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毅
冰心老人的《春水》里有一首小詩:“墻角的花,你孤芳自賞時,天地便小了?!背踝x不以為意,待有了現(xiàn)實生活為參照,我們才忽然發(fā)現(xiàn)詩中所包含的哲理。
現(xiàn)實生活中,常有人覺得自己過得不幸福,并不是因為生活中真的有那么多不幸的事情發(fā)生,而是因為有些人的眼里只有自己。
因為眼里只有自己,凡事只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判斷是非,人情冷暖也只以自己的臆想為標(biāo)準(zhǔn),全然不顧別人的感受,自然會對別人有諸多不滿。譬如“拿”與“給”二字,這些人只懂得拿,卻不懂得給。拿便拿了,還貪得無厭。
做兒女的眼里只有自己,便會覺得父母給自己的不夠多,做父母的眼里只有自己,便會覺得兒女待自己不夠好,至于比較的對象,都是那個虛無縹緲的“別人家的”,然而大家都忘了思考一個問題,自己是否有給予同等的回報。
夫妻、朋友之間,莫不如此。
一個人的眼里若是只有自己,就像一個電腦屏幕放滿了文件,別人是不太容易擠得進去的。與這樣的人相處得久了,每日除了不滿就是埋怨,身邊的人很難看得到希望。
想是因為眼里只有自己,別人都成了其他,其他哪有自己來得重要?于是,不知不覺間,別人的付出就被一點一點地忽略和抹去了。
這樣的人,不只于自己是一種痛苦,于付出者而言,更是一種不幸。
其實,生活雖不是事事盡如人意,卻不見得有那么的不堪,關(guān)鍵看你怎么去看待它。為人處世,首當(dāng)其沖就是一個態(tài)度的問題——私心以為,我們的眼里不應(yīng)只有自己,還應(yīng)有別人。只有眼里裝得下別人,才能發(fā)現(xiàn)別人的好,善待別人的好。
春風(fēng)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塵。于生活而言,美與不美,雖是客觀的,但在人心里的成像,往往只在人的一念之間。或許,我們應(yīng)該少一點抱怨,多一點理解。理解之后,可能會有更多的體諒和感動。
適用話題:有容乃大、雅量
(張超薦自《廣州日報》)