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紅英
摘要:課外閱讀是提升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需要教師足夠的重視。特別是進入二十一世紀后,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課程具有工具性、人文性雙重特點,需要通過課外閱讀活動的實施,在學生的人文底蘊、審美情趣、品德修養(yǎng)等方面進行培養(yǎng)和提升,推動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中高年級;課外閱讀
語文學習是小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得以發(fā)揚和傳承的載體,可見,其對于我國學生的重要性。閱讀能力的提升不僅是語文中的重要教學目標,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提高其他學科的理解能力,比如審題、提取有效信息等都基于閱讀能力,課外閱讀的滲透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書中獲取更多對于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有用的知識,進而提升語文素養(yǎng)。
1 小學中高年級課外閱讀的重要意義
1.1 作文素材可以得到積累
通過課外閱讀的實施,學生的閱讀分析、理解能力能夠得到提升,在寫作實踐中,對作文結構進行優(yōu)化,提升文章質(zhì)量。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可以好詞、好句等進行積累,在個人寫作中有效應用。長期堅持可擴充寫作內(nèi)容、寫作范圍,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也將得到增強。如通過《水滸傳》等傳統(tǒng)經(jīng)典名著的閱讀,學生可以對作品中人物描寫方法進行借鑒和學習,這樣面對人物類作文題目就可以得心應手。此外,部分作品中的修辭手法運用十分巧妙,學生通過學習,也可以優(yōu)化自身寫作技巧。
1.2 文學素養(yǎng)可以得到提升
相較于其他學科,語文對口語表達、書面表達的重視程度更高,而口語表達、書面表達能力又可以將人們的文學修養(yǎng)、文化素質(zhì)等很大程度的反映出來。在課外閱讀實踐中,學生可以對文學知識的魅力切實感受,對材料中的營養(yǎng)有效汲取,這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得到擴充,文學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引導學生閱讀符合學生年齡階段的書籍,如《小王子》、《安徒生童話》等作品非常適合中高年級學生閱讀。
1.3 高尚品德可以得到培養(yǎng)
在我國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要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價值觀、人生態(tài)度等正確培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文學作品中蘊含著十分豐富的品德教育知識,通過閱讀能夠給予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2 小學中高年級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2.1 課前預習中課外閱讀的應用
對于任何一門學科來講,課前預習都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通過課前預習,可以幫助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提前了解,進而針對性的開展課堂學習活動。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合理應用課外閱讀,促使學生對文章相關的內(nèi)容進行了解,促進后續(xù)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
2.2 課堂教學中課外閱讀的應用
完成課前預習活動后,學生對課文的背景、內(nèi)容、人物等基本上有了了解,那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向?qū)W生詳細講解課文內(nèi)容之外,還需要將學生的閱讀主動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文章閱讀時,有很多內(nèi)容學生難以理解,這樣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討論活動,引入一些新知識和新材料,通過這樣的內(nèi)容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可以得到開拓,知識儲備得到豐富,學生也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課文內(nèi)容。
2.3 課后鞏固中課外閱讀的應用
課后鞏固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通過課外閱讀的開展,可以幫助學生對課前、課后學習內(nèi)容更加深刻的記憶和掌握,學生的知識儲備得到豐富,閱讀理解能力得到提升。特別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很多作品都是經(jīng)典名著中的一些片段,學生學習過本篇文章后,難免會產(chǎn)生意猶未盡的感覺,那么教師就可以適時的將相關的課外讀物推薦給學生,促使學生能夠?qū)φn文內(nèi)容深刻理解,知識視野得到有效拓展。
3 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滲透路徑
3.1 激發(fā)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和好奇心,吸引注意力
興趣的形成是學生將全身心投入閱讀世界并且輕松堅持閱讀的基本要求和動力,這也就證明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觀點,只有對閱讀充滿興趣,在遇到閱讀困難和障礙的時候,才不會輕易放棄,而是選擇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和解決困難,對問題的解決上就實現(xiàn)了探究問題的目的,在某種程度上能夠使閱讀者獲取成就感和自信心,以便于提高閱讀效率和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為開闊視野提供了廣大的平臺。處于小學中高年階段的學生,他們的思維發(fā)育也還不成熟,對于外界的一些事物接觸比較少,對于一些新鮮的事物很容易產(chǎn)生好奇,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是一樣的,只要外界因素足夠吸引他們,立即就會分散注意力,所以要保證讓他們沉入書海的關鍵,要讓書中的內(nèi)容足夠吸引好奇心和注意力,這才能使課外閱讀充分展現(xiàn)其價值和意義。
3.2 傳授閱讀的技巧和方法
只有注重方法才能使對應做的事達到期望的效果,閱讀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后期的不斷努力和習慣的培養(yǎng),大量進行課外閱讀是重要的提升辦法,不過,一旦保持不到位,就容易使事情的完成達不到期望值,浪費時間卻沒有同等的收獲,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與其一步一步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不去傳授他們閱讀的方法和技巧。由于年齡特征的限制,小學生與社會打交道的機會很少,直接導致他們社會經(jīng)驗很缺乏,對各種事物和事情的認知也不完善,對于外界的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同時他們對于如何保護自己,如何拒絕誘惑也很懵懂,假如不小心接觸了不良書籍,極容易造成傷害,由此可見,除了要教會他們?nèi)绾胃咝ч喿x,還要教會他們自己辨別書籍的好壞,避免接觸不良書籍。
3.3 為孩子們閱讀營造良好的氛圍
良好的氛圍營造是語文教師和家長的共同職責,只有兩者之間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保證良好氛圍的成功營造。這就要求教師也必須要向家長灌輸課外閱讀對孩子的重要性,引起重視,比如在每個學期開展的家長會中灌輸該觀念,家長自然而然會主動關注孩子的課外閱讀現(xiàn)狀并采取相關舉措改善現(xiàn)狀。課外閱讀活動的開展可以在圖書館等學校場地,也可以在家里,在家里時就要求家長要履行自己的職責,督促和監(jiān)管孩子進行閱讀。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教師還可以在班上空余的空間里設置圖書角,讓每位家長參與到捐獻書籍的活動中,同學之間相互交換觀看,有效擴大閱讀量。針對于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小學生,教師應該先幫他們制定閱讀計劃,以便于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4 結語
綜上所述,要想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僅僅依靠教材內(nèi)容或課堂時間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充分重視課外閱讀的作用。通過在課前預習、課堂教學以及課后鞏固中合理應用課外閱讀,能夠深化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對于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確立以及思想道德素質(zhì)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馬成明.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課外閱讀的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82-83.
[2]孫亞杰.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漢字文化,2019(S2):138+144.
[3]杜小玲.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9(50):96.
[4]楊金琴.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路徑探究[J].農(nóng)家參謀,2019(23):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