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語
作為齊魯文化發(fā)祥地的沂蒙山,是一片悠遠而古老的藝術熱土。
一首《沂蒙山小調》傳唱了半個多世紀,已經(jīng)成為沂蒙山的代名詞;內涵豐富的魯南五大調,形式靈活,即興唱來,通俗易懂,既融合了江南音樂的風格,又深植于本土特色;以柳葉琴伴奏的柳琴戲,包涵諸多古聲古韻,具有粗獷、熱烈、樸實的風格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唱腔婉轉悠揚,動人心弦……
藝術源于生活,沂蒙人自古以來就對生活充滿熱情。正月里的龍燈扛閣,氣勢宏大,在中國龍舞表演中獨樹一幟;送火神寓意將“火神”送出家門,家里沒有火災,平平安安;木版年畫、刺繡、剪紙等手工藝精益求精,將美好融入生活的細微之處;沂蒙全蝎、沂蒙光棍雞、臨沂煎餅等特色美食,凸顯著濃厚的地方色彩,透著沂蒙人對生活的熱愛。
“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青山(那個)綠水(哎)多好看,風吹(那個)草低(哎)見牛羊……”這是在中國廣泛流傳的山東經(jīng)典民歌——《沂蒙山小調》,而它無疑是人們了解沂蒙山的開端。
《沂蒙山小調》誕生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最早名為《反對黃沙會》,是由當時駐扎在臨沂白石屋村的文工團成員創(chuàng)作,主題為抗日,旨在鼓舞我軍斗志。后來,隨著形勢發(fā)展,歌詞不斷修改,主題漸漸變成了歌頌家鄉(xiāng),并續(xù)加了兩段歌詞,才正式定名為《沂蒙山小調》。
經(jīng)典,往往就是簡單到極致。簡單的歌詞,質樸而真切,唱出了沂蒙山的風格,也唱出了沂蒙人的驕傲?!兑拭缮叫≌{》曾與《茉莉花》一起,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中國優(yōu)秀民歌,蜚聲海內外?!耙拭珊蔑L光”也逐步深入人心,成為沂蒙大地的主題形象。
隨著《沂蒙山小調》傳遍世界各地,它的誕生地白石屋村也成了人們心中的“圣地”。白石屋村位于蒙山亞峰——望海樓子與黃草關之間的山麓處,村前有一條小河,河兩岸綠樹成蔭,巍巍蒙山倒映碧波之中,大有世外桃源之境。來到這里,不僅能感受到青山秀水的唯美景致,更能聽到動人的山歌和故事……
沂蒙民歌曲藝在臨沂地區(qū)分布廣泛、形式多樣、題材豐富。有古樸典雅的套曲、高亢有力的號子、優(yōu)美抒情的小調、載歌載舞的秧歌、具有傳統(tǒng)地方特色的柳琴戲,凸顯出沂蒙民間藝術的多姿多彩。
沂蒙人熱愛藝術,除了《沂蒙山小調》,在漫長的歲月里,他們還創(chuàng)造了豐富的民歌曲藝,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數(shù)魯南五大調和柳琴戲。
魯南五大調是活躍在臨沂市郯城縣郯城鎮(zhèn)、馬頭鎮(zhèn)一帶的傳統(tǒng)民歌套曲,因此又名“郯馬五大調”。五大調主要指《淮調》《大調》《玲玲調》《滿江紅》《大寄生草》五個曲牌,題材較廣泛,有反映一般社會生活的,也有歷史傳說和民間故事。在演唱形式上,一人、數(shù)人至十數(shù)人不等都可以表演,大家圍在一起,有的演唱,有的伴奏。伴奏樂器主要有笛子、簫、笙、三弦、琵琶、月琴等,有時興起,人們還會隨手拿起酒盅、碟子、碗筷等敲擊伴奏,隨性而自由。
無論在題材、曲調,還是演唱形式上,魯南五大調都和清朝流行于揚州一帶的揚州清曲十分相似。這是因為郯城坐落在沂河沿線,便利的水路交通使其成為商業(yè)重鎮(zhèn),與江浙一帶的商貿聯(lián)系十分密切。清代,這里商賈眾多,店鋪林立,一些揚州客商在同郯城進行頻繁的商貿活動時,也將家鄉(xiāng)的民歌帶到這里,在與當?shù)匚幕诤虾螅阈纬闪霜毦咛厣聂斈衔宕笳{。由于節(jié)奏徐緩,唱詞文雅,情感豐富,魯南五大調深受當?shù)厝讼矏?,被譽為“咱老百姓的雅歌細曲”。
同魯南五大調一樣,柳琴戲也誕生于清代,主要流行于臨沂、棗莊一帶。柳琴戲因用柳葉琴伴奏而得名,是以魯南民間小調“拉魂腔”為基礎,結合當?shù)亓討虬l(fā)展起來的。它的唱腔融合了花鼓、肘鼓子、四句腔、溜山腔、鑼鼓沖子等說唱藝術,南、北方風格交融,婉約與豪放并蓄,尤其是女聲唱腔,婉轉柔情、優(yōu)美動人。
魯南五大調是一種十分古老的傳統(tǒng)民歌演唱形式,它的體裁、內容多樣化,從各個角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形態(tài)、風土人情及歷史典故,節(jié)奏平實徐緩,歌詞高雅雋永,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
柳琴戲的劇目十分豐富,《攔馬》《三踡寒橋》《老少換》《王定保借當》《王二姐思夫》等傳統(tǒng)劇目,長演不衰?!奥犃肆賾?,啥肉酒不香?!睂τ诋?shù)厝硕?,有了柳琴戲,生活也就變得有滋有味。每逢農閑的夜里,村里傳來幾聲鑼響,戲便開場了。吹、拉、彈、唱,提袍甩袖,常常引得掌聲連連。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在鄉(xiāng)親們眼里,柳琴戲的舞臺,就是人生的舞臺,人只要在舞臺上,生、末、旦、凈、丑,就有了各自的真性。
除了戲曲,沂蒙山區(qū)從古至今都流行著各種樂舞,或是祈福,表達對生活的憧憬;或是祭祀,表達對鬼神的敬畏。自春秋的“夷狄之樂”、漢代的“百戲”、唐代的“樂舞”、宋代的“舞隊”,至明清的“秧歌”,不同形式與風格的民間舞蹈,歷經(jīng)歲月滄桑,保留下來的已成為精髓。這其中,“龍燈扛閣”可謂獨樹一幟。
龍燈扛閣發(fā)源于山東臨沂,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一般在春節(jié)至元宵期間表演。最初,這一舞蹈用于祀神和求雨,后來,逐漸演變成節(jié)日里的娛樂表演。
龍燈扛閣由舞龍和扛閣組成。舞龍表演所用的“龍”,由竹、木、布等物料扎糊后彩繪而成,舞龍者每組10人或14人,其中1人擎珠,其他分執(zhí)龍頭、龍尾,表演現(xiàn)場鑼鼓震天,身長50米的巨龍上下騰飛,有翻云覆海之勢。8副扛閣則需要16人表演,8名成人為“下扛”,8名兒童為“上扛”,多扮成神話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兒童被大人高高扛在肩頭,在舞龍時插入龍隊中穿行回旋,龍騰人躍,讓人目不暇接。
龍燈扛閣把龍舞和扛閣交織在一起,粗獷豪放,氣勢宏大,不僅使當代民間龍燈表演變得新穎,在中國龍舞文化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除了龍燈扛閣,每年正月初五,在沂蒙山區(qū)還會舉行傳統(tǒng)的“送火神”儀式。
送火神需要全家出動,不過孩子才是主角。當天,孩子們選好一根約2米長的木棒,用麥秸將其綁住,做成火把,代表“火神”。黃昏時分,大人們將火把點燃,然后,孩子們便拿著火把跑到村外,將其扔向天空?;鸢驯蝗映鋈サ哪且粍x那,就意味著火神被送出,一年內家里將遠離火災,平平安安。
送火神在沂蒙山區(qū)已傳承了約180年,各地的儀式也有細微差別,其中,尤以沂水縣諸葛鎮(zhèn)大峪村最為獨特,它近乎演變成了一場狂歡。參加送火神的村民都是精挑細選的,必須品行端正,忠厚善良。一大早,隊員們就要開始化妝,并穿上戲服,裝扮成各種人物形象。之后,在村里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指引下,隊伍會沿著村里的主要道路繞行一圈。在行進中,無論路過誰家,屋主都要出來放鞭炮迎接,并拿出煙、糖、零食等給大家分享。在每家每戶門前熱鬧一番后,隊伍會來到火神廟進行祭拜,祈求國泰民安,家家幸福美滿。祭拜完畢,隊伍會繼續(xù)敲鑼打鼓,走街串巷,一直歡慶到傍晚,才把更多的紙錢點燃,在熊熊燃燒的大火中將火神送走。
無論是歌舞戲曲還是風俗活動,無不表達著沂蒙人對美好的向往,這種感情也傾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在手工藝領域,美的形式也是多姿多彩,充滿了濃濃的藝術氣息。
臨沂市郯城縣境內的木版年畫,是沂蒙山區(qū)民間工藝的代表,起源于清代。當時,一位濰坊木版年畫藝人逃荒至郯城縣勝利鄉(xiāng)沙沃村,恰逢年關將近,饑寒交迫之際,他解下隨身攜帶的木刻雕版,拓印年畫出售。沒想到這些色澤艷麗,極為喜慶的年畫大受青睞,銷售生意異?;鸨?,還吸引了遠近村民紛紛前來拜師學藝。到19世紀中后期,郯城木版年畫達到鼎盛時期,沙沃村曾有過“家家點染,戶戶丹青”的壯觀場面。
郯城木版年畫雖然傳承于濰坊木版年畫,但受蘇北魯南民俗的影響,又經(jīng)歷了一代代老藝人不懈的探索和完善,已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在顏色和用料上,嚴格遵循傳統(tǒng)的工藝流程,用色考究,色彩對比強烈,富有極強的視覺效果。在人物造型上,以表現(xiàn)英雄豪杰居多,其形象高大威猛,器宇軒昂。從構圖上看,畫面緊湊飽滿,但主次有致,整體上顯得莊重和諧。
植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沂蒙人的刺繡也展現(xiàn)了濃郁的地方色彩。
“姐兒房中啊繡呀繡荷包那依,手拿著那鋼針輕上描兒描哎,顯顯你手段高。上繡星辰那拱啊日呀臘月,下繡殘舊涼船水把上兒漂……”這首當?shù)貜V為傳唱的《繡荷包》,是沂蒙婦女的“刺繡之歌”,穿針引線時輕輕哼唱,文化與藝術便在指尖流轉。
香荷包是沂蒙刺繡的代表,一般選用柔軟細膩的棉布、綢緞縫制而成,以大紅、大綠、粉紅、黑色四種顏色為基調,加之巧妙的藝術構思,形成了沂蒙山區(qū)獨有的藝術風格。此外,同樣用刺繡給小孩制成的虎頭鞋、虎頭帽,也十分普遍?!盎ⅰ笔且环N吉祥物,在帽子、布鞋上繡制虎頭圖案,是希望孩子長得“虎頭虎腦”,沒病沒災。
除了木版年畫和刺繡,沂蒙人還十分喜愛剪紙藝術。走在沂蒙鄉(xiāng)間,無論經(jīng)過哪家窗前,都會看到火紅的窗花裝扮著農家生活。
沂蒙剪紙的題材豐富多樣,有惟妙惟肖的動物,有田間栽種的蔬菜水果,有風景秀麗的名山大川,有《泅水撈鼎》《八仙過海》《嫦娥奔月》《水滸傳》等歷史和神話故事,還有采桑養(yǎng)蠶、牧羊放牛等勞作內容。人們將喜聞樂見的事物和日常生活賦予剪紙藝術,也將沂蒙地區(qū)樸實、純真的風土人情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在沂蒙山,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還表現(xiàn)在對美食的熱愛上。沂蒙美食眾多,其中,最地道、最值得品嘗的,首推沂蒙全蝎。
全蝎俗稱全蟲、蝎子,因主要產(chǎn)于沂蒙山區(qū),故名“沂蒙全蝎”。全蝎是名貴的中藥材,在1100多年前的醫(yī)學著作《蜀本草》中,已有明確藥用記載,具有祛濕、通絡、消炎、攻毒、強身健體、安神滋補等功能。
在沂蒙山區(qū),全蝎不僅可以入藥,還是一道特色美食。每年清明節(jié)后,人們會在晚上進山,帶上一支紫外線手電筒,開始尋找全蝎的奇妙旅程。通常,有經(jīng)驗的人只要找準地方,撥開草叢或搬開亂石,保準就能收獲一只肥美的蝎子。常見的蝎子都是兩鉗六腿,而沂蒙山的蝎子卻是兩鉗八腿,自然價值更高。
沂蒙全蝎的吃法,最深入人心的絕對是油炸。先將全蝎用水浸泡洗凈,晾干后下油鍋,炸至顏色金黃即可。炸好的蝎子,又香又脆,唇齒留香,保準一吃上癮。不過作為大補之物,一次不可多食,兩三只足矣。除了油炸,醉全蝎、蝎子滋補湯等藥膳食品,也早已進入高檔餐廳、普通飯店和尋常百姓的餐桌。
如果因為害怕,覺得沂蒙全蝎難以入口,那么沂蒙光棍雞一定可以讓你大快朵頤。
何為光棍雞?據(jù)說其創(chuàng)始人在蒙陰縣城開設炒雞店,因店里工作人員全是單身男性,取材又全是大公雞,便將此菜戲稱為“光棍雞”。光棍雞選用的是本地農家散養(yǎng)的土雞為主材,加上辣椒、花椒、陳皮、八角等多種香料,先燜燒至湯汁收干,然后再大火爆炒。起鍋后,雞肉色澤紅亮,一口下去,肉質鮮嫩,香味撲鼻,讓人回味無窮。
提到沂蒙特色美食,自然不能缺少臨沂煎餅。眾所周知,山東人愛吃煎餅,而作為山東煎餅代表的臨沂煎餅,更是久負盛名。
臨沂煎餅是沂蒙山區(qū)的家常主食,又圓又薄的一大張煎餅,放上一棵洗凈的大蔥,蘸上大醬,然后順勢一卷,大口吃下,有滋有味。
臨沂煎餅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沂蒙人就開始食用煎餅,相傳孟姜女哭長城,所帶食物即煎餅。清代蒲松齡在《煎餅賦》中寫到:“煎餅則合米豆為之,齊人以代面食……圓如銀月,大如銅缸,薄如剡溪之紙,色如黃鶴之翎,此煎餅之定制也……”短短幾句話,把煎餅的形狀、色澤、原料、制作,描述得生動貼切。
千百年來,人們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工藝,使臨沂煎餅成為久盛不衰的美食。而在臨沂,制作煎餅往往是家庭主婦必須掌握的技能。女孩到了能干活的年紀,首先就要學習制作煎餅,到出嫁時,公婆考察其會不會做活兒,只要攤一次煎餅便知道了。
沂蒙山人杰地靈,來這里旅游,除了欣賞奇特的自然風光,一定不要忘了品嘗這里獨特的美食。沂蒙全蝎、沂蒙光棍雞、臨沂煎餅……每一種都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