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志 劉媛
前兩期分別介紹了“教師統(tǒng)一播放”和“學生自主播放”兩種微課教學應用模式,本文將介紹模式3:線上自主學習,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
“教師統(tǒng)一播放”和“學生自主播放”的應用都是在“課內”開展的,雖然在課內開展微課支持的學習有一定的優(yōu)勢,但也存在顯著的弱點:一是依賴于學校移動學習終端的設備支持,沒有設備就無法開展;二是需要到專門的教室中開展教學,難以常態(tài)化;三是課內的學習時間有限,且每個學生的基礎和學習特點不同;四是無法支持課外預習、復習。因此,我們如果能夠把微課支持的學習,從“課堂”擴展到“課外”,就能在更大程度上,更大范圍地支持更多學生開展更加個性化的學習。
最典型的案例如“可汗學院”(https://open.163.com/khan/)。今天,可汗學院已擁有涵蓋大中小學、各學科的上萬個微課,為全世界需要提供學習幫助的學習者隨時隨地提供服務。除了可汗學院外,一位叫3B1B的網(wǎng)絡大神開發(fā)了令人拍案叫絕的“微積分”系列微課(https://space.bilibili.com/88461692/#/)。該系列微課由于出色的可視化技術、由淺入深的講解,使得學習難度極高的微積分,變得能夠讓中學生輕松理解,獲得了世界范圍內大學生的廣泛贊譽。由此可見,優(yōu)秀微課對學生的學習、課后復習具有極大的作用。所以,微課的作用不應該局限在課堂,而要進一步擴展到課外,充分地支持學生課后復習鞏固提高的合理需求,充分地支持學生特長發(fā)展,幫助每一名學生更好地成長。
國內早已開展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就是這樣,它通過“課前自主學習+課內深度內化”的組合實現(xiàn)了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胺D課堂”理論認為,學習分為“知識傳遞”和“知識內化”兩個階段。為了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課堂的作用,“知識傳遞”過程放在了課前,由學生在家中完成初步的知識學習,而在課上則重點開展各種“知識內化”活動。
當然,“翻轉課堂”只是“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的其中一種,其核心要旨是在“微課媒體高效表達”和“微課支持自定步調學習”的基礎上,將個人能夠自主學習的內容進一步前移至課前,把高難度的、更需要同伴互助和教師指導的學習移至課內(如下圖)。
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要想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往往還需要教師提供“導學單”,指引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如果能配套在線測評,則可為課堂中開展“精準教學”提供數(shù)據(jù)支撐,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案例:
下面以筆者執(zhí)教的人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十二冊《平面圖形的周長與面積復習》一課為例,介紹筆者開展“模式3:線上線下混合式學習”的具體做法,以及取得的教學成績。掃描下方二維碼觀看課堂實錄。
本課是小學數(shù)學總復習的內容之一,需要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歸納與整理。在此之前,學生已學完小學階段所有平面圖形,掌握了其特征、周長及面積的公式和應用。但由于學習時間的跨度很長,學生難免出現(xiàn)對知識遺忘的情況。而且知識呈點狀分布,知識間的聯(lián)系不夠緊密。所以本節(jié)課的重點不僅是要復習這些知識,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wǎng)絡,學會知識整理的方法。
對于這樣一節(jié)容量大、學生知識水平相差較遠的復習課,筆者在教學的多個環(huán)節(jié)應用微課,不僅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而且大大提高了學習的個性化水平。
環(huán)節(jié)1:微課支持的個性化課前預習
本節(jié)課的復習內容涉及小學階段所有平面圖形的計算公式及推導過程,學生間的個體差異相當大。
如果這一主題完全在課堂中開展,只能以教師復習串講的形式進行。這種形式對于教師來說是省心省力的,可以輕而易舉地總結出體系非常健全、邏輯性很強的知識圖表。但是對于學生而言,知識并不是通過自己得出來的,他們對知識的印象不深,對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性理解不夠,這就使得有些學生一聽就懂,一用就糊涂。
因此,筆者決定采用“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式,要求學生自行開展復習總結,并提交一份預習報告單:找出所有圖形的計算公式,并將圖形與公式畫成一張知識圖表。筆者希望通過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加工過程,讓學生對知識本身的內容以及知識之間的關系建立起深刻、獨到的理解。
當然,在復習總結能力上,學生同樣是分層的。有些學生基礎較好,能力很強,自己就可以完成;而有些學生基礎較為薄弱,能力較差,這個預習作業(yè)對他們來說難度很大。
為了幫助全體學生開展有效復習,筆者一共制作了八個微課,包括周長的意義、長/正方形周長公式推導、圓的周長公式推導、面積的意義、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推導、三角形面積公式推導、梯形面積公式推導、圓面積公式推導,掃描下方二維碼觀看微課。
八個微課涵蓋了小學六年所學的圖形面積公式的全部內容,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復習、回顧,并在此基礎上開展知識圖表的制作。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自主選擇看哪些微課,這樣就可以實現(xiàn)“個性化課前預習”。學生在復習已學知識后,都畫出了內容較完整的知識圖表。
環(huán)節(jié)2:微課支持的個性化課堂鞏固提升
通過學生提交在課前預習階段的總結的知識圖表,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之間仍然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有些學生只是將所有圖形按形狀進行了分類,卻沒有對其中內在的本質聯(lián)系進行思考,導致知識圖表只呈現(xiàn)出零散的知識點,沒有形成網(wǎng)狀結構。還有的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著眼于細小的地方,沒有將知識放到全局的角度去思考。
在初步了解每名學生的知識水平、思維誤區(qū)、薄弱點后,筆者并沒有點破。上課剛一開始,就要求學生分組討論本組成員課前所畫的知識圖表,并通過電子投票的形式進行評價。令筆者沒有想到的是,學生投票選出的最佳作品是一個顏色最豐富但圖形關系并不緊密的作品??磥?,學生對知識的結構確實還缺乏認識。于是,筆者向學生推送了《平面圖形周長與面積復習》微課,學生再次開展個性化學習,為二次建構個人知識圖表做好準備。掃描下方二維碼觀看《平面圖形面積學習的歷程》微課。
微課呈現(xiàn)了三年級初學的長方形、正方形,五年級學習的四邊形,六年級學習的圓形,使得學生在學習微課時,重溫了知識,并將知識一一串起,用“思維之線”建構起知識的網(wǎng)絡。
每個圖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先是以教科書的形式靜態(tài)呈現(xiàn),再以動畫的形式動態(tài)呈現(xiàn),讓書本“活起來”。動畫的每次步驟都有對應的字母或關系式進行表達,實現(xiàn)了信息表達的“可視化”,更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有利于學生的學習。8分鐘的學習時間結束后,筆者要求學生對課前建構的知識圖表進行二次建構,多數(shù)學生的作品進步非常明顯。
為了照顧學有余力的學生,筆者還專門設計了“知識拓展”的微課。該微課采用了與教材不同的推導思路(如下圖),從梯形出發(fā),將其轉化為三角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等進行公式推導。根據(jù)后臺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約有50%的學生觀看了此微課。在二次構建知識圖表時,有些學生就構建出了該種思路的畫法。
環(huán)節(jié)3:微課支持的個性化學習輔導
在本環(huán)節(jié),筆者仍然秉承“個性化”的理念,通過網(wǎng)絡平臺向學生推送了A、B、C三個層次的練習,學生可自由選擇層次進行練習,低級別的練習完成后,學生還可自主闖關,去做高級別的練習。
同時,筆者還向學生推送了相應的解題微課。當學生對題目毫無頭緒時,對題目答案搖擺不定或解答出現(xiàn)錯誤時,就可以選擇對應題目的微課進行學習。
在微課的輔導下,教師不再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進行習題講解,而是陪在學生身邊,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更充分地了解學情的同時,為進一步需要幫助的學生提供個別指導。
筆者在課堂觀察中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做A組題時不用看解題輔導微課,但對于B組題和C組題,大約90%的學生需要查看微課。可見微課對學生起到了重要的幫助作用。
大部分學生在看B組題的解題思路后,均可自主解決問題,只有5名學生提出需要幫助,其中有3位是基礎較薄弱的學生。筆者經(jīng)過個別輔導后發(fā)現(xiàn),這是由于他們對公式本身的推導掌握不夠。于是,在筆者的引導下,這3名學生又回到教學平臺中,重新學習公式推導系列微課,最后順利完成解題。令筆者沒想到的是,在提出需要幫助的學生中,還有二名數(shù)學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原來他們是看了幫助視頻后,提出了與教師不同的解題思路。
在環(huán)節(jié)3中,在微課的幫助下,由以教師講題為主,轉變?yōu)橐詫W生練習為主,在有需要時,他們可以根據(jù)個人需求開展自主學習;在微課的幫助下,教師將精力轉向教學活動的組織,轉向重點關注那些需要幫助的學生,實現(xiàn)了個性化學習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