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靜
【摘要】作為一名班主任,對于學生的教育不僅包括傳授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更為重要的是要注意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班主任要注意觀察每個同學,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差異性等,以便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 德育 以身作則 挖掘教材 整合資源
小學生正處在身心高速發(fā)展的階段,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于新鮮事物有很好的接受能力。因此,小學時期是進行德育的重要階段。班主任要根據學生活潑好動、善于模仿的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將“教”“學”“做”合一,全面培養(yǎng)學生品德。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一談該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小學階段的學生尤其是小學低段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向師性,對于班主任的言行舉止進行模仿,認為班主任做的就是正確的,缺少準確分辨是非的能力。因此,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要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儀表風度,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下面我講一下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之間的點點滴滴。
有一個學生是典型的“后進生”,為了能夠提高他的學習成績,我將他和一個成績較好的學生調到了一起,希望優(yōu)秀的學生能夠幫助他。通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每當后進生有什么問題請教優(yōu)秀的學生時,優(yōu)秀的學生總能不厭其煩地給予耐心解答,努力幫助他提高學習能力。有一次,我忍不住問優(yōu)秀學生,你怎樣做到這樣耐心的去幫助其他同學哪?他回答道:老師,我是跟您學的??!您總是能夠不厭其煩地幫助我們解答疑難問題,生活上給我們關心、幫助。聽了他的話,我久久不能平靜。學生能夠清楚地看到班主任的行為,能夠積極地去效仿,對于一些正確的行為能夠進行內化和運用。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多給學生正確的引導,促進學生從對于行為的模仿到內化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在我國古代,人們對于教師的要求是“傳道”“授業(yè)”“解惑”,要求教師既要傳授知識,又要培養(yǎng)學生的品德發(fā)展。日常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交流最多的時候,同時也是學生主要的時間。因此,將德育滲透到教學活動中就顯得十分重要,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品德形成的效率。例如,語文就是對于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學科,因為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的學科,更有利于運用適合的語言進行德育滲透,感染學生。下面以《游子吟》為例,為大家展示如何通過語文學科進行德育教育。
在進行課堂導入時,使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動畫,關于母親照顧孩子的日常生活片段,并且配上舒緩的音樂,引起學生內心對于母親的情感。之后,引導學生進行回憶:母親對我們的照顧,每日接送我們上下學,給我們準備一日三餐,關心我們的情緒情感的變化。然后,引導學生學習一首關于母親的詩——《游子吟》。讓學生進行誦讀,理解詩詞大意,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表述出詩詞中所表達的內容,以及自己對于詩中蘊含的情感的理解。最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一項活動,回到家以后為母親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向母親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通過這節(jié)課,讓學生感受到母親對于孩子的愛,讓學生學會感恩,讓學生將感恩蘊含到具體的行為中,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行為,提高學生品德。
學生會受到家庭、學校、社會等各方面的教育影響,班主任要注意對各種教育影響的整合,促進學生品德的形成,促進德育工作的展開。
1.注意學校教育資源
在教學過程中,班主任不僅要利用課堂教學,更要注意學校中其他資源的利用。例如,運用學校的物資資源,教師可以在“母親節(jié)”時組織學生做一幅節(jié)日主題的板報,讓學生受到環(huán)境的熏陶,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培養(yǎng)動手合作能力,繪畫能力以及培養(yǎng)學生品德。
2.注意家庭教育資源
教師要注重家校合作,建立起班主任與家長的聯(lián)系,通過QQ群、微信群、建立家長委員會等形式,可以將學生的表現(xiàn)、情感變化、行為改變第一時間和家長進行交流,讓家長積極配合學校共同促進學生品德的形成。
3.注意利用社會資源
班主任可以運用社會資源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可以通過組織參觀烈士紀念館等活動,讓學生感受到今日和平的社會是一代人用生命換來的,讓學生珍惜當下生活,熱愛和平,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國精神,讓學生品德有質地提升。
總之,班主任要意識到學生品德形成過程中的長期性和反復性,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從學生的知、情、意、行等方面,全面提高學生的品德發(fā)展,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品德。
參考文獻:
[1]商文敏.小學班主任有效開展德育工作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9).
[2]王立志.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淺析[J].品牌,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