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祈
今天的你恐懼人工智能,就像那個時代的人恐懼互聯網。消失的職業(yè)人,要么迎接新的挑戰(zhàn),賦予舊職業(yè)適應現代社會的新內涵;要么干脆就改行做別的了。
“十七八歲的時候,我把2000個民用電碼背得滾瓜爛熟。但剛一畢業(yè),還沒踏上工作崗位,民用電報這個行業(yè)就被滅亡了?!边@是作家蔡駿在知乎話題下的回答。50年前,中國的電報行業(yè)仍處于黃金時期,在這條曾經的信息高速公路上,許多像蔡駿一樣的電報人各懷美好前途的愿景,對世界各地的電報代碼如數家珍。
我國現有的傳統職業(yè),與30年前相比已減少了上千個。其中部分職業(yè)并不是完全消失,而是從手工技術工種變成了機器操作工種。
在民用電報業(yè)務還正風生水起的時候,一份重要的信息,經過電報員的編碼和傳送,可能要花上5、6個小時才能送到對方手里。這在今天看起來有些難以置信的事情,在50年前卻每天都在發(fā)生。
電報人腕上通常都有一塊手表,走起路來健步如飛。因為在電報行業(yè),時間就是金錢,每一步的操作都被規(guī)定了具體的時限。
電報大樓里,24小時運轉的傳送帶就像工廠車間里的流水線,上面的電報單根據緊急程度被貼上不同顏色的小條,對應著不同的操作時限。紅色是加急單,藍色是政務單,黃色的則最為緊急。
有時候他們需要徹夜加班,比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時,電報單多到需要用麻袋裝著。
除了電報,BP尋呼機也是上世紀常見的通訊工具之一。BP機并不便宜,一個普通人月工資也許只有600元,但光一臺BP機或許就要2000元。和電話不同,BP機并不是現在意義上的即時通訊工具,只能接受信息不能發(fā)出信息,也沒有任何娛樂功能。要和他人通過BP機取得聯系,就必須通過接線員。
因為接線員一般都是女性,所以那時候又稱“尋呼小姐”。這是當時的熱門職業(yè),一個月的月薪可達800元。她們每天坐在總臺,接聽來自全國各地打入的電話。
“喂,你好,麻煩幫我呼一下XXX。”那頭的人報上自己的座機號,尋呼小姐立刻幫忙傳呼對方的BP機。收到傳呼后,對方要尋找就近的電話亭復機。BP機上只能顯示有人在找自己,但并不能知道對方找自己有什么事。
提到報紙,就不得不提那個時候的揀字工。揀字工是鉛印時代的產物,在激光照排技術出現以前,人工揀字是報紙和書刊排版印刷的唯一方式。
每天,編輯部的稿子一運過來,揀字工的工作就開始了。他們站在四面鉛字架圍成的逼仄空間內,左手夾著文稿,右手熟練地從不同的字架上取出對應的字符放進盤里排好,姿態(tài)活像一個抓藥的老中醫(yī)。一句“我的祖國”四個字,他們或許得先到東邊取一個“我”,再到西邊取一個“的”。每個字架里放著許多不同字號的漢字,遇到像“的”“了”這樣的常用字,字架上放的字符數量還要多許多。
揀字不僅要快,還要準確,一個標點符號都不能錯。當揀字工排好了一版文章,交給編輯校對的時候,如果發(fā)現了錯別字,還得小心翼翼地用小鉗子夾出來,再重新插入正確的字。有時候還要如此反復好幾次。
長期盯著這些如麻的小鉛字,許多揀字工都患上了近視。另外,由于鉛還是有毒物質,長期和鉛字接觸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因此,許多揀字工還享有“有毒有害崗位津貼”,雖然大多數也只是象征性地給一些。
職業(yè)消失了,但從事職業(yè)的人還好好活著。曾經從事那些職業(yè)的人,都去哪里了?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yè)分類大典》2015年和1999年的對比中,數量變化最顯著的是農業(yè)類的職業(yè),其職業(yè)細類從1999年的135種直線下降到52種。傳統的農民,一大部分因為城市的吸引離開農田,選擇了進城打工。
還有一部分,雖然已經脫離了傳統的農民身份,但本質上并沒有離開農業(yè)行當。比如曾被新華社報道過的農民辛建英,就從傳統的下田干農活的農民,轉型成為了一名“無人機飛手”。她掌握專業(yè)的操控植保無人機的技能,并借此進行噴灑作業(yè)。
在這背后,是新的技術對舊的職業(yè)進行的升級改造。
另一種轉型的方向是職業(yè)的細類化。在“精致”成為消費時代主流價值的今天,曾經粗略劃分的職業(yè)分類顯然已經滿足不了大多數人的需求。比如,在三十年前,你只要會炒菜就能當一個廚師,但今天人們吃飯,或許還要找專門的烹調師、甜品師、糕點烘焙師養(yǎng)、營養(yǎng)配餐師等等。
職業(yè)的分類越來越細,舊有的“全而不?!钡穆殬I(yè)漸漸朝著新的精細化分工轉向,似乎也不可避免。
在人類歷史上,舊的職業(yè)消失,新的職業(yè)產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消失的職業(yè)人,要么迎接新的挑戰(zhàn),賦予舊職業(yè)適應現代社會的新內涵;要么干脆就改行做別的了。就像開頭提到的作家蔡駿,曾經2000多個電碼背得滾瓜爛熟,電報行業(yè)被移動通訊和互聯網取代后,他也—轉頭,寫懸疑小說去了。
而大多數是更為傳統的手工業(yè)或是民間藝術行業(yè),在農業(yè)社會迎來工業(yè)革命以后,被工業(yè)化的浪潮吞噬。
比如刺繡工這種職業(yè)。據《正在消失的職業(yè)》一書記載:“繡花女一般為客人刺繡枕頭套,鋪蓋緞面、絲巾、披風、蚊帳、桌布、衣服上的圖案等,以山水、花鳥、龍鳳居多?!比斯ご汤C,不僅費時,而且費力。一幅刺繡作品的完成少則十天半個月,多則要花好幾個月,而且工價不菲。
到了上世紀80年代,電腦刺繡機出現。當時的濰坊刺繡發(fā)展報告中提到:“4臺大型瑞士蘇拉機晝夜運行,每臺每天的工作量相當于昔日5000人一天的工作量?!贝汤C工,從此消失在了歷史的舞臺。
今天我們還能看到的刺繡藝人,他們工作的藝術價值已經遠遠大于商業(yè)價值。經歷了數百年的歷史,刺繡再次從商業(yè)里抽離出來,回到藝術品的領域。
皮影戲,這個在我國始于西漢時期的古老劇種,在今天已經有9個流派面臨失傳。2011年,李軍和包貝爾主演的電影《一個人的皮影戲》,展現了一名皮影藝人適應現代社會的艱難和困惑。
影片中有一個場景,村里突然停了電,沒電視看的孩子紛紛跑到廣場。主角馬千里點了幾盞油燈,在廣場上給人們表演了一場精彩的皮影,大人和小孩都看得拍手稱贊,興奮不已。
演到高潮的時候,村里來電了。孩子們紛紛喊“燈亮了!”觀眾作鳥獸散,只剩下馬千里一人。他抬頭看著在黑暗中靜靜佇立的電箱,嘶啞著嗓子:“有那么難嗎,就不能讓我演完嗎?”
我們不可能回到過去,更不可能把所有電影院都關掉,逼著人們都去戲院里看皮影。但不可否認的是,所有正在消失的職業(yè),曾經都彌補了一個時代的缺憾。
(許博超薦自《華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