[3];②患者無心臟病等病史;③無認知障礙;④資料齊全。排除標準:①肝、腎等功能不全患者;②精神病史患者;③智力障礙;④重要資料不全、中途退出的患者。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和期待療法,孕婦年齡:24~39歲,平均為(30.5±4.3)歲,孕周:28~36周,平均為(31.2±5.3)周。觀察組:采用心理危機護理配合期待療法,孕婦年齡:23~38歲,平均為(31.2±5.6)歲,孕周:28~35周,平均為(30.1±5.3)歲。所有孕婦均無其他妊娠合并癥、均無其他重要臟器嚴重疾病、均為單胎。兩組患者年齡,孕周等一般資料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是常規(guī)護理和期待療法。(1)常規(guī)護理:①讓患者臥床休息,觀察、防止臍帶的脫落;②硫酸鎂抑制宮縮延長孕周,預防感染,地塞米松促胎兒肺成熟;③監(jiān)聽胎心,3次/d,了解孕婦基本情況;④陰部護理,勤換床單被套,加強孕婦營養(yǎng),多食蛋白質,預防感染、用藥護理。(2)期待療法:采用抑制官縮保胎藥物及促胎肺成熟藥物。①常用25%硫酸鎂保胎藥物,60m1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靜滴,嚴格控制滴速,先以第1小時滴入100ml靜滴,后以1g/h的速度靜滴。應用硫酸鎂時應密切觀察是否鎂中毒,檢測孕婦血壓、脈搏、呼吸、膝反射、尿量等情況,備好解鈣劑。如患者出現(xiàn)全身無力、頭暈、呼吸少于16次/min。立即停藥并告訴醫(yī)生及時處理。②運用促胎兒肺成熟藥物時,對可能出現(xiàn)未足月胎膜早破情況,1周內有可能分娩的孕婦應爭取延長妊娠,并同時使用地塞米松促進胎肺成熟。地塞米松6mg,肌內或靜脈注射1次/12h,共4次。
觀察組在上述的治療中加入心理危機護理,具體如下:①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選用取得了心理咨詢師或治療師資格證護士與孕婦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孕婦及家屬目前心理顧慮與疑問,包括孕婦情緒狀態(tài),評估其心理狀態(tài),明確孕婦當前最主要的心理危機問題進行溝通,對嚴重心理患者設法保持穩(wěn)定其情緒,健康的引導患者對未足月胎膜早破認識,不必過于憂心,同時告訴患者心理狀態(tài)對治療的影響;②護理措施:幫助心理危機患者分析原因,采取有效針對性向患者介紹胎膜早破相關的專業(yè)知識,或妊娠期護理及治療方法,讓其對治療充滿信心,以穩(wěn)定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和護理,并指導患者盡量采用左側臥位或平臥,避免腹部用力,有助于胎兒的代謝與氧氣的充足;③減少患者負面心理:在查房時,用微笑幽默的方式與患者交流,讓患者保持心情的愉悅,用親切專業(yè)的態(tài)度讓患者感到舒適感和安全感,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其健康狀況;同時,讓孕婦對未足月胎膜早破對自己及胎兒的影響有清楚的了解,改變以前錯誤認知,同時讓患者對治療方法有認識,給予孕婦鼓勵和安慰,增強其自信,幫助患者緩解其焦慮或抑郁的情緒;④親人的陪伴:向患者家屬及朋友講解其病情與治療方法,醫(yī)院家屬雙方配合,讓家屬在陪伴產婦時,給予鼓勵,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讓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幫助患者盡快康復。
1.3觀察指標 ①并發(fā)癥情況:比較兩組患者中出現(xiàn)新生兒窒息、剖宮產、產后出血的情況;②心理狀態(tài):比較兩組患者焦慮、抑郁情況,采用綜合醫(yī)院焦慮抑郁量表(HADS)[4]對產婦精神狀態(tài)進行評估,分為焦慮、抑郁兩個表,各7題,每題0-3分;③護理滿意度:采用問卷調查方式評價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設置三個選項滿意,一般,不滿意進行統(tǒng)計。
2.1兩組患者出現(xiàn)新生兒窒息、剖宮產、產后出血情況對比 實驗組較對照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顯著降低(P<0.05)。
表1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n(%)]
2.2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對比 治療一周后,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較護理前均有顯著提升,且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均<0.05)。
表2 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情況對比
注:與同組護理前比較,*P<0.05
2.3護理滿意度情況對比 護理后,實驗組較對照組護理滿意率明顯升高(P<0.05)。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情況對比[n(%)]
未足月胎膜早破是妊娠期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增加宮內感染和新生兒感染的風險[5]。因此,臨床上采用期待療法治療未足月胎膜早破,促進胎肺成熟,延長孕周,抑制宮縮,預防感染起到很好的療效。但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婦往往會有不良心理狀態(tài),過于擔心新生兒的身體情況,產生消極,低落,自責,焦慮或抑郁等心理危機,對治療不利,而適時的心理相關護理可以幫助緩解孕婦不良情緒,增加信心,有助患者康復[6]。本研究應用心理危機護理結合期待療法治療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婦,發(fā)現(xiàn)可明顯降低母兒并發(fā)癥,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和提升護理滿意度,證實心理危機護理的有效性。
期待療法是治療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婦推薦方法,其中硫酸鎂是保胎和促胎兒肺成熟藥物,可延長孕周,降低母兒并發(fā)癥;地塞米松也可促進胎肺成熟,改善圍產結局[7]。心理危機護理對胎膜早破這種突發(fā)意外事件,導致心理失衡,焦慮,抑郁等心理危機進行情緒護理,降低新生兒窒息、剖宮產、產后出血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8]。本研究結果顯示,心理危機護理配合期待療法的觀察組,其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與張玲[8]報道一致,說明心理危機護理輔助期待療法,可降低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婦圍產期并發(fā)癥,證實心理危機護理的有效性。
研究顯示,不良情緒與未足月胎膜早破有一定關系,嚴重的焦慮抑郁情緒可造成妊娠結局改變和不良母嬰結局[9]。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心理狀態(tài)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與胡艷[10]報道一致,說明心理危機護理配合期待療法可明顯改善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婦圍產期心理狀態(tài),促進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未足月胎膜早破產婦采用心理危機護理配合期待療法治療,降低手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增強了患者良好心理狀態(tài)和護理滿意度,加速患者康復進程,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