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境
摘 要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shù)學教學更側重于學生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及價值導向的正確樹立,這就要求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要做好價值理念的滲透,而合作學習是數(shù)學課程標準提出的三個重要學習之一,是越來越受到小學數(shù)學教師關注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式。本文從三方面介紹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的小學數(shù)學“空間與幾何”領域合作學習中“研討”的一些思考。
關鍵詞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小學數(shù)學;合作學習;研討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08-0179-01
隨著新課改的全面展開,課堂上教師們都在積極嘗試構建“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但目前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多是形式上的合作,沒有完全體現(xiàn)出合作學習的真正作用,還有許多課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還不夠完善,存在許多誤區(qū)。在“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的小學數(shù)學自主合作學習有效策略研究”背景下,我也在積極探索“圖形與幾何”教學中合作學習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尤其是在小組研討方面進行了重點嘗試。
一、教給研討方法
研討作為合作學習的主要方式,其是有一定方法的。在一些公開課上,我們經(jīng)常看到,當教師將同學分成若干小組進行研討時,同學們往往是面面相覷,有的學生裝模作樣,或干脆改研討為閑談。看來“研討什么”、“怎樣研討”他們并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師首先要教給學生研討的方法。例如:先建立起四人或六人一組的學習小組,再安排一名能夠負起責任的小組長。在明確討論內容以后,小組內可以由小組長組織,安排一兩個中心發(fā)言人,其他同學或補充,或質疑,或反駁,最終達成共識或總結出幾點意見。教師要在平時對學生進行訓練和指導,使學生掌握研討的基本方法。另外要注意,小組長或中心發(fā)言人要經(jīng)常更換,使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討論時要讓小組內每個人都能充分參與,積極發(fā)表見解。
二、精選研討內容
在掌握了研討方法的基礎上,研討內容的設定也是非常重要的。研討的內容可以是每節(jié)課知識的重難點及易錯點;可以是引發(fā)學生深層次思考的實際問題;還可以是引發(fā)學生不同見解的沖突問題等。教師提出需要小組研討的問題要具體精準、清楚明確。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一課時,我通過為圓形班牌鑲金屬框,需要多長的金屬條這一實際問題,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前提下,組織開展小組研討,讓學生相互驗證各自提出的方法是否可行。由于問題具有實際意義,學生的研討也就自然進入了積極狀態(tài)。這樣的研討內容是必要的,因為多數(shù)學生由于受思維水平的限制,總結出來的方法未必可行,如果讓他們在課堂上站起來一一陳述,再引起大家不必要的爭議,我們就無法保證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如果在小組范圍內,大家共同討論驗證,那么許多問題就可以小組范圍內加以解決,至少可以將問題最大程度的集中起來。再把很有價值的問題提出來集中全班同學智慧進行討論,時間上會很充裕。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學生在研討中體驗到自己就是學習的主人,一切知識都需要自己的探索才能獲得,只要自己肯努力,總會發(fā)現(xiàn)“別人不知道”的事情。久而久之,自主學習、勤于思考的習慣就會逐漸形成。
三、找準研討時機
安排研討還要選準時機,要在學生對某個問題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維充分活躍,有想法又一時難下定論的時候組織進行。還是“圓的周長”一課,我請同學們從測量的數(shù)據(jù)中選取幾組周長與直徑的數(shù)據(jù),大多數(shù)學生選擇了周長是9.42厘米,直徑是3厘米的這組數(shù)據(jù),引起大家極大的爭議,這就是個良好時機,我立即組織大家研討,讓大家觀察所測得的每組周長與直徑的數(shù)據(jù)之間有什么規(guī)律。這樣,本課的難點——圓的周長計算公式的推導便迎刃而解。此時的小組研討便發(fā)揮了作用,許多同學通過討論掌握了圓的周長計算公式。歷經(jīng)實踐和思維的艱辛過程,學生自己得來的結果比老師告訴的印象要深刻得多。所以當問題的答案多樣時,當學生思考出現(xiàn)困難時,當問題的涉及面大,學生回答不全面時,當學生意見不統(tǒng)一時,當知識的深度有待于進一步挖掘時,我們都應該給學生討論的機會。再如在教學《角的認識》時,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合作研討的過程中獲得知識。讓學生研討一下“你知道還有什么辦法可以比較角的大?。俊边@時應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暢所欲言和演示。
研討是合作學習的方式,空間觀念的發(fā)展則是合作學習中的一種有價值的獲得。為了更好地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基本元素融入到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努力探索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空間觀念的有效途徑。在教學“圖形與幾何”內容中,我嘗試讓研討有價值、有實效、有趣味、有深度。在高效研討的前提下,讓學生充分感知圖形與幾何的現(xiàn)實意義,使學生的空間觀念逐步得到發(fā)展。
此外,教師還可以在“圖形與幾何”教學中引入價值觀教育??梢宰寣W生認識感悟幾何圖形的美感,感受到它們的藝術存在價值;感受研討中平等交流、取長補短、思維碰撞、互幫互助的價值理念等,將學生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及價值導向真正融入教學實踐中。
參考文獻:
[1]劉堅.數(shù)學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思考[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1(06):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