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杰
一
中國文化,是世代中國人的集體創(chuàng)造,凝聚了難以計數(shù)的華夏子孫的心血和汗水,不論是和平時期的鍥而不舍、孜孜以求,還是危難之際的攻堅克難、砥礪前行,都留下了歷史的印痕,閃耀著時代的光芒。其中,既有精英們的思索與創(chuàng)造,也有普通人的聰明智慧與發(fā)奮努力;既有中華各民族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也有對異域他邦物質、精神文明的吸收、改造。中國文化,是人類文明的一座巨大寶庫,發(fā)源于東方,卻早已光被四表,傳播到世界的很多國家和地區(qū)。
如何認識中國文化,是橫亙在人們面前的一道永恒的難題。雖然我們每一個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的熏陶,但是對中國文化的態(tài)度卻迥然有別。大多離不開對現(xiàn)實挑戰(zhàn)所做出的應對,或恪守傳統(tǒng),維護和捍衛(wèi)自身的文化權利、社會地位;或從中國文化中汲取養(yǎng)料,取其精華,并結合不同歷史時期的文化沖擊與碰撞,進行綜合創(chuàng)造;或將中國文化籠而統(tǒng)之地視為糟粕,當作阻礙中國邁向現(xiàn)代社會的羈絆,必欲除之而后快。這樣的思索和抉擇,必然反映在人們對中國文化的觀念和行為上。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在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面前顯得更為渺小。然而,在最近五十年的歷史發(fā)展中,卻也集中展現(xiàn)了中國人對自身文化的各種抉擇?!拔幕蟾锩敝校藗儗χ袊幕谋梢?、踐踏登峰造極,制造了大量的文化悲劇。改革開放及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開展,為人們重新認識中國文化提供了契機,吊詭的是,有些人在不十分了解西方文化的狀態(tài)下,繼續(xù)對中國文化大加撻伐,而億萬中國人用辛勤的勞動和聰明智慧,以實際行動交出一份份令世人震驚的答卷,他們共同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既屬于中國,又屬于人類的文化奇跡。
生生不息的中國文化,屬于全體為之付出努力的人,他們才是中國文化的傳承人!
盡管在創(chuàng)造文化輝煌的同時,也出現(xiàn)了許多問題和偏差,遭遇了嚴峻的現(xiàn)實挑戰(zhàn),然而,這正是中國文化直面現(xiàn)實、迎接挑戰(zhàn)、續(xù)寫輝煌的起點。時代呼喚中國文化的守望者、建設者、創(chuàng)造者、批判者……更需要既有中國文化情懷,又有國際眼光的文化學者!
如何書寫中國文化?記得20世紀90年代,我曾聯(lián)合一批中青年學者進行了初步嘗試,撰寫了一套叢書——“中華文化大觀”,記述了中華民族的智慧、美德、精神、脊梁以及中華文化與世界。歷數(shù)博大精深的思想寶庫,輝煌燦爛的古代科技,享譽世界的中醫(yī)寶藏,歷史悠久的教育體系,恢宏神妙的軍事思想,珠璣滿目的文苑奇珍,獨領風騷的華夏藝術;弘揚勤勞刻苦,勇于創(chuàng)造,質樸簡約,杜奢節(jié)用,勤學苦讀,求是求精,謙虛謹慎,恭敬禮讓,修身律己,慎獨自省,誠實無欺,重諾守信,崇尚節(jié)操,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尊敬師長,敬老慈幼,和睦鄰里,助人為樂的美德;闡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士人精神,深沉熾熱的愛國情愫,自信堅定、愚公移山般的頑強奮斗精神,與天地浩然同流、重視人世的理性精神,美好而善良的愛好和平的愿望,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歷史精神;歌頌中國的脊梁;揭示了中華文化在向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的一些國家和地區(qū)傳播,對外發(fā)生不同程度的作用和影響的同時,也以博大的胸懷,兼收并蓄,容納和攝取外來文化,學習和借鑒外來文化的精華,使中華文化獲得新的發(fā)展。這套書出版后,在讀者中間引起很大反響,不僅一印再印,而且還在書展上被讀者票選為最受歡迎的圖書。著名史學家楊志玖、著名文學家馮驥才撰文予以高度評價,讓我們備受鼓舞。這套書既留下了青春的腳步,同時也成為記錄那個時代有關中華文化觀察與思考的文本。然而,處于失語狀態(tài)的中國普通民眾和廣大女性的文化創(chuàng)造、傳承,仍然沒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再現(xiàn)。因此,催發(fā)了日后對中國民眾意識和中國婦女(性別)史的高度重視。
二
回望民國時期的中國文化史著作,林林總總,各具特色。收入本叢書中的通史類或宏觀論述的著作共25種,其中國人著述23種,譯自美國、日本學者的著作2種。梁啟超的《中國文化史稿》,錢穆的《中國文化史導論》,梁漱溟的《中國文化要義》,柳詒徵的《中國文化史》,楊東莼的《本國文化史大綱》,陳登原的《中國文化史》(上、下),顧康伯的《中國文化史》(上、下),王其邁的《中國文化史》,王德華的《中國文化史略》,陳竺同的《中國文化史略》,姚名達的《中國文化小史》,范子田的《中國文化小史》,常乃的《中國文化小史》,李建文的《中國文化史講話》,靳仲魚的《中國文化史要》,王云五的《編纂中國文化史之研究》,陳安仁的《中國文化建設問題》《中國文化演進史觀》,陳國強的《物觀中國文化史》,丁留余的《中國文化史問答》,姚江濱的《民族文化史論》,繆鳳林的《中國民族之文化》,王治心的《中國文化史類編》以及美國人蓋樂(E. M. Gale)撰寫、孫德孚譯的《中國文化輯要》,日本人高桑駒吉撰寫、李繼煌譯的《中國文化史》等著作,各有側重,各具特色。斷代史著作4種,為陳安仁的《中國上古中古文化史》《中國近世文化史》、孟世杰的《先秦文化史》、羅香林的《唐代文化史研究》等。專題史著作5種,為雷海宗的《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蔣星煜的《中國隱士與中國文化》、朱謙之的《中國思想對于歐洲之影響》、張星的《歐化東漸史》、鄭壽麟的《中西文化之關系》等。這些斷代史、專題史著作更有助于解讀在不同歷史與文化情境、語境下,這些身份、地位、經(jīng)歷、國家、民族不同的文人和學者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和書寫。
不論是通史類論述中國文化的著作,還是以斷代史、專題史的形態(tài)闡釋中國文化,都包含著撰寫者對中國文化的情懷,也與其人生經(jīng)歷密不可分。梁啟超撰寫《中國文化史稿》時是1921年秋冬,以他在南開大學講授“中國文化史”時的講稿為底本,后經(jīng)過修改,于1922年在商務印書館以《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文化史稿第一編》之名出版。截至目前,中國學術界將該書視為最早的具有史學概論性質的著作,卻忽略了這是梁啟超對中國文化歷史書寫的整體思考和潛心探索之舉及其對新史學的擁抱與呼喚。
錢穆的《中國文化史導論》,完成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該書是繼《國史大綱》后,第一部系統(tǒng)地討論中國文化史的著作,是專就中國通史中有關文化史一端作的導論。因此,錢穆建議讀者“此書當與《國史大綱》合讀,庶易獲得寫作之大意所在”。不僅如此,錢穆還提醒讀者該書雖然主要是在專論中國,實則亦兼論及中西文化異同問題。數(shù)十年來,“余對中西文化問題之商榷討論屢有著作,而大體論點并無越出本書所提主要綱宗之外”。故而,“讀此書,實有與著者此下所著有關商討中西文化問題各書比較合讀之必要,幸讀者勿加忽略”。為了較為全面地反映錢穆對中國文化的思考,特將其民國時期撰寫的兩篇舊稿,作為附錄編入本匯編之中,以求完備。其中,《中國文化傳統(tǒng)之演進》本為錢穆在重慶中央訓練團演講的文稿,因為是被作者生前視為《中國文化史導論》的總綱領,所以不能割舍。一句“除卻歷史,無從談文化”,不僅是錢穆對認識中國文化的高度概括,也是中西文化比對之后的深刻體認。
梁漱溟撰寫《中國文化要義》,也頗費周章。他先是在1941年春天,于廣西大學做了兩個月的專題演講,次年春在桂林開始寫作,至1944年完成6章,約8萬字。由于日本侵略者入侵桂林,梁漱溟被迫停筆。直到1946年11月,他從南京返回重慶北碚,“重理舊業(yè),且做且講,然于桂林舊稿僅用作材料,在組織上卻是從新來過”。到1949年6月乃告完成,計首尾歷時9年,貫徹始終的是“認識老中國,建設新中國”的理念和情懷。
柳詒徵撰寫的《中國文化史》也是先在學校教習之用,后再出版社刊行。鑒于民國時期刊行的同類著作,有的較為簡略,有的只可供學者參考,不便于學年學程之講習,所以他發(fā)揮后發(fā)優(yōu)勢,出版了這部比較豐約適當之學校用書。更令人難忘的是,柳詒徵不僅研究中國文化史,更有倡行中國文化的意見和主張。他在《弁言》中提出:“吾嘗妄謂今之大學宜獨立史學院,使學者了然于史之封域非文學、非科學,且創(chuàng)為斯院者,宜莫吾國若。三二紀前,吾史之豐且函有亞洲各國史實,固儼有世界史之性。麗、鮮、越、倭所有國史,皆師吾法。夫以數(shù)千年豐備之史為之干,益以近世各國新興之學拓其封,則獨立史學院之自吾倡,不患其異于他國也?!比缃?,他的這一文化設想,在南開大學等國內高校已經(jīng)變成現(xiàn)實。正是有這樣的文化觀念,他才自我賦權,主動承擔起治中國文化史之責任:“繼往開來……擇精語詳,以詔來學,以貢世界?!?/p>
楊東莼基于“文化就是生活。文化史乃是敘述人類生活各方面的活動之記錄”的認知,打破朝代觀念,將各時代和作者認為有關而又影響現(xiàn)代生活的重要事實加以敘述,并且力求闡明這些事實前后相因的關鍵,希望讀者對中國文化史獲得一種明確的印象,而不會模糊。不僅如此,他在敘述中,盡力地固守著客觀的立場,用經(jīng)濟的解釋,以闡明一事實之前因后果與利弊得失,以及諸事實間之前后相因的關聯(lián)。這也是作者對“秉筆直書”“夾敘夾議”等歷史敘事反思之后的選擇。
至于其他人的著述,雖然關注的核心議題基本相同,但在再現(xiàn)中國文化的時候卻各有側重,對中國文化的評價也褒貶不一,存在差異。這與撰寫者對中國文化的認知及其史德、史識、史才有關,更與其學術乃至政治立場、占有的史料、預設讀者有關。其中,既有學者之間的對話,也有學者與讀者的傾心交流,還有對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的知識普及與啟蒙,對中外讀者的文化傳播及其跨文化的思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世紀20年代,日本學者高桑駒吉的著述以世界的眼光,敘述中國文化的歷史,讓譯者感到:數(shù)千年中,我過去的祖先曾無一息與世界相隔離,處處血脈流轉,氣息貫通。如此敘述歷史,足以養(yǎng)成國民的一種世界的氣度。20世紀30年代,中國學者陳登原不僅將中國文化與世界聯(lián)系起來,而且還注意到海洋所帶來的變化,以及婦女地位的變化等今天看來都亟待解決的重要議題。實際上,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有一些心懷中國文化命運的學者對19世紀末20世紀初通行課本大都脫胎于日本人撰寫的《東洋史要》一書等情形提出批評:以外人目光編述中國史事,精神已非,有何價值?而陳舊固陋,雷同抄襲之出品,竟占勢力于中等教育界,垂二十年,亦可憐矣。乃者,學制更新,舊有教本更不適用。為改變這種狀況,顧康伯廣泛搜集文化史料,因宜分配,撰成《中國文化史》,脈絡分明,宗旨顯豁,不徒國史常識可由此習得,即史學門徑,亦由此窺見。較之舊課本,不可以道里計,故而受到學子們的歡迎。此外,中國文化的海外傳播,中國對世界文化的吸收以及中西文化關系等問題,也是民國時期中國文化史撰寫者關注的焦點議題。
圍繞中國文化史編纂而引發(fā)的有關中國文化的來源、內涵、特點、價值和貢獻等方面的深入思考,耐人尋味,發(fā)人深思。孫德孚更將翻譯美國人蓋樂撰寫的《中國文化輯要》的收入全部捐獻給因日本侵華而處于流亡之中的安徽難胞,令人感佩。
梁啟超撰寫的《中國文化史·社會組織篇》和呂思勉撰寫的《中國文化史六講》成書于民國時期,但由于沒有找到原始版本,只好作為附錄,置于最后。
實際上,民國時期撰寫出版的中國文化史著作遠不止這些,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收錄于本叢書,也是非常遺憾的事情。至于已經(jīng)收入本叢書的各位作者對中國文化的定義、解析及其編寫體例、使用的史料、提出的觀點,得出的結論,我們并不完全認同。但是作為一種文化產(chǎn)品值得批判地吸收,作為一種歷史的文本需要珍藏,并供廣大專家學者,特別是珍視中國文化的讀者共享。
三
感謝南開大學出版社的劉運峰、莫建來、李立夫諸君的盛情邀請,讓我徜徉于卷帙浩繁的民國時期中國文化史的各種論著中,重新思考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在回望百余年前民國建立之后越演越烈的文化批判時,重新審視四十年前改革開放之后掀起的文化反思,堅定新時代走向世界各民族之林的文化自信。
感謝與我共同工作,挑選圖書,撰寫和修改提要,并從中國文化中得到生命成長的區(qū)志堅、李凈、馬曉馳、王杰升等香港、天津的中青年學者和志愿者。李立夫全程參與了很多具體工作,表現(xiàn)出一位年輕編輯的敬業(yè)精神、專業(yè)能力和業(yè)務水平,從不分分內分外,讓我們十分感動。
作者單位:南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