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蘭
摘要:實驗教學是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階段的化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借助化學實驗實現(xiàn)抽象知識的形象化,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但是由于受學校自身條件、實驗的危險性以及學生的實驗水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實驗教學的價值難以得到真正地發(fā)揮.微課作為現(xiàn)代化教學的重要形式,對于提高教學效果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將結合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xiàn)狀,提出幾點微課應用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微課 初中化學 應用策略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是初中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實驗教學的開展能夠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化學概念、學習化學知識、掌握化學技能,同時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但在進行化學實驗的過程中,由于一些化學實驗存在危險性,還有一些實驗難以驗證其結果,導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達不到預期效果.因此,化學教師應當合理利用微課開展教學,提高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質(zhì)量.
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的實驗教學存在較多的問題.如在實驗室內(nèi),教師雖反復講解實驗步驟,并強調(diào)實驗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實驗中的安全問題,但是學生在實際的實驗中依然存在較多的問題,諸如實驗步驟混亂,缺乏實驗安全意識等.初中化學教師可根據(jù)實驗教學的內(nèi)容,制作成相應的微課視頻,在視頻中明確指出實驗的步驟和注意事項,讓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zhì)”的教學中,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氧氣制取的實驗,加深對氧氣性質(zhì)的認知,掌握并且能夠安全操作實驗過程中固體藥品的取用、簡單儀器的連接以及加熱反應的實驗步驟.在教學過程中,化學教師可先借微課進行實驗過程的展示,如裝置密閉性檢查、固體藥品裝取方法,以及氣體收集方法等,讓學生通過觀察微課視頻明確實驗的本質(zhì)內(nèi)容,并且對實驗中常見的錯誤進行分析,如相關的反應原理以及安全注意事項等.在觀看過程中對于出現(xiàn)的問題要做好記錄,然后在課堂學習中共同探究.通過微課引導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活動,既能吸引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微觀的粒子結構組成宏觀的物質(zhì),化學反應的本質(zhì)是微觀粒子之間的反應.但微觀粒子非常小,人們無法通過肉眼觀察,因此,多數(shù)情況下,學生看到實驗現(xiàn)象,卻并不一定能夠理解實驗原理.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化學是一門新學科,他們對于微觀粒子世界缺乏認知,很難真正理解化學反應.借助微課開展實驗教學,就可以將微觀的實驗變化和活動展示給學生,幫助學生理解實驗本質(zhì).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水的組成”的教學中,傳統(tǒng)教學方法很難讓學生真正理解實驗現(xiàn)象和本質(zhì).教師可以制作相應的微課視頻,使用大小和顏色不同的圓形代表氫原子和氧原子,采取動畫的形式向?qū)W生展示電解水的實驗過程.在視頻中模擬電解水的原理,動態(tài)展示氫原子和氧原子的變化過程,加深學生對知識內(nèi)容的理解.通過借助動畫和講解結合的方式將微觀的變化直觀化地展示出來,使教學內(nèi)容具有可視、可聽的特點,就能讓學生深入探究物質(zhì)的本質(zhì),掌握化學反應原理.
化學是和生活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學科.在人們的衣食住行中都存在化學知識和原理,因此,學生在課外同樣可以學習很多化學知識,利用生活化的物品開展實驗探究活動.教師可以設計相應的微課,給予學生指導和引導,注意實驗中的安全問題,讓學生開展自主探究活動.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下冊“常見的酸與堿”的教學中,教材中向?qū)W生講述化學實驗中常見的酸和堿,教師可組織學生對生活中的酸和堿進行探究.如教師設計這樣的微課:雞蛋的“沉與浮”,實驗器材主要是生活常見的雞蛋、白醋以及玻璃杯.學生在微課中看到在玻璃杯中倒入大半杯白醋,放入雞蛋,雞蛋殼的表面會產(chǎn)生相應的氣泡;把雞蛋放入到白醋中泡一會,雞蛋會上浮,雞蛋殼上的碳酸鈣和醋酸發(fā)生反應;浮出到水面之后,沉入到杯底,產(chǎn)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在學生了解清楚實驗之后,再讓學生去自主地去探究,分析其中的反應過程及其原理,就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融合是現(xiàn)代化教學的趨勢.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已受到廣大教師的關注和認可.在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采用微課的形式能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化學知識,使實驗教學更加高效,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