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愛霞
【摘要】統(tǒng)編小學語文新教材背景下,“和大人一起讀”活動應注重整體把握、多元活動和一帶多本?;蛟S,“群”和“多”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一起多”或“一帶多”閱讀過程中,孩子視域的洞開、情感的潤澤、心靈的滋養(yǎng)、品性的純化,才是統(tǒng)編小學語文新教材背景下孩子們更加需要的境界。
【關鍵詞】統(tǒng)編教材 一起讀 整體把握 多元活動 一帶多本
一、“一起讀”但注重“整體把握”
實踐證明,不能因為“和大人一起讀”,就把閱讀活動變得“零散”“碎小”。說實在話,“和大人一起讀”活動不能像課堂上精讀一篇課文那樣把課文“嚼爛嚼碎”之后喂給學生。相反,一定要強調“整體把握”,要注重從一般走向特殊,從局部走向整體,從零碎走向大局。舉一反三也罷,舉三反一也罷,其落腳點在于“整體把握”,而不在于“支離破碎”。
比如,讀《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時,大人和小孩應分角色讀讀其中的有趣對話,比一比誰更像故事中的人物。在此過程中,千萬不能“陷”在諸如“蔥地上是怎么長出鮮花”這樣的碎小問題中而“拔”不出來,大人應引領孩子整體感受作品中“擁有一顆平常善良的心就能營造溫暖的家”這一主題。在這一整體把握下,引領孩子僅僅是讀目錄,就能設置懸念,激發(fā)閱讀興趣,因為“書目就是一張閱讀地圖,永遠會提供參考,把不同的人帶向自己希望去的地方?!?/p>
顯然,這樣的“一塊兒讀”并非是散漫的隨意的,而是整體把握下的“一塊兒讀”,是圍繞著一個相對“聚焦”的中心而“裁剪”后的閱讀,更是生本理念下“該取則取該舍則舍”后的閱讀。如果師生“整體把握”到這一點,那么其間的閱讀就變得輕松而且意蘊十足:因為更好地把握了作品中那些內隱的、普遍的、共性的東西,所以孩子們讀得有滋有味,讀得有情有義,讀得“形散而神不散”,何樂而不為呢!
二、“一起讀”并強調“多元活動”
當下,一部分“和大人一起讀”活動“理性指向有余,獨立誦讀不足”,這樣的“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孩子們的閱讀缺少個性閱讀、獨立感悟和多元解讀。鑒于此,統(tǒng)編小學語文新教材背景下,強調“一起讀”,但更強調“多元活動”。所謂強調“多元”字,并非隨意讀、任性讀、自由讀,而是在多樣化的閱讀活動中讀出自己的感悟、讀出別樣的體會、讀出不一樣的情趣。而作為大人要做的就是,“即使孩子的閱讀出乎你的意料,你也要靜下心來傾聽他的想法?!?/p>
例如,在部編本三年級上冊《快樂讀書吧》的閱讀中,就可以在“和大人一起讀”的基礎上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如“說故事,猜形象”——大人從每本書中選出一個形象,讓孩子講述與該形象有關的故事。對此,大人不是簡單地評判孩子講述的流暢與否,而是盡可能地傾聽孩子們的聲音,用心篩選那些有價值的“雜音”,切切實實讓孩子們感到自己的聲音被留意、被需求、被尊重。
還可以開展創(chuàng)編童話活動,可以用一個故事中的形象來創(chuàng)編,也可以用多個故事中的形象來創(chuàng)編,最后讀給大人聽,也可以讀給周圍的小朋友聽。如果其中出現(xiàn)一些多元解讀,成人不能對某一傾向性觀點“一棍子打死”,而是引領孩子們說出之所以這樣的真正理由,并在合適的時候“分岔之處需撥之,阻塞之處需疏之”,以此真正達到大面積滋養(yǎng)孩子們閱讀生命、言語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效果。
三、“一起讀”并凸顯“一帶多本”
“和大人一起讀”活動,不僅僅局限于統(tǒng)編教材《快樂圖書吧》開出的書目,還可以實施“一本帶多本”的方法——即通過一篇課文或者某一代表性文章的閱讀而帶出與此相關的多本書來,鼓勵孩子們持續(xù)閱讀:下一步怎么辦?最近的閱讀計劃執(zhí)行得怎么樣了?如何改進?
例如,讀完《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時,可以和大人一起讀讀汪曾祺的《自報家門》,因為它們有共同點:“上學路上”,但肯定也有不同點:一篇重在自然景色的渲染,一篇重在琳瑯滿目之店鋪的“百看不厭”。
這樣的“一帶多”活動,從更全面、更高的層面上實現(xiàn)了孩子們視野的融合,當然還有認識上的融合和情感上的共同滋養(yǎng),而其中的以對照、比較和相互驗證為手段的閱讀批判思維方式,應該是“和大人一起讀”活動中的精髓,不僅有效提升了孩子們自主建構閱讀的能力,而且有效滋養(yǎng)了孩子們的品性、情感和精神生命。
如何從關注單篇文本字詞句的落實,強調文道統(tǒng)一、解析過度的傳統(tǒng)閱讀走出來,而進入到鮮活的、自由舒展、汪洋大海般的“一帶多”閱讀當中,需要成人高度的警覺和敏感?;蛟S,“群”和“多”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一起多”或“一帶多”閱讀過程中,孩子們視域的洞開、情感的潤澤、心靈的滋養(yǎng)、品性的純化,才是統(tǒng)編小學語文新教材背景下下孩子們閱讀實踐所更加需要的境界。
參考文獻:
[1]朱永新.書籍是比槍炮更有威力的武器[J].教師,2018,(10)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